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好在郭嘉没过多长时间就到达了长安,要不是一路奔波让郭嘉又偶染风寒的话,他早就可以到达长安,可是路上的张辽等人生怕郭嘉脆弱的身体再出什么问题,本是强烈反对他继续前进的,在郭嘉的坚决要求下,最后还是以毡车将他一路送到长安。
曹操本是打定了主意,坚持不出去主动迎接郭嘉,可是听说郭嘉又染上了疾病,习惯性的让他担心不已,最后还是忍不住亲自出来接见郭嘉。
纵然郭嘉是使者的身份,纵然他现在身染疾病,但是现在的两汉本是对立的政权,他作为使者还是不好驱车到曹操近前,于是尚有百步之遥,郭嘉就在身边随从的搀扶下离车而行。
曹操一时心软亲自出来迎接郭嘉已经觉得不妥,仿佛自己在气势上已经弱了一节,本就打定主意要冷颜面对郭嘉,可是一见郭嘉拖着病体距离自己越来越进,鼻子不由一酸,又想起了当年郭嘉在自己手下之时,为自己抱病奔波,助自己纵横天下的情景来,心肠不由又软了下来,脚下不自主的迎上,到了近前,口中低低的唤了一声:“奉孝。……”言语之中竟然有些哽咽,不知说些什么为好,伸出手来就想牵住郭嘉双臂。
哪知郭嘉甩脱了身边搀扶他的人,一躬到地,有意无意的避开了曹操的亲昵举动:“汉臣郭嘉拜见曹司空。”称呼也是赵王立国以前曹操的官位而不是曹操现在名义上的丞相。
曹操闻言,脸色上一变,对郭嘉此举虽说觉得有些情有可原的地方,但还是难掩心中的火气,于是言语之中也变得冷淡起来了:“郭先生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可到馆驿先行休息一下。”
郭嘉也有些感受不出曹操冷冷的话语中,究竟是气愤多一些还是关切多一些,但是他已经在路上就得到了刘备方面使者已经先自己一步到达的消息,未免夜长梦多,还是越早与曹操交流越好。于是又向曹操一礼说:“谢曹大人关切,但下官此来,受圣上与齐王的重托,不敢有丝毫耽误……”
曹操听他此话出口,知道他还是老性子,什么事情没有解决之前也安不下心来休息,也只好说:“既然如此,就请跟我回丞相府。”他也将丞相府特别的强调了一下,显示他这里才是汉朝的正统,不过这种事情上的争执大多是毫无意义的,郭嘉也就没有与他争辩,一行人向曹府而去。
一路上礼节之类倒是都不用太讲究,说来这两组人之间还真不知道干用什么样的理解,说是对待“外宾”吧,每个人都当自己的政府才是名正言顺的政权,对方不过是一个割据势力,说是对待藩属吧,却又知道对方一定会抵制,甚至最后会不欢而散,为了这次会谈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两面都只有尽可能的少说话。
哪知临近议事厅的时候却又出了一点偏差,出于防止刺客的考虑,所有进入议事厅中的人员必须解除武器,可是却遭到了郭嘉身后一员武将的强烈反对。
曹操自从见到郭嘉的一刻起,简直陷入了初恋,眼中再没有其他人存在,因此对什么人护送郭嘉来连了解的兴趣的欠奉,可是他这一回头,确是吓了一跳,眼前的人也曾经最为他恶梦中的阴影出现了好久。原来这次保护郭嘉前来长安的竟然是北路军的副统帅魏延。
此时的曹操身边也不是没有人在,除了围住魏延等人的军士,典韦许褚两大护卫也各自按住武器,准备稍有一点变化马上跳出来砍人。
再看魏延,却是表现出一副大丈夫气概,按剑而立,与数十侍卫对峙,脸上却丝毫不动容,口中还对曹家之人喊道:“魏某此来乃是保护郭先生,既然受了大帅重托,就要身不离剑,莫说眼前是相府,就是皇宫,没有大帅的将令,也恕魏某难以听命。”
曹操看到这一幕心中倒是没有多大的火气,相反他对魏延的胆识不得不说上一声佩服,要知道魏延本是作为徐州军西线的副统帅,已经不知与曹军交手过多少次,曹营中几乎是人人欲除之而后快,这次他不但敢亲身护送郭嘉到长安,更在众人环视之下拿刀动枪,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不过能有如此魄力也难怪自己经常会在他们手中吃上一点亏。
那边郭嘉的感觉却与曹操略有不同,虽然他也知道魏延此举虽有他个人的性格在里面,却也不是一点替自己考虑的地方也没有,只是自己此来关系重大,千万不能出一点差错,于是对魏延说:“魏将军,将武器收起来,这里是什么地方,怎可随便拿刀动枪?”
