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重生] 帝祸 作者:帝祸(纵横2013-06-29完结)
……
那日卫蒹葭回到卫府,便先寻到爷爷,把御道街上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告诉了卫太尉。
毕竟楚君凡以楚家代表的身份,表示出那样的态度,这样的事情已经是两家关系的大事,她已经不能够做主,最后的决定终究还是要爷爷来考虑的,因为到现在卫蒹葭都不知道卫楚两家具体有什么样的恩怨。
卫蒹葭从自己经过御道街看到楚君武被齐天侯欺负,然后一直讲到楚君凡赶来后打败了齐天侯的八品护卫,打退了后来出现的貌似九品的老头,并最后代表楚家,愿意跟卫家和解。
卫太尉一直等卫蒹葭详详细细的说完,才习惯性的捋了捋颔下的白色胡须,眉开眼笑的对着卫蒹葭说道:“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
卫蒹葭十分不习惯爷爷这么夸自己,略带羞涩的说道:“我其实也只是看到了,顺手帮个忙而已。爷爷,卫楚两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为什么有‘卫楚不相往来’的说法?我以前问你,你总是不说!”
卫蒹葭本也是试着问一下,以为爷爷不会告诉他什么的。却不妨,卫太尉神秘一笑后说道:“卫楚两家哪里真有什么仇怨啊!这一切只是别人的误会罢了,你可知道‘卫楚不相往来’这句话其实是我让别人传出去的?”
“啊?!”卫蒹葭没想到爷爷竟然会如此说,“爷爷,你怎么会让人这么说?”
卫太尉继续说道:“蒹葭,你可知道卫楚两家其实是亲戚,楚君凡说起来算是你的远方表哥,而楚君武则是你的表弟!”
“怎么会这样?爷爷,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卫蒹葭更是诧异,听着爷爷的话,仿佛在做梦一般,怎么转眼间,卫家跟楚家不仅不是仇人,没有恩怨,还成为亲戚了哪!
“蒹葭,你不要急,如今爷爷已经辞去所有官职,也没什么忌讳了。你有一位姑奶奶,名唤白露,不是旁人,正是如今楚家的老夫人,楚天伦其实是你的亲表叔,我乃是他的亲舅舅!”卫太尉慢慢的说道。
卫蒹葭这才理清了卫楚两家的关系,说起来两家是很近的亲戚,怎么会闹成现在这样哪?她继续问道:“那卫楚两家怎么会少有来往?爷爷,你又为什么让人那么传话哪?”
“两家本应该是关系极近的两家,小时候,我和你姑奶奶的感情也很好,只是后来由于她当时嫁人的事情,我们兄妹俩狠狠吵了一架,再后来,为你姑爷爷的死的事情又吵了一架……”卫太尉似是回忆起某些久远的事情,想一会,说一句。
“啊?!那这些事情应该都过去很久了吧!即使你和姑奶奶吵架,也不应该到了如此地步吧!”卫蒹葭继续问道。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孩子,你还小,有的事情你不一定明白。”卫太尉从某种回忆中走了出来,又恢复了平日里的淡然模样。
“人家哪里还小,有什么不明白的哪!”听到爷爷又说自己小,卫蒹葭不愿意的说道。
“是啊,蒹葭不小了,都应该嫁人了哪!”卫太尉继续逗着自己的孙女说道。
“爷爷,你又取笑我!我这辈子都不要嫁人,要一辈子陪着爷爷!”卫蒹葭撒娇着说道。
“傻孩子,你怎么可能陪我一辈子哪!”卫太尉宠溺的摸了摸卫蒹葭的小脑袋继续说道。
“蒹葭,你可知道爷爷在楚国的地位如何?”卫太尉随意得说道。
“爷爷乃是三朝太尉,楚国的军神,楚国的大部分的军队都是爷爷练出来的,当然在楚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英雄!”卫蒹葭得意的说道。
“你说得那些过谦了,爷爷只是资格老一些,善于练兵而已,所以在楚国军方的门生故吏多一点而已。而应该说是你表叔的楚天伦乃是北疆总督,算是地方藩王,现在你明白卫楚两家为什么不能表现得十分相熟了么?”卫太尉有意的提点道。
