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3.6.24完结)
“而最好的打乱棋盘,就是赢得更上位者的注目,在这个世界,还有比天帝更代表天意的嘛?”
想到这里,王存业不由冷冷一笑。
地球上无数人都成为棋盘上的棋子,因此无数人研究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怎么样摆脱。
这些人几千年来提供无数的方法,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有藏光隐辉,有贪腐自污,有卧薪尝胆,有玉石俱焚,但失败者占大部分。
在许多宝贵经验中,证明只有…成功性相对大,第一就是“跳出圈子。”这叫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少年青年时对此不屑一顾,中年后才知道是真知灼见。
真能跳出去,就算是天子天帝,都无可奈何。
其次就是建立在第一点上的“在薄弱地区建立基地。”这就是有反击意味了。
假如这二点都不舍得,不现实,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更上层的注意,一旦受到更上层注意,原本监督控制的棋盘顿时被打乱。
王存业自觉自己和天帝,或者道君,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不会有更坏的结果,那怎么样“上达天听。”就是学问了。
利用的好,原本束缚顿时和纸一样薄,一冲就破——越是上位者,容纳的量越大,这是格局决定的。
想到这里,王存业原本淡泊的心,顿时火热起来。
想到这里,不再游逛,立刻寻着一辆马车,就说着:“去青云观!”
凉风细雨徐徐,车夫笑着:“公子坐好,别看现在热,这风这雨落到身上都要打颤,您拉上布帘,别受凉了。”
说着一声吆喝,马车动了,这时街衙巷陌还有着行人,车速不快,只听蹄踏在街道的声音,王存业闭着眼,心中开始思考着怎么样论道。
天子论道,当然不会扯什么长生不老,在道法显圣的时代,自古无百岁天子已是天律,堂皇颁布,想当万岁天子的人,天帝不容,太子百官也可不忍,绝对死无葬身之地,天子不会这样愚蠢。
那可能就是论昆仑和蓬莱二道的优劣,而对天子来说,谁优谁劣,就是谁能更好的服务朝廷,谁对朝廷更有利。
只论强大的话,甚至不必论,昆仑的力量至少是现在蓬莱的十倍以上。
正思考着,车一顿,停住了,蒙蒙细雨中,车夫恭谨说着:“公子,到了!”
王存业下来,给了块碎银,打发了欢天喜地的车夫,就进了这青云观,才进去,就见着两个道童迎了上来,不待他们说话,就取出银牌一闪:“我是成平道玄尚,你们带我到庭院去。”
两个道童顿时稽首,一人就引着进去,穿过花园,经过青竹林,来到精舍前,道童躬身说着:“真人,您可住在这里,现在是五月二十七日,六月六日,昆仑道脉与蓬莱道脉的弟子开始论道,请您六日凌晨就抵达奉先殿!”
