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佳人 作者:刺嫩芽(起点女生2013-9-7完结)
是啊,真要花起钱来,九十二万的现金,连一处像样的房产都买不到啊。有琴棋书画的鉴别能力,有“慧眼”的把关,以后,自己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宝贝吧,住在普通的宅子里也不安全,还是要住在高档的小区里。
所以啊,九十二万,听起来很多,可是这点钱,在高档小区里,恐怕只能买到一个房间。
怎样弄到钱呢?落兮一项项回忆着自己的技能,琴棋书画,擒拿,慧眼。好像,还是到古玩市场捡漏,能让自己尽快地弄到钱。
落兮又拿起第三张纸,在纸上只写了大大的两个字:京城。
嗯,回京城一趟,明天就走,在潘家园里蹲上几天,淘些能够卖出去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步的行动后,落兮就轻松多了,将自己扔到了床上,再把计划想了一遍,确定自己的决定是眼下最正确的,然后,舒舒服服地闭上眼睛,明天,又该是一个崭新的一天。
一大早,落兮和往常的时间一样起了床,出去跑了步,当然,还是和钱小宝一起,回来的时候,落兮特意告诉钱小宝说自己稍后要回京城一次,也就三五天的时间吧,委托钱小宝帮自己照看一下屋子。
钱小宝满口答应,并没有询问落兮为什么回去,就像落兮从来不问他为什么在沈城住了这么久也不回家一样。
落兮整理了一下简单的行囊,三件宝贝带着是个麻烦,不带着扔在屋子里也不放心,思来想去,还是扔在包里,有钱小宝照看着,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给边教练打了电话,请了假,落兮坐上了火车。
这次回京城,除了钱小宝,落兮没有告诉任何人,内心隐隐地有些兴奋,她感觉到,这次的京城之行,绝对会有很大的收获。
下火车的时候是下午,落兮没有回到自己的小四合院里,而是在潘家园附近找个酒店住下,她知道,只要她回到那个四合院居住,父亲就会知道的。
好好地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还没亮,落兮就起床了。头天晚上,在酒店的电脑里做足了功课,知道潘家园还有“鬼市”一说,自然要早早地去看看,顺便又把潘家园古玩市场的平面图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所谓“鬼市”,指的是是凌晨三四点钟专卖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说起“鬼市”还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毕竟这是件有**份的事,只能选在凌晨三四点打着灯笼交易,这样买主看不到脸。因看起来像鬼一样,以此得名。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今天恰恰是周六,落兮喝了半碗开水,收拾利索出了门。
还是晚了些,潘家园的大门洞开,很多商贩都摆好了床子,床子前人影憧憧,来“鬼市”的顾客比起上次的白天,仿佛只多不少。
落兮也不着急,有了在沈城捡漏的经验,视线还是只瞄着带字的东西看。这个古玩市场的古玩摊每个都要比沈城的大多了,古玩也包罗万象,落兮根本不必担心没有摊位可逛。
瞧了一会,就向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的摊位走去,长长的,几乎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摊位两侧,都是落兮熟悉的笔墨纸砚、书法绘画还有古籍,上一次五一过来,自己可没有逛到这个地方,落兮的兴致一下子被提得很高。
第一个摊位上,有一半的地方被文房四宝占用着,落兮仔细地看了一遍,尤其是砚台,看得很是仔细,没有看到与自己手中的笔洗一个颜色的,浏览了一遍,有些失笑,墨玉制成的古玩哪里会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太着急了。
定定神,落兮将心思放在了淘宝上。慢慢地走过了十几个摊位,忽的眼前一亮,一幅半卷着的布锦上,一行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一下子就吸引了落兮的视线。
好漂亮的瘦金体啊,落兮的脑海里立刻划过了宋徽宗三个大字。
第110章宋徽宗敕书
这是一幅保存得不甚好的文物,明黄的绢布,上面有的字迹也因为时间的久远而有些模糊了,但是,仍然透露出字体的挺拔秀丽,落兮的眼睛再也离不开那半幅布锦了。
落兮就站在摊位前,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半幅布锦,字迹即便模糊了,也依稀辨认出来上面写着“成命自朕,于义毋违,尔其益励前修”的楷书字样。模糊的边沿,难以掩饰出这几个字的飘逸,仅从这几个字的笔画风格上来判断,这应该是宋徽宗赵佶的亲笔。
宋徽宗的亲笔,在古玩界,那绝对绝对是值得收藏的重要文物,从这打开的半幅布锦上,还有可以辨识的文字上看,这个布锦很像是圣旨。
这幅布锦半卷着,露出的是后半部分,很随意地放在摊子的一边,或许是怕风吹走的缘故,边缘还压着一块镇纸,布面有些地方脱线了,尤其的边缘处,破损很是严重。
落兮打量了一会,向摊主问道:“老板,你这块布上写的是什么?”