“爷爷,你的意思是皇帝陛下会怕卫家和楚家联合起来造他的反?”卫蒹葭仔细思考了一会,说道。
“孺子可教也。不过造反哪有那么容易的,这其实只是帝王掌握权柄的手段而已,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允许自己的臣子中出现能够威胁自己权柄的人。”卫太尉说道。
“就因为这个原因,卫楚两家这么多年毫无来往?!”卫蒹葭吃惊的说到。
“这个其实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也说过,当年跟你姑奶奶吵过两回家,而她跟我的脾气又都说不上好……”卫太尉说道。
“可是,这样也太不值了吧!只为了让皇帝放心,卫楚两家便不能认亲?便不能来往?”卫蒹葭实在没想到卫楚两家的恩怨背后竟然是如此的真相。
“孩子,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很复杂的。我今天告诉你的,你不要告诉别人。”卫太尉嘱咐完,然后继续说道,“不过如今爷爷已经彻底辞掉了楚国的所有官职,以后你可以放心得跟楚家人来往了。”
“你说,以后咱们就又跟楚家便成亲戚了?”卫蒹葭有点搞不清状况。
“傻孩子,其实无论事实如何,你们年轻一辈,可以毫无顾忌的来往,没关系的!皇帝管得再多,还能管到你们身上?!”卫太尉宠溺得说道。
“爷爷年纪不小了,说不定那天眼一闭,便到了下面去跟你父母他们团聚了。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早日给你找个佳婿。”
“爷爷,我不允许你这样说。爷爷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我要永远和爷爷在一起!”卫蒹葭听到爷爷这么说,十分不情愿。
“傻丫头,哪有人会真的长命百岁的!你不愿说,我就不说好了。不过提起楚家,楚君武还小,楚君文的婚事恐怕皇帝必定会插一手,倒是楚君凡跟你年纪相当,你看怎么样?”卫太尉似是无意得说道。
“爷爷!你…。。。!”再彪悍的姑娘提到嫁人的事情,终究会害羞不已的,卫蒹葭也同样如此。她拼命跺着小脚,但越跺,脸上的红色却越上越多,似是天边的晚霞。
……
京都,二皇子府。
皇后寿宴已经过去了数十天,如今已经进入了五月。对于那日楚君凡殿前救了柳王妃的事情,二皇子是十分感激的。
虽然他其实并不特别喜欢柳王妃,但那毕竟是他的王妃,是他的脸面。他本来想把这件事作为拉拢楚家的借口,但被楚君凡找了个理由拒绝了。
他虽然很清楚事情的真相是怎么回事,但却只能默认对方的借口。
只是如今楚家依旧有拉拢,不仅仅是因为北疆战事再开,楚天伦的地位水涨船高,还以为作为皇帝的儿子,他清楚得知道楚皇跟楚天伦有着非常好的私人情谊。
即使楚家被削藩,楚天伦被调到京都,想必皇帝也会保证他以及楚家的地位,所以不管怎么说,拉拢楚家是件很划算的事情。
上次以殿前救柳王妃为借口邀请二皇子赴宴被拒绝之后,他便在想其他的方法。
想来想去,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如今岭南总督之子已到京都,虽是因为路途遥远错过了皇后寿宴,但必定不会错过安宁公主的招婿。如今天下三位藩王的后代都齐聚京都,二皇子打算找个机会把他们拉一起聚聚。
另一个办法便是从楚家人下手,想法设法跟楚家产生点联系。楚天伦有一养女未嫁,二皇子却是不敢动什么心思的,因为他已经娶了柳王妃为正妃,若是再娶,只能为侧妃,而天下间那位父亲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做小的!
这样弄不好会弄巧成拙的事情,二皇子当然是不做的。
但这不以为着他没有了别的办法。
此刻,他的面前便有着一位女子的画像,看上去极为美丽和动人。这人是跟着楚君凡来到京都的,虽不是楚家的人,但在楚家的地位也颇为特殊。
不是旁人,正是萧若若!