道童说完这话,再次稽首。
王存业已经听过一次,笑了笑,朝自己院子走去。
路上并没有遇到人,到了屋中,见着干净而精致,王存业点了青铜灯,这散发柔和的光,木案上有着文墨宣纸,楼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王存业定了定神,“沙沙”的雨声就入得了耳中,王存额沉思片刻,就在一张宣纸上写着:“国之本,舍制气无以也”
王存业不以书法为重,但小楷写来隽永典雅,虽不是大家却也有可观之处,这就是主题了。
这一开题,笔法就流淌而下,顿时一笔下去就是三百字“观万物之行,其气洋洋,故贵贱都秉于气乎……气有薄厚,可以伏取,过之,火生于木,祸必发焉,少之,木克于土,基必溃之……知之而制,谓之圣人……”
王存业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不须半个时辰,一篇文章就写成,放下笔,沉思构思着。
这时阴雨天,天色深暗下来,这篇文章并不出奇,在古文中只有秀才水平,但关键不是在这里,而是里面道理。
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几许
放下笔,王存业闭目沉思,龟壳一震,喷出一道清光,这清光凝而不散,化为一个金字塔,里面有气在翻滚,作出种种变化,每个变化都清晰可见。
这就是这文章的模型,也是王存业底牌,文章配合模型演化,才能最大程度表达,虽这里道术并无这项专门法术,但王存业有三万六千卷道经,里面法术浩瀚如海,结合幻术创造一门模型并不困难。
只是片刻,这模型就渐渐凝聚,化成了一个真文。
这个真文一旦结成,顿时光明大放,发出异声,王存业心中一震,不想自己造出这门小小法术,还引动了道韵,看来的确深符道意。
这真文一旦完成,在论道时就可直接演化,一次到位,到此,全部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王存业这才舒口气,笑了笑,大步出了门,踏步而行,到了一张小桥上,这时雨虽没有停,但这里是道观,却也不必忌讳,雨水落到了身上,离着三尺就弹了上去,王存业自桥上望下,河水清清,映着灯火荡漾,心情却越发沉静下来。
“若我所料不差的话,这篇道论出去,顿时就轰动全场,引动天子道君天帝的目光,其福甚大,其祸也深不可测。”
王存业当然不会以为自己道论一出,深得道韵,就可获得天数垂青,从此天命在身无所顾忌。
还是这句话,福大祸也深,在这个世界王存业没有多注意有关方面的例子,但在地球上这例子屡见不鲜。
真正能开辟出一方理论的耶二,老子,孔子,李克思,都是潦倒不堪,深受鬼神猜忌。
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
按照道理来说,文字一出,是圣德之瑞应,何恶而致雨粟神哭?
功大不赏,恩重难偿,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谁也不会把看得见的巨大好处留给别人,特别是这种好处。
“我这一道论,在地球上或许是无稽之谈,但很适宜这道法显圣的时代,谈不上开天辟地,也是能成一方大理,能凝聚道韵,对天庭,对道门,对朝廷都有利,就看道君和道门的器量了。”
“以最恶意的方向考虑,若不是在这个天子在场,天帝垂视的场合提出,在这种道法显世的时代,只怕我才说出口,轻者被禁闭,重者灰灰了吧!”
“就算在这个天意垂见的场合提出,我这一说,抹杀是抹杀不了,就怕就罪了很多人,甚至最恶意的方向考虑,可能连道君都得罪——有此道论,不私下贡献上去,让道君来发表,就是有罪,就是道贼!”
“只是,还是这句话,有着龟壳,却什么都不惧。”想到这里,王存业笑了:“要是因为我的道论,仅仅因为不单单是道门受益,就要加以打压或者消灭,那我就乘早找寻后路。”
“国贼也好,道贼也罢,有此神器,誉毁何加我焉?”
王存业是清醒认识到,自己最大的本钱和后台,就是龟壳,不然自己早就灰灰了,但时到现在,他早不是文青或者中二,他不会因此产生羞愧,只会更沉静的确定这一点,更依靠着龟壳——从而不断增长实力!
“真期待几日后的论道啊!”王存业这样想着,看向天空。
天穹深邃,雨点如墨,而地下龙气继续流淌,一时间,静寂无声。
清府
金林子撑着伞进来,见着谢云流就行礼:“见过真人!”
见金林子带着雨水,谢云流微微一笑,说:“来人,拧把热毛巾,再来碗汤,就算是初夏,这样的天气,你淋了雨,也要防着生病!”
以前蓬莱只是逆贼,自要潜伏着,金林子虽是道人,却连鬼仙都不是,还是凡人躯体,自不能相比。
有令,仆人立刻端了热水过来,金林子也不辞了,擦了脸,又见着汤上来了,用羹匙舀了吃了几口,说着:“好鲜!”
就放下碗来,从容禀着:“真人,情况已经出来了,帝都大小官员,都一一安排着,此时能接近,并且可以接近的,这是一批名单。”
“能接近,此时不宜接近的,这又是一批,还有可以争取的名单,也是一批。”
“嗯!”谢云流自然明白这意思,虽有天帝青敕,可以公开活动,但是大举拉拢官员就会使天子不快,这过程总要潜移默化才行,当下接过名单看了。
看完,沉思良久,又问着:“论道的名单呢?”
