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笔架山顶峰上被修葺成一片平坦的空地,四周皆建立有各式亭子,供游人憩息。除此之外,其上还开设有一间简陋的茶店呢。
竖四根柱子,盖一个茅草顶,摆六张桌子,就是一间店铺了。
建筑虽然简陋,可那老儿冲出来的茶水可是清香飘逸,很是闻名的——这老头子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一把白胡子垂落到胸间,不知年龄几许。可做起事情来有条不紊,很是从容。
他自称姓黄,不是江州本地人。
一个外地人跑到笔架峰上开设茶店,这本身就有些怪异。不过黄老儿打点好了江州府衙,他的茶馆,可是得到官府律文认可的。
多年以来,在这里喝过茶的达官贵人,文人骚客,有谁不对黄老儿的茶艺赞赏有加的?甚至有豪门老爷要花高价请黄老儿到其府上做专职的茶艺师傅,可黄老儿都笑着拒绝了,说他年龄已大,只愿老死山林云云。
如此也好,山顶上有间茶店存在,可以让一众游人有一个喝茶休息的好地方,能解疲劳饥渴之苦。
陈剑臣第一次上得这笔架山,经过茶店时正见到那黄老儿在里面忙活,他心一动,竟隐隐萌生出一种危险的警觉来,就像发现附近潜伏着一头嗜血猛兽一般。
与此同时,那黄老儿也抬头望出来,忽而朝陈剑臣一笑,其一口牙齿俱已掉光了,那光秃秃的牙床肉暗红暗红的,红得渗人。
C
第四十九章:题诗(求三江票!)
(今天居然莫名其妙被扣了三万点击,坑爹呢,别人十几万点击屁事都没,咱在三江上几万点击就有问题了?伤不起呀,求各种安慰,太欺负人了!)
说也奇怪,那黄老儿一眼看来,陈剑臣心中涌起的那种惊悸不安的感觉很快就压制了下去,不过陈剑臣反而更加警醒——他自凝练出正气,对于邪魅之感愈发明锐,远超常人,刹那之间,已有分寸。
微微低头,自顾到一边的凉亭,假装居高望远,看那白练飞腾的鉴江。
不用多久,两大学院的学员们、先生们都被肩舆抬了上来,有些人是第一次来到这笔架山上,纷纷兴奋地走进观光亭,观赏四周壮阔的风景。
经过一炷香时间的修整后,众人集中,两大学院划分阵营,开始正式的联谊交流,由双方轮流出题,不过题目的内容范围不涉及时文经义,而是以即兴吟诗、赋词、出对联、猜谜为主要。
这些题材内容,都是文人骚客的“招牌菜”。
开始之时陈剑臣还颇有兴趣,想听听这些即兴的诗词水平如何,但听着听着,越听越不是那回事。等到那吴大公子吟诗时,只见其摇着折扇,踱着猫步,来到凉亭上,作沉思状。片刻之后,啪,潇洒地把折扇一收,张口朗声吟道:“山下一条河……”
噗!
陈剑臣差点就出了洋相,连忙转头,才把内心的笑意收了回去。
“好诗!好诗!”
吴公子一首五绝吟完,众人马上拍烂手掌,赞叹不已。也不知他们是真心觉得好诗,还是觉得吴公子是个“好”人。
一轮交流下去,许多人都露了脸面,只有陈剑臣保持沉默,坐在一边什么表示都没有。
吴文才注意他很久了,忽地开口:“留仙,你童子试三试第一,天赋凛然,才华横溢,我等皆闻名已久,现在不如让为兄考你一考如何?”
闻言,两边学院的学员纷纷鼓噪起来,要亲眼看一看陈剑臣的本事。
要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陈剑臣问:“文才兄,怎么个考法?”