魏延倒是一点也不卖郭嘉的帐,仍然是一手剑鞘一手剑柄,对郭嘉说:“郭大人,我受大帅军令,就是来保护大人,任何的危险都不能让它出现,军令如山,就算是大人的话也请恕末将难以听从。”
别人拿魏延没有办法,郭嘉可是魏延的克星,只听他对魏延说:“你也知道军令如山,那你可知道使节就是一只军队,在这只军队里面我就是最大的将军,现在传我的将令,命魏延放下武器,否则军法处置,魏延,莫非你又要抗令不成?”
一搬出军法来,魏延还就真没有办法,他以前可是吃过郭嘉的苦头,心中已经深深的埋藏下对郭嘉的畏惧,刚才那番话在潜意识里面也又可能是他想同样用军法这个理由挫败一次郭嘉,好求得心里平衡,结果又是以失败告终。
正当魏延垂头丧气准备将自己手中的武器扔下的时候,一个声音却在台阶上响起:“不必了,魏大将军如此豪杰又怎可以常人待之,你们退下,请郭先生与魏将军进来。”说话的是曹操。
听见曹操发话,魏延又以询问的眼神看了一眼郭嘉,既然曹操都给了面子,郭嘉也不好再去驳,于是点了点头。魏延这才还剑归壳,然后又将它佩戴与自己的腰间,跟在郭嘉背后登上大厅。
郭嘉虽然是来劝降的,却不好一见面就说出正题,特别是在曹操手下这么多人的面前,于是只是对曹操表示了程玉对他的思念——要是在以前,程玉会思念他也是想把他抓过来看看,然后递上的国书上也大多都是如此表示了一些空洞的内容,说司空大人保护太上皇辛苦了,程玉对此感激万分,希望邀请太上皇和曹操大人到徐州做客。
关于这些东西的讨论,基本上就不值一提,等寒暄到最后的时候,郭嘉要起身告辞,才对曹操说:“曹大人,嘉曾追随大人多年,深受大人教益,此次来到长安尚有一腔肺腑之言想与大人倾诉,不知大人能否不吝时间来听我的胡说八道呢?”
曹操也知道这才是正题,哈哈一笑说:“奉孝何必客气呢,你我亲如兄弟,就算百年不见也不会改变了这个关系,我也正有许多话要与奉孝说,来来来,我们到后堂慢慢谈,今夜我要与你抵足而眠。”
说完这话,曹操还回过头来调侃了一下魏延:“魏将军,虽然我有心想请您一起做客,可是毕竟内宅之中拿刀动枪的不方便,也就只好委屈将军先到驿馆住上两天了。”
郭嘉也回过头低声嘱咐了魏延几句,魏延虽然为人狂放,却已经被郭嘉治的服服帖帖,如今郭嘉发话,自然不敢反对,当然也关切的嘱咐郭嘉要小心一点。
别看郭嘉与曹操两个人在人多的时候可以谈笑风声,等真正到了可以说体己话的地方,却又都想不出先从哪里开口,两个人落座以后就开始默默无言。
半晌还是郭嘉挤出了一句话:“主……曹公您还好吧。”
曹操听得心中一酸,现在的郭嘉已经不再是自己手下的亲信了,言语之中也充满了隔膜,可是从语气中可以听出,这绝对不是场面话,而是发自心底的关切。
“我还好,就是你走以后,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自己考虑,过得有些累。你在程玉那里还好吧?让这个家伙拣到个宝贝,他一定对你很器重吧?”
别管两个人开始的话题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总算是有了个开始,渐渐的,两人之间的气氛开始变的融洽,不知不觉中,曹操郭嘉都当成自己还是在数年前没有分开的时候,君臣二人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可是终究他们还是有发觉的时候,当曹操醒悟郭嘉已经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些遗憾,有些心痛,但是他为人比较爽朗,很快就将这种不快的感觉由心中排除掉,将话题拉回正轨,对郭嘉说:“奉孝这么久都没有回来过,此次到长安不会只是给我带那封毫无意义的信,或是和我谈天叙旧来了吧?”
