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炎约海欢ú灰怯质奔湎氚旆ò鸦鹨┯τ玫秸匠∩先ィ还运此担饪赡芫褪且桓鱿敕ǘ眩日庖徽浇崾院笏懿荒芟肫鹫饧虑槎家丫枰档毓鄄煲院笤偎盗恕!?br />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抓住机会,夺取自己需要的战果,在呆了几秒钟以后,程玉终于可以正常的下达了攻城的命令,早就埋伏在暗处的士兵一涌而起,向朝歌城杀去。
这次的进攻,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城墙上的守军都已经被刚才的爆炸惊呆,等反映过来的时候,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战意,只想转身逃跑,毕竟这还是在一个没有人见过火药的年代,这一声霹雳在他们心中就是天神发怒的表现,甚至眼前的敌人就是天神,自己不过是一个凡人,怎么有那个本领去与他对抗,还是赶快逃走为妙。其实就连徐州军的心中也一样是把程玉当成了神仙,不管以前见没见过火药爆炸的人都觉得能造出这么恐怖的东西,是人力不可能实现的,何况用的都是一些炼制仙丹的材料,不用说,这是由天上带下来的配方。
城内的韩浩虽然刚毅悍勇,却也是对眼前的败局无可奈何,他刚刚听到巨响又府中尚未赶到城墙,徐州军却已经杀了进来,纵使他平时治军森严,但现在军心以乱,也是独木难支。
奋力冲杀了几趟,却难挽败局,心知已经得罪夏侯敦,纵然能逃出朝歌,一来国法不容,二来上司嫉恨,也难逃一死,就欲横剑自刎。但手下的忠心军士却不忍见他命丧于此,一涌而上,夺下宝剑,挟持着他趁徐州军还没有围拢,杀出城去,向南逃走。
又是一天的功夫,程玉才可以将朝歌稳定下来,不过其实抵抗的敌人并不多,曹军被昨天的霹雳大多吓破了胆,能逃则逃,不能逃的大多当场投降,遇到的只是零星抵抗,程玉主要做的是清点府库,安抚百姓这些事情。
等这些事情处理完毕,程玉才又派人去打探陈宫那里的消息。
说来陈宫虽然是个谋士,可有些时候他也很好斗,就像这次因为有了张燕的数万兵马,自己手下的人也基本上都可以动用,与乐进比起来,他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兵力优势,因此就没有像程玉这样绞尽脑汁,干脆动用优势兵力硬攻白马。
程玉虽然有些心痛自己的兵马,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己既然信任陈宫,就要让他自己把握大局,这些减少损失之类的话,只能以后有机会再和他好好聊。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不及损失的情况下,硬攻可是比这样费尽心思变换花样的进攻要快了很多,程玉派出的人还没有出城,已经遇到陈宫派回来的报捷使者。
在陈宫的一番猛攻之下,最后乐进还是没有能守住白马渡口,夏侯敦虽然已经到了白马,但是他既没有带去多少支援的人马,又将恐慌失败的负面情绪带到了曹军中,因此不但没有正面作用,反而使军心更加涣散。这才在短时间内就丢失了城池。
不管经过怎么样,陈宫确实是一个能够很好完成任务的属下,程玉不吝赞美的对他表彰了一番,然后命令他派手下的人回去一个将赵管二人替换出来,他自己也带兵兵马来和程玉的部队会合。
眼前的局势还是有一点乱,郭嘉又不能为自己出谋划策,眼前程玉到确实需要有陈宫这样一个重量级的军师在身边,不过半月的功夫,陈宫和赵云管亥竟然一同到来,赵云这次出来只带了自己的三千白马骑,所以行军速度非常快,与陈宫相遇于路上,正好结伴而行。
程玉将他们几个迎接到城内,为他们安排地方,先休息了一天,然后才召集所有的人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军方向。
