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不住,扑通一下就倒在地上。
这一下,被压得只露出一个头颅来,吓得它呱呱大叫:“饶命,相公饶命,我说,我现在就说……”
这般情形之下,小鬼阴神哪里还敢隐瞒,连忙竹筒倒豆子般把十余桩做过的逼取香火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陈剑臣听完,只觉得怒意滔天——这哪里还是什么庇佑一方土地的土地神,简直就是祸害乡邻的流氓地痞。
只不过流氓地痞收取的是保护费,土地公收取的则是香火信念而已。
形式不同,本质却是一样的。
可怜那些乡民百姓,受到威迫损害而不自知,反而以为鬼神有灵,供奉有加。
陈剑臣莫名就想起庆云道长拿着画皮时所说过的话:“世人多愚,明明妖也,而以为美……”
套这句话过来,陈剑臣就可以对那些愚昧的乡邻说:“明明贼寇也,而以为神明!”不但虔诚敬拜,而且还一心维护,不许他人触犯丝毫。有触犯者,这些人当即口诛笔伐,表现得义愤填膺的,真是可笑又可悲。
当下陈剑臣乘胜追击,问起阴司的情况。
虽然小鬼阴神地位低微,所知不多,但陈剑臣还是很顺利地从对方口里得到了许多他想要知道的情报——
阴司阴司,顾名思义,就是管理阴魂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人死则有阴魂出现,这些阴魂统统都受阴司统治管理——当然,也有些意外情况出现,会有个别阴魂逃离出来,在阳间作祟,成为厉鬼。
阴司自成世界,同样的等级分明,上层有十殿阎罗,中层有判官、有黑白无常等,再下面就是各州城隍了,至于基层的,则为山神土地这般存在。
鬼魂想担任官制,或者想投胎转世到富贵人家去,则必须赚取阴德,用一定数量的阴德换取——当然,想在阴司当官,本身修为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例如说要当土地山神,没有阴神境界是不可能的;要当城隍老爷,则要金丹境界才行。
阴司有律法,本规定阴司不干涉阳事,但正所谓上有法规,下有人为。为了赚取香火,得到更多的阴德,阴司中违背律法的事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尤其是基层的土地山神,真正能做到奉公守法,自律严明的实在太少太少。
简单地说,阴司的世界,就是凡人世界的一个倒影——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传统意义的所谓神明!
C
第四十章:纸鹤
(新书冲榜,求会员点击,求票票,各种求!)
了解完诸种情况,陈剑臣早有定断,只是故作沉吟不语。
那土地已被镇压得喘不过气来,一张脸涨得像猪肝似的,一个劲地不住求饶。
陈剑臣终于开口,道:“今日暂且饶你一回,再敢犯恶,决不轻赦!”
土地拼命保证,从此洗心革面做神云云……
陈剑臣信念一动,正气所化的那块巨大的岩石凭空消失,不见踪迹。
土地脱得身来,狼狈地朝着陈剑臣作揖拜谢后,抱头鼠窜,遁回自家土地庙里去了。
——这土地附身莫三娘,触犯陈剑臣逆鳞,他其实已有杀心,只是转念一想并不妥当,至少目前还不到时机,可暂且忍住不发,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夜再无事端,第二天起床,陈剑臣来到母亲的房间,见到莫三娘精神大有好转,已经能独自起床了,面色也渐渐恢复了一丝红润。
陈剑臣忙道:“孩儿不孝,累得母亲大人受苦了。”
莫三娘微笑道:“留仙,说也奇怪,昨晚我也做梦了,那土地又来缠扰,只是突然不知从哪里飞出一块大石头,一举把它压住,随后消失不见……这样,我才能睡得一次好觉。”
陈剑臣没有多加解释,道:“如此就好。”
莫三娘又道:“不过我想,还是抽时间去祭拜土地公公一下。俗话有言:拜得神多自有神庇佑……”
她的这种思维,却是很难改变的了,陈剑臣也不想去改变,去做那几乎注定是徒劳的事情——这个世界,鬼神为客观存在,他不信,并不是说不信它们的存在,而是不信奉,不信仰罢了。
这属于信念上的选择问题。
当下道:“嗯,母亲,孩儿在学院只请了一天的假,等会吃过早饭就要回学院的了。”
莫三娘便有些愧疚:“留仙,都是娘不好,突然发病,以致使打扰到你的学业。”
陈剑臣正色道:“母亲可千万不要这般说话,求学固然重要,但孝道更为着紧,哪里能为了学业而置孝道于不顾的呢?”
