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那人,恐怕这次的叛乱就算是平息了,但却一直离得太远,没有机会接近。
正好不知道什么原因,敌将竟然放马跑向战场,田豫也是喜出望外,这正是老天给自己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因而在乱军中杀出一跳血路,直奔卑衍迎了过去。
卑衍这里方脱离险地,本不欲与田豫纠缠,但对方不给自己机会,无奈之下只能奋力去战田豫。
两个人的武艺就在伯仲之间,一时间卑衍哪里有机会取胜,田豫虽然也不能将卑衍拿下,但他的心里清楚只要能够拖住卑衍,战局正在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转变,到时候杀散敌军,定然可以活捉敌将。
可惜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立功心切,最后功劳还是没有机会落到他的头上,经他这么一纠缠,后面追赶的赵云也已经赶到,也不用说话,轮枪杆奔卑衍后心就是一下。
虽然听到后面恶风不善,卑衍却苦于正在紧要关头无暇抽身闪避,只得硬生生吃了这一下,被赵云打翻于马下。
田豫正要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却听赵云喊了一声慢,纵马冲过田豫面前,竟将卑衍由地上提了起来,担在马背上。
田豫虽然并非执着于功劳的人物,但还是抬起头看了赵云一眼,脸上的神色却由询问变成了惊讶,继而变成狂喜,对赵云喊道:“子龙,你是子龙,好久不见,终于又见到你了。”
赵云也仔细看了一下眼前的人,他也认得,当年两个人都是在公孙瓒手下为将,当时的交情还是不错的,后来公孙瓒兵败以后,赵云流落他方,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前面两次都是匆匆经过幽州,赵云对这些人情好友之类的事情并非很精通,没有想起田豫的事情,也就没有为程玉推荐他,但能见到好友也由一个好前途心中自然也是十分高兴。
战场之上却非叙旧情的地方,两个人不过是打了个招呼 ,互相用表情转达一下思念之情,又要各自面对敌军。不过为首的人一死,剩下的叛军再难掀起什么风浪,在徐州两军的夹攻之下,片刻溃散,没能来得及逃走的人也只有纷纷跪地投降,卑衍之乱终于平息下来。
留下一些偏裨将校打扫战场,程玉等人已经劳累了好久,正好这里距离右北平比较近,干脆收拢人马,全部进入右北平城内。
程玉现在心中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如何处罚卑衍,进入田豫的衙门以后,马上命令士兵将卑衍带上来。
一见到卑衍瑟缩惊惧的样子,程玉突然间发现自己报复的心情竟然没有那么强烈了,却实自己虽然想好好的报复他一下,但自己却又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凌迟还是分尸,杀人自己都杀了,但要是把杀人当成乐趣的话,实在让他无法做到。
看着卑衍,程玉无奈又沉重的说:“卑将军,我知道你的心中对我不满,但叛逆之罪国法不容,今天死伤的众多兄弟们也不容,给你个痛快当成我对你的补偿吧。来人,将卑衍拉下去处斩。”
卑衍的心中早以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的结局,对这样的结果竟然惨然一笑,也算是对程玉可以让他死的轻松一些的感激,随后两下的士兵涌上,将卑衍拉了下去,没有任何声音的,片刻后,卑衍的人头被呈了上来,程玉也没有什么心思去看,命令手下人将它与卑衍的尸体埋葬在一起了事。
处理过罚的事情,剩下的就是要奖,这连日的拼杀,要说功劳最大的自然是赵云,在混乱之中的军营保持冷静勇敢,救出了这么多的重要人物,今天又在阵前生擒了罪魁祸首卑衍,首功自然非他莫数。
对于赵云,程玉实在是不吝任何赞美的词语。确实,现在的赵云是他手下最只得信赖的一员大将,无论交给他什么样的人物,他都可以完满的去完成,果然不负千古人物对他的盛赞。
而另外一个大功臣则是这里的主人,右北平的田豫,程玉对这个人还是有点印象的,他在历史上也曾经担任过乌丸校尉,原来自己还总以为他和田畴有什么亲戚关系。经过一番交谈,程玉发现这个田豫也确实是个人才,其实自己发现所有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就都不会是什么普通的人物,以眼前的田豫来说,也许比智谋他不如自己,也许他的武艺也在自己之下,但是若说起治理国家,或者说在三国这个年代里治理国家的话,他比自己就强的不是一点半点了,而且因为田豫就是北方人,对于这里的情况比任何人都要了解。
