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太史慈在徐州无论官制地位都比他高,被他打扰了自己的战斗,心中的不快还没有消散,有些不满的问:“你可知道城中谁是主帅?”
“是您。”
“那我下令鸣金没有?你还知道我是主帅?”
陈群听这话,猛然抬起头来,怒视太史慈,搞得他也有些发毛,然后说:“虽然大将军作为徐州御敌的主帅,但今日的行为却有失妥当。为主帅者应指挥人马各尽其值而非骋匹夫之勇。现在徐州城中一切事情还要仰仗大将军决断,如果您在战场之上遇到了什么危险,谁来负责徐州的防御?万一城池为敌虏所破,让天子与百官受辱,那些也是大将军的职责吗?你还能对的起徐公,对的起天子,对得起城中的百姓吗?”
一番话说得太史慈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方钻下去,好在此时敌人为他解了围,甘宁战退太史慈以后,军中的士气又开始转的高昂起来,在甘宁的亲自指挥下,对徐州城发起了攻击。
太史慈这才找到一个台阶下,对陈群一拱手:“都是下官的错,受教了,请先生避一下,敌人马上就要攻过来了。”
陈群昂然回答:“贪生怕死岂是大丈夫所为,我即食君之禄,便应担君之忧,不用管我,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助阵。”
城上的士兵本还对昨日敌人的进攻心有余悸,但见陈群这样的文人都毫不退缩,心中豪气一生气势更高,江东军昨天的气愤劲已经过去,所以攻击的强度略有下降,虽然也给城池造成了一些威胁,却还是有限。
突然,一只流矢向陈群的面门飞来,幸亏太史慈的反映快,一戟将羽箭打飞,在看陈群,面不更色,太史慈的心中对陈群也生出几分崇敬。
这一战一直打到日暮,江东军方才收兵回去。此后的几天,吕蒙一直都保持着这样的进攻强度,陈群大概觉得自己在城上的感觉十分好,也每天都在城上督战,吕蒙几次耍诡计,都给陈群识破,让太史慈更加倚重,渐渐的,一起公事这么久都没有什么交情的陈群太史慈两人,竟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终于在苦守多日以后,有消息传来,程玉带走的人马现在已经到了北门之外,即将进城,听说程玉回来,太史慈恨不得马上飞出去与程玉见面,可眼前城上的形势又一点也让他放心不下。
陈群知道他的心事,对他说:“大将军,既然徐公回来了,您就去迎接吧,城墙上有我照应,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您只要快点回来就可以了。”
太史慈也确实很想见到程玉,这些天的接触,让他对陈群也很信任,于是也就同意。等他赶到北门的时候,程玉军已经进到城内,为首的将军是程玉手下的虎将管亥,见到太史慈忙行礼,他们多年的交情也没有太多的客气,太史慈对他喊道:“老管,主公呢?什么时候能到?”
哪知管亥却说:“回大将军,我也不知,主公命我先回来,他绕道其他地方去了。”
听说程玉没有到,太史慈多少有些失望,在他的心目中就只有程玉一人而已,无论多么紧急的情况都可以让他安定下来。不过眼前虽然没有主公回来,但重新拥有这些精锐的徐州战士,太史慈相信胜利不过是一个迟早的问题。于是他对管亥说:“既然主公没有来,你是休息一下还是和我一同上城迎敌?”
