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C
第八十五章:出行
“广寒道长来去如风,送一颗蟠寿桃来,只为了与自己结一个善缘……”
陈剑臣不顾场面的骚动,自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无论道门或是释家,都是讲究因果报应的,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斩断因果的过程。此过程绝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反而充满了凶险,因此一些善算之士,在隐约捕捉到自己的气运后,往往会采取某些合适的措施,藉此来避免厄运劫数。
比如,与特定的人结善缘。
这是一种很玄妙的事情,言语难以解释清楚。
莫非广寒道长在赴京之时,看到了,或者经历了某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只可惜,他已飘然离去,无法问及详情。也许,就算问他,他也不会说得吧……
陈剑臣长吁口气,把这些念头先搁置一边,开始热情地招呼客人。
不得不说,经过广寒的“戏法”助兴,他这间聊斋的人气一下子就飙升而起,第一天开张就卖出了一十八幅字墨,获利颇丰——
这些字墨,都是陈剑臣写的。
其实如今整座聊斋,所有悬挂的三十六幅字墨,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因为依照本身的谋划,陈剑臣开设聊斋,本就是为了自产自销,具备浓郁的个人特色。
聊斋,就是他一个人的聊斋。
如此经营模式,世所罕见。
——在天统王朝,秀才经营个人产业的情况倒是很普遍。时代不同了,一心死读书的书呆子已开始呈现减少的趋势。毕竟考取秀才功名后,本身拥有诸多权利,不好好利用的话,等于坐拥宝山而不懂采用。
就说王复,他借助家庭背景,已在江州增设了三家产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早成为了“青年有为”的少东家。
……
忙碌的一天终于过去,阿宝和莫三娘都显得有些疲惫,不过当她们盘算起卖字墨所获得的钱财后,疲惫都不翼而飞了。
换了以前,两人根本不敢相信卖字能卖出这般高价来,虽然不至于“一字千金”那般夸张,但已比耕种胜过许多倍。如此一来,家里的日子终于要正式奔小康了。
想起以前的辛劳,莫三娘甚至直抹眼泪——她纺三天的布,所赚的都没有儿子一幅字的多呢。书中,果然是有黄金屋的;而日后等陈剑臣中举,那些媒人不得踩烂门槛,什么样的媳妇娶不得?
所以说,书中,也是有颜如玉的。
陈剑臣看见,内心最软的一块再度被轻轻触动,轻声道:“娘,我早说过了,总有一天孩儿会上你过上好日子的。好在这一天,并没有让你等太久。”
要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才是最为后悔莫及的憾事。
莫三娘擦掉眼角的泪花,哽咽道:“我儿辛苦了……嗯,这些钱我都会帮你存起来,再过两年就给你娶一房贤惠的媳妇进门。”
听得这句话,旁边的阿宝的身子微不可见地抖了抖,低着头,却看不见她的神情。
陈剑臣微笑道:“娘,孩儿年纪还小着呢,不急。”
莫三娘忙道:“再过得两年,那时你都二十岁了,不小了。你看以前隔壁家的狗娃,十六岁就当了爹。”
那狗娃陈剑臣自是有印象的,从小养了一房童养媳,十五岁就圆了房——这个世界,可没有晚婚晚育一说,都赶着当爹当娘,开枝散叶呢。
关于这个问题,陈剑臣没有太好的办法说服母亲,连忙错开话题,叫她和阿宝早点休息。
冬天来临,晚上天气寒冷,房间内都生了炭火驱寒。
陈剑臣坐在房中,情绪微微有几分波动,首先想到回了枫山的婴宁和小义,它们肯定都在刻苦地修炼吧,因为不确定朝廷的人会什么时候再出动,把卧松洞霸占了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这方面,根本无法和朝廷的力量抗衡。人受了欺压,都得忍气吞声,更何况它们是不受待见的妖?属于异类?千军万马一冲,血气成云,杀气冲天,就算修为高深的修士都为之色变的。
陈剑臣让它们回洞府修炼,一方面以目前情况,两者居住在自己家中并不方便;另一方面,卧松洞的浓郁灵气可以大大加快它们的修为进度。等待修为到了一定的火候,尤其是假如婴宁突破金丹,能化出人形来,那就好了。
