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小义忍不住,悄悄摸过去,伸长脖子偷看,见到狐妖在纸上写的字,个个端端正正,笔划均称,自有一种秀丽纤柔的风格,顿时想起自己爪子下写的那些鸡肠子纠缠不休的字体,便忍不住要惭愧欲死……
“婴宁,你怎么知道我来了。”
“呵呵,公子,别忘了我学了道法的。”
“原来如此,倒是我疏忽了,道法之巧妙,远超寻常。”
“嗯,公子,你怎么突然间来看我呢?”
“不是突然间,其实我一直都想来的,只是没有机会,今天学院放假,正好可以出来。”
“是吗?我还以为公子早把我忘了呢。”
看到这句似嗔非嗔的话,仿佛一个小女孩子在撒娇的口吻语气,陈剑臣满头暴汗,写道:“怎么会……嗯,来,给你介绍个小伙伴。”
他回头叫道:“小义,前来见礼。”
闻言,那边鼠妖立刻很麻利地一个前空翻,稳稳地落到婴宁身前,两只小爪子搭在一块,学人作个揖,嘴巴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称呼。
婴宁嘴巴弯成一个弧度,提笔写道:“要叫姐姐。”
鼠妖大喜,马上甜甜地叫道:“姐姐好。”
它在读书识字上面天赋不高,但人情世故方面相当老道,可比婴宁强多了。
婴宁眼睛惊讶地眨了眨,又写道:“你居然会说话?”
鼠妖自卑的小心肝顿时又找到了尊严,微微的膨胀几分,当下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婴宁听完,写道:“原来如此,嗯,既然你跟随了公子,我手上正有些道法可以传授给你。”
看到这一句话,鼠妖心花怒放,差点就要来个原地三百六十度大旋转,或者表演一套它拿手的鼠舞了,马上拜倒在地,磕头感谢道:“谢谢姐姐栽培。”
连“栽培”一词都冒出来了,陈剑臣好气又好笑,这两只小妖精倒是挺投缘的。
婴宁又写道:“公子,夜深霜重,不如你们随我去洞府安歇吧。”
“好。”
既然婴宁来到,自是要到那卧松洞看看的。只不知道那洞府有多远,如果道路崎岖险峻的话,恐怕不好走。
他正有顾虑间,却见到婴宁嘴巴一吐,吐出一物。
此物本来只有手指大小,出来后遇风变化,一下子变长大,颜色斑驳,看上去像一幅卷轴。
也不见婴宁念了什么口诀,那卷轴便徐徐展开,只见上面字画飘然,不知记载着多少信息,都是动态的,犹如水波荡漾流转,有一种引入入胜的吸引力,眼光放上去,就不想挪移开来。
这是……
陈剑臣惊喜交集。
婴宁写道:“这就是那幅《昆仑玉清法咒》,被师傅练成了道书形式,具有诸种奇妙功效,炼化了后就能吞吐自如了……”
经过它的详细解释,陈剑臣终于明白到其中的奥妙——
卧松洞本为昆仑术士“一叶知秋”的洞府,他死后留下完整的道统,被婴宁继承。因此,虽然两者素未谋面,但对于一叶知秋,婴宁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尊称为师傅。那一幅《昆仑玉清法咒》为道书,真正的正道法门,上面记载着许多昆仑派的奥妙法术,高深莫测,可不是广寒道长随手送出的《隐身术》秘籍可能够向比拟的,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差得太多。
怪不得狼妖要不惜一切地出手争夺。
这道书,一直被固定在卧松洞中,夺了洞府,就等于夺了道书。那时候婴宁还没有把道书炼化,无法带走,被狼妖夺了洞府后,偷学到一门简浅的法术。只是这法术当日被陈剑臣的辟邪笔破掉,两者激荡之下,激发得辟邪笔开锋,这才有后面《三立真章》的出世。
经过许多日的苦练,婴宁这才把《昆仑玉清法咒》炼化了,可以收入丹田中,不过道书上面的诸多法术,它也仅仅掌握了十分之一而已,而且大都是比较粗浅的。
说完后,陈剑臣和鼠妖便跳上道书,随后婴宁也上来,念起法咒,这道书就像一页飞毯般晃悠悠地朝枫山后山飘荡而去了。
夜色阑珊,星月熹微。
道书似船,穿梭于莽莽山林间,恰好形成了一幅奇异而美妙的剪影……
C
第七十四章:洞府
(看到书评区里一片力挺的评论,南朝非常感动,这本书,没有白写……嗯,说个事情,4。1本书上架后,不出意外就会找一个副版主帮忙管理书评区,要求常在线的,热情的,还需要一定的粉丝值,到时大家可以申请,我去择优批准!)
