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责
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神。”
肖彦梁一番马屁,让翻译官愣住了,好一会才翻译了过去。宽敏隆登时哈哈大笑起来:“肖,你有这个心,我地十分地高兴。”
也许只能说这么点汉语,剩下的都是翻译官的话:“这面旗帜,是我的旅团长大人亲自送给我的,上面的字,也是他亲手写的。现在他还在前线指挥战斗。不过没问题,我会请他再写一幅的。”
“谢谢太君的关爱。”肖彦梁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立正敬礼道。
宽敏隆脸上笑得更加灿烂了。好一会才进入这次召见肖彦梁的主题。
原来大介洋三在和宽敏隆交接的时候,曾经说警察局一直在对所有人员的底细进行调查,以防止有抵抗分子混进来,只是这项工作到现在起还没有结果。所以今天,宽敏隆忽然想到这事,就把肖彦梁叫了过来。
肖彦梁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道:“太君,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小的原本打算向大介太君做专题汇报的,没想到他却调走了。本来小的准备向太君您汇报的,但是您却一直没有时间。现在小的马上向您做汇报。”
肖彦梁如同背书一样,把事先准备好的话,向宽敏隆复述了一遍。按照他的说法,现在的警察局的人,基本上都是原先的人马,有部分警察是后来招收的。在见识过皇军的武力以后,他们现在对皇军忠心耿耿。当然一些问题也是有的,比如谁也没有想到,这项工作刚开始,就有大约二十来人跑了。现在他这个当局长的还在后悔,怎么不一开始就把人全部控制好,白白损失了一个立功受奖的机会。不过虽然丧失了这么好的机会,但是警察局的队伍现在更加纯净了,对皇军更加忠心了。
“哟西。”宽敏隆夸奖了一声。眼前这个支那人,大介洋三曾经非常详细地向他介绍过情况。因为地理位置,这里是支那长江战场的主要军需供应基地,所以这个宪兵队队长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全力配合驻军,确保前线军需供应的畅通。
有了肖彦梁这个支那人,那么他的主要精力,就可以放在防范间谍渗透上面来。因为特高课仓岛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电台监控,所以这件事和他并没有太大的交叉。这个是大介洋三对宽敏隆反复强调的。
现在单独见到肖彦梁这个支那警察局长,宽敏隆心里已经完全接受了大介洋三的忠告:这个人,的的确确是个可以让人放心的人物。
在宽敏隆高兴地对肖彦梁进行了一番表扬和勉力以后,肖彦梁终于如释重负地走出了宪兵队的大门。
回头望了一眼大门,肖彦梁的心思立刻被刚才姓郑的翻译官填满了:“妈的,死汉奸,你狗日的咱们走着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了,张旭、肖彦梁他们再也没有听到过曹荣发的消息,估计已经被日军秘密处死。而宽敏隆则在这段时间里充分显示出他的反复无常和凶恶本质。每天都有人被抓进宪兵队,每天都有死尸被抬着出来扔在车上拉走。宪兵队打宽敏隆上任以后,就没有安静过,晚上经常传出来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
在宽敏隆那随意的抓人和屠杀中,每个人都感到了威胁。肖彦梁、姜佑行曾经商讨过对宽敏隆这个屠夫的暗杀,但是都因为对方的防守实在严密而无法成行。反复考虑以后,对于这件事,双方达成共识,,在没有更好的机会以前,只好先暂时放在了一边。
新四军现在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已经引起日军的逐步重视。对他们的清剿,几乎九没断过。赵广文的皇协军出动了多次,却不仅没捞到什么好处,损失已经过半,就是那个教官,小野不二,也在一次战斗中被击毙了。不过好在皇协军的兵源补充也快,赵广文的实力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只是不断的失败让他提不起一点精神。
按照宽敏隆的介绍和总部电报里的只言片语,武汉的会战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双方都是死伤惨重。拼的,都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意志。
武汉再也不能丢了!这是肖彦梁他们每时每刻都要祈祷的内容。而随着新四军的不断活动,肖彦梁他们也意外发现,虽然日军占领了南京、安庆等地,但是长江下游,比如江苏的泰安等地,还有大量的国军存在,日军并没有去占领这些地方。
得知这一消息,肖彦梁兴奋得很,这就是日本这个岛国的真实情况:他们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占领整个中国!