母子俩又说了一会话,那边阿宝已经做好饭菜,可以开吃了。
明华学院里的膳食,总体来说算是不错,但陈剑臣吃着的时候,却总觉得不如阿宝的手艺,这趟回来,胃口大开,风卷残云地,基本他一个人就吃掉了桌上饭菜的三分之二。
他吃得香,莫三娘高兴,阿宝更开心。
用膳之后,陈剑臣又分别叮嘱母亲和阿宝一些话语,便告别出门,折返回江州去,继续学院的平静生活。
明华学院,平时课堂的主要内容为八股经义,但也有散文、书法、以及诗词歌赋的传授。所谓散文,就是区别于八股文的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它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和限制。
对于这些课,陈剑臣是很喜欢的,听讲得也非常认真,丝毫没有分心。
日子如淙淙流水般流逝而过,波澜不惊的,陈剑臣本以为阴司方面会很快地找上门来的麻烦,居然也不见出现,却不知对方有什么盘算。不过在了解清楚阴司的大致架构后,陈剑臣底气更足,料定阴司不敢把事情闹大。
在天统王朝中,不敬鬼神的多了去,诸如修士们,都属于此类,阴司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置之不理。
如今陈剑臣修习《三立真章》,有正气防身,在不敬鬼神方面自是多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筹码。
《三立真章》奥妙非常,作者不知谁人,却能写出如此锦绣文章来。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实在和陈剑臣所接触理解的儒家相似又颇不相同。
自从陈剑臣突破凝练出了一丝正气,他对真章的领悟便深入了一层,但越是深入,越觉得深不可测,前面云雾缭绕,不知还藏着多少秘密。
这一夜,月朗星稀,天色清明。
陈剑臣挑灯夜读,在读一本《阅微堂游记》。
这本书,通体都是用散文体裁写成的,作者为“诸葛卧龙”,一个看起来似曾相识、并且非常有气派的名字。
书内用游记形式,写着许多则小故事,或乡野怪谈,或奇情轶事,文笔出众,叙事风趣,看得很有意思。
其实类似《阅微堂游记》这般的杂学闲书,在天统王朝内属于三等禁书,不得在市面上发售。不过上有法规,下有人为,只要有门路,禁书一样可以流传开来。据说其中有一本名曰《兰竹梅》的一等禁书最出名,也流传得最广,只因书中描写的全部都是风月之事,深得人爱也。
《阅微堂游记》这本书,是王复捣弄到手的,为手抄本,不过字都抄写得很工整,不影响阅读。恰好被陈剑臣看见,便借了过来阅读。
而王复对于《阅微堂游记》并无太大的兴趣,看过就算了。他心中最感兴趣的是《兰竹梅》,到处找门路想借一本过来,然后手抄一本,放于枕头之下,时刻可翻阅、学习。只是一直以来都苦无门路,不得神书一见,真是深以为憾。
陈剑臣在读一则关于狐妖和穷书生相恋的故事,正看得入神,忽而听到一阵“扑扑扑”的细微声响,一抬头,就见到一只橘黄色的小小纸鹤从窗户外飞了进来,在头顶上空盘旋绕飞着。两只翅膀一扇一振的,非常灵巧,活灵活现,犹如活物。
道法!
陈剑臣立刻就明白了。
嗤!
纸鹤徐徐降落,落在书桌上,蓦然一张小嘴,嘴里竟吐出一张被折叠得甚是纤细的字条来。
纸鹤传书?