“昆仑道脉十七支,来了十一支,总计有五十九人,名单都在这里。”金林子取出名单递了上去。
谢云流接了,翻开一看,里面还有着一些资料附在上面,不由用惊异的目光看了金林子一眼。
他为了避免暴露,不修大道,现在已是中年人,皱纹满面,显是压力不小,作为一个凡人能获得这些情报,真人是深知难度,当下心里一叹,说着:“你作的不错,现在是外观执事?”
所谓的外观执事实际上就是不修大道的外门弟子。
“是!”
谢云流就说着:“我给你补上外观观主位,你继续办,办的好,少不了一张封神或者转世之敕!”
所谓的封神或者转世之敕,是指死后封神,或者指定的转世投胎再加以接引,这是外观弟子的最大希望和想念。
在以前,蓬莱还没有这底气,但现在却可以这样说。
金林子终于露出一丝喜色,说着:“是!”
谢云流这才仔细看着名单,落到了王存业这三个字时,也不过眼皮一跳,略一停顿罢了,说着:“善!”
话说不久后,金林子自屋中出来,迎面一阵风,远远看去,整个帝都蒙在雨水之中,围墙松林和绿树在雨中洗练,使人精神一爽。
出了门,过了二条街,到了一处酒楼,正见着一个道人在喝酒,上面有几个小菜,连忙上去揖手:“见过大人。”
却是秋林道官,这道官回首一看,不禁笑着:“禀告完了,来,我们喝酒,难得雨夜,很是雅趣呀!”
“是,大人!”金林子再次揖手,才坐到了对面位置上,话说这种情报眼线的工作,都是五色混淆,黑道白道绿道正道官道都有。
这秋林道官当年落魄时,金林子还送了十两程仪,就这点情分就拉上了关系,金林子就说着:“小楼一夜听春雨,是极雅趣!”
又对金林子笑的说着:“刚才已经禀了真人,能获得这样多情报,都是大人的赏赐和恩典!”
秋林道官一笑,说着:“谈不上什么赏赐恩典,能打击昆仑,这是我一向的心愿,当年我服侍虚云真人,可所谓尽心尽力,但只为打碎了一件瓷器,就以心性戾张不合道气的理由,废了我的道基,使我终身无法入道,这就是断我道途,此仇不共戴天。”
“我恨不得满门诛灭沉沦九幽,给你一点情报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说的平淡,金林子却不安的动了一下身子。
他是混江湖的人,见过暴虐的人,见过刻薄的人,见过阴狠的人,但眼见着眼前这位大人并不发怒,说话时还在喝酒吃菜,可这话这神态却使人一阵阵心里发寒,知道这人是把虚云真人和昆仑恨到骨子里了。
要这人获得力量,只怕真的会把昆仑杀的干干净净。
就算没有力量,这人也挖空心思与昆仑作对,就算恶心下昆仑也好,甚至不顾昆仑的暗暗威胁,眼见着就置生死之外了。
及此深思,金林子一阵发寒后又暗暗庆幸,要不是这样,自己怎么混的风生水起,这大半都有着这位大人的暗暗助力,甚至赤臂上阵。
不过只是少怔,神思已定住,说着:“大人,您的道基也不是不可恢复,我临来时获得真人允许,说是丹田道基有损,还是有着灵药可治……”
话还没有说完,秋林道官就摆了摆手,说着:“你不要说了。”
金林子心里诧异,微靠上一点,说:“难道大人不信有这灵药,还是不信我蓬莱的信用?”
秋林道官再喝了口茶,觉得有点冷了,就放下了,一笑说着:“我不是不信蓬莱,也不是不信灵药,只是我年纪大了,就算有灵药修复,还能走到哪步?”
“而且,道一选择便不能更改,我尽心尽力为朝廷作事,就算有一二私怨也不损大节,谁没有私心呢?”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