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等到了大厅,程玉却没有接到意料中的横眉冷对,每个人都用一种暧昧的眼光看着自己,太史慈也没有提到任何昨天晚上的事情,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就连吕布的旧将都没有一人有什么反应。
其实也是程玉多心了,在那个年代,女人不过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互相送来送去都是很平常的,吕布众将对吕布不满不过是由于吕布以前和貂禅的感情特别好,觉得他不重感情,任何人都可以出卖,而太史慈是怕程玉为了女人放弃国家大事,如果刨除掉这些原因的话,英雄美人的故事自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看的。
虽然大家都没有提起过这个问题,程玉的心里还是很担心的,于是试探着问了一句:“昨天,我……”却没有想到一个声音在下面响起,“恭喜主公能得此美人,不过现在不是去见美人的时候,有一个更重要的人等待主公去见。”程玉一看,原来又是自己的二哥。
程玉一听,知道大家对这个话题不是很感兴趣,正好借此机会略过,于是就问:“二哥,你说的是什么人呢?”
太史慈想也不想就说:“那个人是……咳,你还是听陈先生给你讲吧。”他所说的这个陈先生乃是陈宫,因为现在自己还没有受到朝廷的任命,所以手下的官员以前的还是用原来的职务,新降的一直还是将军先生的叫。
陈宫一听,笑着走出来对程玉说:“恭贺主公啊,主公日日求贤,终有大贤出现。”
程玉听的糊里糊涂的,就问:“公台先生,你所说的大贤在哪里啊?”
陈宫一听,连忙和程玉介绍起那个人:“主公,昨日我听有军士向我报告说,街市之上有人长歌而过,我知道如此作为多是贤士,亲自去看了一下,果然那人歌辞高量雅致,定是大贤,如果在下去的话,怕失了礼数,今日还请主公亲自一往。”
程玉一听,心中大感兴趣,陈宫本身就是一个高人,古人说文士相轻,如果还有让他在不认识的情况下就如此推崇的人,那么这个人恐怕真的很不简单,正好也出去散散心。于是连忙请陈宫带路,两个人一起去看看贤人去。
等到了徐州城的大街上,走了一阵,远远就听到远方的歌声:“……凤翔于九天兮,非梧不栖,士生于乱世兮,特行独立,待圣人于东方兮,万民翘首,济危世于将倾兮,天下归心……”
程玉一听,这个人的本事虽然还不知道,但志向确实不小,这个时候敢在街上唱这种流行歌曲的,倒真是十有八九是个高人。
等走到了近前,程玉仔细的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人。只见他三十左右的年纪,文士打扮,却腰里配剑,白面长须,很有精神。当他看到程玉的时候,眼睛里也是精芒一闪,想必也是对程玉很感兴趣。
程玉赶上几步,一拱手说:“先生您好,不知先生仙乡何处,高姓大名,小可东莱程玉,对先生一见如故,想请先生一同到酒肆对酒畅谈,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那人见了程玉,心下也是很高兴,他的目的也就是钓这条大鱼,于是也还了程玉一礼说:“在下野人单福,恭敬不如从命了。”
单福?这个名字似乎又很熟悉,他是?原来是他,想不到连徐庶都已经跑到自己这里来求职来了,看来自己现在已经很有人望了。
等到了旁边的酒肆,三个人都坐下,程玉对徐庶笑了笑说:“想不到元直会来到徐州,让我有幸能一睹尊容,真是三生有幸。”
徐庶听了这话,也是十分震惊,自己的真实姓名已经好久都没有人提起过了,想不到今天在这里竟然有人能看透自己的底细,不过惊异之色不过是一闪而逝就对程玉说:“早就听说东莱程太守神机妙算,今日一见,真是名不需传啊。刚才是徐庶失礼了,请程大人原谅。”
程玉一听,自己这第一手应该是已经见成效了,已经给徐庶留下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印象,下面要想把他留下来,就全都要看自己的本事了。于是接着说:“小可早就听说徐先生文可安邦定国,武可御夷除寇,是天下少有的人才,今日一见先生,三生有幸,不知先生可否指点在下一二啊?”