卧松洞其实就是一个开凿在一堵断崖峭壁之上的山洞,里面被掏开,形成一个近百平方的石室。
石室内布置非常简陋,只就地取材地雕出一架石床,一张石桌,两只石凳子;另外还有两块打坐用的竹编蒲团。
这地方十分隐蔽,一般人根本找不着,当初婴宁也是在玩耍的过程中才无意发现的。
石室虽然简单,但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显得干爽舒适,斜上方开了天窗,可以让阳光或者月光照射进来;而洞口外面还有一个稍稍凸出的石台,被修葺得很是光滑——婴宁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坐在这石台上,吐纳吸收月亮之精华。
一般的妖怪,靠吸收人的精阳血气而增进修为的,基本都算走了邪门歪道;只有得到正统道法传承的,才能吸取日月精华。
道书降落,鼠妖刚落地,鼻子一嗅,顿时嗅到了那不同寻常的浓郁的灵气,欣喜得连打几个滚,到处奔跑着,张着嘴巴大力呼吸,表现得如饥似渴。
——天地有灵气,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有些地方稀薄不堪,有些地方浓郁些;灵气最浓的地方就是有灵脉的地方。
不过天下灵脉,并不多见,很是难寻。而那些修士门派的所在地,基本都是有灵脉的。至于无主野外,有灵脉之处凤毛麟角,极少存在。
卧松洞内的灵脉只有一小截,不够完整,因此只能在洞穴内产生出浓郁的灵气,范围甚为狭小,但对于个人而言,却是足够的了。
也正因为洞府灵气浓郁的缘故,婴宁的修为才能突飞猛进,节省缩短不少苦修的时间。
对于灵气,其实陈剑臣是不懂的,也无法真切感触到,他只是觉得石室内的空气特别清新宜人而已,深呼吸一口,精神为之一爽。
环视四周,他不由感叹修道者的简朴刻苦,是真正的置身于红尘之外,忍受无穷的孤独寂寞,孜孜不倦地求那长生大道。纵然默默无闻地老死在野外,也无怨无悔。如果真有大机缘,窥得大道端倪,此时的人间,却已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不可辨认,有诗为证: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依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唧唧!
婴宁跳上石床,一招手。
陈剑臣走过去,才发现石床头部,靠近石壁里面的一小块地方,竟鬼斧神工地形成了一处钟乳石,下面摆放着一个晶莹剔透的玉杯子。
咚!
每过一段时间,那钟乳石顶端处就会产出一滴小小的液体落入杯中。
此时杯中已有小半杯液体,看上去,色泽乳白,莹莹有光,颇具卖相美感。
唧唧!
婴宁指着杯子,示意陈剑臣喝掉;鼠妖也跳上来,站在一边,它可比陈剑臣识货多了,鼓着小眼睛眼巴巴地看着杯中的液体,垂涎欲滴,恨不得一个鱼跃跳进杯子里去。
依顺婴宁的意思,陈剑臣拿过杯子,小抿了一口,入口甘甜,本来喉咙有些干渴的感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种清爽的感觉,就像大暑天吃到了块冰一般,浑然觉得全身的毛孔都开张出来,无一处不透,无一处不爽。
好喝!
莫不是传闻中的琼浆玉液?
要不是鼠妖在,陈剑臣差点就要一口喝光了。
“嗯,小义,这是给你的。”
把杯子推到鼠妖跟前。
鼠妖大喜过望,欣喜地拜谢一番。
它也懂礼仪,并没有猴急地用玉杯喝,而是问过婴宁后,取过另一个普通的瓷碗,把玉杯里的液体倒在碗里,这才端着碗,津津有味地喝起来。喝完了,还恋恋不舍地埋头进去,把瓷碗舔得干干净净,非常珍惜的样子。
问了婴宁,陈剑臣得知这液体乃是钟乳石所产生的灵液,每天可接满一杯,常饮之,有强壮体魄,延年益寿的功用。
此时婴宁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拿出一小块非丝非锦的布匹,再拿出针线来,穿针引线,非常娴熟地缝制起来。
她居然还会针线活!
