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满宠闻言直视庞统双眼,似乎要从中找出言不由衷的地方来,但是不知是庆幸还是失望,此时庞统的双眼明亮透彻,没有一丝的杂质在里面,不由的让满宠在心中微微的叹息一声,他又何尝不知道庞统心中的实际想法,说是不想自己归降,这种话又有谁能信,想到自己的一生不过就是想做一个忠臣良将而已,主公和曹将军也都没有过亏待自己的地方,要自己放弃一切的准则去归降对方,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可是他心中又隐隐的有一种感觉,不止是为了报答庞统对自己的礼遇尊敬,单是就归降程玉来说,自己似乎也会有更光明的前途。
两人就这样对视半晌,最终还是满宠低下了头,他已经决定放弃自己心中的执着,于是对庞统说:“庞大人的心意,我也知道,对于大人的厚望,我也无以为报,如果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归降,助大司马成就不世功业。”
曹仁的败军终于在洛水之滨停下了脚步,再退下去就已经到了弘农,可是一路之上并没有什么险要的地方作为阻截敌人的阵地,凭借自己剩下这点残兵败将,自然不过是自取其辱。他这边稳定下来以后,陆续开始有在宛城逃散的曹军归队,虽然人数并不是很多,但聊胜于无,总是让大家的心境稍微可以放松一点。
不过也有军兵带来了满宠降敌的消息,牛金听后十分不满,对曹仁说:“大将军待满宠不薄,他平日里又总是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想不到到了真正的时候,竟然如此没有骨气。”
曹仁摆了摆手对他说:“唉,还是我对不住他,毕竟又有几人会将投降作为光荣之事,如果不是我当初没有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又怎会有今日之败,说来还是我对不住他,人各有志,只是将来当作敌人就是。”
但是满宠投降这样的事情对于曹仁来说打击还是非常大的,他们一直以来就是搭档,彼此之间的本领也知道,满宠对于地理形势之类比自己还要擅长,加上荆州军现在的全面优势,恐怕凭自己这些残兵败将不过是耽误了大事,于是曹仁给曹操写信陈述这次失败的经过,并请曹操马上派人支援。
曹操此时还与马超相持不下,但是听到荆州军击败曹仁的时候,马上决定自己带领大军回援,只留司马懿等原来就是本地的军队防卫马超,手下有人劝他不可对马超掉以轻心,他回答说:“马超尽其所能也不过是一条豺狼而已,再厉害也就是一时的优势,早晚必为我所败,程玉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猛虎,现在他的人马已经突破了我在外围布置的防线,如果不能尽快的作出反应,恐怕就算我能很快的打败马超,到时候也不过是变成一条丧家之犬。”军中的有识之士与他的看法大多相同,就连作为地方官员的司马懿都请求曹操马上回兵救援,自己一定会倾尽全力保住土地不失。其实曹操的心中如果能彻底打败程玉的话,就算土地因此损失一半的话对他来说也是值得的。
现在曹操还能控制的土地,恐怕从南边望去,已经可以看得到北方的边界,因而曹操说到就到,庞统这边还没有修整过来,曹操带领的人马已经也到了洛水之滨。
庞统知道曹操此人决不简单,就连自己心中的偶像人物主公程玉遇到他都不能说保持全胜,实力已经可见一斑,当年自己在主公军中作为主簿的时候也曾经与他斗过智,并无完全的把握,何况现在曹操身边还有“算无遗策”的贾诩在,自己的一切行动不得不慎上加慎,因而也改变推进状态为步步为营,力争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
人和人之间实在是没有办法比,很明显,张辽在突然之间失去了老天的眷顾,庞统这里还可以推进,他那里却一直没有尺寸之功,面对虎牢关而毫无办法。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就是张郃那里高奏凯歌。