虽然朝歌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但程玉的心中其实已经圈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全体人马围攻陈留,走这条路可以得到汝南张辽的支援,目的在于断夏侯渊军队的后路,另外一条是东进攻打兖州城,这条路上会和太史慈带领的青州军会师,不过很可能最后就是与夏侯渊决战。
比较起来程玉更喜欢前一条路,这样比较符合自己的风格,毕竟陈留的敌军比较少,即使最后陷入强攻的程度,受到的损失也会比较少,一询问陈宫的意见,基本上也是与自己相同,于是程玉出兵南下。
此时程玉加上张燕和陈宫带来的兵马,杂七杂八加起来竟也有六七万之众,这些兵力或许在184年之前还算不上什么规模,但在现在这个年代却也已经是很大的实力。就算这几年徐州的人口一直在增殖,可是相较起大局来,中国的人数还是处于下滑的趋势中。
人多的最大作用是吓唬人,可惜至少这次程玉是没有吓倒任何人,因为敌人现在正在内讧,没有心思考虑其他的。原来韩浩兵败以后,他的那些忠心属下本想将他带回到河内甚至洛阳去,韩浩百般挣扎无效,也只得接受这个兵败而逃的结果,不过他即使妥协也是有条件的,就是撤退的目的地改成陈留。
他知道,徐州军的主要目的在于迫使已经接近青州的夏侯渊部退兵,完成这个战略构想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给他一个即将切断他后路的信号,所以,徐州军进攻的目标不会是洛阳城而是陈留,自己虽然已经是败军之将,但多多少少应该能为兖州的防守出一点力。
没有想到他刚到兖州还没有坐稳屁股,夏侯敦也逃到了这里。此时的陈留城已经在韩浩的命令下关闭城门进入防御状态,夏侯敦一叫门,马上有士兵进来通报韩浩。还好一听夏侯敦也来到这里,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什么滋味,他知道,如果让已经怨恨自己入骨的夏侯敦进入城内,一定会对自己疯狂的展开报复,自己不但没有戴罪立功的机会,搞不好自己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以后还要被扣上一堆什么帽子,但如果据夏侯敦于城外的话,自己不是真的变成叛逆了吗?
最后韩浩一狠心,士大夫的荣誉感又冒了出来,就算死也不能作出背叛的事情来,他命人为他找一身官府来,全都穿束停当以后,方才命人大开城门,自己要亲自去迎接夏侯敦。
就连夏侯敦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遇到韩浩,当他看到城门紧闭守城的军兵如临大敌的时候他还在赞叹这里的守将治军有方通晓军机,竟然自己刚刚兵败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战斗准备,如果确实是个人才的话,一定有机会要调到自己麾下听令。
当城门打开的时候,夏侯敦却是有一点不悦,这个守将看来不是很会做人。自己败的惨兮兮的竟然还全套披挂出来迎接,是在寒碜自己吗?转念又一想,对方穿的怎么正事也许就是为了表达对自己的尊敬呢,何况就算不是很懂得交往的人在自己的麾下一样可以得到重任吗,自己又不是任人唯亲。
可一看到眼前的人,夏侯敦心中的那点好心情马上消失殆尽,怒冲冲的对手下人喊道:“来人,将叛逆韩浩拿下!”
这一下子让不知道两个人恩恩怨怨的众人都有点不知所措,呆立当场,半天才有士兵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架住了韩浩。
乐进兵败后一直和夏侯敦在一起,刚刚看到韩浩由里面出来也感到很奇怪,夏侯敦和他说兵败的时候只是说没有能冲进朝歌城,至于其他的方面一点也没有提,在他的印象中现在韩浩应该是正在朝歌,他还在奇怪为何韩浩会出现在这里正想好好的问一问,却突然听到夏侯敦的命令。
见韩浩已经为士兵架起,乐进忙喊了一声:“慢!”那些士兵马上手上的劲道就放松了下来,他们也知道一旦有人在这种状态下说话就一定是求情的人啦。
果然,乐进到夏侯敦面前一拱手说:“大将军,韩将军不是您的副将吗?他虽然穿的隆重了一点,却也没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您为何要生这么大的气呢?”
