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3.6.24完结)
这雷雨大作,在王存业看来,实际上就是垂垂而视的数道目光的犹豫,既想听,又有些迟疑,所以显出了这种种异相。
这才是最关键处,至于张南信,王存业的确是没有丝毫感觉,在这种事情上,死个人算什么,张南信要阻他大道,别说是死谏,就是全家全族一起死谏,都不会有丝毫迟疑。
这时大雨倾泻,天色已黑暗,宫灯幽幽闪亮,使人一下子觉得如处黯黑旷野之中,顿时浮出恍若隔世的感觉。
第二百三十章 洋洋万民谁能饰之
片刻之后,天子定住了神,传旨:“赐真人座,请真人再述!”
王存业忙稽首:“谢天子!”
当下稳稳坐了,这时首领太监把张南信尸体捧了出去,而余下大臣都是脸色死灰,仇恨的目光盯着。
王存业视而不见,目光望着灯光,微笑着说着:只…,皇上,刚才臣已经说了,气运不是凭空而来,对应的是实物,那只要获得实物就可。
幻象演化,金字塔又回到原位,只见中上层占全国百分之七十的田地。
“长清郡川口县二万一千户,十三万人,有田者伍一,无田者伍四,小民而有恒产者,十之一耳!是故全县十分之一官绅地主之家,牛羊满圈,流脂满仓。”
这数据并没有引起怀疑,皇帝点了点头,继续听着。
“只是仓可容米脂百石千石,人腹能食几斗?相对来说,穷人却无裹腹之地,这是势成水火之由。”
“这解决的方法,先前革命一法已说过,还有一法,我道门三十年前刘真人分地,人人户户地都一样,结果却坐化灰灰,道业化为流水,皇上可知何故?”
天子细细思考,说着:“秉性有薄厚,勤懒不一,怕是分了地也很快就有贫富,到时还是买卖田地……”
“天子圣明,这里还有缘由,过会让臣细细说来,先说这解决的一策,可抵三百年国柞。”
听到这里,天子正容:“请!”
“综上所说皇上已经明了全县十分之一官绅地主之家,牛羊满圈,流脂满仓,而其人不过食几斗罢了,那多余的就存在仓库,甚至白白搁置浪费。”
“川口县是这样,朝廷远在十一个小国,是不是也是这样?”说着,没有等回答就见着幻象中又多了一个金字塔。
“要是以商栗之法,输出丝绸、瓷器、茶叶,使藩国官绅享受,又进口大米大麦麻布等等,会怎么样呢?”
只见代表着藩国米稻源源不断向原本金字塔而去,丝丝气运被抽取,只是转眼之间,原本金字塔气运就jī增数成,但是代表藩国的气运少是少了一些,却也不多!
天子诧异:“这是何故?”
“皇上刚才已经说了,仓库可容米脂千石,人腹能食几斗?这些米粮实际上空置在仓库,并无作用,现在以奢侈品换取米粮,只是把空置之物换取,影响是有,却也不大,除非加大赋税。”
皇帝和大臣一想却也明白了。
“皇上,一精瓷能耗几工?不过五斗,而制成运到藩国,可卖五石,一入一出,得四石耳,就多了四石气运,能益社稷,能济百姓。”
“此第一策耳,得之十一国尽输国运于朝,自可延长三百年国柞。”王存业淡淡的说着,在地球上,这称殖民,就算是引世纪,美扑也是依此法而延长国柞,只是形态变成经济殖民上下游产业链罢了。
天子不是脑残,听到这里,已经彻底明白,拍着大腿:“善,真人此策果可延长国柞,只是是否有违道德?”
“道德之事,臣稍后再议,请皇上许我说二策。”
“赞,真人请说!”
