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责
尉值某稍比巳硕挤止じ涸鹉掣隽煊虻乃枷胙盗贰!?br /> 在那几周里,以及在一年后的重庆我好几次见得到毛,但都是公式化的会见。他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是第一流的——一个会用枪来思考的人,他的思想能强迫历史朝着他的理想迈进。
产生伟大历史力量的对话,在一开始就因为谈话自身的变化而被曲解是十分常见的事一一美国民主党人和中国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对话就是这样一个在官方的首次接触时就遭到曲解的实例。中国方面的发言人是毛泽东,美国方面的发言人是帕特里克·赫尔利少将。毛是个天才,赫尔利是个****。赫尔利于1944年11月的第一周抵达延安,开始了美国同中国共产党的谈判。这个谈判是被偶然事件拖离历史轨道的最明显的实例。
赫尔利1944年11月7日抵达延安,抵达的第二天上午(陪同的中士速记员与会作记录)就同毛人其他领导人开始了会谈,出示了他和蒋介石以前共同拟定的条乱一个五点纲领。根据这个纲领,两党都矢志于团结,共产党将得到合法承认,在将来的某一天,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矢志于进步的政府——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要解散其军队.放弃他们的“解放区”政府(已经统治着8000万人民),他们的军队要听从军事委员会的改组。
那天下午,毛作出了反应——是爆炸性的。他对国民党政权从上到下都作了谴责.指出,军事委员会没有什么权力,只是一个阉割军阀和地方部队将领的装饰性机构,其中只有一个位置留给共产党的部队是不够的,以此来让他放弃他那在中国首屈一指的部队及效率最高的政府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赫尔利说,这个协定将使你的一只脚迈进门里。毛说,如果你的双手被反绑在你背后,进去这个门里没有什么好处。赫尔利明智地提出建议.让共产党拟出一项自己认为是适当的解决条款,他将乐意洗耳恭听。那个下午,他们为这个谈判建议暂时中止了会谈。
第二天:是11月9日,星期四下午,他们又进行了会谈。共产党拟出了他们的书面提议,措词之绝妙,使赫尔利一点也看不出他们的强硬企图。赫尔利兴高彩烈地说,共产党的建议确实挺好.但就是迈的步子还不算大。他想改天再作评论。
赫尔利全然不懂。他不是知识分子出身,只是一个美国民间的那种漫画式的人物。但那天晚间在迪克西使团的窑洞里,他竟以美国最优秀的传统改写了共产党的建议——而对共产党说来,当他们在10日的上午见到赫尔利的修改稿时,一定会被那修改过的提议弄得眼花缭乱。
在赫尔利的修改稿中,第一款便是团结:“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一致同意作为三种平等的力量,共同抗日。这几乎是一些辞不达意的话——仅在概念上就令人吃惊——意思是说中国的国民党政府(蒋的独裁政府)将被更新组织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联合政府”。在这个政府里,所有的党派一律平等。在这个联合政府之下,还将有一个“联合的全国车事委员会”,负责全国的军队共同对日作战;“从国外所得之供应将予以公平分配”,意思是美同将同时武装两党的军队。总之,经过赫尔利英国式的润色加工后,全文的基调完全是美国宪法和政治信仰的概念化翻版,既热情洋溢又让人翻译不出来。这个新的全国联合政府,赫尔利写道,将使人民获得“公正,信仰自由,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请求政府改正冤案的权利,人身受到保护的权利和居住的权利。”赫尔利在使美国承担起建立一个新中国的义务,在使一个东方国家接受美国的人权法案。
当然,赫尔利的这个协议最终成了一片废纸。国民党认为被出卖,决不可接受。协议不得执行,使共产党认为受了美国的欺骗。
第四十集《天亮前后》
“。。。接踵于经济的崩溃,跟着来的便是道德社会的解体。这种环境正好是共产主义滋生蔓延的温床。也为中共的扩张与壮大留下了宽广的空间。但承担此一恶果的,却是苦撑八年,力却强敌的国民政府。”
可见国民党缺乏自省,只知怨天尤人。八年抗战,对中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然而中国不死,必然蕴涵着生机。中国象凤凰一样,要在浴火中重生。旧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必然灭亡,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在战争中发展健全起来的新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个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便是中国新的生机,破壳而出的新生命力,将促使中国向世界强国迈进。
经济的崩溃、道德社会的解体即是旧的政治、经济体制不能适应中国应对灾难的需要,行将灭亡的征兆。国民党不知调整,不能有效的应对灾难,不去变革以建立新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固守于旧的、行将灭亡的政治、经济体制。败亡则是必然的事。
国民党只是到了台湾后,在几乎灭顶之灾时,才知变革,才得以生机再续。国民党的灾难还未消失,还将面临生存危机,是就此灭亡,还是浴火重生,脱胎换骨,重回中国国家级大党的地位,就要看国民党诸君在危机面前是如何应对的了。其实在政治这个世界里,也应了达尔文的那句话:适者生存。
“在国际上,苏联不断扯国民政府的腿,本不足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怂恿中共在国内战场扩大对国军的攻击,也属有形的叛乱。但更狠毒的则是渗透西方世界,进而左右美国政府高层的对华政策方向。像马歇尔、史汀生、罗斯福都深受第三国际:‘国民党并不积极抗日,他们争取外援的目的在于对付中共。’的宣传影响。因此在租借法案之下的援华物资,我们无法充分利用。两亿美元的黄金采购案,被耍了乌龙。以至抑制通货膨胀的最后希望落空。延安充分掌握了美国政府中这一股左倾的隐形力量,并利用史迪威与国民政府之间的矛盾,更嗾使他把存在印度的美援物资,去装备中共部队。。。”
这些话好像不是经过脑子里说出来的。国民党是否积极抗日,那些派在国军各部队、战区的美军观察员看不到吗?美国政府高层决策判断的依据是来自苏联?还是来自他自己军队的观察员?莫不成这些美军观察员统统被中共蒙住了双眼?
