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帝祸 作者:帝祸(纵横2013-06-29完结)
殿内的一众人等,皆俯身下去,口呼:“见过淑妃娘娘!”
楚君凡本来只是跟着众人行礼,不想听到众人口呼的却是淑妃娘娘,他不得已将自己口中的皇后二字咽了回去。
因为他刚才看得真真切切,对方头上戴着的是凤冠,身上穿得是凤袍。
这真真切切该是皇后的装扮才对!
难怪外面传言,萧淑妃宠冠后宫,甚至有能力与皇后争锋!
“诸位卿家,各国使节,不用多礼了,都快快起来吧。”萧淑妃张口说道。
无论是她的年龄,还是她的声音,都到了一个女人最有风情的时刻,她的声音也听起来比较清脆,但却遮不住一股勾人心魄的魅惑。
难怪楚皇宠爱她!
楚君凡偷偷看过去,正看到她双手轻轻合拢在身前,哪怕再挑剔的男人,也会被她的身材和容貌吸引。
她的肌肤洁白胜雪,身材略显丰腴,胸部也许是生过孩子的缘故,十分伟岸,腰肢却细如二八少女。
她的双腿被长裙遮掩,看不清楚,但只凭想象,便知道那该是怎样让男人着迷的风光。
看到她,男人第一个想起来的,便是一个“熟”字。
“今日皇后姐姐寿辰,有劳各位前来贺礼,我在这里代表姐姐谢谢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今晚能够吃好,喝好!”萧淑妃说道。
不知怎么得,楚君凡总觉得当她说道皇后姐姐这四字,似乎在映射皇后已经年老珠黄。
正在此时,侧殿有出来几位人来。
正是今日最重要的人,当先一人,身穿金黄龙袍的中年人正是楚皇赵诚。
他身后跟着一位身穿凤袍,头戴凤冠的中年女子想必就是皇后了。
皇后的一旁,站着太子。
清光殿里又是一番骚动。行礼,行礼再行礼。
楚君凡特意的看了皇后两眼,发现自己之前也许是误会了。
皇后身上的衣服跟凤冠与萧淑妃身上穿戴得只是有些相似而已,但是皇后身上的凤凰绣的是摇翅飞天的凤凰,而萧淑妃身上的更像是孔雀的升级版。凤冠仔细看也是这样,虽然有点想像,但比较盗版不如正版,难怪没有人弹劾萧淑妃哪。
萧淑妃走到皇后身边,丰腴的身子向着扶着皇后的太子靠去。
楚君凡随意的瞟了一眼,却正好看到萧淑妃的胸脯似乎有意得向太子搀扶皇后的手蹭去,他清晰得看到太子慌忙松手,然后萧淑妃接替了他,扶着了皇后。
太子无奈的被萧淑妃的身子挤得往一边去,萧淑妃扶着皇后说道:“今日姐姐寿辰,又大了一岁,就让妹妹辛苦一下,搀着姐姐走吧。”
这句话隐藏无数机锋,但皇后仿佛什么都没听出来。面无表情的说了句:“那有劳妹妹了!”
楚君凡觉得皇后说不上是多么美丽的女子,但天生有一股端庄的气质,此时此刻,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当她那么表现出来之时,仿佛皇后就该是这样,不这样就不是皇后。
难怪皇后的地位十分稳固哪!若是让萧淑妃那般风情流转的女人来当皇后,那才当真是一件怪事了!楚君凡暗自想到。
“不早了!大家都入座吧!”楚皇仿佛没注意到身边两位女人的小争斗,淡淡的说道。
这一场皇后的寿辰宴会终于开始。
各色宫女下人上了酒肉饭菜,还有各色水果。
中间被客人围坐而成的空间,则进来了一群花枝招展的宫女,开始跳舞。
所谓宴会,不过就是吃喝玩乐而已。
一段歌舞之后,各国使者依次出面,向皇后贺礼。
这种类似外交的场合,不过是一些吉祥话而已。
只是今日出场的三位外国使节,除了东吴国的闵子建看起来像个使节之外,其他的俩人都看起来怪怪的。
北齐的耶律苍狼,说起话来很是生硬,几句贺词和吉祥话,给人的感觉仿佛吃了一口美食,总是咽不下去。
四方城的敖青青姑娘更是奇葩,她应该也是事先背熟了的,但关键时刻还是出了差错!