“哎,程太守何必自谦呢。小可闻听您东收黄巾而去国患,西平吕布以彰智谋,内兵甲钱粮充盈,而外四方无人敢顾,于文于武,在下何敢称请教?”
程玉一听,这两个人只这么互相吹捧不行啊,自己还指望着徐庶教自己一点什么呢,于是苦苦请求徐庶给自己指点一下。
徐庶既然已经得到了程玉的重视,也就不再卖什么关子了,于是缓缓说:“既然程将军执意要问,在下就献丑了。将军现在坐拥青徐二州,北有河北袁本初,南有小霸王孙策……”程玉一听忙问:“你说的是孙伯符?”徐庶一听解释说:“正是他,年前他不知由哪里借来的兵马,跨江而战,已然吞并了刘繇,战败了王朗此时正与严白虎交战,怕没有年载就可以一统江东了。”
程玉一听,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孙策没有透露他的兵马是由自己这里借出来的,而且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人,自然希望他也能有成就。不过忧的是,他一统江东以后恐怕就要渡江北上,自己当然成了他最当面的敌人,况且他也阻挡了自己的南下之路了。
程玉这边的胡思乱想当然徐庶是看不到的,何况他现在已经可以不把表情带到脸上了,于是他依然在说,程玉也就先放下心中想的专心的听。
“不过他由于长江的限制,在没有平定江东之前是不会和您发生冲突的。西面的敌人就比较多了,有兖州曹操,汝南刘备,淮南袁术,在着众强林立之中求生存,自然要有一个好的谋划。”
“愿闻其详。”程玉确实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河北袁绍虽不能知人善任,但他毕竟文武齐备,又久经经营,急不可图,只可小心防范,以待时机。江东孙策,地险而民富,可为外援而不可失。兖州曹操,协天子以令诸侯,攻之无名,而为天下所敌,只可结交之以待其懈。而汝南刘备,兵微而势寡,淮南袁术,刚愎且无德,正是扬徐州之兵威之良豕。”
程玉一听,他分析的大有道理,但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说不可以向江东发展,于是又追问一句:“先生之言,甚和我意,但为何江东在初平未久的情况下不可以考虑呢?一般说现在应该是进攻江东的最好机会啊。”
徐庶捻然一笑说:“程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距扬需有荆徐,长江之险为南北共之,易守而不易攻,如无北地,则江南只不过是一只囚笼罢了。如今虽然您拥有了徐州之地,但如果要经营江南的话,想战胜孙策的未败之师,必然要全军而往,而江北众强必会伺机而分割占领徐州,等你平定江南想回来的时候,恐怕徐州就已经不存在了,凭借扬州一州之地要对抗整个中原的话,恐怕会很难实现,如果要平定江南的话,必须要先安定北方之后,由一员信的过的虎将镇守江北,再找个薄弱的地方打过去。在那之前,还是派人守着点长江,把江南当成自己的后方比较好一点。”
程玉听了徐庶的一番话,困扰自己多时的先南还是先北的问题竟然迎刃而解,不由对徐庶也是十分敬佩,于是就提到了一个更正式的问题上:“在下承蒙先生不弃指教,受益非浅,今日想请先生留在徐州,以后常常指教一下我,不知道先生能不能同意。”
徐庶一听,哈哈一笑说:“我从荆州跑到这里来,就是想看看天下闻名丧胆的程将军是什么样的,今天见了,名声一点也没有虚传,能有机会在将军麾下效力,正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您要是不嫌弃的话,我宁愿效犬马之劳。”
程玉一听,可是真的说部出来是怎么高兴了,陈宫虽然比较厉害,但他死的早没有多大发挥,也不知道他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不过徐庶的厉害,可是大家都明明白白知道的,有这样一个人辅佐,以后的路又会少走很多,忙拉着徐庶和陈宫要回自己的府邸再好好聊个一天。
没有想到没走出几步,程玉的头突然一晕,眼前一黑就倒在地上。
这下可是陈宫徐庶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慌忙伏下身来将程玉抱起用力掐虎口人中却一点反应也没有,两个人可是有点慌了,陈宫忙拦了一队巡逻士卒回府去报信请太史慈等人过来,另叫几个人去城内聘请医生来看。