管亥哈哈一笑:“我们徐州兵还需要休息吗?这些江东小丑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要说和他们打,就算这些勇士出现在城头也足够吓跑他们的。”
想不到管亥的一句玩笑话还真有道理,虽然不是被吓跑,但正在攻城的江东军见到城上突然又出现盔甲鲜明的徐州军,都知道至少今天想再攻下城池已经无望,于是吕蒙只得下达命令暂时撤退回营。
虽然管亥在名分上一直是效忠于程玉的仆人——只是相对与太史慈这种兄弟身份的人而言,尽管太史慈在徐州的地位是仅次于程玉的一个,但在私下的场合,他们还是高低贵贱并不很明显的朋友。
太史慈向管亥介绍了一番徐州之役的经过,管亥笑着说:“大将军,以我徐州精兵怎可就这么死守城池呢?眼下的敌人虽然多,却如何与我们比,只有进攻才是徐州军应该做的事情。”
太史慈的骨子了何尝不是充满了好战的血液,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虽然我很想,可是陈大人并不允许。”陈大人?听到这个名字,管亥觉得还是没有什么印象,他刚刚上到城楼,敌人就主动退却了,因此他与陈群没有共同战斗过。太史慈见他疑惑,向他介绍了一番陈群,当然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他临危不乱,视死如归守卫城池的事情。
一是多年跟程玉养成的尊重文人的习惯,一是对陈群勇敢的惺惺之心,管亥对陈群也是十分尊重,对太史慈说:“这个陈大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徐州军可不是靠鲁莽吃饭的。但是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用计打败敌军,这样,请您将这位陈大人请过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今晚劫营的事情,看看他的意见如何。”
听到管亥说夜袭敌营的事情,陈群还是有些不敢苟同,江东虽然历来就是周瑜一人东挡西杀,但这只能说明周瑜才高而不是江东无人,既然孙权肯将东线的统率之职交给吕蒙,至少这个人就不会太简单,作为进攻方,哪能完全忽视自身的安全,所以在陈群来看,江东军定然会有完全的准备,此时进攻,不过是徒劳,搞不好还会遭受到损失。
管亥听完他的分析,哈哈一笑说:“陈大人,你说的话确实有道理,不过我想今夜劫营当然不会那么简单,敌人虽然要有防范,不过却不能天天都枕戈待旦,不然还哪里有精力攻城,想来定然是在关键地方布下眼线,侦察我军动向,而眼下最关键的地方,也莫过四门而已。我想今夜我带领人马由城墙缒下,神不知鬼不觉摸到敌营,给敌人造成混乱,到时候大将军再带领人马由城中杀出,定然可以一战成功。”
管亥跟了程玉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学会了一点以智胜敌,这个计划虽然说不上完美,却也大有可行余地,虽然陈群觉得眼下的形势还是应以谨慎为上,可太史慈被管亥说的心动,他又觉得有自己作为接应,只要管亥不过分冒险,就算敌人有所防范不过是无功而已,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于是他也表示赞同,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大前提下面,就算陈群发对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一再叮嘱管亥要事事小心。
这边既然计议以定,当夜管亥带领自己的数千人马由城墙上缒下,悄悄摸到敌营,他对劫营的成败之事见得太多,虽然是自己的提议却也不敢有丝毫麻痹,在营外观察了一阵,不见一点特异的地方, 方才一挥手,先派出了部分试探人马。
当这些人出现在营边的时候,果然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巡逻的士兵能有多少,稍一接触,就溃败下去,接着,混乱开始波及到整个营寨,管亥远远看去,有不少的江东军衣着不整纷纷向营内跑去,此时他在无犹疑,一声令下,进攻全面开始。
一路上,管亥等人不停的将经过的帐篷点燃,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混乱,另一方面,他亲自带人追杀,力争给敌人造成尽可能大的伤害,不过他却没有注意到,除了开始那些敌人以外,从后面的帐篷中逃出的敌人却是越来越少。
眼见已经追到营盘的中心,突然由四面的阴暗处一阵箭雨袭来,当场杀伤了不少的徐州军,接着喊杀声起,四面都有敌人的伏兵出现,手中的弓箭都指向眼前的徐州军,一个声音想起:“劫营这种雕虫小技尚敢拿出来用,还说徐州军擅用计谋,真是可笑之极。”却是吕蒙出现在包围圈外。
管亥至此才知道自己难免还是中计,当下一点也不敢停留,马上下令突围,吕蒙哪里能那么容易让他跑出去,当即带领人马在后面追击,这边管亥还没有到达城门,突然又是一声喊杀,伏兵四起,又有一支人马由外面杀入,为首正是大将凌统,遥遥对管亥等人喊道:“尔等不要在垂死挣扎,乖乖下马投降了事吧。”