虽然当日曹彰徐晃退兵的时候希望是保存兵力,以利再战,可是失去了壶关天险,整个并州就如同放开了大门的宝库,任由张郃随意取用,张郃也知道主公这一战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削弱敌军,甚至他想一战而定天下,所以只有能削弱敌人实力而又保全土地人口才是上策,所以他派出一只偏师牵制曹彰的主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自己则带领人马奇袭并州与各处的郡县,虽然在并州遇到了刘晔的阻击而没能一战奏功,但是其他的地方却斗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更是控制了长城沿线的土地,与幽州的沮授张燕等胜利会师,他本就是北路军的统帅,有权调配兵马,于是张燕也带领人马加入了西征的行列,连沮授都派出自己的而已沮鹄助战。
会合了三路人马以后,徐州军更是势不可挡,张郃甚至有余暇使用当年未完成的战略构想,派出张燕带领一半人循黄河南下略定河西郡等地,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人将并州曹军围困在并州上党等地。
这些各地战报都传回到许昌,让程玉也着实高兴了一番,虽然看情形荆州豫州两路人马都已经很难再建大功,但是自己三路出兵的目的本来就在于多点牵制一点突破,既然并州那边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就将战火由并州开始燃起吧。
就在程玉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却不知道,益州竟然派出了使者赶赴了驻扎在湘乡附近的周瑜军。
此时的周瑜刚刚结束了又一轮对武陵的攻击,这几年来,这已经成为他的第一要务,当年伯符就是死在那里,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将武陵夺下来为他出一口恶气,更何况现在那里已经是自己的江东军唯一的出路。
他这边也听说了北面程玉胜报连连,在替自己的姐夫高兴的同时却也更急迫的想要夺取武陵,虽然伯符死后自己已经再无心去和他争些什么,但是就算投降,也要面子上更好看一点,何况如果姐夫兵败的话,总该轮到孙家出头了吧?
这个时候益州的使者突然来访,让周瑜不明其意。但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听听他说些什么却也无妨,于是周瑜命人将使者带进来。来人进到帐中首先不卑不亢的对自己做了一番介绍,原来是蜀中名士秦宓,周瑜不知道敌人都打些什么算盘,干脆开门见山的说:“秦学士由远道来我江东,不知所求为何?”
秦宓一听,昂然而坐对周瑜说:“宓此来特为江东社稷吊丧耳。”
周瑜身后的众武将一听大怒,纷纷拔刀亮剑,就要斩杀秦宓。周瑜知道对手越是张狂,定然越有所图谋,于是挥手让他们下去,温然问道:“我还不知道江东为何需要吊丧,请秦先生为我说明,不然请您试一下我的宝剑。”
秦宓微笑说:“益州和扬州两地,虽然土地广阔,可是人口稀少,尚且比不上北方的一个大郡,江东和蜀中之所以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国,不过是靠北方列强彼此杀伐不休,无暇南顾,如果再有十数年应该就可以形成足以与中原相抗衡的实力。可是如今东莱的程玉由自己区区一郡之地,竟然发展成为北方最庞大的势力,就连当年强悍如袁氏兄弟现在也不过一个尸骨早已经凉透,另外一个也变成了行尸走肉。曹操当年的风头,一时无匹,可是却在程玉手下不断的吃败仗丢土地,如今已经被赶到关中去了。眼下程曹两家又在开战,不用想已经知道胜负,程玉平定北方以后定然不会就此罢休,益州和扬州都是他下一次的目标,虽然你周瑜与他有亲戚关系在,但是孙家在江东数十年经营的基业就完了,怎么能不趁着现在来为你们吊丧呢?”
周瑜听了已经大概知道他下面想说的内容,但还是饶有兴致的问道:“既然情况这么危机,那么秦先生有什么教导呢?”
秦宓何尝又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全然在周瑜的胸中,只是他觉得凭借眼前的形势应该能够说动周瑜,于是继续说:“眼下我们两军并非是什么解不开的仇恨,正需要同心协力渡过难关,我家主公知道周都督的志向,只要您不对我军加以牵制,任由我军进入荆州,甚至可以您再领一路人马,两路夹攻,程玉必然不会想到,突然之间就算不让他灭国恐怕也可以夺回大量的土地,到时候彼消此长之下,徐州军恐怕连曹操都不能再抵挡的住,天下又陷入到人人都有机会的情况下去,对于孙家来说,这不是最好的后果吗?”
