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既然辽东的事情已经圆满解决,程玉可不想再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毕竟中原的曹操对自己可以说一直是虎视耽耽,想来自己这次远征已经半年,却一直没有得到中原的消息,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虽然平定辽东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要是丢了老家,自己可是连哭都来不及。
听到程玉即将带领兵马回中原的消息,卑衍倒是万分雀跃,在他的心目中,辽东所有人里,当然要数自己的功劳最大,排下来,辽东太守还能落到别人的手中,因此在听说程玉要召集众将宣布事情的时候,他可以收拾了一下自己,准备以最良好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
程玉四下看了一下,不管是自己手下的人还是辽东新降的官员基本上已经都到了,于是对众人说:“诸位,既然元凶公孙度已经伏诛,本官也没有再呆在辽东的必要,三日之后兵马就要启程回到中原,不过我看辽东的士卒精锐,我想抽调一半随我一同回到中原去讨伐其他乱党,至于辽东这里,我可以将带来的人马留下一部分,协助各位驻守地方。”
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明白,程玉这么说不过是一种客气的说法,实际上就是驻军在这里监视这里的动静,不过既然辽东已经全数投降了他,这里是他的地盘,短时间之内还没有人有造反的想法,所以大家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
说完这些话,程玉看了一眼下面人的表情,见大家都没有什么表情上的变化,才继续说下面的话:“公孙度造反以后,辽东已经没有郡守,所以我命令俊乂将军留在这里,暂代辽东郡守之职,高将军暂代玄莵郡守之职,希望大家尽心的辅助他们。”
其他人听到这个人命还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卑衍却是一脸的惊愕,继而变成了一幅苦瓜像,自己原以为辽东如何了脱不了自己的手,没有想到程玉竟然派他手下的亲信来管理辽东,那自己又算什么?早知道那天不说那些话也好,现在……
程玉也看到了他那幅写满了失望的表情,自己虽然不是很喜欢他,但毕竟他也是这次的大功臣,如果没有他的话,襄平城还不知道要耽误自己多少的时间,于是程玉又对卑衍说:“卑将军为平定此次叛乱,立功颇多,因此我想将他们父子请回徐州,由赵王亲加褒赏,想来将来封侯拜相也未可知,到时候还要卑将军多加提携。”
这话听在卑衍的耳朵里,却不知是恭维还是讽刺,让他满脸羞愧,但偷眼看程玉的脸上,表情还是十分诚恳,他心中虽然火大却也不敢造次,何况程玉的表情真的很诚恳,于是卑衍有些无奈的对程玉说:“大司马谬赞,实在折杀小人了,能为赵王千岁与大人效力,本是小人的荣耀,怎可借此谈什么功劳呢?”
虽然说的客气,但称呼上和语气上却与过去大不相同。
程玉知道他的心中定然不爽,自己也确实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因此也就没有生他什么气,只是又勉励了几句,然后才说其他事情。
其实也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可说,这里的官员基本上照旧,当然不是说原来公孙度任命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官职,而是他们自己的司职,将这里的事情都安排完毕以后,程玉又特意摆下酒席让城内的官员与他们的新上司熟悉一下。
处理完襄平的后事,次日,程玉又将所有外族的首领都请到了城内,还是一样的酒宴款待,告知他们自己即将撤兵会中原的消息,这些族长首领也都知趣的表示自己也马上撤军回各自领地。
程玉也没有什么负担,于是可以真正的开怀畅饮,这些游牧民族大多对酒有着特殊的认识,在他们心目中,能喝酒并且敢喝酒的人就一定是英雄。喝了一阵,程玉微微有些醉意,于是先到厅外去散步,身边只有无瑕陪同。
突然间,程玉听到身后有轻微的脚步声,是什么人?程玉的警觉还是没有消失。无瑕更是时刻注意着自己相公的安全,听到声音也忙警觉的回头观看。
因为无瑕现在的身份还是程玉的亲兵,为了不曝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冷冷的望着身后的人。程玉不知道来人到底是谁,有没有危险性,于是也回头观看。
不过见到眼前的人,程玉却感到万分惊讶,就要唤出声来,那人却是用手在唇前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程玉虽然不知道来人的目的是什么,单料想一个文弱书生应该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危险,因而低声对无瑕说:“让他过来吧。”
无瑕这才警惕的让到一边,但手中的剑柄还是没有放下。
那人来到程玉身边,一拱手对程玉说:“司马大人感到意外吧,我来找您,是有一些话想和大人说。”
程玉对这个人跟出来还真是不知道原因,原来跟在程玉身后的竟然是楼班的智囊阎柔。他见阎柔如此说,反问道:“这里方便吗?”