“第二就是,多一条产业,实际上就多出几十几百几千口民生,得以裹腹。”幻象一变,只见制得一条瓷窑,到瓷店,到运输,果有着几十上百上千人因此得领米粮,得以裹腹。
“臣曾在陈门县当县治,等同县令,始以修路修桥,这使千百小民得以有工,因此得以粮米,又晒鱼干鱼松来使县内大治,其理也是由此,首先这是裹腹之物,其次就可使千百渔人受益。”
“县里要是有十数产业,全县十分之二三之无地之人,都不愁饥寒了,是故治国之法,在于多产业,多阶层。”
天子听到阶层之说,不禁苦思,这词还是极容易理解,当下问着:“上面产业之说,朕理解了,这阶层之说呢,多阶层,万民不是更苦?”
“皇上,这事极好理解,就拿瓷器来说罢,瓷器按照品级,可分贡品,上品,精品,足品,粗品。”
“这贡品虽精,每年上贡不过百千,请问皇上,要是没有贵室官宦,仅仅是皇上,这百千瓷器能养活几人?”
听了这话,天子便是一怔,不但是皇帝,就连别的人都若有所思。
这实际上就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王存业娓娓陈词,说得清清楚楚,当下笑着:“不过几百人罢了,而且这贡瓷,所得利者,也是巨商大工,普通人岂能获利?”
“而上品瓷器,就有数倍十数倍几十倍之贵室消费,所得利者,是次于巨商大工的窑场获利。”
“精品足品,中小窑就可产出,当有数万人得活。”
“至于粗瓷,小民粗窑都可制之,涉及数十万人。”
“皇上,请看,皇室之用,非官窑巨工不能养之,贵室之用,非大商精工不能为之,官绅之用,中小窑就可用之,层层获利,直至于民。”
这话实际上就是说,大资本家消费品,只有具备一定资本的中资本家才能制造,因此养活了中资本家。
中资本家的消费,必须小资本家才能造,而小资本家的消费,普通人就能造,因此形成完整产业和消费链。
“若是阶层有一弱缺失,就如渠中堵塞,气不能贯通,淤血生而病至矣!”
“是故长生之道,在于多建阶层而贯穿之。”王存业最后总结的说着:“到此,气运自通耳!”
简单的说,王存业的思想,不是打倒什么阶级是在粮食总量的前提下多建立阶级,使之填满,并且可以上下流动。
这样的话,本来淤积于上层的物资或者说气运,就会自动向低一级的阶层流动,而低一级又向更低阶层流动,直到惠及到民。
如果阶级很少,却相反,只会导致封闭使大量物资脱出社会再分配循环。
打个比方说,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和奴隶,在粮食总量允许的情况下,多了一个地主阶级,整个社会就进步了。
中央郡县制的后期,知识分子开始形成独立阶级,又多了一个,社会又进步了。
而等社会多出了资本阶级,社会又进步了。
可见每次社会进步,就是在生产扩大的情况下多出一个阶级,而不是消灭什么阶级。
这个天子一时想不明白,当下问着:“真人所说甚深,朕一时却想不明白。”
“皇上,这事甚简,只要用二县治之验之就可。”王存业淡淡一笑,说着:“皇上刚才说到道德,臣以此道之道德论之。”
说着,就对着吴子哲拱手说着:“大人你是宰相,当精政治…”现在有一荒岛,各有五千人,一岛没有主官,一岛派一员合格清廉县令治之,请问皇上,无主官之野民能产几何,有主官者能产几何?”
吴子哲虽满腔仇恨,但这时沉吟一下,还是说着:“五千人中可识字读书?”
“都不读书。”王存业回答。
“这样的话,五千野民不识制度,不加组织,各自为政,荒野之内能荀且活命就难得,而合格清廉县令统面治之,三年内必大治。”
“有三倍否?”王存业问着。
“有!”
王存业这才转脸对皇上说着:“皇上,荒野草民自发生产,不过十之三四,而县令长之,统筹生产,抵御外敌,兴修水利,可三倍之,这里面的五到六成气运差距,就是天降君臣将相百官之理,也是朝廷可取气运的极限!”
这就是官府或者说朝廷存在的大义和合法性,以及可取的赋税的极限,天子对这个很敏锐,一转念,就明白了,眼看着几个听呆了的大臣,就拍腿笑着:“原来如此,这就是天命所在!”
