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 作者:荆柯守(起点vip2013.6.24完结)
不但容貌不似凡尘,最主要的是,举手投足间,就有一种浩瀚气度,让他连爱慕之心都生不出来,却大是敬畏。
“大江东去,浪淘尽,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真是一身承载大河大江啊!”王存业感受着白素素的气息,却想到这个。
这是前世的东西,现在渐渐沉埋于心中,这沂水当然比不上长江,但要是黎江,说不定还胜出几分来。
神人不宜多见,见白素素来了,王存业说着:“这事我知道了,你们且先回去,我稍后还有安排!”
两人都是无语,退了下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能被此子践踏
出了殿,一阵风裹着几片叶子下来,王原打了一个激灵,才意识到自己出来时怔住了神了。
这样的丽质,谁不能受慑呢?
转身一看,却看见了妻子忧愁的眼神,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定了定神,握住了妻子的手,看了看下面,说着:“我们下去吧,你虽才怀着,还要小心才是……不过到了山脚下,就有牛车了!”
惠子这才安心不少,只要丈夫还记得她和她的孩子就好,说着:“不要紧,我的手脚还利索,能下去……”
见着妻子回了颜色,王原才透出一口气,却觉得心里有点空空,回首看了一眼,下一个念头却是离开这地。
夫妻恩爱,孩子就要出世,他不能破坏这一切,而且,她也不是自己能妄想。
片刻,大殿中清静,只有王存业与白素素,王存业收回了目光,伸手朝殿内红铜大钟上一指,顿时正殿泛起一阵光华隔绝了内外。
“素素,你的玄阴重水炼化完成了?”
“幸不辱命,哥哥,不仅仅这样,连五行之精已全然收到。”白素素脸上带着深深的喜悦,说着:“哥哥你请看。”
话语间,白素素单手一翻,顿时五个玉盒飞腾出来,落在案上。
“这是玄阴重水、青木之心、离火之精、生生息壤、西方庚金,我已经看过了,品质都很高。”
王存业见着,也是大喜。只是心中一动,却问着:“这样快就获得,大出预料,却是为什么?”
按正常情况来说,白素素虽可提炼玄阴重水,但别的就无能为力,要接触水伯级的别属神灵。慢慢换取五行之精。
就算时间再短,也要花费一年时间,现在这样快速。有些反常。
“哥哥,昨日我正神之庆,一个宁清道人前来。要我的每年提供三份玄阴重水,说是可以交换,我当时想着哥哥需要五行之精,就直接要来了。”白素素极聪明的人,顿时微蹙眉,问着:“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或许吧,这个宁清道人我也看不透,他的身上有一种力量干扰了!”王存业闻言,沉吟片刻,说着:“似吉非吉。似凶非凶,还真是让人摸不清,道不明。”
虽是这样说,实际上这种情况本身就非常反常,白素素若有所思。
“不过不管他什么用心。这五行之精我是要了,而且这是你交换而来,算不得大因果,素素你回去吧!”王存业淡淡言着。
“好,我且先回去了。”白素素听了,少许作礼。就化作一道水光,透殿转眼间不见的踪影。
见她离去,王存业取过一个玉盒,静静看着,又取出了明珠,若有所思。
这五行之精,来历不明,也许有着手脚,就算没有手脚,王存业也没有准备和普通道人一样吞了。
话说药都有三分毒,何况五行之精?
一凝神,心神就沉入了明珠中,明珠中就一个孤零零的草头神,下一个念头,这空空的空间,突出现了一块块石土落了下来,这却是生生息壤,转眼之间,空泛的地面上出现了泥土和石块,组成了丘陵和平原。
土生金,再下一刻,白色的庚金之气出现,沉入泥土中变成了金属。
再接着,浓重的黑云出现,接着下一刻,陷入一片黑暗里,只有倾盆大雨直泻而下,顿时使大地出现了溪流和湖泊……
这就是玄阴重水终入空间的演化。
见着雨水下了一半,王存业取出了木盒,顿时一阵生机弥漫开来,青色宝光带着生发的生机,仿佛春天的小草抽芽,大地解冻时所焕发的生机。
王存业见着,只是伸手一点,顿时又开始了演化,一个闪把空间照得雪亮,爆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
阵阵生机发出隆隆雷声,如同惊雨暴雷。
雷霆生灭之间是一点生机。
电者,阴阳之激耀也,雷者,一阳来复,生机也。
雷者,非闪电,为震,是玄黄,造化之枢机,这是青木的本意,造化者,生机也!