吴文才哈哈一笑,手里折扇轻摇,走了几步,一拍手掌:“有了。”
说着,走到茶店边上,指了指那柱子,道“留仙你少年才俊,如果为兄考得浅些,定然教你看不起,不如就考深些。由为兄出题,你走七步,即兴赋诗,并且当场提笔写于这柱子上吧,顺便欣赏欣赏留仙的笔墨功夫。”
他说得轻巧,但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加掩饰的刁难。谁知道你会出什么题目,随便弄些生僻冷门的,想即兴赋诗的话实在难度甚大,更何况还有个七步的时间限制呢,只怕连一些浅白的应景之作都无法完成。
但答应了又写不出诗来,脸皮就算折了。
吴文才却不由陈剑臣思虑,喊道:“旺财,笔墨伺候。”
他的那位仆从立刻从身边拿出一副笔墨。
笔是上好狼毫,墨也是一等的徽墨,那块七星砚台,更是端州老坑出来的上佳品质。光这一副笔墨,市价就要一锭金元宝。
“公子,请!”
那旺财磨好墨,端到陈剑臣面前去。看似礼貌,实则形同逼宫。
陈剑臣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提笔。
吴文才冷笑道:“莫非留仙你怕了?或是,那三试第一只是侥幸而得,因此不敢接为兄的考题?”
陈剑臣沉声道:“请文才兄出题。”
见他被自己激得上了钩,吴文才满心喜悦,道:“你且放心,我却不会专门出些生僻之题来故意刁难你的……嗯,就以黄昏为题吧,做一首五绝即可,。”
他玩这一手玩得漂亮,出的是体裁相对简单的五绝,而以“黄昏”为题,也和生冷扯不到关系。
如此,旁人就不能说他的不是了
但以“黄昏”为题,极其空洞广泛,难以着力,就算陈剑臣能在七步之内写得出来,充其量不过是一首失败之作……
吴文才并不怕陈剑臣写得出来,恰恰相反,其实他就是希望陈剑臣在仓促之间写出一首烂诗,并且写在茶店的柱子上,留给所有游人“观赏”。
一首烂诗还敢题于柱子上,这将会成为陈剑臣人生中抹之不去的污点,会被人视为不自量力,成为笑柄,甚至私德有亏。
要知道笔架山不同寻常,来往的人中有很多达官贵人,文人骚客,他们的眼力可远非一般秀才书生可比,自是一眼就能分辨出诗的好坏来。
陈剑臣写出一首烂诗,提在茶店的柱子上。这种行为就像在笔架山山顶上拉了一坨屎,自然会惹起众人的反感,厌恶,乃至于唾骂。
吴文才用心险恶如斯。
其虽然为人跋扈,睚眦必报,不学无术,但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平时应景对诗,就算对得再烂,但别人也不会当真,听过就算了,可用笔墨留下来的却截然不同。故而,一般时候没有几分本事把握,谁都不会轻易选择在名胜景地留下诗句,最多只是写在纸上而已。
其中曲折,在场的许多人都没有想到,反而纷纷嚷嚷着,特别一些女学院,还替陈剑臣加油。
而几名先生有所察觉,皱起了眉毛,不过他们都没有选择出声。
谁敢现在去打断吴大公子的兴致?
倒是那聂小倩目光熠熠,似乎有点看不过眼,但她同样没有阻止,只把目光注视在陈剑臣身上,仿佛要看他有甚本事,能否识破吴文才的用心。
众目睽睽,陈剑臣却忽然露出了一丝微笑,提笔醮墨,步伐轻盈地走过去。
他根本没有走什么七步,而是直接就走到了柱子前,所用不过三步而已。
那根柱子,为坚实的杉木所制,足足有海碗口般粗,修葺得光滑如镜,一根刺儿都找不着。
陈剑臣提起笔,毫不犹豫地刷刷刷写了起来。
不知为何,看到他镇定从容的模样,吴文才莫名就感到一丝不安,觉得自己的用心用错了地方一样。
不过片刻,陈剑臣的诗已经写完,笔墨崭然地留在了柱子上面,非常显眼,远远一看,就能看的见。
吴文才抢一步上去,高声诵念起来:“向晚意熏熏,萧萧登险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后面还有六个小字:江州陈剑臣题。
C
第五十章:对话
(继续如饥似渴地求三江票,有的赶紧投呀!)
时近黄昏,夕阳正西下,染得半天红霞,十分肃穆庄严。
“向晚意熏熏,萧萧登险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吴文才的诵读声就在这般环境下传出来,恰好和当前的意境映衬,众人听着,心头有莫名的感触流动——
好诗!