王存业面无表情,又说着:“要是官府的压迫和赋税,大于荒野草民自发生产,就是失德。”
“而贪婪无能之官员,和合格清廉之官员,也使气有损益。”
“如此,有德,失德,损之,益之,其中种种,都有其纲目,可以气运观之,夫一人之气,可伪之,天下洋洋万民之运,谁能饰之?”
“故吾说之道,其道德已具,入手已清,运作已明,还请皇上观鉴之!”
皇帝听了一时没吱声,盯着烛光出了半日神,他这时才知道王存业的厉害,才知道大臣为什么要死谏。
这套道论,理论中自我运作的自恰性有了,里面合法性或者大义有了,具体操作的方法有了,完全可以抛弃儒家或者别的方法独立运作。
而且中正平和,并不偏jī,在这道法显世的时代,更是吻合大道。
想到这里,天子心情复杂的看了王存业一眼,最后不言声起身,至案上提笔染墨,就在这时,几个大臣都扑在地上,哭喊了一声:“皇上……,”
哭喊了一声,就在地上连连叩拜,天子笔一顿,脸色苍白,叹了口气,定了定神,就此顿笔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存业道论精妙,深得朕心,有益社稷大统,其玄尚真人之号,国之承认,赐铸金印,钦此!”
别小看这仅仅是承认玄尚真人的号,按照朝廷,这真人之号位比五品,加上金印就是四品,朝廷一日不灭,王存业就可不断享有四品气运。
旨意一下,殿中寂无人声,几个大臣都身子打颤,吴子哲僵直着身子,怒得眼中火星迸射,死盯着王存业,王存业却笑笑,第一次伏身行礼:“谢皇上!”
第二百三十一章 形如犁头
王存业谢恩后,就要辞出,天子突笑了笑:“真人,你不是说三策嘛,怎么就说了二策?”
王存业一怔,说着:“皇上,第三策很简单,就是大道。”
“我们道人或者社稷神明,可呼风唤雨,改造土质,增益生长,能使亩产增出几成,不过就算这样,现在一亩一季最好产出也只有四石。”
“当然,道人或者神祇要是能精益求精,还可以倍增,并且要是上天能赐下亩产千斤的仙稻,这自是大增气运。”
天子一怔,笑得一口茶喷了出来:“刚才真人说的大道,真是令人敬佩,不想真人还会开玩笑,说出这些诙谐!”
王存业叹着:“臣只是循理而说,这些虽是诙谐,但是论理还是有可能,只是非常不易罢了。”
这实际上是暗示,和地球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样,在本世界,实际上也有着通达天道的途径。
道人也好,神祇也罢,无非是挖掘出这个世界的真理,科技和修道的区别,只有挖掘的深度,以及大道本身的强度。
在道法显圣的世界里,一个精于农业的神祇,完全可以办到现代农业办到的事,甚至有过之无所不及。
只是,王存业却深刻明白了一点本质区别。
科学家本质上就是社会养的鱼鹰,又叫水老鸦。
中国南方常用它们来捕鱼,需用绿绳或稻草在颈部系以活套,防捕鱼后吞食,每次捕鱼后,主人取下衔回的大鱼,还需要喂给小鱼以资奖励,促使再次下水捕鱼。
科学家就是这样,它们能推动社会进步,发现真理。但它们本身不具备真理性,也就是说,真理带来的力量,它们并不拥有。因此不具备独立性和反抗性,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剥削它们的智慧和力量。
而本世界,无论是道人也好,神祇也罢,最关键的区别就是真理和力量掌握在一人手中。
想想地球上假如科学家,比如说牛顿能操纵引力,爱因斯坦能质能反应。居里夫人能核暴拳,这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上位者会甘心当奴隶,就算精于农业的神祇,它岂会为心甘情愿兢兢颤颤为凡人服务?
科学的力量和研究的分离,才使剥削科学家成为定制,成为了地球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在这个世界上,要根本发展,还是必须探索大道。研究大道,但修道者在研究的同时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