第八十三章 词会之约
第八十三章词会之约
二皇子面前的桌子上铺着一位女子的画像,和几张收集到关于萧若若的信息。
二皇子仔细得看着画中的女子,与某日街头偶遇看到的女子的形象慢慢相合,细思着那日的种种情状,二皇子可以确定,那位名叫萧若若的,肯定对自己有异样的好感。
再看看手上拿到的关于萧若若的详细资料,二皇子对自己的计划又有了更大的把握了。不是楚家人,而且跟楚君凡的关系匪浅,乃是他的师妹,似乎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出身,自己只要用一些小手段,肯定能够把对方拿下得。
二皇子嘴角翘起一个弧度,玩味得笑着,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将萧若若娶进王府,然后跟楚君凡拉上关系的那一天。
虽然说他对女人并没有特殊的兴趣,甚至对自己的王妃也只是应付公事般的,希望她早日能够为自己诞下一个儿子。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他其实喜欢得上那种上了年纪风韵犹存的女人,而不是像柳王妃、萧若若这样青春年轻正有青涩走向成熟的女子。
他在京都之内养有一处隐秘的外宅,里面养了一位年过三十的妇人,他很喜欢那种丰满成熟的女人将他搂在怀里的感觉,那种感觉仿佛回到了年幼之时,他在母妃的怀里。
昔年他迎娶王妃之时,一切都是为了顺从父皇的心意。所以他不在乎当初究竟嫁给他做王妃的究竟是一直喜欢他迷恋他的姐姐柳飘飘还是妹妹柳娥拘,他所需要的只是在那时候能够有一个王妃,他便可以离开皇宫,开衙建府,拥有夺嫡的资本。
所以尽管他一直知道柳飘飘喜欢他到极点,更为了他不惜抛头露面,担任落凤楼的老板娘,更与自己的家族决裂,但他却从来没有做任何承诺。
既是不愿,也是不想,何况自从上次听柳飘飘讲述自临城返京路上所发生的事情,二皇子便直觉柳飘飘有更加大的利用价值,只是他还没想好究竟该怎么用好这个棋子。
嗯?!楚齐大战一起,西疆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如果能够用一个女子,换得西疆的支持,那也是十分划算的买卖,只是究竟要换取什么样的承诺哪?
二皇子在心里得盘算着另一个计划,至于柳飘飘会怎么想,一个傻女人,跟他的大业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哪!
至于如何拉拢岭南总督,还要等到接触了了解后再想方法拉拢。至于其他的事情,急也急不得了,只能等着太子先犯错误,等到父皇厌倦了太子,动了心思,他才真得有当上太子或者君临天下的那一天!
二皇子坐在桌边,仔细着想着自己的事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
时光如梭,转眼间五月已经过了一小半,这一日,楚琳亲自前来寻楚君凡,却是为了送一张请柬!
“二姐,这个是什么东西啊?!”楚君凡看着手里的请柬,上面写着请他去赴什么诗会!
“那不是什么东西,是我们的诗会,请你去参加!”楚琳瞪圆了杏眼,对着楚君凡说道,装作生气的样子。
“二姐你让我去参加诗会,我怎么会不去哪?!只是有点不明白,这上面写得长孙无垢,二姐你的名字,还有一位叫做方怡的,看起来似乎都是女子啊?!”楚君凡好奇的问道。
当日清光殿中一时没刹住车,他一口气咏出了二十几首咏春诗,震惊楚国文武,一个小道“诗仙”的口号不胫而走。
诗词之道自古有之,虽然自前汉到如今,渐渐成为文人士子所十分喜欢和推崇的,但毕竟不曾像前世的宋朝那样的朝代,对诗词疯狂的程度。但饶是如此,这些天来,已经有很多的文臣士子相邀楚君凡前去参加文会,更有甚者还送了诗词前来请楚君凡评判。
对于这些,楚君凡当然能拒绝就拒绝,该不理会的就不理会。他清楚的知道文人相轻的那种风气,知道如果真的跟文臣士子在诗词方面交流太多,终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前去参加诗会的事情,如果应了这家的邀请,而拒绝了另外一家,便会得罪人。比如帮人评判诗词的事情,如果是美誉还好,对方估计会喜滋滋的谦虚下,如果说点差评,恐怕谁都心里不舒服,自己辛辛苦苦想出来的诗句被人嚼舌头,换作谁都会心理不平衡。
楚君凡对这种人心的东西因为多了前世的经验理解得比较透彻,所以便一开始选择这样软硬不吃的方法。无论是谁的邀请一概不去,无论谁送的诗词,都一字不评,转手扔掉。
这样的作为当然也被人暗地里酸酸的说上闲话,比如,“这小子如此狂妄不知礼数!”,“不就会作几首诗吗,竟然敢如此看不起人”之类的话,但这些对楚君凡来说,不值得一提。怎么说他如今也是御封的安乐侯。公侯伯子男,侯爵也是比较尊贵的爵位,虽然这爵位并不像楚国其他的那些侯爵那样的,大多是父辈兄弟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换来的,或者一些治国良臣立下绝世功爵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