尤其结句,虽然简单朴实,似乎随口而出,信手拈来,却表达出了一种人生哲理,能引起诸人的共鸣。
那明华书院的几位先生更是露出了惊讶之色,面面相觑,根本想不到陈剑臣竟能写出如此经典的一首五绝。
他们嘴里不由自主地反复咀嚼着这四句诗,越想越不简单,其中那淡淡的感叹忧伤,倒似是饱经沧桑者的胸怀,不像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秀才所能写得出来的。
只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如此,也只能用“妙手偶得之”来解释了。
“好诗!”
却是聂小倩率先鼓掌,随即就是一片浪潮般的叫好声。
这般热烈反应,把个吴文才显得进退不得,颇有些尴尬,心里却是恨极:万万没想到自己给对方下个绊子,没绊倒陈剑臣,反而成就了他的声名。
在天统王朝,文风鼎盛,时文经义是一重,诗词歌赋却是另一重,往往一首好诗做出,便能用很快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广为天下知。而有些不善经义的诗人,为了有个好前程,也会苦心费神地做出诗词来,交给权贵阅读,以求得到赏识。没有门路的,甚至会在坐船,或者在其他适当的时候,高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如果恰好被“伯乐”听到,同样会得到引荐的机会。
现在陈剑臣做出这一首五绝,相信不用多久就会传遍开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眼下,他自然成为了“红人”,被一群清雪学院的女学员簇拥着,要他继续作几首好诗。
那边王复看见,恨不得“取而代之”,不过他更有自知之明,转念一想:留仙和自己交情深厚,留仙才华横溢,前途无量,那自己岂不是能鸡犬升天……
两大学院的踏青行动就在一片热闹中结束,众人又坐了肩舆下山,坐马车赶回江州去。
只是陈剑臣仍选择步行,他临走时回头一瞥,看见那黄老儿正在收拾椅桌,心头一个念头闪过,却不再停留,下山而去。
此时,笔架山顶峰之上,游人们都散去。
夕阳渐渐西沉,天色一点点变得昏暗。
茶店中,那黄老儿忽而起身,身子一下子挺得笔直,再不复在众人面前微微弓背的模样,他负手而行,走到那柱子前,要看陈剑臣留下的诗句。
嗡!
奇变突生,那篇笔墨之上,最后一个字:“题”字之上骤然激发出一片光芒。
光芒如麻,恍然成两道,针刺般分别射向黄老儿的眼睛。
咦!
黄老儿发出一声惊叹,眼皮飞快地一耷拉,扣住了双眸。
嗤嗤嗤!
两道白光击在他那看起来很是干枯的眼皮之上,顿时如撞铁石,铿然有声,瞬间被撞散,再无迹可寻了。
“正气?”
黄老儿霍然开眼,双瞳精光爆射出来,哪里像一个日暮西山的老头子?神情狰狞,仿佛要吃人。
“难道他就是石山神所说的那个凝练出了正气的书生?”
黄老儿自言自语道,脸色很快又变回正常,沉吟良久,才慢慢走回茶店内,在一张桌子前坐下。
桌子上放着一壶茶,热气缭绕。黄老儿面前放着一个茶杯,而他空空如也的对面处,竟也放着一个茶杯。
这般景象,倒像他正在等哪个客人到来一样。
夕阳终于完全坠了下去,夜幕席卷而上,撒开寥落的星辰,以及,一弯明月。
“你来了。”
黄老儿忽然开口。
“我来了。”
对面有人回答,却看不见人影。
呼!
此时桌子上的茶壶突然凭空移动,就像虚空中有一只手在拿着它一般,先往黄老儿面前的茶杯里倒了一杯茶,再调转回头,往另一边的茶杯倒了茶。
“我要走了……”
黄老儿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你说真的?”
虚空的人声飘渺灵动,又似乎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
“嗯,今天,我遇到了你所说的那个书生,他在柱子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有一个字里蕴含有正气。”
“但你并没有受伤。”
“差点而已。”
一阵沉默,半饷,那声音才又幽幽地问:“你要去哪里?”
黄老儿目光飘忽,道:“听说浙州那边有一座废弃的寺庙,规模不小,我可以带着本体到那边去安身。”
“这样吗……哎,看来我们以后很难再聚在一起喝茶了。”
黄老儿道:“你是山神,不得擅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