说起来,陈剑臣不禁有几分期待,他还没有见过婴宁的阴神形象,但想必应该是一个秀丽婉约的少女吧,知书识礼,带着一种怯怯的气质。
然后陈剑臣又想到远赴浙州金华的聂小倩,相别几个月了,音信全无,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是否适合新的环境?上次告别时自己曾告诫她不要靠近那兰若寺,也不知道她听进去了没有……
呵呵,事实上陈剑臣并不确定金华那边到底有没有一座兰若寺,他只是存着万一的念头,才事先提醒聂小倩的。这大概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吧。
入冬后,学院也放假了,要到明年二月才会重新开学。中间这段时间,学员们可以自由安排活动。
陈剑臣本想着留在家里,一边经营聊斋,一边攻读时文,为明年的科考岁考做准备。不料到了第三天,王复登门拜访,很热情地邀请陈剑臣作伴,到苏州去做一笔买卖。
天统王朝治下有十八州,江州为其一,聂小倩父亲被贬去的浙州为其一,如今王复提及的苏州,同样为其一。
对于苏州,陈剑臣似有印象,记得上次有个买他字墨的皇甫员外就是那里的人氏,那时候还曾开口请自己到那边做其女儿的业师呢。
而如今王复嘴上说是到苏州谈生意,但生意上的事情自有专门的掌柜负责处理,他实质是到那边游玩娱乐的。既是游玩,岂能无伴?他立刻就想到了陈剑臣。
“留仙,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早听说苏州风景宜人的了,眼下有机会,不去走一趟,实在可惜。”
闻言陈剑臣微微一笑:王复肚子里的那点小心思他当然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不过他本身也意动,沉吟一会后就答应了。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在交通不便的世界内,游历的机会确实不多,正好可以出去走走,见识一番。
对于他的决定,莫三娘和阿宝固然不舍,但也没有反对。男儿志在四方,一个江州城肯定无法束缚住陈剑臣的双脚。于是阿宝负责收拾行李,而莫三娘则连夜做了五斤干粮。
一切准备妥当,第二天早上陈剑臣就坐上专门来接他的王家马车,和王复汇合后,就冒着刺骨的晨风出城而去了。
C
第八十六章:大蛇
(求各类支持!)
从江州到苏州,一路往东行,坐马车的话差不多要跑五天,可以说是一段漫长的旅行,旅途寂寞,就只能坐在马车内读书了。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陈剑臣和王复都是读书人,虽然王复性子有些散漫,但这般时候,除了读书他也难以找到别的乐子。
天时入寒,冷风萧萧,马车内都铺垫着棉被,甚为温软,陈剑臣拥被而读,十分怡然;至于坐在另一辆马车上的王复,此时应该在呼呼大睡吧。
突然听到车夫的吆喝声,然后马车停了下来,外面传来喧哗的声音。
陈剑臣一皱眉,撩开车帘子,探头出去看。见到己方两辆马车到达了一片险峻的山麓下,前面停着好几辆车子,还有许多行人,都聚在一块议论纷纷,停顿不前了,好像前方的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
另一边的王复也下了马车,叫一名机灵的仆从上去打探消息。
很快,那仆从就回来了,禀告道:“前面有蛇。”
有蛇?
无论是王复还是陈剑臣都吃了一惊,连忙问清楚,才知道事情大概——前面这座山叫东山,山势巍峨,连绵深远。从山麓下的峡谷穿过去,再走得五十多里路就是苏州城了,最多不过半天路程。
但就在上午,一行旅人经过那峡谷之时,突然山林里窜出一条巨蛇来,其粗若水桶,长达三丈,浑体青色,额头有一块梭形红斑,犹如第三只眼睛,看起来凶恶异常。
巨蛇出现,那队旅人顿时被吓得不轻,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末路狂奔,飞快退了出来,那青蛇才没有继续追赶。
消息传出,来往的旅人哪里还敢过去?只得堵在峡谷外面,商议对策。
——东山峡谷,属于进入苏州城的一大捷径,如果要拐过去,从另一个方向到苏州,却要多走三天的路程,要浪费太多的时间。
这一条路存在久矣,一直风平浪静的,连贼寇都不见一个,缘何突然杀出这么一条巨蛇来?