现在夏侯敦身边已经没有嫡系的人在,现在还能跟在自己身边的败兵大多是和乐进一起守卫黄河渡口的兵马,所以对乐进还是十分礼貌的,听见乐进问自己,犹豫了一下说:“爱,既然文谦问起,等我们进城我再和你说,这个韩浩先关押起来。”
就算乐进不是好奇宝宝,他也对夏侯敦韩浩两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有点兴趣。陪同韩浩出来迎接夏侯敦的陈留官员都是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原因韩将军就由坐上客变成了阶下囚,自己这些人的身份地位还不如他呢,更要小心谨慎。
等安顿下来,夏侯敦才对乐进说了当日在朝歌城前发生的事情,乐进听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他身为一个军人,自然知道如果一切是在韩浩授意下事情的严重程度,不过虽然他与韩浩并没有什么深交,但以前都是认识的,朋友圈子里也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的,在人前人后大多对韩浩都是称赞之词,还是不信他会作出这样的事情来。
于是乐进进言道:“大将军,虽然当日韩将军据将军于城外,但还不知他是否什么隐衷,韩将军正直刚烈的名声广播在外,说他会因为大将军和他意见不合而心生谋害之心,我还是有点不相信,不如给他个机会让他来跟大将军解释一下,来冰消一下误会。
“哪里有什么误会,我清清楚楚看到他阻止手下人为我开门,这口气怎么能咽的下去。”
“大将军,就算您要治韩将军的罪也要当他面数清他的罪状,然后在加以处罚,这样才能让众人心服口服。”
夏侯敦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如果不让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反而给自己留下一个坏名声,也就先忍住了。
次日,夏侯敦大和手下众将,将陈留城的地方官员甚至一部分乡老都找来听审。——说起来陈留的乡老也没有那么简单,这里是曹操当年兴起的地方,现在曹军的高级将领有一半是当年在这附近加入曹军,中下级的军官中,陈留人更是占了很重的比例,夏侯敦当年旧是为曹操镇守这一方土地的,韩浩也曾随他在这里很久,因此审讯韩浩的时候,干脆让一些地方上的名人耆宿都找来了。
等将韩浩押上来的时候,只见他的神色虽然憔悴却依旧平和,衣服也是干净整洁,还是迎接夏侯敦时穿的一身官服,因为他还没有受到正式的处罚,所以没有人敢动这身衣服。
可是夏侯敦却是对此很不爽,喝道:“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还给犯官穿我大汉衣冠?”
下面的韩浩却主动说了话:“在下不知身犯何罪,为何就当不起我大汉官府?”
夏侯敦大怒:“你还有脸说,你故意公报私仇,阻止我军进入朝歌,导致我汉军大败,如今既然你出现在这里,想必已经将朝歌献于反贼程玉去博得你的功名富贵了,还有脸面着我大汉衣冠?”
韩浩一听,正色道:“大将军,末将无罪。”夏侯敦还想反驳,韩浩却已经在将当日的情形对着众人说了出来,说到当日的情景,到真是让人听的胆战心惊,不过夏侯敦似乎还有一点不信,对韩浩说:“你休要巧言遮辩,情势如果真有你说的那么险恶,本官又如何看不出来,我看你不过是想为自己开脱而已,你先是扰乱军心,后是扰乱军情,如此还不杀,留之何用?”
韩浩听到夏侯敦既然如此说了,嘿然不语。
夏侯敦自以为已经震服韩浩,正要对韩浩的宣判,身边却已经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大将军,我觉得韩将军的话似乎有理,以程玉’鬼狐’之名,用兵之时,往往计中套计,就算能在大将军的军中混有奸细也不住为奇,韩将军行事知道在于谨慎,如果却有其事的话,如此行事也无不可,如果是末将的话……说来惭愧,我怕难以识破敌将的诡计啊。”
“文谦,你怎可如此就轻信这个匹夫的话,他不过是空口之说,如何信得?”
这时却在内堂响起了一个声音:“大将军,我以人头担保,元嗣所言定无虚假。”众人一看,原来是史涣由后堂被人搀扶出来。他当日被管亥挑了一矛以后,一直在养伤,刚刚好了一点,却又遭到夏侯敦得败绩,伤势又有反复,夏侯敦今天得会议不让他参加,本意是让他好好休息,没有想到他听到今天是讨论对韩浩的处罚问题,竟然带伤出来为韩浩求情。
夏侯敦与他们两个的关系一直都亲如兄弟,对韩浩是因为当日觉得韩浩见死不救钻了牛角尖才心存杀心,与史涣之间还没有这些隔膜,一见史涣出来,连忙阻止:“公刘,你的伤还没有好,跑到前面来做什么?”
史涣挣扎着示意身边的士兵将他搀扶到大堂之上,也顾不得身上的伤口,“扑通”一声跪倒于地,对夏侯敦说:“大将军,我虽然比韩大哥后到将军帐下,但与他的交往甚厚,深知韩大哥外冷内热,待人诚恳,绝无一点藏私耍滑,即使与大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