程玉越和他聊越觉得,也许他确实是在北方独担大任的一个好选择。等一段时间,辽东的形势稳定了以后,大可让他和田畴分别管理乌丸鲜卑这些北方异族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大功臣张燕也不能忘记,虽然张燕的功劳并没有赵云和田豫那么大,但自己也多亏了他带领黑山军来救援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息这场动乱的,何况卑衍的叛乱对自己来说机会成为一场恶梦,程玉实在不愿意这样的情况再一次发生,对于张燕这样手握重兵的降将,更是要好好拉拢。
兵马在这里修养了一天,沮授带着运送粮草的车队也赶过来了,程玉为了追求速度,并没有带沮授一起行进,当沮授听说辽东军发生叛乱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任谁也没有想到辽东军竟然会在这里发动叛乱,按理说辽东或者黄河前线都比这里要更适合一点。
不过大家的心里也都在暗自庆幸,如果卑衍到了黄河前线以后和曹军有了默契,共同发动的话,自己不但要损兵折将,搞不好还要失地丢城。
但经过他这么一折腾,程玉剩下的兵马也暂时没有办法再南下支援了,必须要在这里修养一下恢复一下士气。
张燕平时并不在州郡内活动,对于曹操又东侵的消息一无所知,如今正在为功劳少发愁,有这样一个机会自然主动请命,希望作为前部先去支援黄河战场。程玉也感觉自己虽然暂时不能南下,但也需要对战场作出一点支援,于是也就同意了张燕的建议,让他先领本部兵马南下,自己修整一段时间就会南下支援。
又在右北平耽搁了十余天,军队的士气在一点点的恢复,当天溃散的徐州军也在得知程玉已经平息叛乱以后陆续的归队,程玉也没有责怪他们,毕竟当时的情况那么混乱,又有几个人可以坚持战斗去送死呢?
不过程玉对死难的军士都加以厚葬,毕竟这些人的牺牲都是因为自己做事一时的不正确,在去为这些人送葬的时候程玉也深痛的表示了自己的忏悔之意,在徐州军中,都有这样一种思想,他们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主公,能得到主公为自己伤心,就算死也值得,因此大家得士气反而有了点提高。
至于辽东投降得残部,程玉还是将他们编进了军中,毕竟这次叛乱都是卑衍搞出来的,这些人只是受到了欺骗,更重要的是程玉本身也确实并非什么残暴的人。
不过这样得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程玉得心中实在是归心如箭,也不知道前线的形势究竟怎么样了,实在无法再继续忍耐下去的他,决定继续起兵南行。
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军马都已经恢复到可以作战的程度了,在路上也可以继续恢复士气,至于他自己的伤现在也好的七七八八,起码不会担心有什么箭创迸裂之类的死法,于是大家都没有反对他起兵的命令。第二天,——这次程玉实在是等不住了,因此下过出兵额决定马上开始行动,大队人马沿着幽州的官道南下。
沮授和田豫因为要镇守地方都留在了自己的驻地,田畴也被程玉留在北方注意乌丸的动静,但是幽州的兵马能够调动的都被程玉此次抽调走了,毕竟现在黄河沿岸才是徐州军最重要的基地,容不得有一点疏失。
没有多少时间,这些人就到了冀州的地界,镇守冀州的审配也远远的迎接出来。
审配对前线的形势还是非常了解,程玉在随他进入冀州城以后马上迫不及待的询问起现在两军交战的情况。
听了审配的介绍,程玉的心稍微放下了一点,这段时间内,两军实际控制的区域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曹军本来的目的就在于防守,一直在等待着曹操由西北回来,而徐州军现在各各方向上的防御力量还很充足,暂时就算曹军进攻也可以应付。
不过也并非都是好消息在等待着他,从长安方向过来的荀攸部现在已经到了夏侯渊的军营,两只兵马现在合在一处,既有了荀攸的智慧又有了夏侯渊的武勇,就算是主动进攻也会是一只可怕的力量,如果只是防御坚城的话,就连程玉也没有把握可以战胜的了敌军,更为让人担心的是曹操现在与西凉马超的交锋已经占尽上风,随时都有可能抽出身来全力对付程玉。
现在的任务是和曹操抢时间,在曹军主力没有东进之前先打通自己的南北交通问题。干脆将大家都聚集起来,对着地图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怎么说审配也是当年袁绍的智囊之一,多一个人考虑,计划的严密性就多了一分。
