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责
“大约六百米的样子。”
从宪兵队回来,一边吃着饭,肖彦梁一边给张旭说着他测定的距离。
“差不多。”
出院子的时候,肖彦梁便把如何利用脚步测定距离的法子告诉了张旭。象这样简单的法子,张旭以前竟然没有听说过,心里对于这个以前在首都当过差的结拜兄弟愈加地佩服了。
“六百米,那么就是每段要八十米长的线。”
“行,我这就去告诉翠儿。”
肖彦梁看着张旭出去,随即自己陷入了沉思。
他的所谓干掉日军伤员的计划是这样:既然伤员是用汽车运过来的,并且要在城里过夜,那么,把手榴弹捆在汽车油箱边上,把线一头系在拉环上,另一头系在汽车滚轴上。这样利用汽车的跑动,最后拉项手榴弹!
现在线已经在要高翠儿准备了,缴获的日军手榴弹有二十五颗,张旭自己还有一整箱木柄手榴弹。
当张旭听完肖彦梁的计划后,马上告诉肖彦梁,自己藏了一整箱国军用的木柄手榴弹。肖彦梁一听之下,大吃一惊后立刻欣喜若狂,这下子武器问题解决了。
可是,到时候怎么进去,又怎么出来呢?
宪兵队的围墙大约高5米,加上铁丝网,就有6米。以肖彦梁撑柑跳跃的高度,只能勉勉强强过去,但是怎么样才能不被鬼子发现?
肖彦梁想着鬼子的铁丝网,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张旭的主意是用人梯的方式,他先上去,用被子作为绝缘体,铺在铁丝网上,再用软梯把肖彦梁和手榴弹弄过去。
可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到时候,鬼子在外面和里面肯定会加强巡逻,还有更要命的是宪兵队有探照灯,每过五六分钟就会全部巡扫一遍,怎么样才能保证铺在上面的被子不被发现?就算不被发现,五六分钟的时间,两个人能安全通过吗?
“妈的,要是有地道就好了。”
肖彦梁狠狠骂了一句。
寻思好久,肖彦梁决定还是要张旭先把软梯准备好。
就在肖彦梁苦思如何进入宪兵队的时候,黄长羽派人把他和张旭叫了过去。
当两个人步入黄长羽的卧室时,看见黄长羽坐在床上哼着小调,一个丫鬟正在给他敲腿。
支走丫鬟,黄长羽一下子从床上起来,自己先到门口望了望,掩好门,看着两个部下,兴奋得两眼放光,双手急速地搓着。
看着黄长羽这样的动作和满脸的兴奋样,张旭小心地问了一句:
“局座,什么事这么高兴?”
“哈……”黄长羽刚笑了一声,随即自己把自己的嘴捂住,第二声就没笑出来。
“天大的喜讯!”憋得通红的黄长羽终于缓过劲来,小声地说了一句。
肖彦梁脑子里“轰”的一声,全乱了!
天大的喜讯!现在从黄长羽嘴里的“天大喜讯”除了徐州战场国军彻底胜利的消息,还有什么事值得叫“天大的喜讯”?
肖彦梁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局座,难道徐州……。”
“不错,肖兄弟你猜得完全没错!”黄长羽向肖彦梁竖起大拇指,夸了一句。
“局座,您先坐,快,快给我们讲讲。”黄长羽的话一落,张旭顿时也激动起来。他一把扶住黄长羽,拉着他坐好。一边的肖彦梁已经给黄长羽倒好茶,端了过来。
望着两个人的急样,黄长羽心里一阵阵的满足。仗着自己以前藏的收音机,他最早知道徐州的战况!当时自己那个激动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我刚从收音机里听到,说国军利用日军骄横的心理,诱使日军孤军深入,在台儿庄完全包围了日军第十师团,最后经过三日血战,一举全歼了他们!此战一共消灭了两万多日军,彻底打败了日军南北会师,占领徐州的企图!”