说完这话,秦宓停了下来,静静的等待周瑜思考,哪知道周瑜拍案而起:“一派胡言!程大司马对我江东天高地厚之恩,你家刘备却与我们有不共戴天之仇。当年先主伯符在的时候就一再叮嘱我们不可与大司马为仇,如今先主为你们这些奸人所害,正欲借重大司马之威为他报仇,你们却异想天开欲陷我江东于不义之地,真是可杀!来人,将他拖出去斩了!”
这秦宓也算是个英雄,面不更色,任由两边的士兵将他捆绑起来,身边陆逊见周瑜动怒,连忙劝他说:“大都督,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我们虽然与刘备敌对,却也不能作出这样有失名望的事情来,大都督只要将来使训斥一顿,赶出去也就罢了,何苦如此激烈呢?”
周瑜闻言瞪了陆逊一眼,此时的陆逊还是一个青年,原来不过是一直在孙权身边,被孙权派来和自己学习,既无身份,又无地位,何况周瑜又一向对他不太喜欢。于是周瑜训斥到:“帅帐之中,哪有你说话的余地?下去!”
陆逊只得退下,周瑜却没有注意到此时陆逊眼中闪过的精光。
但是周瑜身边也有比较忠厚的人,鲁肃也觉得如此行事有失平和,于是对周瑜说:“大都督,伯言之说也不无道理。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既然叛匪刘备想来邀请都督对抗大司马,难免会有各种流言传出去,我看不如派人将使者押解到徐州,交由大司马处置,既不失礼节,也可消除流言。”
对于鲁肃的话,周瑜还是十分在意,何况鲁肃说的确实打在他的心坎上,略微思虑一下,周瑜下令:“且慢动手,暂将来人押下,异日送大司马军前请功。”
这场风波就这样过去,很快秦宓也被押送到徐州军控制的地界上,人还未到,消息已经传到程玉的军前。此时的程玉已经到达了壶关,凭吊过高览以后就在此坐镇,总督前线的军事。他对秦宓这个人没有什么恶感,于是传令回去,命将秦宓押解到徐州等待发落,其实他的想法也就是要在日后收服他。
虽然程玉心中略微有些不快,但是战场上的局势还是最后向着他最不喜欢的方向发展,并州上党两地的敌军都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依靠坚城就是不与徐州军作战,张郃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将两城团团围困,用这种最无效也是最无奈的方法。
不过无效也只是相对而言,现在曹操四面受敌,暂时也没有办法抽调出人马来支援并州,就算两地的粮草积蓄都非常丰厚,也难免有消耗尽的一天,那一天就是玉石俱焚之日。
虽然曹操也很急于去救援东线,但是身处西线的他却总是难以脱身,庞统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当年在程玉军中的那些年可不是白费的,加上最近几年在荆州独当一面,已经成长为曹操的一大劲敌。两军接触之下,虽然在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中各有胜负,但是总体上来说,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有个最后的结果。
也亏了程玉对这一战的准备充分,打来打去,这一战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最后的结果,眼见春去秋来,天气渐渐的凉了下来,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下雪了吧?程玉在壶关之上抬头了望长天,他身边的军马也已经派了不少到并州前线去助阵,可是依旧没有取得一点战果。
冬天就快来了,到时候自己的进攻行动就很难再进行下去了,难道第一次西征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果自己退兵的话,并州难免还会再落到曹军的手中,下一次敌人的防守一定更加严密,可是要说继续进攻下去,对于攻击方的自己,天气造成的麻烦究竟会有多大已经不敢想象。
突然,程玉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恭喜父帅,贺喜父帅!”
程玉一回头,见是自己的义子马谡,马家最后还是出来了,马良现在正在为程玉的荆州分公司打工,马谡虽然在历史上成为一个言过其实的代表,但是现在的他还没有最后定型,程玉觉得这孩子还有很大的发展,当年他给诸葛亮的几条建议大多切中要害,如果好好的培养,一定能成为一个人才,要不然孔明也就不会那么看中他了,正是因为如此,程玉将他收为义子,常年带在身边,希望让他通过战场之上的熏陶,早日成长起来。
听到马谡恭喜自己,程玉知道一定有好消息传来,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是哪里,问道:“谡儿,什么好消息啊?”
马谡跑到近前,恭恭敬敬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