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佳人 作者:刺嫩芽(起点女生2013-9-7完结)
摊位上停一下,观察一下,然后再离开。
落兮可以确定魏先生也在淘宝,看来,古玩这一行,就是不断地在搜寻着,在比较着,选择着,在店里坐等宝物上门,是不现实的。
下意识地跟随着,就见到魏先生在一个地摊前站得时间久一些,然后就蹲下来,仿佛看中了某一样东西。落兮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走到魏先生身后几步,然后站下,心里很是好奇,魏先生会看中什么东西。
地摊上的东西很杂,古币、摆件、瓷器……每一件东西的都不大,都是那种小巧玲珑的感觉,零零散散地随意堆放着,落兮在四五步远的地方浏览了一下,魏先生看中了哪一样?
魏先生上手的是一个喇叭样的东西,不过样子很怪,放在嘴里吹得部位太细了,仿佛实心的样子,敞口的那一端也过小了些吧,落兮想起自己曾经见到过小孩子们吹的喇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看着魏先生举起来欣赏的样子,落兮忽然有些好笑,魏先生举着它的样子,明明是举着酒杯的姿势。
大概是牛角杯吧,距离还是有些远,只看到魏先生手里的牛角样的东西仿佛还有着花纹,接着就是讨价还价的样子,几分钟后,魏先生摇摇头,放下那只牛角杯。看起来,是摊主的要价太高,没有谈拢的意思吧。
魏先生一离开,落兮就慢慢地靠过去,细细打量着魏先生先前问过了牛角杯,近距离观看,可以看出杯子大体呈圆锥形,稍稍有些弯曲,越到纤细的部位颜色越黑,在杯口的位置表面有些凸凹不平,外表雕刻着花纹,手感光滑。
魏先生看好了这个东西却没有买下来,落兮沉吟了一下,问道:“这个,多少钱?”
摊主是一位中年妇女,从黝黑的肤色来看,应该是常年风吹日晒的结果,看到落兮问价,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说:“这是犀牛角,纯犀牛角做成的酒杯,你好好看看,真看中了,我们再谈价。”
看她的语气和表情,大概问得多了,买得没有,就没有什么耐心了,落兮看看这个牛角杯,看不出是什么材质,只能分辨出不是塑料制品,看着摊主待理不理的样子,就将这个被摊主叫做犀牛角的杯子放下,刚要起身离开,又犹豫了一下,魏先生不会无缘无故地对这么个假货有兴趣吧,说不定,是真正的犀牛角?
落兮开启了“慧眼”,眼前很快出现了一行字迹:1988年:水牛角杯。
落兮愣了一下,水牛角啊,真可惜自己的好人点数,兴致一下子就落下来,怏怏地站起来,真是的,一个水牛角酒杯,还是1988年制成的,值得讨价还价那么久吗?莫非,魏先生也有走眼的时候?
这么一耽搁,再站起来向前望去的时候,魏先生已经看不见人影了,落兮摇摇头,慢悠悠地继续向前走着,跟着就在一个地摊前,再次看到魏先生的身影,他正蹲在地上,握着一串手链。
看着像是木头打磨而成的,深棕色,一个个大小几乎一致,一条暗红色的丝线将它们串在一起,只这么一看,落兮就觉得分外眼熟,嗯,在沈城天桥附近,常常有人摆着这样的摊子,买着这样的小饰物,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怎么,魏先生又看中了这个?
落兮不由看向地摊,这个地摊上几乎都是这样的东西,手链、项链,一条条摆放得甚是整齐。这次,落兮站得稍近些,听到了他们的讨价还价。
“这串手链可是沉香木的,你闻闻,都带着香气,沉香木可名贵了,还辟邪呢。”还是中年妇女,黝黑的面庞,一块头巾。落兮想起刚刚那个所谓的犀牛角,看来,这沉香木也不可能是真的了。
但是,魏先生这是什么用意?他一个堂堂古玩店的老板,怎么会在地摊上对着这些毫无价值的东西一而再,再而三地讨价还价,不,他没有讨价还价,只是在选择。
这次的距离近了些,落兮听到,魏先生和摊主之间的对话,根本没有涉及到价格,而且,魏先生似乎没有说话。
魏老板摇摇头,放下所谓的沉香木手链,站起来,又到了下一个摊位前站下,好奇怪啊,这几个摊位上摆放的都是类似的东西,都属于工艺品之类的小东西,很不值钱的,魏先生这是要作什么?