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已经注意到落兮站在这里有一会了,听到落兮的提问,看到落兮手指的地方,有些为难地挠挠脑袋说:“我也不知道,那上边的字大多数都模糊了,不模糊的我也认识不多。”
落兮点点头:“我能上手看看这块布吗?”。
“能的,小心些,这布有些糟了。”大男孩伸手将布上的镇纸拿开,然后徐徐将布展开,随着布锦的展开,落兮的心跳砰砰地加快着速度,眼前,仿佛看到了风流倜傥的宋徽宗挥毫一蹴而就的洒脱的模样。
布锦全部展开,长不过三尺,宽一尺有余,因保存不当,大多数的字迹都有些模糊,需要仔细辨认,方可判断出书写的内容,只展开片刻,落兮就根据内容,连猜带蒙地判断出,这不是宋徽宗普通的书法作品,这应该是一个圣旨,是宋徽宗发给蔡行的圣旨。
落兮抬头看着摊主说道:“这块布是干什么用的啊?”
摊主看看布,又看看落兮,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我也不知道,昨个才收上来的东西,看着像是一个圣旨,还没有找人鉴定。”
落兮点点头道:“圣旨啊,你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放着?”
小伙子笑呵呵地说:“这不还没有鉴定吗?”。
“多少钱卖啊?”落兮直截了当地问。
小伙子有些意外,看看圣旨,又看看落兮:“还没有鉴定呢,若是圣旨就值钱了。”
落兮笑了:“可不是嘛,趁着你没有鉴定,万一我捡个漏呢?”
两个人的话都带有同一个含义,互相看看,再一次笑了,小伙子在心里斟酌一下,向落兮张开五个手指,落兮犹豫了一下:“五百?”
小伙子摇摇头:“五十万。”
五十万啊,落兮叹口气:“你还没有鉴定呢,说不定就是一块有字的布,五十万啊,吓死人呢。”
“那你要这块写字的布干什么?”小伙子奇怪地问,他认为落兮一定是当这块布是圣旨的。
“我就是看字写得漂亮,可惜了,写在这么一块破布上。”落兮摇摇头,带着惋惜的语气说:“我到这里来,就是想看看漂亮的字体,要不,我就逛玉石街了。”说着,向前移动了一步。
小伙子低头瞧瞧,确实像对面这位女孩所说的,真是块破布,昨天收上来的时候,不就是包着东西用的吗,若是圣旨,能这样用吗?抬头问道:“你准备出多少钱?”
