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薄?br /> 却在此时,敌情又发生了变化,只听陆逊身边一位偏将对陆逊喊道:“大都督快看,那是什么。”
陆逊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脸色顿时变的铁青,原来,南北两侧突然间烟尘滚滚,虽然肉眼看的不是很清楚,可是根据他军旅中呆了多年的经验,也大约可以估摸出来的敌人绝对不会低于万数,自己这里虽然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刚才那突然的打击已经让众人无心战斗,此时如果遭到敌兵骑兵的夹击,恐怕会一败涂地,想不到就是一念之间的失误,竟然让自己陷入了如此困窘的地步。
他可以犹豫,手下的士兵却不会犹豫,突然间发生的情况让士兵都开始有些不安,刚才已经很严重的混乱现在更是变成了高潮,已经有士兵转身溜走,就算他决定攻城,最后也很有可能是他自己孤身战斗。
陆逊见大势已去,为了更大的利益,只要先将城内众人舍弃掉了,于是陆逊对城内默默的念了一声:“甘将军,为了主公的霸业,只好先牺牲你了,希望你的牺牲能有价值。”然后下令道:“后队变前队,马上撤离这里。”
军令如山,何况现在与城中已经完全断绝了联系,就算硬拼也没有希望能够救的出甘宁,只是让自己手下的兄弟受到更大的损失。纵然在场的很多人与甘宁的关系十分亲密,但眼下也只能含泪遵守军令。
在陆逊的心目中是希望军队可以能够有序的撤退,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做梦,败兵如同洪水绝堤一样再也控制不住,一路溃散下去。
城内的甘宁等人已经与世隔绝,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敌人越来越大的压力已经让他有些支持不下去,随着外面的陆逊开始撤退,守军又将手雷用到了城内的江东军身上,甘宁自己也成了第一批受害者,有一只爆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马腹下,战马受惊下,双足人力,马上的甘宁正在与人交战,促不及防之下,被狠狠的抛在地上,还没有来得及站起,身上已经插了几只羽箭。
至此,甘宁心中以知今日定然无幸,还想冲到外围再最后杀上几个敌军,可是连这个武将的最后愿望也没有办法实现,身上的箭创已经带走了他左右的生命力,等到打扫战场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拄刀而立的甘宁已经完全失去了他的生命,也许他在表达没有完成凌统嘱托的悔恨吧。
等到少数几个被困的吴军看到城外进来的数千的敌军,有些不明白自己的人都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何会舍弃自己,他们却没有注意到马尾后面绑着的树枝。
既然南北两路都没有徐州军的主力,徐州军的主力又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江夏,可是很显然孔明并没有这种觉悟,因为此时的蜀军还在向江夏城推进的过程中。
不过这一次孔明依旧没有改掉“唯谨慎”的习惯,这个习惯很难评价究竟是好是坏,他在遇到强劲对手的时候常常就会为此丧失战机,可是有些时候可能还真就能救他一命。
随着大部队的推进,孔明竟然不知从那里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故步疑兵,几进几出,反而调动起徐州埋伏下的人马来,好在众军师发现情形不对,马上传令下去,中止围歼蜀军主力的计划,将全部兵马又缩回到了江夏。
不过孔明倒是一点也不着急,根据他的观察,眼下敌人的数量应该与前面几次大战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说徐州军的主力仍然在江夏城,自己大,可以将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既然程玉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就放弃让他与马超等人两败俱伤的想法好了。以马超的本事,他得势总比程玉得势要好的多了。
于是蜀军不但没有抓紧时间进攻,反而与程玉拖起了时间,他那里想得到,程玉竟然只用三千人马就平定了两路联军,要是他知道事实的真相,不知又会气成什么样。
不过就算他不知道击败联军的人数,可是,联军惨败这个消息,还是很快就回到了他的耳朵中,原因无他,可怜的侦察兵竟然带回了马超与孟获两军大摇大摆进入江夏城的消息。
此时的孔明,就如同被五雷轰顶一样,马上陷入了痴呆状态之中,怎么会?以马超的野心怎么会轻易投靠对自己没有生命威胁的敌人?难道自己裁错了?程玉将主力都派了回去,可是自己经过多方侦察求证的结果敌人确实没有多少人离开过江夏啊?