阎柔要和他说的还真是一些悄悄话,于是对程玉说:“司马大人,里面的人应该不会注意到我,我们最好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再说。”
于是程玉想了想干脆将他带到了附近的一个书房,这里离宴会的大厅已经很远,程玉终于可以正常的说话了,他首先坐下,然后请阎柔坐到身边的椅子上,等了半晌,却不见阎柔开口,一抬头见他正盯着自己的身后,这才想起无瑕一定也跟在自己的后面,对阎柔说:“没有关系,她绝对可靠,阎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阎柔这才清了清嗓子然后对程玉说:“不知道大人对乌丸或者说对楼班这个人怎么看?”
程玉听到这样的话,有些疑惑的看着眼前的人,他需要在阎柔的表情中看出一点端倪来,究竟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代表的是谁的利益,他想得到的,或者说他希望达到的是什么?最后程玉还是比较保守的敷衍了一下:“却不知阎大人想说什么,乌丸人是我们的盟友,楼班大人是乌丸的单于,自然也就是我程某人的朋友啦。”
阎柔听到程玉的话,微微的皱了一下眉,但是一个很轻小的动作,程玉看在眼里似有所悟,只听阎柔继续说:“大人对我似乎还有一些疑虑,既然是面对大人,有些话,我不得不直说,希望大人见谅。虽然乌丸人现在与大人是盟友,但不过是畏惧大人现在的威势,如果一旦中原动荡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蠢蠢欲动,这些还只是后面的危险,单就现在来说乌丸也并非是一片平静,楼班此人与蹋顿不同,他的野心很大,不仅仅局限于想做草原的霸主,也不是要能在中原过上安定的生活就够了,他的梦想是做中原的王。虽然现在有大人英名神武,又有蹋顿掣他的肘,但一旦有机会,楼班此人一定会对中原不利。”
程玉对阎柔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为惊异,自己的印象中阎柔似乎是乌丸人的核心智囊,最近几年乌丸人的强大应该说和他有一定的关系,说他在蹋顿和楼班之间游走自己还可以接受,但要说他一心是为了中原的汉家江山,自己多少还是有点不理解,难道他和自己说这些话只是为了诋毁楼班吗?就算他是蹋顿的人,可是诋毁楼班对蹋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啊?
不过以自己对楼班的印象,即使阎柔说的不中,距离事实的真相也定然相距不远,楼班这人确实像是个很阴险很有野心的样子,自己反正已经听了阎柔这么多的话,无妨就让他说完。于是程玉问道:“那么阎先生又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
“我希望大人可以将乌丸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势力上去,让乌丸和其他所有有野心的外族势力陷入内乱,具体的做法就是将乌丸与高句丽排除到会盟的盟约之外,并且保持对乌丸的纵容,如此一来,楼班定然穷兵黩武,到时候一旦激起草原各族对乌丸的仇恨,大人就可以联合各族一同兵发乌丸,彻底解决这个后患。”
这样的意见让程玉听来都有些阴险,但是他却有不同的想法,既然阎柔已经这么说,看来他对乌丸也确实没有对中原的感情深,甚至可以说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乌丸。自己的想法与他说也无妨,于是程玉对阎柔说:“阎先生果然是一心为国,但是这样做恐怕治标不治本。”
阎柔听到这里,满脸都是认真的表情,看来他也很想听自己的下文,于是程玉没有停顿的说了下去:“虽然这样可以消灭掉乌丸,可是难保不会再有鲜卑人,高句丽人,夫余人对中原怀有野心,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我想,解决像乌丸这样的势力,最根本的是让他们也从心里想成为汉朝的子民,不仅乌丸和鲜卑人,所有的民族都可以在严格的控制下进入中原,让他们共同享受我大汉的土地,接受大汉的教化,等四方归附的时候,我大汉才可以真正高枕无忧。”