陈剑臣惊喜交集。
吐出纸条后,只有巴掌大小的纸鹤做出了一个摇头晃脑的拙稚动作,随即小小的头在桌子面上轻轻叩了一叩,仿佛在向陈剑臣行礼般。这才一振双翅,又“扑扑扑”地飞起来,从窗户飞出去,消失不见。
有趣……
陈剑臣大感新奇,飞鹤传书这等道法他可是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现在倒好,亲身经历了一次。
他稍稍平复了兴奋的情绪,拿起那张纸条,打开来看。
C
第四十一章:喝酒
一看纸条,那只纸鹤果然是庆云道长发来的,其实就是用一张符箓折叠而成,灌注了法力,就能在一定范围内找到要找的人,把信息送到。
眼下,庆云在江州城内,和广寒师叔在一块,其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想叫陈剑臣过去一见,撞撞道缘,看陈剑臣能否进入广寒法眼……
无疑,庆云是一个古道心肠的出家人,他欣赏陈剑臣的心性,有心把其引进道门里去。庆云自己修为不够,不能收徒,所以把主意打到了师叔身上。
换了以前,陈剑臣学道之心急切,自然没有二话。不过现在,自从辟邪笔开锋,得到了《三立真章》,他就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难再和道法发生交集了。
信念必须纯粹,必须干净,才能做到“心如赤子”。
如果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到头来很可能就互相冲突,前功尽弃。好比如说道士不会去跪拜佛祖,和尚也不会跪拜三清一样——这是意识形态的原则性问题,一旦没了原则,那心境就会产生破裂,修为再无法得到寸进。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方,两者肯定无法并存一体。
又比如说陈剑臣得了《三立真章》真传,不信不敬鬼神,所以就必须要做到心中无鬼神。假如做不到,心中还装着鬼神的话,驱之不去,那么,就会产生心魔,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更遑论能凝练出正气了。
正气,不是一视同仁,也不可能是一视同仁。
因为有黑就有白,有正就有邪,不管在哪个世界,都会存在根本性的对立。
故而,立场很重要,立场的稳定更重要。
作为过来人,陈剑臣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把握好自己的立场,经历丰富的他能洞悉很多事物的表面,透入到本质里去。而在前一世,他读书破万卷,所开辟的眼界阅历,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
然而既然庆云道长有心发纸鹤传书来,在礼仪上,陈剑臣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这也算是一种人情规矩,不能失了分寸。
城隍庙,庆云所说的地址竟是那里……
是巧合,或是别有原因?
陈剑臣沉吟片刻后就把此事搁置一边去,继续看他的《阅微堂游记》。
第二天黄昏时分,陈剑臣再度向学院学监请假,那学监五旬年纪,国字脸,留三缕胡须,一看上去,样子都是长得非常规矩的。
他看了陈剑臣一眼,道:“留仙,虽然你少有才名,有天赋,但学海无涯,万万不能产生骄傲之心,有所松懈……”
其言下之意,就是觉得陈剑臣老是请假,不够勤奋专心。
陈剑臣道:“多谢学监教诲,只是学生近日有事务缠身,不得不出去一趟。”
见他不听劝,学监便微微有些不悦,道:“好吧,你好之为之。”
拿了钱,批准了。
——从学监的立场上看,其所说的当然都是至理之言:科举绝非简单之事,背四书只是基本功而已,还要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地读透,研究透彻才行,十分耗费精神时间。很多书生秀才穷其一生,都是在“子乎者也”里琢磨打滚,到头来依然无法中举,却是捉摸的功夫还不到家的缘故。
出了学院,陈剑臣寻人问好路径,很快就来到那江州城隍庙中。
城隍庙历来都受官封,城隍也会被授予官职,称为老爷。故而城隍庙的地位很是显赫,建筑辉煌,不是一般庙观所能相比。
时近傍晚,来庙里烧香跪拜的人已经渐渐稀疏减少了。
陈剑臣来到宽大方正的庙门外,抬头一看,就见到一副对联:善恶有报时候到;是非莫应论晚早;
横匾:我处无私。
字写得很庄重,一笔一划,工整严格,被铭刻在木头上,入木三寸,使人一看,顿生敬仰之心。
“这位可是陈剑臣陈公子?”
一个庙祝来到陈剑臣身边,稽首道。
陈剑臣还礼回答:“正是。”
“公子请随我来,庆云道长已在厢房等候。”
陈剑臣便跟着他走,走过一段曲折清幽的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