其实两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懂得一点医术,但面对程玉现在的问题,竟然一点办法也没有。一会儿,众将官和医生都过来了,此时他们已经又把程玉抬到了路边的一家店铺内,几个医生围着程玉观察了一阵,却都束手无策,这下太史慈可不干了,对着众人吼到:“你们都是怎么当医生,为什么一点办法都想不出来,来人把他们都看押起来,如果没有人能治好主公的病症,就把徐州城内的医生都为他陪葬。”
一边的众人一见,连忙解劝,陈宫说:“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医生,医术也是一般,我也略懂一点医术,却看不出一点端倪,但还好主公脉搏尚平稳,呼吸也还正常,不如我们先把主公送回府邸,再四处聘请明医,为主公好好的诊治一下。”
他这么一说,突然提醒了身边的徐庶,他说:“哎呀,好象我在城里的时候,曾经见到过江南名医华佗,以他的医术,应该会有办法的,你们先回去,等我找到华佗,将他请进程将军府上为他看一看。”
太史慈一听又有了希望,这时的华佗名声还是很大的,连忙说:“好,我派人四处去打探,一看到华佗一定把他抓回来给主公看病。”
徐庶忙说:“不劳太史将军了,小可去找就好,小可去找就好。”
太史慈虽然是有点卤莽,不过他可并不傻,一听就知道了徐庶的意思,连忙说:“我只是说说而已,我和你一起去请他,一定会对人家恭恭敬敬的。”
徐庶一见,知道太史慈是关心程玉的病情,也就不再坚持,让他带着军兵按照自己介绍的样子去寻访华佗。
众人把程玉带回了临时的府邸,等了好久,终于,两个人回来了,他们身后跟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不过只是相较而言,这个人年纪也就四十许,但似乎常年奔波在外,有点风尘仆仆的感觉,脸上的神色比较忠厚平和,众人一见他跟在太史慈徐庶身后,料是华佗,忙让出一条通道让他走过。
华佗也没有客气什么,想是路上两个人已经和他介绍了程玉的状况,几步走到程玉的榻边,伸手探了一下程玉的脉搏,脸色先是惊讶然后变的越来越凝重,半晌无言,只是在那里皱着眉头。
太史慈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怕程玉的病连华佗也没有办法,凑到身边声带忧虑的问:“华佗先生,难道我三弟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吗?”
华佗一听,知道是太史慈误会了,忙说:“其实要程太守醒来不难,但要根除他的病,恐怕连我也力有不逮,也好,我先把他救醒,然后在和他好好探讨一下病情吧。”
说完放下程玉的手腕,从身边的包袱里取出一只五寸银针,然后将程玉衣服扒开,在心口略下方刺了下去。众人看的都是胆战心惊,距离心脏如此之近,乃是医治的险地,稍有不慎恐怕就会有生命危险,但现在的情况,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
华佗的针刺进了三寸,略微转了一转,突然程玉发出了一声呻吟,众人见程玉有感觉了,忙围了上来,华佗将银针拔出,用一块布擦了一擦放回了包裹里,才扭头向程玉。
此时的程玉已经睁开了眼睛,呻吟了一声问:“这是哪里,我怎么突然间晕倒了?元直先生,你还在吗?”此时的他第一个想起来的还是徐庶。
一边的太史慈一听他说话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放到了地上,一旁搭腔说:“三弟你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晕倒在长街之上,是不是遭到了什么暗算?”
程玉忙说:“没有,没有,二哥不用多想,我只是今天见到了贤士心中高兴,想回来与他举炷长谈,却不知什么原因就倒在地上了。”
太史慈又说:“你可不知道我们有多担心,如果不是今天有华佗先生在这里的话,恐怕全城的医生也救不醒你。”
程玉一听,原来华佗也在这里啊,忙四下张望,这才发现已经退开床边的华佗。忙说:“早就听说过神医的大名,今日多蒙相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您的救命大恩。”
华佗一听,忙推辞说:“哪里哪里,其实说来惭愧你的病连我都没有什么办法,今天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今日正有几个问题想向将军请教,也许有益于将军的治疗,不知将军是否方便一谈。
边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