这次魏先生只站了一下,就离开了,这个摊位上,全是这种各式各样的刀,看来,魏先生对这些东西是不在意的。
落兮的好奇心被勾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眼看着魏先生蹲在了第四家地摊前。
这次,魏先生又会“看中”了什么?落兮也向地摊看去。这个摊位摆放的还是一堆各式各样的木制品中,手镯、戒指、耳环……还有发夹,落兮的眼前就是一亮,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簪子映入眼帘。
落兮对簪子情有独钟,自己一头乌亮浓密的秀发随意一绾,插上一根簪子,大方写意,这支木簪子是藏红色的,打磨的很是光滑,一端是镂空的简单花纹,落兮一眼就喜欢上了它。
但愿魏先生看中的不是它,落兮差点冲动地上前先捞起那个簪子,好在还记得不能太着急,落兮紧张地盯着魏先生的手,看到他的手指向那些饰品,心里一紧,跟着,看见他拿起的是一个木制手镯,心才放下来。
咦,魏先生为什么看中的都是这类东西?牛角杯,手链,手镯,这些东西满大街都是啊,落兮小心地上前几步,看到魏先生这次问了价,要价是很高,一万元,几经讨价还价,花了二十元买下。
这支手镯魏先生随意地放在衣服兜里,然后就离开了,落兮小心地侧过身去,没有让他发现,接着,落兮蹲在摊位前,看到魏先生没有再买什么,匆匆离开了,落兮很是疑惑。
第113章 母亲的遗物
那支木簪子落兮也是二十元就购下了,虽然摊主也是要价一万,但是,有着魏先生在前面的讨价还击,落兮有样学样,一切都很是顺利。
没有浪费宝贵的点数,落兮将簪子放入挎包,在这里,这样的东西不太可能捡漏,尤其跟在了魏先生的后边,只是魏先生的动作好奇怪啊。
想了一会,也没有想明白魏先生的举动,落兮摇摇头,对这条地摊也失去了兴趣,转而向回走去。
回到酒店后,落兮暂时把对魏先生的疑惑放下,从包里拿出簪子,细细地把玩一下,簪子有三寸长,头部尖细,尾部是镂空的兰花,镂空的地方都是水滴形的,简约大方素雅,通体臧红,光滑。
落兮将自己头上的发簪拔下,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披落在肩上。
自己的发簪还是在四合院内的梳妆台内找到的,该是母亲的遗物,落兮将两支发簪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自己的是棕色的,样式更为简单,略微扁平些,尾部就是简简单单的花型。
忽然就动起了一个念头,母亲留下的这支木簪子,会不会也是有什么意义的?母亲去世的时候,自己的年龄还小,根本不知道母亲留没有留下首饰,很快,继母就进了门,自己更是再也不知道母亲留下的是什么,只有那个四合院,是在母亲名下的,是母亲继承的娘家之物,父亲留给了自己。
这支簪子就是随意地放在梳妆台内的一个抽屉里,连个盒子都不曾有,也许……
现在想起母亲,落兮已经没有了悲伤,只有淡淡的怀念,更多的是想象,想象着母亲如果还在的景象,也许,母亲留下的不仅仅是簪子,还有着什么。
可惜,自己的手里仅有这支簪子。
落兮下意识地启动了“慧眼”,潜意识里,落兮一直认为自己的母亲不是普通人,可能,哪一个为人子女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吧。
眼前很快地出现了一行字:682年:沉香木簪。
落兮的手抖了一下,682年,是唐朝的年份,母亲留下的这支木簪,从上大学以后自己就时时带着的木簪,竟然是唐代的古董!