不管怎么说,马超孟获两路人马已经与徐州军同流合污,唯一的希望就是当初不按照自己计划出牌的陆逊能够取得一点胜利,来稍微挽回一点形势。
想不到陆逊倒是讲义气的紧,兵败淮南以后,竟然第一时间就将消息传回了江夏,其实也并非陆逊多大度,多孔明有多支持,只是眼下的形势如果刘备军再中了敌人的诡计,整个联军真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可是这种状况下,联军的希望似乎也不是特别明朗。此消彼涨之下,联军的兵力已经与徐州军在江夏的实力差不了很多,而在战斗力士气这些方面简直是没有任何的可比之处,以前不过是凭兵力上的优势强撑,可是如今这个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又靠什么来对抗敌人即将到来的全面攻势呢?
此时蜀军中的不安定因素已经暴露了出来,蜀中的群臣可以在刘备势大的时候倒向刘备,可是如今他咄咄逼人的强势已经完全掩盖在程玉的光芒之下,众人的心中难免会有些活动。不过他们似乎还是对刘备抱有很大的忠诚,终于没有在关键时刻作出什么傻事来,只是一个个纷纷私下劝说刘备让他趁现在形势还不是特别危机,不如就此讲和,甚是就投降了程玉也并无不可。
当然,这一部分人都是自觉与刘备关系较好,又在他的小团体立占据比较高的位置,才敢说出这样的话。更大多数的人只是劝说刘备马上撤回蜀地,据险而守,凭借蜀地的地利与程玉玩割据,伺机走上当年刘邦的老路——也就是孔明想走没有走通的那条路。
可这几条路却都非刘备心目中的阳关道,自从他走上割据的道路就从没有想过回头,现在自己不仅得罪的是程玉等人,就连程玉名义上支持的皇帝也已经将自己视作叛匪,就算现在投降,也不过是能够安稳的度过余生而已,现在的自己,是宁可轰轰烈烈的死也不愿做个毫无地位的降臣。
眼见所有人都在劝说自己退缩,刘备只有找来最可靠的关张二人倾诉心中的苦水。二人自己知道自己的大哥是在为什么而忧虑,但是眼下的情势上,自己等人却完全帮不上什么忙,就算自己真的是天下无敌也未必能挽回如今的形势,何况天下并无无敌的人呢?
不过关张也不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只听关羽对刘备说:“大哥也不要太伤心了,军中定然还有很多忠义之士在,以孔明军师来说,他对大哥定然是忠心耿耿别无二心,想大哥平素一直都对孔明军师敬若师友,为何到了这关键的时刻却不去请他帮您做个决断呢?”
刘备叹了一口气说:“二位贤弟,如今我们已经进退无路,相比孔明军师心中的忧虑比你我还要甚,又何必在此时再给他增添烦恼呢?”
张飞的大嗓门却在一边开了腔:“大哥不用替军师担心,他平素虽然神秘兮兮的,但却是没有事情解决不了,想必他羽扇一摇的功夫早就有了破敌之策,只是故意让大哥你着急,等你去问他而已。”
刘备想想三弟说的虽然是以开解自己为主,却也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孔明向来足智多谋,一步三计,说不定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主动来找自己是真的有了破敌之策也未可知。
心中有了这样一个想法,刘备觉得感觉突然间好了很多,于是亲自到孔明帐中问安。其实这次他和张飞都误会了孔明,不是他又有意卖弄,而是眼下当真就想不出什么快速而又有效的办法来。
不过这一次孔明依旧没有改掉“唯谨慎”的习惯,这个习惯很难评价究竟是好是坏,他在遇到强劲对手的时候常常就会为此丧失战机,可是有些时候可能还真就能救他一命。
随着大部队的推进,孔明竟然不知从那里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故步疑兵,几进几出,反而调动起徐州埋伏下的人马来,好在众军师发现情形不对,马上传令下去,中止围歼蜀军主力的计划,将全部兵马又缩回到了江夏。
不过孔明倒是一点也不着急,根据他的观察,眼下敌人的数量应该与前面几次大战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说徐州军的主力仍然在江夏城,自己大,可以将这个游戏继续玩下去,既然程玉不给自己机会,那自己就放弃让他与马超等人两败俱伤的想法好了。以马超的本事,他得势总比程玉得势要好的多了。
于是蜀军不但没有抓紧时间进攻,反而与程玉拖起了时间,他那里想得到,程玉竟然只用三千人马就平定了两路联军,要是他知道事实的真相,不知又会气成什么样。
不过就算他不知道击败联军的人数,可是,联军惨败这个消息,还是很快就回到了他的耳朵中,原因无他,可怜的侦察兵竟然带回了马超与孟获两军大摇大摆进入江夏城的消息。
此时的孔明,就如同被五雷轰顶一样,马上陷入了痴呆状态之中,怎么会?以马超的野心怎么会轻易投靠对自己没有生命威胁的敌人?难道自己裁错了?程玉将主力都派了回去,可是自己经过多方侦察求证的结果敌人确实没有多少人离开过江夏啊?