地面上就迅速长出了各种各样植物,而王存业淡淡看着。
片刻之后,又朝离火之精一点,顿时烈阳一样照耀开来,将整个明珠上空化作一团火海。
王存业看着这团离火之精,若有所思,再一点,顿时移到了明珠里。
五行都有,明珠中的空间变动,沃土、矿山、溪流、青林、太阳,这世界就开始运转起来。
王存业默默看着,知五行之精运转起来,待得运转一段时间,化生为熟后,就可取五行之精来炼化身体。
其实这五行之精构成世界,并不高明,不过却很切合这个世界,因此王存业也没有别出心裁的想法。
此时距离数百里之遥,一处道观中,两个道人端坐。
两人枯坐许久,宁清道人突眼一亮,不禁失笑起来:“哈哈,善缘却已结下了,却正好用法!”
说着长笑一声,勾连这丝善缘,毫不犹豫引动了身上一个道符。
整个空间内产生一种幽暗,映照出了一轮虚幻太极,玄之又玄,说不清道不明,一看上去,就隐含无数道韵。
这就是道君的大道啊,黎光真人立刻抓住机会静心闭目体悟,而宁清道人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诚心一拜,心念一动,伸手一抓,放到里面,就见着这太极一动,一丝若有若无的细线,却在其中。
天接近黄昏了,晚霞灿红而橘黄、渐渐又灰红,愈来愈黯淡,终变成了灰黑,昏黑的天穹下,河水远观茫茫,近听江浪拍舟。
黎光真人远看着河水,突说话,声音在夜里显得清晰:“吾友,作这事风险很大啊,虽有道君赐下的道符,但是……”
“吾友,你不必说了。”宁清道人表情略带疲倦,刚才简单的一抓,却耗尽了法力一样,眼睛眺望道观不远处一望无际的河水,叹息一声:“……道君的心高深莫测,我也猜不出,但是我之所以答应,却有别的原因。”
“三百年来,每隔二十年,我们道门地仙以上的修士,就要出征,这一战就是二十年,多少天赋杰出前途广大的修士战死。”
“我脉每代有七名入室弟子,响应道门命令都全部参与,十七支道脉却有二百七十个地仙前去埋骨之地,先是大胜,随之邪神军团投入,至二十年后,仅余七人得归,余皆战死,其中就有我的父亲,我的师兄!”
听到这里,黎光真人不由无语,每战都是刻骨铭心,父母、兄弟、师徒,多少血海深仇。
“当时我还是鬼仙颠峰,父亲不许我服食五气,我临行前一定要见他一面,他却一句也没说,只是摸着我的头……”
宁清道人目光平静,却带着哀痛,片刻后嘴角挂着一丝苦笑,目光望着天穹:“……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不是战争,我们连存活的可能都微乎其微,这道门之中,总要有人牺牲。”
“也许有怨言,但却还是一代代上了沙场……这样多人都牺牲了,前赴后继,凭什么有人却不肯牺牲?”
“王存业此子我承认他是惊才绝艳,但越是这样,我越发厌恶,他使道门蒙羞,使先辈牺牲蒙羞!”
“最可恨的是,成平道身为道门大宗,却出于私心,还在庇护此子……我又岂能容它?”
宁清道人说到这里,冷笑:“道君的用意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这些鲜血、魂魄、牺牲,不能开这个先例,不能被此子践踏!”