母亲的娘家是怎样的人?
手中的木簪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珍贵,也是因为它的来历。从来没有人在自己的面前提起母亲,自己也从来不曾问过父亲,为什么,那座四合院父亲会留给自己,没有让继母把它卖掉呢?
落兮的手里握着簪子,费力地思索着,记忆里和母亲有关的东西,除了母亲的画像,手里的簪子,就是那座四合院了,记忆力只知道,竟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知道的,那座四合院是母亲留给自己的。
好像,落兮握着簪子的手轻轻地抵住额头,好像自己就是知道,从小就知道那是母亲留给自己的,为什么?四合院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自己仿佛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到那里。
记忆,渐渐弥漫在脑海里,隐隐的,一个画里的女子,头上就是绾着一个普通的发髻,插着这样的簪子,在院子里看着盛开的石榴。
这是自己的记忆,还是想象?
落兮忽然想要回到四合院里,那里仿佛有什么在呼唤着自己,感觉是那样的强烈,落兮一下子站起来。
窗外已是夜色浓浓了,但是落兮的心情是如此的急切,她匆匆挽起长发,把母亲留下的簪子小心地插在头上,新买的藏红色的木簪放在了包里。
出租车还是停在了胡同口。
年幼的时候,每到夜晚,胡同口都是黑漆漆的,现在,路灯洒下柔和的光,让胡同不是那么黑暗了。
出租车很快地驶离了,落兮慢慢地向着熟悉的大门走去。黑漆漆的大门紧关着,上面落着硕大的锁,落兮掏出钥匙,打开大门,大门吱呀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里很是刺耳。
门内传来狗叫的声音,落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应该是董姨将他家的狗夜里拴在这里,替自己把门。
果然,隔壁传来房门打开的声音,还有男人说话和董姨熟悉的声音,落兮微笑着,就站在门口。
“董姨,张哥。”落兮微笑地打着招呼,表达着自己的谢意。
“哎呀,是落兮啊,这么晚了才过来,没有吓到你吧。”董姨的脸上带着惊喜。
落兮摇摇头:“董姨,打扰你休息了。”
张哥憨厚着进到院里,呵斥了还在叫的狗,不多时,拽着一条半大的黑狗走出来。
“落兮,还没有吃晚饭吧,董姨给你下碗饺子。”董姨热情地说着,就要回屋。
落兮急忙喊住了她:“董姨,我吃过了,本来是住在酒店里,不知怎么,就想回来,忍不住,就回来了。”
董姨摇摇头,脸上满是慈爱:“唉,你这孩子,就是念旧,来,董姨陪你进屋。”
落兮心里一动,从记事起,董姨一直住在隔壁,自己上高中住在这里的时候,董姨就一直帮着自己照顾着自己,可是,自己从未想过问问董姨,她可否了解自己的母亲。
院子里有一盏小灯,点起来,幽暗的小院就渐渐亮起来,一角,石榴树越发的茂盛起来,落兮不由站下,望着石榴树,还是那盆记忆里的石榴树吗?
“董姨,这盆石榴有多大了?”
“哟,我想想,大概比你的年龄还要大吧,说不准了。”董姨笑呵呵地回答:“看,多茂盛啊,今年夏天,还是能结出大石榴。”
“对了,落兮,你也快毕业了,马上就会回来住了吧。”董姨的眼里有着浓浓的关切。
落兮点点头,又摇摇头:“我还没有决定。”
接着带点伤感地说道:“这里的一切我都那么熟悉,可是,对母亲,我竟然一点点地淡忘了,越是想回忆,越是回忆不起来,我甚至不记得母亲的相貌,只记得她照片里的样子。”
停了一下,落兮看向董姨:“董姨,你还记得母亲吗?”。
董姨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些回忆的神色:“你的母亲,那样的人,谁能忘得了呢?你不知道吧,你和你的母亲越发地相像呢。”
“这里,是你母亲的私宅吧,我搬过来时,你就已经出生了,你的母亲不常来,但是每次来,都要带着你,那时候,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