众人疑惑不解,议论间倒有个人隐约知道些内情,说这蛇很可能是前几年被一个耍蛇人放生的。
所谓耍蛇人,就是靠着养蛇,然后在街头上耍蛇卖艺讨生活的人。他们往往会到深山大泽里寻觅伶俐驯良的小蛇,捉回来养,训练好后就能拿出来表演了。不过这些蛇一般以两尺长为标准,超过标准就不适合演艺了。因此,把蛇养到那个份上之时,耍蛇人往往都会把这蛇放生掉,让其回归山林。
放生本身一点问题都没有。
问题在于也不知道那条蛇是天生异禀呢,或是得了什么奇遇,居然能长成一条昂然大蛇来。
这蛇一大,问题就出来了,很容易就会溜出来攻击过往途人,成为祸端。
蛇祸!
那些被堵住的旅人面面相觑,既着急又无奈,谁都不敢以身冒险再往前走了,可往后走也不是办法,进退维谷间只能寄望苏州官府方面能收到消息,尽快派遣捕快衙役前来为民除害。
听到这个事实,王复嘴里嘟嘟嚷嚷地骂道:“什么世道,连蛇都能长得那么大,出来为祸人间了,难道成妖了?”
想到这一点,他心一慌,赶紧去和陈剑臣商议。
陈剑臣也有些把握不定,要知道蛇类是会成妖的,白娘子和小青就是典型的代表。但目前在没有见过对方的情况下却不好判定。毕竟种类特殊的话,蛇类的本体也会成长得异常粗大。
“留仙,你说怎么办?”
王复要陈剑臣拿主意,在这方面,他早认定陈剑臣是个高手。
陈剑臣一摊手,他能怎么办?总不能呈匹夫之勇一个人冲进去和大蛇搏斗,或者“谈判”吧,那根本就是找死。
“拂台兄,我们只能和大家一样,先等一等了。”
王复无奈,只好命人生火造饭,先把肚子问题解决了再说。
吃过午饭,打了一会盹,果然前面有消息传来。
好消息!
原来是苏州府衙接到报告,知州大人便派了一名总兵带领一百名官兵杀了过来——来得倒挺快的,不过他们在峡谷两边树林内一番搜索,并没有找到大蛇的踪影,只是发现了一张褪下来的巨大蛇皮。
有蛇皮为证,便直接能证明巨蛇的存在,拿回去,也算立了一功。
趁着有官兵护航,一众商旅赶紧冲了过去,进入苏州再说,至于归程,在蛇祸未除的情况之下,唯有另选路径了。
在穿过峡谷之时,陈剑臣从马车中探头回望,看着身后那片莽莽山岭怔怔出神。突然之间,他就看到那半山腰处的一大片树木仿佛被人在下面砍伐了一样,一根根地折断了下去。从下方观望,简直就像林海中猛然翻出了一道波浪。
而下一刻,陈剑臣就看到一条巨大无匹的青色大蛇缠绕着一株高大的乔木,盘旋而上,最后一颗硕大的蛇头出现在树冠顶上,对着下方的自己行“注视礼”。
是注视!
陈剑臣能清晰地感到,那青蛇就像人一样,居高临下,远远地注视着自己。
“蛇,蛇在那里!”
另一边恰好也有人和陈剑臣一样回望到同一个方向,见到树上的大蛇,顿时吓得失声惊叫起来。随着他的叫声,众人纷纷抬头张望,见到那震撼性的一幕,当场就有人双腿打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然而很快,那大蛇便溜下了乔木,迅速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了。
整个过程,总兵和一百名官兵都看见了,但没有一个人提出要上山打蛇的。
如此大蛇,简直骇人听闻,听都没有听过,显然不同寻常,谁敢上山寻它的麻烦?偌大一个人,被此蛇一口咬住,只怕塞牙缝都不怎么够。只能赶回府城向知州禀告,让上司定夺,请一些奇人异士来收服了。
马车辚辚,在飞快地奔赴苏州的路上,车内的陈剑臣却早没有了看书的兴致,回想刚才一幕,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那大蛇,难道真得开窍修出了妖身?
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光怪陆离、波谲云诡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