她是这么说的,“敖青青代表四方城主,恭贺楚国皇后。”这句话没有问题。
“祝皇后娘娘青春永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这句话也挺好。
“也希望四方城和楚国之间能够永远和平,睦邻友好,永为。。。。。。”敖青青说道这里,略有犹豫,她想不起她最后一个词是什么了!
貌似是什么之邦?!
对了,“姐妹之邦!”敖青青脱口而出!
这一下楚君凡再也忍不住了,他第一个带头笑了起来。
殿中的无数大臣也再忍不住了!
他们没想到今日在清光殿竟然发生如此可笑的事情,四方城的女使节,竟然发生如此荒谬的错误,将兄弟之邦,说成了姐妹之邦!
即使是一些粗鄙的武人,也明了这是个不应该犯的错误!
场中一片哄笑声!
此起彼伏,止也止不住!
只有少数几位没有笑,此前跟着她进殿的四方城的人固然不会笑。耶律苍狼没有笑,萧十一郎没有笑,楚皇也没有笑!
敖青青也知道自己恐怕说错了话,大殿中无数的嘲笑声铺天盖地的传来,她的脸上涌上一阵羞红。
她本就是习惯动手的人,虽然也读过几本书,但却基本都没记住。
此刻她羞愧无比,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只能站在那里听着众人的嘲笑。
楚君凡笑了一会,看到了少女脸上的羞愧,想起来她怎么算也是跟自己有关系的人,别人笑话也罢了,自己也这么嘲笑也不怎么好!
而且此刻少女战在场中的无奈模样,看上去也很像一只可怜的小猫。
“陛下,今日这位女使节大概也是看着今日喜庆,故意改了词逗大家一笑罢了!今日皇后寿辰,普天同庆,陛下可命诸位大人学士,做点诗词,传出去也算是一件文坛盛事了!”
楚君凡忽然站了出来,开口说道。
第六十五章 皇后寿辰之文斗
第六十五章皇后寿辰之文斗
楚君凡这一句话,本来只是一个为敖青青解围的建议,但却让大殿里的无数人点头称赞。
今日本就是喜宴,当然不像朝堂之上整日里要遵守各种身份、尊位,上下高低,当然是气氛活跃点比较好。
清凉殿中,此刻聚集了楚国大部分的精英人士,凡是有资格的,基本上都出现在此次宴会中,内阁宰相,六部尚书,御史言官,当然少不了有武将。
只是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得文人,武人一般只擅长拳头与暴力,而文人最擅长和最爱好的便是歌以咏志,做几首诗,念几首词。
所以楚君凡的建议得到了清光殿中的大部分拥护。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的位低的郎中,或一些大家族里的官二代公子。
无他,因为这等场合,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名的机会。
若是因此一句话,一句词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识,那还不是在以后的官路上青云直上啊。
在殿中略显噪杂的时候,敖青青终于摆脱了尴尬,暂时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去,走之前,略带感激的看了楚君凡一眼。
楚君凡此时还在看着楚皇,因为今日的一切,终究只有楚皇有资格决定。
楚皇没有让楚君凡等太久,开口一个“好”字。
然后他略带玩味的说道,“今日既然你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你便先带个头,做出一首诗吧。”
楚君凡闻言,眉头一皱。他哪里会做什么诗啊?
只是此刻楚皇既已这么说,他又那里能说出一个“不”字来。
“敢为陛下,可有命题?”楚君凡闻道。这本就是一般文会作诗的规矩,若不然,大家都事先准备好一首诗,在此时拿出来,不同作品很难同时比较。
心想最好没有题目,所幸前世读书时记得的诗词还有那么几首,一会随便挑一首应付一下算了。
“如今适逢四月,春日渐浓,汝等可以春天问题,或以春天的景象为题亦可。”楚皇定下了题目。
春天?楚君凡正好想到了一首诗。乃是前世盛唐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
楚君凡装作思索一番,然后开口说道:“让小臣顷刻之间即兴作诗倒是有所偏难了,不过小臣昔日在临城之时,目睹早春二月,柳芽新发有感,曾做了一首《咏柳》,请陛下赏鉴!”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楚君凡缓缓的一句一句将此诗背诵而出,一首诗完,立刻成了场间众人的中心。
“好!”