一有地图的比较,程玉更是可以清楚的看出形势的严峻,现在连接自己南北交通的路线只有青州一条,自己现在正在哑铃的一端,而另外一端在南方各地,已经被完全截断,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指望不上的。
手下的众人对继续前进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程玉自己的想法当然是赶回青州,以雷霆之势击溃夏侯渊的兵马,解决眼前的危机,这也是代表着大多数武将的看法。而手下的几个谋士则认为目前的情况,硬拼是下策,以审配的想法最好是兵出壶关,趁着曹操军的主力集中在黄河沿线的机会,乘机夺取并州,再顺势南下,只要抢在曹操的前面南下切断曹操东进额道路,到时候两军的情况变的一样复杂,比较之下程玉又获得了实在的利益,似乎是比与敌人硬拼胜算更高的想法。
程玉这个时候更想听听郭嘉的想法,但等了半晌却不见他有一句话,干脆主动询问:“奉孝先生不知对眼前的形势怎么看呢?”
哪知出言之后,下面却全无反应,程玉不由奇怪的望了郭嘉一眼,只见郭嘉低垂着头,完全看不见脸上的表情。程玉以为郭嘉没有听到,于是又问了一声:“奉孝先生,您对目前的形势有什么见教?”这次他特意的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郭嘉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显然是听到了他的话,却还是一言不发。
程玉更是奇怪,不知道郭嘉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为他的身体有什么不适,连忙关切的问道:“奉孝,你怎么不说话,有什么事情吗?”
哪知郭嘉说:“主公,请您不要在逼迫臣下了,难道您已经忘记了当年对我的承诺吗?”
程玉这才想起,原来自己是答应过郭嘉以后绝不让他与曹操为敌,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自己真的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想不到郭嘉的心里还是清楚的记得,有些黯然,连郭嘉在不觉之间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称呼都没有发觉。
堂上的众人也都以一种复杂的神情看着郭嘉,想不到这么多年一直深受主公重望的郭嘉竟然还在心中放着曹操的位置,不知道是该钦佩他的还是鄙夷他比较好。
程玉不过是一瞬间的失神,再抬头的时候,却看见郭嘉混合着期待与愧疚的眼神,心中也是一软,想想郭嘉能够对曹操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忠诚,不正是他人格魅力的表现吗?
想到这里,程玉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对郭嘉歉然一笑说:“奉孝先生,在下失礼了,急切之间竟然忘记你我的约定,以后定然注意,还请奉孝先生恕罪。”
郭嘉对程玉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想法也深为感激,但虽然现在他已经真正将程玉作为主公,在心底里却依然不愿放弃自己对曹操的承诺,即使这个承诺并不为当事人所知道。
既然自己最倚重的郭嘉并不能对自己有一点帮助,现在的程玉就更需要谨慎的考虑一下,于是他决定在冀州休息一天,让自己好好的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
虽然几近一夜不眠,程玉却还是理不出一个头绪来,他想的越多,越仔细,就越感觉两条路线难分高下各有千秋,自己又没有什么倾向性太高的想法,究竟该听谁的,究竟走哪一条路能将自己带往胜利呢?
但时间已经不容他继续思考下去,次日天明,程玉已经决定无论如何今天也要讨论出一个结果,实在不行的话哪怕抛个铜钱决定也可以,绝对不能再拖下去。没有想到正在厅上做最后一次讨论的时候,突然有军兵来报说,幽州的沮鹄赶到这里。虽然凭借他的智慧并非能解决自己眼前难题的人,但程玉还是很想听听他的看法,毕竟他也一直受到沮授的熏陶,更何况——似乎还没有达到不见手下臣子的紧要程度。
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