所以他们要组织皇协军这样的伪军,所以他们要招抚那些贪生怕死,为了荣华富贵而数典忘祖的汉奸败类。
这完全就是当年大清军队入关,占领中国的一个翻版!虽然满清当时不过几十万人马,但是那时的大明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关宁铁骑已经投降满清,成为他们一统中原的主力;而现在,几十年的内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消磨殆尽,日军组织的伪军,不过就是一群酒囊饭袋罢了。
敌占区竟然有那么多的国军,那他们在干什么呢?看看现在的结果,所有的看日风头都被共产党新四军抢过去了。怪不得委员长要大压新四军,这是肖彦梁对戴安平发出的感慨!
不过他也曾经幻想着国军在武汉击败日军,趁势收复南京,然后这些地方的国军和新四军一起全力配合,彻底把日军赶出长江沿岸,再积蓄力量,收复华北……
可惜,肖彦梁知道,这仅仅是幻想而已。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武汉祈祷,比如郑翻译,他现在的心情非常愉快。从饭馆里出来,接着天边如血的霞光,他惬意地走在路上。
自从自己极力配合宽敏隆以后,宽敏隆对他简直好得不得了。不仅给了他不少的钱财,甚至还带着他到那个什么“慰安所”玩姑娘。
“慰安所”是个什么地方?不过是个军妓集中地而已,可是光看那外面的警备程度,就知道是个防守严密,而且是见不得人的地方。看来日本人也要顾及自己的国际形象啊。
自己一个中国人,能够享受一个日本人才能享受的待遇,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想当初,自己不过是个留学日本的不起眼的学生,中日开战,自己也受到了秘密警察的监视和跟踪。可是自从主动找到校方,要求加入日本国籍,并愿意到中国参加圣战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表决心是一回事,但是真要是上战场,郑翻译绝对是不愿意的。幸好到了中国,随着皇军的节节胜利,精通两国语言的郑翻译真的如愿以偿没有上战场,而是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翻译官。
“做人为了什么?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当个日本人,哪怕就是一条日本人的狗,只要能够有享受,也是我们的运气。”这句话,是他在天津,面对一个受尽酷刑仍不招供的军统情报员说的。想起那个情报员居然还对自己说什么民族大义这些屁话,郑翻译就觉得好笑。
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居然要以自己的荣华富贵和生命为代价,这是他绝对不可以接受的。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吃喝玩乐”吗?最后他甚至是带着看一个傻瓜的表情看着才那个二十多岁的情报员被几只大狼狗撕成碎片的。
那天他第一眼看见肖彦梁的时候就觉得不爽,这个乡巴佬,就象没看见自己一样,只对宽敏隆太君行礼,完全不把他姓郑的放在眼里。
好在自己也不是吃素的,几句话就把他的气势死死压住。想起来就有气,尤其是当那个皇协军司令赵广文对自己巴结得不得了的时候,他就更有气。只是从宽敏隆对乡巴佬的态度,他隐隐约约知道这个乡巴佬也还是有背景的,所以才暂时忍下了一口恶气。
都说饱暖思淫欲,郑翻译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昨晚上见过的那个日本人艺妓温柔的双手,心里不由得热乎起来。
怎么样再让宽敏隆带自己去一趟那个地方?郑翻译一下子觉得这个问题对他而言,十分的重要,以至于完全没有注意到几个矫健的身影正在向他靠拢。
直到脖子被人死死勒住,郑翻译才发现自己的处境。袭击他的人都把帽子压得很低,以至于郑翻译完全看不清他们的面目。这些人显然并不想在这里马上弄死他,而是抬着他迅速消失在大街上。
到了拐角处,光线更加昏暗,加之眼镜被取走,郑翻译这回是彻底看不清楚了。这时其中一个人低声问道:“‘慰安所’在什么地方?”