不管怎么说,马超孟获两路人马已经与徐州军同流合污,唯一的希望就是当初不按照自己计划出牌的陆逊能够取得一点胜利,来稍微挽回一点形势。
可是如今既然刘备亲自登门请教,孔明又如何能让他担心,就算不成熟的想法也只有先说出来与刘备再细细研究一下。
于是孔明想了半晌对刘备说:“回禀主公,虽然眼下的形势我军尽落下风,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只是由于我一时的不慎,导致我军现在已经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左右局势,只有依靠别人来帮助实现制衡。”孔明略微顿了一下说:“可是我们的联军刚刚遭到惨败,马超孟获都已经投向了徐州方面,江东的陆逊也不知什么原因受到了挫折,似乎折尽了本钱,只有再另行开辟一条战线。眼下天下还在与程玉敌对又能匹敌的人除了主公孙权以外只有曹操一家,如果能说动曹操出兵,或许可以稳定如今的形势。”
刘备对于这一观点的大方向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可是心中却还是有点疑惑:“军师啊,我们在出兵之初就已经约过曹操共同出兵,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反映,如今情势这么危急,他还会与程玉继续为敌吗?”
“这个时候虽然我也很想给主公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如今的情势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初我们规划的轨迹,约曹操出兵之事,倒变成未卜之数了,不过如果我们能够派出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对曹操说以利害,并挑动曹操的野心,应该还有一线希望。”
“可是眼下仓促之间,又到什么地方去找一个这样的人呢?”刘备心中真的是有些焦急。
“我也想不出什么太可靠的人选,看来只有请主公自己小心这里的战局,由我跑一趟看看能否说服曹操,这里的一切还望主公多加小心。”
要说刘备此时真有些不放心孔明离开,有他在的时候尚经常为敌军所趁,要是这个主心骨再突然间离开自己,那么自己不是一点坚持下去的信心都没有了吗?
恰在此时只听外面想起一个声音:“主公不用担心,如此小事不必军师亲动大驾,这些事情,派我这样的人就足够了。”说完,一挑帘笼由外面进来一人。
孔明一见是此人到来,心中大喜,有此人来的话,大可替自己解除一半的重担,笑脸迎了出去:“公渊贤弟来了,有你到此,我就可以放心前去了。”原来来人是交州刺史廖立。
刘备此次出兵,军中之事都交给了孔明,而后方的事情则是交给了副军师廖立,廖立也果然不愧大才之名,以蜀地的偏僻崎岖,长期维持着前线的军需粮草,这次是亲自押运一批粮草来到军前,看看天色已晚,就没有太过声张,先去拜访了刘备,手下人说到了孔明这里,正好在门外听到两个人的对话。
廖立听孔明如此说,连连摆手:“军师此言差异,眼下军情正急,军中怎可无您坐镇,前去游说曹操这种小事,交给下官办就可以了。就算曹操是石头人木头人,我也定会将他说动,助我军一臂之力。”
孔明叹了一口气说:“公渊啊,曹操那里的情况我们一直都摸不透,如果要说进攻程玉的时机,与当初与我们共同进兵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