郭嘉也被曹操突然从美梦中拉了回来,虽然程玉对他很好,可是故主之情,尤其这个故主又是知己的时候,哪有那么容易就忘记,被曹操这一问,一点准备也没有,竟然让聪明如他的人也愣了一下。
不过他也是调控情绪的好手,马上就恢复如常,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对曹操说:“曹公,不知在您的心中能否还将嘉当作当年的那个人;我说的话您还会不会言听计从,可是有些心里话今天必须来和您说明。”
曹操也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一下情绪,然后笑言:“奉孝,这么多年来,你所说过得话,有哪一件不是发自肺腑为了我,又有哪一句话我没有听从呢?你放心,你不负我,我终不会负你。却跟我说来听听。”
曹操这话说的诚恳,却也将郭嘉的话头堵住,你说的是发自肺腑为了我的,我自然要接受,如果你这话里有其他的想法,那么抱歉,你既然负了我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反正聪明人之间说话不该累的时候累,该累的时候却是比较容易,郭嘉早就习惯了曹操的性格,在他来看,以曹操的性格到了现在还可以保持对自己的尊重,已经是破天荒的事情了。于是他开始步入正题:“曹公,这些年来您一直为何而战,您知道吗?”
想不到郭嘉竟然对自己抱着考教的态度,可是曹操也没有生气,略微一捻胡须说:“曹某身为平阳曹侯的后人,自然就要以安定大汉的社稷为己任,我这些年来东挡西杀,难道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郭嘉脸上一阵苦笑对曹操说:“曹公,你我二人相知一场,难道您对我还需要有什么保留吗?”
曹操见郭嘉的表情十分诚恳,自己又和他在一个私密的地方,也不用担心说过的话会流传出去,于是就对郭嘉说:“既然奉孝都知道,你又何必多此一举的再问我呢?”
短暂的一阵沉默后,又是郭嘉打破了平静:“是,天下或许没有人能比我更了解您,也许您说的没有错,在您的骨子里,却实流淌着一腔报国的热血,您以前说的一句话,我一直都非常敬佩,不用我说,您也应该能够猜的到,可惜上天却不给您这个机会,如果朝廷清明的话,我想现在您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贤良——当然,也许因此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给您,所以您只有走上这样一条霸者之路。但我郭嘉永远相信,曹操大人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走什么样的路,永远不会偏移自己的理想,永远是为了天下的万民……”越说越激动,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
曹操也被他这一番话感动的一塌糊涂,很有长啸一声,抒发自己遇到自己这种快乐心情的想法。又是一阵沉默,郭嘉又一次恢复过来,或者是他想留给曹操一点时间让他恢复过来,这时的他继续对曹操说:“可是眼下还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曹公不是想做一个像祖先一样的贤相吗?不是想做一个横扫八荒令四夷宾服的大将军吗?眼下正有这样一个机会,齐王雄才大略,部武天下,所经过的地方百姓都能过上安康的生活,手下的士卒也都乐于为其效命,天下的才人能士也纷纷聚集到他的身边,早晚一定能够完成统一华夏的重任,更为重要的是,他这个人豪爽真诚,又常常抱着一颗赤子之心,不会跟人自己人耍心眼,对别人也只记得好,不记得坏,如果您的志向还没有改变的话,或者厌倦了眼下的生活,正可以考虑归降他来实现自己的宿愿。”
曹操听到郭嘉后面的话,脸上开始慢慢变了颜色,就想出言驳斥,但是念在郭嘉与自己一向交好的份上,才勉强忍住不说。如今等郭嘉的话告一段落,他也不再客气,对郭嘉说:“奉孝,难道依你所言,只有那个程玉能够成就大事,我就一点也不行吗?”
“非也,如果没有齐王,恐怕天下再无人能与曹公争锋……要不是天佑齐王,恐怕他也未必就一定能胜过曹公。”郭嘉还是很诚实的说出了事实的真相。
“既然连你都这么说,那么你为什么不劝你家的齐王归降本公呢?”
“曹公何必激我呢?在我看来,你们两个都是天下少有的雄才,如果时运不济,换到齐王处在您现在的位置上,一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