黎光真人听了这言语,知道宁清道人已存了必死之心,顿时肃然起敬,沉默半响才说着:“你说的没有错,这就是大节问题,以后到了埋骨之地,我却会配合你。”
听了这话,宁清道人却反而摆了摆手:“别,吾友,就算在埋骨之地,与邪神征战还是受到天意庇护,阵亡的地仙保持不了元神,却还能有一丝真灵转世,因此后辈之中人才辈出,虽记不起前世,却还是受了前世余荫的缘故,总算有一个指望。”
“我虽深恶此子,却也承认此子大有气数,深受气运所钟,我行此诡策,是迫不得已,不能由这道贼践踏牺牲。”
“就算算计再多,此子折损,天意必会反噬,怕也隐瞒不住,真有万一,有我一人担当就足够了,万不可牵连到你了。”
“而且,这不但是就算战死,你还能保得一丝真灵,日后道门还会多了一个人杰,更主要的是,天意反噬向来凶狠,要是我一人,还算是个人,道门牵涉不大,要是多人参与,怕是要反噬到整个宗门甚至道门。”
“道门本来艰难,我岂能因此而坏了大事?”
说着,就此一揖,说:“我作这事,却不能和你多牵连了,你如果真爱我,还请从此视我陌路,告辞了!”
黎光真人看着他起身离去,顿时知道怕是事成,他也不会回来给着天意引路反噬,已存了一去不回之心,至于道君厚赏云云,更是小看了这个道人!
心中悲凉,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有这个渐行渐远的身影。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好糊弄了
风雪而下,年关渐近,不少店家铺家都关门了,也有不少卖年货的来了精神,这日清晨雪花由小而大,渐渐变成鹅毛飘雪,街上小贩迎着寒风,快速收拾东西回去,有些行人却还是熙熙攘攘。
勤政殿是朝宫,天子乘舆而到,已是雪的世界,一片琼楼玉宇。
虽天寒地冻,殿前守护的侍卫还是站着,十分精神,天子见了微微点头,却没有说话,再远处人影幢幢,不但是内阁宰相六部九卿这种文武百官,还有着几个亲王、郡王、国公,都站着寒暄,见了御舆,都跪下一片。
天子上阶,进了大殿,坐在正中帝座上,这时殿里喷出了香烟,整个殿里仿佛笼着一层紫雾。
天子吩咐的说着:“内阁大臣先叫进来吧!”
一声命下,内阁大臣按品秩肃然鱼贯而入,却有几个是新面孔,众人随班行礼,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完了礼,殿上大臣静静候着天子的话语。
天子见着外面太监抬着方桌,等会就是赐筵,就笑着:“今天是二十五了,按照朝制二十五到第二年十五都算年关,别的政事都说过了,现在就说下今年本朝关税结余!”
天子坐在宝座上,龙座又宽又高,眼神平静,看着下面。
“皇上!”首相吴子哲白眉一动,闻言出了一步,躬着身子说着:“和十一国结盟后。开通商路,倾销茶、瓷、纸、绸。又关卡收税,吏部结算。总有七十三万两银子结余!”
这话出口,大殿中人都面面相觑,天子都忍不住悚然动容,七十三万两银子听起来不多,但一年二次农税,所得不过三百万两。就知道这分量了。
此策施行不过半年,就有这样利润,时日久了,岂不是中兴可待?
“除此。还有着二百万石粮输入,都已充入国库。”吴子哲当到了宰相,却已调整过来,望也不望有些大臣鄙视的眼神,说着:“这些可做赈灾之用,饥荒之年可活民百万,不过这是第一年,藩国都有剩粮,以后就未必有这样多。”
“好,好。”天子听了。坐不住,不由起了身子,在高台上踱步,脸上显出一丝潮红。
王朝灭绝时,大地上积乱不断,灾民连连,造反之势野火燎原,其因为何?
说穿了,都是没有吃食。若不是活不下去,谁会去造反?
造反,逼不得已而为之,是绝境下的爆发,拼上性命,血流成河,杀出一条路,成则改换日月换新天,败则灰飞烟灭子孙族灭。
这些道理,天子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七十万两白银,可弥补朝廷亏空,二百万石粮食更是重要,可赈灾,可养军,有这些,却能过个好年景了!”天子说着:“虽以后未必有这样多,但百万石却绰绰有余,这就是保障。”
一省天灾的话,赈灾也不过百万石左右。
天子踱着几步,回着坐下,过了片刻正容,在一片寂静中,他开口说话。
“朕听着这消息,心里想了很多,自古天命不过三百,本朝自太祖到朕,已是五百载,二十六代,得天之眷,自古未有!”
天子扫视着群臣:“天恩这样厚重,朕只要仔细思量,就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