这黄长羽也真能讲,该紧张的时候声音急促,该平缓的时候,语调平和,完全让张旭、肖彦梁两个人入了迷。
“那个李宗仁司令还真了得,他先用张自忠将军把日军第五师团击溃,让第十师团成了孤军,又用王铭章将军把第十师团阻击了三天,在台儿庄布下阵势。
那第十师团攻下滕县,骄横无比,利用先进的武器,曾经一举攻下台儿庄四分之三的地方,李司令出大洋十万,在后方召集敢死队,一个晚上把日军血战而得的四分之三的地方全夺了回来!
然后中央军汤恩伯的部队抄了日军后路,用‘堵耗子洞’的战术,给日军沉重打击。”
“局座,什么叫‘堵耗子洞’”张旭问道。
“顾名思义,所谓‘堵耗子洞’,就是把耗子堵在里面,慢慢收拾。那汤将军用部队先把小股日军一个个围起来,命令用火烧,这一烧,彻底打掉了日军的士气!”
“真他妈的解气!”肖彦梁插了一句。“让他狗日的也尝尝被火烧的滋味!”
“那第十师团在这种打击下,终于知道大事不好,想要突围,可在大军合围之下,又有什么用?结果除了两三百人外,全部被歼!徐州之战,我军全胜!我想呀,此战一胜,国军就此反攻的日子也不远了!”
“这场战役是抗战以来,国军取得的最大胜利。看来日本人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不可战胜的嘛。”张旭笑着说道。
“可不是,日本人挨一枪,还不是要流血,要死?局座,”肖彦梁接过话题继续说道:“现在国军在不断地袭击日本人,前两天我告诉你的日本运输车队,估计就是他们做的。国军的这种袭击是越来越多了,看来,反击的日子真的不远了。”
“妈的,咱中国人也不是不能打仗,听收音机里讲,徐州战场上的部队基本上都是委员长看不起的杂牌,各省的部队都有。真是没料到这些部队用那么简陋的武器,居然也能打败日本人!这李总司令真是能打!”黄长羽感慨万分。
“就是,只有不能打仗的官,没有不能打仗的兵!”肖彦梁说道。
“不错,那个山东省主席,叫韩复榘的,率领手下几万人马,不战而逃,最近被委员长毙了,真是大快人心。”
“杀一儆百,怪不得国军这么能打。”
(黄长羽说的,自然是指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里的台儿庄战役,并不是指徐州会战,只是以当时人们的想法述说而已…作者。)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都有烦恼
黄长羽点点头站起来,打开柜子,取出一瓶红酒,在三个高脚酒杯里倒满酒。
他向张旭他们招招手。
“来,为了徐州的胜利干杯!”
张旭、肖彦梁对望一眼,同时举杯。
“为了早日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干杯!”
“为了前线牺牲的将士的血没有白流,干杯!”
三个人把酒杯里酒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黄长羽说道:
“今天叫你们来,一个是告诉你们徐州国军歼灭日军的好消息,另外还有一件事。上午大介洋三和赵广文来看望我。”
说完,黄长羽盯着两人没再说话。
“大介洋三?”
“赵广文?”
两个人感到十分迷惑。他们该不会无原无故地来看望黄长羽吧,尤其是赵广文。
“局座,”肖彦梁说道:“他们来看望局座,是不是和日军伤员的事有关?”
“你们干得不错,”黄长羽并没有直接回答肖彦梁的问题。
“他们来,一个是看看我的病怎么样了,另外就是想让我出来协助大介洋三布置日军伤员在城里的安全。你们这阵子给赵广文找了不少麻烦,还把张富赶走了,我看得出,大介洋三虽然还很信任赵广文,但是他对赵广文的办事能力实在不放心。不然,在日军伤员马上要来的时候,他们怎么会有时间专门来看我?”
说到给赵广文找的麻烦,张、肖两个人不禁笑了。
“给赵广文找麻烦,还不是靠局座的高明主意?”张旭笑着拍黄长羽的马屁。
“就是,凭他赵广文,和局座比起来,还差了很远。”肖彦梁不失时机地补充着。
“哈哈,说起来,你们的功劳也不小。”黄长羽对两个人的话很受用。
“那赵广文居然对我低声下气,求我出山,妈的,老子现在出来,不是把老子放在火上烤?国军现在大胜,老子还是继续生病的好。”
黄长羽还在那里说着,肖彦梁却想到日军伤员马上要进城了,那该死的宪兵队围墙怎么才能过去?