郑翻译登时肠子都悔青了。喝酒误事啊,自己昨天不过在几个请自己吃饭的皇协军面前炫耀了一下到过那个地方,今天就被人钓上了。日军对那个地方的重视程度,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自己居然还不注意,真是该死。
面对明晃晃的匕首,郑翻译没有表现出所谓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而是片刻的犹豫都没有,立刻把对方想要知道的一丝不漏地说了出来。
这样的态度显然很让那些人满意。问话的那个人点点头说道:“不错,算你识像,就留你一条小命。”
郑翻译心里的担心终于落下了。不管怎么说,只要命保住了,什么都好说。可是还没等他开口道谢,那人已经伸手用力捏住他的脸颊,迫使他张大嘴,一把老虎钳夹住他的舌头,拉出了口腔,紧跟着寒光闪过,锋利的匕首已经割下了郑翻译的半截舌头。那些人随即从路边抓起一把泥土塞进他的嘴里。
郑翻译疼得昏死过去。
等他醒来,发现已经是在宪兵队旁边的医院里了。身边站着宽敏隆、石原太郎院长等人。心存感激之下,郑翻译想要爬起来,这时才感觉到自己的手脚竟然一点力使不上;想要开口说话,这才回忆起自己遭到的暗算。不过既然在医院里,宪兵队长和医院院长又都亲自来看望自己,想必自己将会得到比较好的医疗了。郑翻译很满意太君对自己的态度。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恶有恶报
就在郑翻译还在自我陶醉的时候,猛然间抬头看见宽敏隆无奈的,带着厌恶的表情,他心里猛地一紧。
“看来他没什么用处了,带他下去喂狗吧,这些小可爱已经有一天没吃肉了。”虽然动不了,说不了,但是耳朵可还是好好的。宽敏隆淡淡的语调,对于郑翻译而言,不啻一个又一个的惊雷。昨天自己还是高高在上的,今天就成了狗食,这,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他拼命蠕动着,想要告诉自己的主人关于慰安所的事情,他相信如果太君听了的话,一定会救他的。他已经完全忘了那伙歹徒同样也割掉了他的舌头!
可惜主人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宽敏隆刚说完,两个士兵就抬起担架出去了。
看着消失的郑翻译官,宽敏隆摇摇头。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抬到医院后,石原太郎院长稍稍检查了一下,告诉他,这个支那人的舌头被人割了,手筋脚筋都被挑断了,已经完全没有使用价值了。
宽敏隆不同意石原太郎的话,虽然他是自己翻译,但是这个人首先是个下贱的支那人,按照前任的说法,充其量不过是养的一条狗罢了。因为在他看来,现在的这个遭到抵抗分子迫害的翻译,至少还有充当狗食的价值,这是宽敏隆一看见郑翻译已经无能为力的样子后,脑子里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想法。
至于抵抗分子不马上杀死他,而是采用割掉舌头、挑断手脚筋这种罕见的方式,大概是因为这个家伙是个翻译,而翻译是要靠舌头的缘故吧。
从郑翻译那里得到了关于慰安所的具体情报,肖彦梁向总部发了电报。第二天便听说郑翻译消失了。
不久,宪兵队又来了一个翻译,这个翻译也许是听说了郑翻译的故事,也许本身就是一个低调的人,总之他的态度是极为老实的,大家也就暂时相安无事地度过了中秋。
关于慰安所的情报,总部一直没有回电明示该怎么做,反而在10月底的时候,发来一个消息:武汉失守!
电报上说:经过几个月艰苦的战斗,国民政府已完成西撤大西南的行动。鉴于敌我力量悬殊,放弃武汉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希望肖彦梁他们安心潜伏,寻找机会。
几个月的激战,扒开黄河,上百万民众死亡、逃难,得到的竟然是武汉失守!肖彦梁几乎要崩溃了。
而武汉的占领,对于城里的日军来讲,也是极为欢欣鼓舞的。驻军甚至还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以示庆祝。
武汉会战后,双方似乎都要休息,也一直没有听说什么打的军事行动。在无聊的的等待后,肖彦梁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竟然在11月底的时候,会再次见到大介洋三!
见面是非常巧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