落兮想想:“我,大概……五……五十吧。”虽然有了几次讨价还价的经验,可是落兮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给个什么价位合适。
小伙子摇摇头说:“这是潘家园,哪里有五十的东西,在这里,随随便便的一个摆件,也要千八百的。”
落兮不好意思地笑笑:“嘿嘿,抱歉啊,不知道你们这的规矩。”
小伙子也嘿嘿地笑了两声,然后说:“二十万吧,二十万元你拿走。”
“一百。”落兮笑笑,不是没有鉴定吗?看小伙子的样子,心里也不确定这是否真是个圣旨。
“大姐,你若是诚心要,就给个实在价。”小伙子不跟着还价了。
落兮到是为难了,这个东西破损得如此严重,会不会值上二十万自己也不知道,但它既然是宋徽宗的真迹,就算有破损,也不是几百块钱就能拿下来的东西,落兮现在要还的价格,就是还在合理上,既不能让卖家生疑,又能让他痛痛快快地卖给自己。
“那你也给个实在价,你觉得这东西值多少?”落兮把皮球踢回去。
两个人对视着,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狡黠。小伙子想想说:“你若是诚心,就给我十万吧,不能再少了。”
落兮还是摇头:“还没有鉴定,是个说不准的东西,损坏得还这么严重。”
“就是因为没有鉴定,若是鉴定出来真是圣旨,那可就不是十万了,所不定就是百万千万的事了。”
落兮仿佛下定了决心似的说:“一万,一万元我就赌一赌。”抬着眼睛看着摊主:“多了,就不敢赌了。”
那个摊主摇摇头,再摇摇头,就在落兮感觉失望的时候,忽然说了句:“好吧,一万元。”
疑似圣旨的破布被小心地装在塑料袋子里,放在落兮的包里,落兮掏出一万元现金,成交后,二人的心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欣喜。
抬脚继续向前逛去,忽然就听到身后有陌生的招呼声:“这位女士,等一下。”
落兮奇怪地站下来,见是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他西装革履,满面春风的样子,就像是一位生意场上风生水起的老板。
“你是在喊我吗?什么事?”落兮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确认自己并不认识这个人。
“是这样,刚刚你买下的那块布,能不能让我细看一下?”那位中年男子微笑地请求说。
落兮下意识地把包就往身边带了一下,然后才语气平静地说:“先生,你是在开玩笑吧?”
中年男子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带着歉意笑笑:“啊,不好意思,是这样,我对你刚刚买下的那块布很有兴趣,不知道你能不能转让,我可以出二万的价钱。”
想必是那个男子看到了二人讨价还价的全部过程了,落兮微微一笑说:“先生说笑了,这可不是什么一块布,它是宋徽宗的亲笔圣旨,怎么能值那么点钱呢?”
中年男子一愣,上下打量了一下落兮,才叹道:“原来是行家,我走眼了,不知道这圣旨你肯不肯转让?”
落兮眼波转了转,这个,好像不在自己准备收藏之列,若是能拿来换钱,那该是最好的。落兮这一犹豫,让中年男子觉得有戏,急忙热情地说道:“出了潘家园就有一处早点,我们到那里慢慢谈怎么样?”
落兮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男人,想想说:“好吧。”简单的几句对话,让落兮了解面前的男人确实是诚心实意想买下自己手里的圣旨,而站在这古玩市场的各个摊位前,也确实不适合做这个交易。
二人并肩向市场外走去,边走,那中年男子边自我介绍说他姓杨,来自南方,现在在这边做着生意。
原以为吃早点的地方会是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没想到,这个早点店里还有着一个个的包间,杨先生要了一个包间,包间里是一张方桌,桌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也没有杯子碗筷。
落兮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个早点铺子开在这里,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到这里吃早点的人,大多是在潘家园里谈生意不大方便的吧。
果然,服务员打开包厢的灯就退出去了,两个人坐下后,杨先生客气地说:“林小姐,我能不能先看看圣旨?”
落兮点点头,想必是自己谈价的时候,杨先生离得远些,圣旨也破损得有些严重,看得不太清楚,现在要谈价买卖,自然要让人家上上手。
落兮打开包,拿出塑料袋,圣旨就卷着放在袋子里,落兮小心翼翼地在桌子上把圣旨铺开。
圣旨铺开后,比桌面略短了一些,杨先生站起来,来到正面,仔细地看起来。趁这时候,落兮悄悄地使用了“慧眼”技能,很快,眼前出现了几个字:1121年:赵佶。
杨先生细细地看了一会,点点头说:“林小姐,你怎么能肯定它一定是宋徽宗的亲笔圣旨呢?”
落兮也站在圣旨前,指着上边的字笑吟吟地说:“你看,这圣旨因为年代久远,而且没有妥善保管,很多地方字迹模糊,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出这上边字里行间佈白疏朗得体,笔划纤细,写来墨韵流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之势,瘦而劲,秀而润,这正是宋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