至于说到“怂恿中共在国内战场扩大对国军的攻击,也属有形的叛乱。”,那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平江惨案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驻湘鄂边第27集团军总司令部根据蒋介石的秘密命令派特务营一个连,突然包围了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县嘉义镇的通讯处,并将新四军高级参谋涂正坤等当场枪杀。晚上,又将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通讯处秘书吴渊、新四军司令部少校秘书曾金等6人活埋于平江县的黄金洞。通讯处财物被洗劫一空。
这件事发生在皖南事变的半年前,新四军的一个通讯处,且在大后方深处,有多少人马?能进攻27集团军的部队?究竟是新四军通讯处攻击国军?还是国军攻击通讯处?
究竟是谁在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对于《一寸》,只能有一句话来评判,那就是:满口胡言!
“盟军终于民国33年,夺回了沦失已久的制空权。这对日军来言,是极为不利的一项逆转。根据统计,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盟军利用中国大陆各机场,以长程重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的飞机高达一万七千五百余架次,投掷各式炸弹共7万吨。日本方面作过统计,单就东京一地而言,挨炸的弹药吨数,约为当年日机轰炸重庆的23倍。”
湘西会战日军以失败告终,为日军在华的攻势作战画上了句号。
1945年2月,雅尔塔密约。罗斯福与邱吉尔为了寻求战争快速结束,竟然答应斯大林的要求。背地里出卖了他们的盟友中华民国。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宣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扔下第一颗原子弹。广岛死伤为20万1千余人。
1945年8月9日,全县被收复。第二颗原子弹又投向长崎。苏军出兵东北。
“虽然在战争中,日本人民同样受尽了痛苦煎熬,但当他们于1945年8月15日中午,亲耳听到裕仁的'终战诏书'的广播时,仍然忍不住热泪盈眶,匍匐跪倒在二重桥上。”
“8月15日这一天,无论是对中国人、对日本人都是终生难忘、惊愕不已的一天。”
第四十一集《激情过后》
“1945年9月2日星期天,日本东京湾内麇集了包括9艘航空母舰在内的美英大小舰只达380艘之多,诚有舳舻千里之气概。中国受降代表徐永昌看在眼里,不禁兴起'50年前甲午之役果能一胜,我国海军今日不悉何似'的感慨。”
“在米苏里舰上签完受降书后,徐永昌和他的随员转往东京,当时,目睹日本警察守岗如常,老百姓循规蹈矩、沉默肃静的景象。他对同行人员说:'吾人切不可有痛饮黄龙之想,因为一个战败国能有如此表现,其中兴是计日可待的!'这是在风光的受降日子里,一个中国高级将领内心的感受。显然徐永昌说对了。”
“事实上日本从这一天开始,在美国的支持之下,便开始了战后重建的工作。而赢得胜利的中国,却又落入了另一场天翻地覆的战争渊藪。”
“在激情过后,中国政府要面对的是比战时更为严酷的现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路是坎坷与漫长的。”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情形。1945,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同时,我们的国土所呈现的,是这样一幅支离破碎的局面,此时日本在华的总兵力仍有128万人左右,。。。总共210余万人。遣送这些人出境,是战后的一次繁重的工作。”
“由此可以证实,在当时,我们对这些战败者的照顾,远比千里跋涉胜利还乡的军民们要好得多。”
“战后,各交战国对于这场战争所带来的灾祸,曾经作了部分数据调查,以伤亡而言,根据统计,从民国26年7月7日开始,我国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伤亡将士的总数为340万余人,老百姓则为860万余人。但这些数据并不可靠,因为当时中国包装总公司兵籍户籍的制度未兴,取得准确的数据十分困难。”
“但经过一场飞来横祸的中国老百姓,这个时候所能做的,只有收拾行囊重返破碎家园。在短暂的胜利激情之后,去面对另一个茫然。”
“战后的许多国际法庭中,都将首要战犯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至于南京大屠杀的祸首谷寿夫,后来被引渡来华就地处决于雨花台。还有日军攻陷南京之前,从淞沪一带一路杀过来的野田和向井,当年他们以杀人为乐,今天也要轮到自己,经历面对被迫结束生命的恐惧了。但是这些人,就算被枪毙十次,对那么多枉死的冤魂又有何补呢?”
“1945年8月15日,蒋委员长的'为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中,对战后日本的态度十分明确,他说:‘我中国同胞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惩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件,但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侮辱,我们只有对他们为他的纳粹军阀所愚弄所压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这几句话,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忠恕为怀的传统文化精神。”
“后来,不知怎的,有人竟将'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改成'不念旧恶'及'以德报怨'。从此,'以德报怨'竟成了我国战后对日的'基本态度'。既然以德报怨,那就表示什么都可以不计较了。其实,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
“'论语'有关'以德报怨'的记载,在宪问35章,原文为:或曰:'以德报怨,如何?'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有人问孔子说:你认为'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那你拿什么去报德呢?我认为我们要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和我们有仇怨的人,而以恩德去报答对我们有恩德的人。”
“由此可见,所谓'以德报怨'事实上违反了我们中国人中庸行事的基本原则,也偏离了待人处世的正道。因此,任意将'与人为善'改成'以德报怨',等于陷一个国家元首于不义了。更何况,当时蒋中正确实是主张'以直报怨'的呢。”
“需要大家注意的,赔偿已经开始,从1948年1月直到1945年9月,从日本运回中国22条船,招商局派去22条船运回中国3万多吨物资。。。。所以这个赔偿已经开始。后来因为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