这话说的阎柔茅塞顿开,满怀崇敬的对程玉一礼说:“大人高瞻远瞩,实在为我所不及——但楼班此人……”他对楼班这样的野心家是否能易于对付还是有点怀疑。
程玉现在对他却是一点怀疑也没有,顺口也就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如果楼班有野心的话,可以给乌丸人换一个单于。”
说完这句话,程玉才多少有点后悔,但阎柔的想法与他也差不多,甚至比他要阴险的许多,对此大为赞同:“正是,我之所以投靠蹋顿,是觉得他要比楼班更淳朴一些,如果施以教化,定然为我大汉忠心子民。”
两人密谋过后各自分开,程玉就不回去了,阎柔则继续到厅上去陪那些醉鬼,等阎柔离开以后,程玉突然有一个想法,也许继续叫阎柔做乌丸校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些事情都还是留到以后再想吧,三天以后,程玉的混合兵种按时出发,当然,卑氏父子也跟在队伍中。一行人马这回已经是轻车熟路,何况有田畴这样一个好向导,军马不过一月的功夫已经又绕过了医无闾山,这次程玉总算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周围的景色,准备在回去的路上还可以看看当年秦王的遗迹。
突然间,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哨兵发现对面也有一只人马赶来,再看旗号,却是一个沮字,知道应该是沮授或者沮鹄,连忙回去报告程玉。程玉听到是沮家的人回来了,心中也是悄悄的骂了几句,这个老家伙,押粮竟然走了这么久,如果不是自己速战速决的话,恐怕不要被饿死在辽东啦,不过他也就是开玩笑的想想,对于沮授的忠诚度和能力他都很放心,如果他要用这么久才能走到这里的话,就算换其他人也好不到什么地方。
程玉往前催马赶了几步,沮授自然也听到了自己人的回报,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来见程玉。
程玉本来还想开开沮授的玩笑,但一见到沮授凝重的表情,马上将自己想说的话憋了回去,果然沮授一到程玉马前,就告诉程玉一件十分让他郁闷的事情:“主公,兖州全被曹军夺去了。”
程玉一听也是大感吃惊,自己在出发以前,可是做了周密的准备,留守兖州的是自己手下的大智囊陈登,以他的性格,应该是十分谨慎,不会作出冒进或者被敌人偷袭的事情来,手下的兵马也十分充足,为什么兖州还会丢?于是他连忙追问:“沮先生,兖州不是有元龙在吗?怎么会丢失的?元龙怎么样了?”
沮授听程玉问陈登,犹豫了一下才说:“禀报主公得知,也请主公节哀,陈大人病逝了。”
说是节哀,又哪里有那么容易,这些年来陈登完全放弃了当年自己答应的由他做自己军师的承诺,默默在幕后支持这自己,虽然很少在自己身边,但总是独当一面为自己分忧解难,现在却英年早逝,终究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转轮,成为一个大志未筹的遗憾者。
身边跟着的众将都安慰了程玉一番,最后程玉终于稳定下来心神,这才听沮授讲起事情的经过。
原来,程玉在出兵之前,为了防备曹操趁自己不在的机会偷袭自己,在与曹操接壤的漫长战线上部下重兵,除了荆州一线交给庞统镇守以外,徐州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必须留一个可靠的人把守,于是程玉让自己手下的第一军师徐庶为自己监理军政,冀州幽州因为有天险和长城在,只要原来的守军就足以应付何况审配虽然并不是太聪明的人,却也绝不太笨,用来镇守一方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最后剩下最重要的兖州一线,这里也是曹操最有可能发动进攻的地方,程玉派自己手下两位重要的军师各自镇守一段,陈登守泰山一路,陈宫守黄河一路,最后由太史慈带领兵马四处接应。
按理说这样的实力应该足够牵制住曹操的行动,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曹操在程玉刚刚出兵的时候果然就对程玉控制的地方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他们的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