肖彦梁在那里为宪兵队的围墙铁丝网烦恼,大介洋三也在办公室里烦恼。
这个烦恼是在接到第十师团失败的消息后产生的。
几天前自己和军校的同学小元的对话里的猜测,现在全部兑现了,大介洋三却一点也没有猜测准确的喜悦。他甚至不断地在责怪自己,是不是当时自己说了这些话,才导致第十师团的失败?
脑子里还残留着昨天在联队长那里听到的消息。第十师团从台儿庄撤离的时候,好多伤员为了不拖累其他人,大多拉响手榴弹自尽!
如此忠勇的士兵,如此壮烈的部队,竟然被玑谷廉介这个笨蛋带入了绝境!那个混蛋怎么可以骄傲到这种地步?
南线在蚌埠不能前进一步,北线同样不能前进一步,第五师团的溃败,进攻滕县时遇到的顽强阻击……所有这些,难道都没有引起军部和师团长官的警觉吗?
虽然不能在联队长那里公开表现出对那些所谓大人物的不满,但大介洋三还是无法掩饰脸上流露出的厌恶之情。
大介洋三望着墙上挂着的旭日旗,眼里竟然慢慢充满了泪水。
两万多士兵,优秀的,充满实战经验的老兵,就这么在徐州毫无价值地牺牲了,他大介洋三虽说人小位卑,但是面对上级的错误,依然感到痛心!
“算了,希望军部以后少犯错误吧。”
大介洋三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怎么样保护好马上要进城的伤员。尽管只是住一晚就走,但是现在部队新败,支那人的反抗会更加激烈,更加频繁,保不定他们已经盯上了这里。几天前运输车队被袭击就是一个信号!
想到伤员,大介洋三就想到黄长羽。
“八嘎牙鲁!”大介洋三低低地骂了一声。
自从黄长羽生病,赵广文负责便衣队和巡警队后,两边矛盾不断,直至酿出双方的火拼。大介洋三虽然严厉地处理了火拼的事件,并且一再警告双方冷静,但是他对赵广文的能力已经持严重的怀疑态度。
大东亚的圣战,需要赵广文这种人吗?
大介洋三问自己。除了拍马屁,他还会什么?上海方面怎么会想到给自己派这么个人来?电报里说他是反间谍的高手,可是他的表现和能力……
相反,肖彦梁和张旭两个支那人的表现却非常好,不仅枪法准,头脑灵活,遇事冷静,而且还很勤快,最难得的是他们对皇军的一片赤心!
比较而言,黄长羽就太狡猾了,在皇军急需要他的时候,他却生病不出!他活了这么大了,难道不懂“抱病工作”的道理?
大介洋三摇摇头,伏下身子开始看城区地图。看着地图,他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当大介洋三心里有主意的时候,张旭、肖彦梁已经从黄长羽家里出来回到屋里了。
“大哥,我想好了,”肖彦梁刚坐下,就对张旭说道,“无论如何,我都要炸了鬼子的伤兵,决不能让他们养好伤再回来杀人放火!”
张旭盯着肖彦梁,一字一句地问道:
“你—准备怎么办?”
肖彦梁长长地吸了口气,说道:“按你的主意,搭人梯,铺棉被,我进去。”
“不行!”张旭想都不想,立刻表示反对。
“大哥,国军在前线牺牲了多少将士?我杀这些鬼子是应该的,再说鬼子杀了小菇,我和鬼子有不共戴天之仇!”
“你有,我就没有?我好歹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日本人在我们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我能无动于衷?委员长都说了‘地不分南北,年部分老幼,都有抗战守土之责任?’吗?难道只有你能去,我就不能去?再说你一个人去并不一定成功!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吧?”
“大哥~~~”肖彦梁急了,说话的声音不由得高了些。
“你和我去,那翠儿怎么办?我们俩都不在,她一个弱女子怎么过?”
“高翠儿?”
说到高翠儿,张旭心里一颤。他自己也承认,这段时间,尤其是德贵媳妇死了以后,他是越来越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女人。现在肖彦梁一提起她,也不知为什么,忽然有种找高翠儿好好向她诉说的冲动。也许是自己决心和肖彦梁一起行动,而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吧。
听到门口一响,回头却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