管亥哪里是被他吓住的,这些徐州军都知道只要坚持一阵,太史慈大将军带领的人马就会赶到,到时候还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呢。于是一个个虽惊不乱,在营内苦苦支撑,并且努力将战线向营外延伸。
太史慈一直就在城头等待管亥那里发动,身后跟着数千整装待发的士兵,突然间远处燃起一点火光,知是管亥那里已经与敌人交手,虽不知道结果,可无论成功与否都一定急需自己的帮助,于是一声令下,大开城门向敌营杀去。
正行之间,忽然一声梆子响,竟然此处也有伏兵。其实这里的人马并非专是为了等他,日间吕蒙见徐州有援兵到来,就知敌人很有可能劫营,于是请甘宁等人带领大队人马埋伏于此,等敌人过去以后,主力去攻打徐州城,另外留一部人马待敌人逃跑的时候半路劫杀,管亥竟然缒城而下也大出吕蒙的意料,要是营内没有安排的话,说不定还要吃上一点亏。
此时的甘宁也已经知道敌人劫营的人马到了大寨,只是奇怪为何没有在自己这里经过,正在准备分兵,突然有眼尖的士兵轻声对他说:“甘将军快看,敌人又有人向这里来。”
甘宁拢目光一看,敌人还不在少数,现在营中的埋伏已经发动, 如果任由他们过去,恐怕吕蒙会有危险,于是干脆断然下令,就在此处伏击敌军。
太史慈正在急于赶路,没有想到这里还有敌人的埋伏,没有反映过来,已经是一阵乱箭射下,黑暗之中看不清楚,却被一直羽箭射中上臂,虽然并无大碍,可动转不灵,武艺连三层都发挥不出来。
好在甘宁带领人马拦腰冲击以后,在混乱之中已经找不到太史慈,才没有让他遭受更大的危险,但他现在的状态却是突围不成,死战还是不成。
就在两路人马都岌岌可危的时候,城内的陈群已经得到了消息,太史慈那边有机灵的士兵回到城内向陈群求援,陈群听了也是万分焦急,只是手下并无大将在,只是士兵前去支援,又怎么能让自己放心的下。
突然间,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你们随我去镇威将军府上。”
城内不是没有武将吗?那镇威将军又是谁,其实说来此人倒是太史慈的亲戚,正是徐州的开国功臣糜芳,随着徐州程玉势力的不断扩大,武将也越来越多,像糜芳这样武艺人品都一般的,程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途,不过因为是老臣,程玉也就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官位然后养在家中,好在糜芳本身就并非喜欢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正好乐得轻闲。
等陈群说明来意,糜芳本不愿出头,但是想想太史慈是自己的妹夫,是自己糜家兴旺的保证,城中确实也没有什么大将可以再带兵出去,也就勉强答应下来。不过想了想,对身边的家人说:“去将亨公子请来。”(这里的太史亨是虚构的,因为母亲已经换了,不过我想古人应该都有族谱之类,所以他的名字还是没有变)
这个亨公子正是太史慈的儿子太史亨,因为太史慈一直在外守城,糜夫人在家中无事就代儿子到母家来住,太史亨虽然年纪还小,但是比起糜芳来说,武艺还要略微高上一点,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糜芳还是决定将他带在身边。
糜夫人虽然不愿太史亨出战,但是既然是救自己的丈夫,也只有答应,于是糜芳太史亨两人又带领数千人马出城救援。
一路上,两人又收拢了不少刚刚败退回来的溃兵,因为太史慈受伤,徐州兵没有人指挥,在甘宁的几次冲击之下,难免还是要不敌。虽然糜芳现在不在军中,但是他毕竟官职比这里所有的偏裨将校要高,所以大家也能听从他的命令。
甘宁杀散后面的徐州军以后,正在布置对前面敌人的包围,虽然不知道太史慈也被困其中,但是现在既然攻城无望,还是应该尽量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下次攻城做准备。
哪里知道,这个时候身后竟然还能有敌人到来,甘宁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困的太史慈发现敌人突然有些松动,也指挥人马反击,两路人马夹攻之下,虽然甘宁自己勇猛异常,却也无法再控制局面,终于被两队敌人会合在一起。
却在这个时候,徐州军竟然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原来被困在敌营的管亥一直都没有放弃过突围的打算,江东军的周泰又受伤没好,还真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所以终于被他冲了出来,直到突围他也没有遇到太史慈的援军,以他跟程玉多年得来的经验,他知道恐怕太史慈那里也遭到了麻烦,于是不再恋战,开始向徐州撤退,结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