陈剑臣发现自己的接受能力仍然不够,看到婴宁像个小女孩子般端正地坐着做针线时,还是觉得有惊讶感。
很快,婴宁就缝制成一件小型马甲,送给了小义,说是给小弟弟的见面礼。
小义接过,居然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鼠泪婆娑,很快就把马甲披到身上。
看到它穿着马甲的模样,有几分可爱,又有几分滑稽,陈剑臣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前世电视上的那些经典的卡通老鼠形象。
好吧,过去的,永不会再来。重要的,是珍惜现在。
夜深了,陈剑臣睡到了床上;而婴宁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当“师傅”了,把小义叫到一边,先拿出一根手指般粗的檀香,点着了,插在一口香炉内——这檀香,有安魂定神的作用,能保护阴神出窍不受伤害。
然后,两者就阴神出窍,这样才更好的进行道法传授。
小义的阴神形象,是个矮胖的小子,胖乎乎的,憨态可掬,比起以前第一次出窍,形体就清晰结实很多了;而婴宁的阴神形象,正是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孩儿,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容貌秀美,眉目如画——这阴神形象可不是随便能修得出来的,成型后也难以改变,等到它们修为高深,可以化出人身来,到了那时候,它们的人身形象,就是这副模样。
不过妖要化人形,需要元婴境界才行,正常情况下,要修炼五百年才有那般道行。
“见过姐姐!”
小义很有礼貌地施礼道。
“嘻嘻,小义你胖乎乎的,一定非常贪吃……”
它们阴神出窍,交流谈话,一边的陈剑臣是察觉不到的,除非两妖过来进入他的神魂内。但鼠妖哪里敢造次,因为一旦觉察有阴神靠近,陈剑臣身上的那把正气之剑就会显露出来护主。
浩然养吾剑!
今时今日,这把剑,一定更加长大了些。
C
关于更新
这两三天的更新基本都被放在了晚上,可能有些书友不习惯,其实我更不习惯,天天熬夜,但没办法,今年的扫墓特别隆重,公山私山轮流来,村中又要大开宴席,各种忙。
好在,今天终于尘埃落定了,从明天起,尽量把更新规律调整回来。
另,聊斋4。1号愚人节零时将准时上架,南朝先厚着脸皮向各位预订几张保底月票了!
拜谢!C
第七十五章:乌云
江州,吴府,门庭若市,无论正门、侧门,还是后门,都排着一大溜的人,端端正正地站立在路边,等待接见。
这些站着的人可不是什么草头百姓,个个非官即贵,换了寻常地方,那都是八面威风的。如今在吴府外面,却只能谦卑地站立不动,不敢大声喧哗。一个个甚至都不让仆人伺候,任由天上的太阳晒着,要把汗晒出来,汗流浃背才好,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真诚”来。
他们的目光,间或瞄过去,可一旦看到守护在门口的黑衫卫,赶紧又低下头去,不敢正视。
如今吴府的大门口处,由四名黑衫卫把守,个个身材彪悍,气势肃杀,站立着,犹如标枪般直,仿佛四尊雕像,一动也不动。
府内正堂,两队黑衫卫排列开来,防卫更是森然。
堂上,吴文才正在陪着一位统领,以及一位身披大红袈裟的和尚饮茶说话。
那统领,身材不算高,四方脸,眉毛极粗,眉毛下面的眼睛却甚小,比较之下,好像只得一条眼缝儿。
纵然是在饮茶闲聊,但其身上依然身披甲胄,头戴钢盔,一把红缨在顶上撒开,显出他不同凡响的地位。
周统领。
正是这次全权负责护送弘法僧侣入驻江州的周统领,单名曰:“灞”,外号“千屠周”。他加入黑衫卫已经十年,以性格暴戾著称,在路上看见一只鸡不爽,也要飞一刀过去,斩鸡头而罢休。
那个和尚,身披一件肃穆的红色袈裟,面圆耳大,厚嘴唇,鼻若悬胆,一副非常福相,坐在椅子上,十分沉着,一看就像个得道高僧。
吴文才起身给他斟茶,尊敬地道:“了空大师,请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