“妙!”
。。。。。。。
场间赞赏的声音不绝于耳,连楚皇也微微颔首。
这首诗其实算不得什么绝世大作,也没有什么深刻涵义,只是巧思而已,生动得描写出了早春二月,柳枝新发,春枝低垂的那种美丽姿态。更让人称绝的是,诗中最后将春风比作剪刀,这是前人所不曾想到的。
东吴的使节闵子建听到这首诗也眼前一亮。
但这首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场间的赞叹一半出自礼节,一半出自内心。无论如何这首诗是场间的第一首诗,而且连楚皇都颔首的,谁敢说不好?而且这首诗的确有独到之处。
“今日殿中宾客,无论老幼官爵,众位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诗做的好,朕都会重重有赏!”楚皇说道。
虽然楚皇是这么说的,但场中一些真正有身份的人,像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是绝对不会在这时候出来插一腿的,因为今日这种场合,明显是楚皇对年轻人的考究罢了。
楚君凡已经开了好头,当下少不得有不少有心的人出来将自己的诗作奉上。
什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京都。”这是赤裸裸的马屁。
什么“三月三日天气新,京都水边多丽人。”这写得是春游。
种种不一。
即使以楚君凡这种非专业的眼光,也能看出都是一些平凡之作。
倒是有个叫做长孙尘的年轻人做得一首不错的诗,引得场间一些人的称赞。
看起来楚国人作诗的水准也只是一般啊,楚君凡想到。
仔细思考一番,这道理也很好理解。
诗词之类的东西,其实也只是天下间百年之内方才兴起的,并不像前世那样,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有一个大的巅峰。
说起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也只在一百多年前而已,而在之前的夏朝,儒生的地位很是低下。
虽然说先古之前也有诗词,留下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类的句子,但那些与现在的诗词也大有不同之处。
楚皇和皇后稳坐高台,少有言语,听着下面各位才子公子所做的诗词,只是随意的勉励两句罢了。
诗词这东西,真正靠的是才情,不是人想做就能做出来了。
大约十几首诗词过后,便少有人出列现诗。
忽然,东吴使节闵子建出列说道。
“外臣素以为楚国文坛人才辈出,如今仔细瞧来,果然让外臣大吃一惊。”当今三国的局势,明眼人都知道战乱将起,当然说不上是友好和睦之邦,甚至边境之地从来鲜有真正的和平。
所以闵子建的此话,虽然语气很是普通,但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里面暗含对楚国士子的讥讽之意。当下有不少年轻的士子面色胀得通红。
“今日恰逢贵国皇后寿辰,群臣吟诗以贺,外臣一时有感,文思泉涌,也有兴做上几首诗。”
“只是今日这么好的日子,但是作诗而没有赌斗之彩,却是少了点趣味。”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明白了闵子建意欲何为。
“哦?你想怎么个比法?”楚皇依旧淡淡的说道,仿佛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闵子建听到楚皇的问话,继续说道:“外臣只有一人,当然不敢一人挑战楚国文武。只是外臣自诩作诗颇有天赋,今日开心,说不定能一口气做下十几首诗词,因此只想要挑战一位贵国士子,至于比斗的结果,就以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比较吧。”
“至于赌注,就以宣德四年楚国侵占我东吴的七座城池做赌吧!”
闵子建信心十足的说道,此番话后,场中又是一片喧闹。
这人竟然如此嚣张?在楚国文武之前发起挑战不说,竟然妄想赢回昔日楚国将士浴血奋战所赢得的城池!
很多年轻的大人、士子们恨不得立马跳起来接受挑战,然后胜利之后,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对方这是痴心妄想!
只是想想对方话语里的意思,竟然能一口气做出十几首诗词,再想想自己,一首诗都做的艰难无比,如果出名接受挑战,那肯定是自取其辱!当下一个个却只能默不作声,咬牙切齿,恨不得一口将那个可恶的东吴使节吃掉。
楚君凡这才明白,难怪今日北齐和四方城的使者都是武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