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但程玉一改口说:“但大哥,小弟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希望大哥帮忙指点一二。”接着就把朝廷又任命自己为胶东相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言下之意是自己对这个事情非常不感兴趣,想请大哥上表反对。
孔融听了程玉介绍情况,马上沉思起来,对程玉说的其他内容,也没有特别的在意。过了半晌才喃喃的说:“此事匪夷所思,我们还是到前厅好好的研究一下吧。”
到了前面,孔融又向程玉询问了一些细节,然后说:“这个事情看来是有违常理,三弟既然已经担任了徐州牧,又怎么可以再担任青州的小吏呢,朝廷如此做法,是不合常情的,真不知道朝廷中的高官是怎么想的。”
程玉一听,看来自己想说服大哥的计划怕要落空了,以孔融这种人来说,违背先例的事情本来就是要坚决抵制的,至于是不是占了他的地盘,他倒是没有考虑那么多。既然如此,也不能因此而让大哥生气,看来就用陈登之策吧。
却没有想到孔融又说:“虽然如此,但朝廷近日日渐衰微,四方诸侯常有不听号令者,我等应是一心为国,在此时刻,纵使朝廷的旨意有了什么偏差,也应该一力执行,以保朝廷威望,为天下作出表率,我看三弟就勉为其难,接受这个不合礼法的任命吧。”
程玉对这么容易就达成目的还是有点不太相信;又一本正经对孔融说:";可是我现在既然已经担任了徐州牧;又怎么可以再担任青州的职务呢?";
孔融听了;脸上狡黠的一笑说:";其实恐怕你还是很高兴的吧;不过既然都是自己人;兄弟你安插进来总比曹操派人来让我安心的多吧?";然后不顾程玉的脸色继续说:";兄弟之间何必说那么多呢;来看看你的小侄子长的好看不。";不顾两个兄弟内心汹涌不已;就拉着他们两个进到内堂去看孩子。
关于程玉担任青州职务的事情,孔融真的就再也没有提到过一句,只是和程玉两人谈论孩子家庭之类的家常。程玉知道大哥在回避这个问题,但既然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自觉的不再提这些事情了。
盘桓了一天,程玉担心徐州的事情,就向孔融告辞先行回去了,还好这几天徐州的一切都很平静。程玉听完属下汇报了各地方的情况并处理了点公务之后正要离开,突然有一个士兵跑了进来说:“报,城外来了京城的钦使,要大人出去接旨,我们已经检验过公文了,没有错误。”
程玉一听,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来任命自己的官员,忙带领自己手下有官职的人员出来迎接,命令手下军兵大开城门,迎接使臣的到来。等他们走到城门附近的时候,城外的使臣已经进来了,一见到程玉等人来迎接,从大家的位置上也就大概知道了谁是主角,于是问道:“东莱太守程玉何在?跪下听旨。”
程玉等人听到问话,呼啦啦跪倒一片,那人从下人的手上接过一条黄绫包裹,展开来正是圣旨,那个官员照本宣科念了一遍,果然就是对程玉的任命旨意,程玉虽然早就知道了上面的内容,不过现在既然已经确实下来了,心中的石头也就可以平稳的放下了。
等宣读完圣旨,程玉已经是徐州的最高统帅了,就请钦差和他一起到徐州的刺使府,自然此时这里的陶应早就被迁移到东莱去了,就等程玉住进来了。一路之上,程玉当然不敢怠慢了钦差大臣,和他寒暄之中,才知道这个钦差竟然是满宠,看来曹操对自己还是很重视的,自己知道,象满宠这种角色,如果不是很重要的情况的话,恐怕是不会派这种重量级的人物做钦差,他来这里的目的大约是探探自己的虚实,但这徐州实在没有什么军事秘密,也就不怕他了。
但既然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程玉自然都要好好的结交一下,于是当天设宴好好的款待了一下对方,在酒席上,努力和满宠套近乎,也伺机套套曹操兖州的情况。
不过在这个酒宴上,程玉到是没有喝多少,只因为他还不太了解自己的病情,不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说来也巧,当天下午,他派去南阳请张机的士卒就回来了,当然也带着此行的主角张仲景。
一听说张仲景来了,程玉连忙迎接了出去,要说中国古代的人里,只要封号上带有“圣”字的,就一定是不但在那一个方面有卓越成就,而且深受百姓及后人爱戴的,对于这样的人,程玉又怎么敢失了礼数。
一见到面,他正要向张仲景行礼,虽然他的职位比张仲景高,但他也知道,在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在百姓的心目中,一定还远远不及对方。没想到张仲景一见到程玉,几步就冲了过来,用手紧紧抓住程玉手腕,并仔细打量程玉的脸。程玉努力克制,才没有在他冲过来的时候拔剑砍过去,心里暗想医圣怎么会这样,这种礼节可是没有见过的,不过随即明白对方是在替自己诊断。
张仲景也一直没有说什么,只是反复的试探程玉的脉搏,时而眉头紧锁,时而不住咋舌,过了好久,才长吁了一口气问道:“你应该就是我师弟信上提到的那个程太守吧?我听他介绍了你的病情,怕是很罕见,很麻烦的病症,刚才我帮你看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说,是个很罕见的症状,我需要再好好的诊断一下,你有没有什么净室之类的地方,让我仔细给你看一下?”当然,此时的张仲景对程玉的语气并不是很尊敬,因为他和程玉以前的官职是一样的,自己的年纪又比程玉要大,自然不用对他客套什么,何况他是医生,平时就不拘小节,而程玉对这些本来就不太在意,也没有注意到此时张仲景的失礼。
程玉听了,忙将张机请进府邸,带到了自己的书房,由他为自己诊断。
这次张仲景对程玉进行了更详细的检查,除了脉搏,又让程玉将衣服脱下,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又摸了一下他的骨骼,然后又长长的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久,他才告诉程玉说:“还好,你的病症发现的早,如果药材齐备的话,虽然治起来比较麻烦,但应该会有希望的,我给你一个方子,你按着上面的材料准备药材,经常服用的话,应该可以弥补你的先天不足。”
程玉一听,名医就是名医,许多普通医生看都看不了的病,竟然张仲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他对于张仲景是十分的信任,自然十分高兴。突然他心中灵机一闪,问道:“谢谢张先生医治之恩,我有一个朋友有这样一种病,常年干咳不已……”接着将郭嘉的病症说了一遍,医圣听了也很感兴趣,又询问了一些关于病症的具体问题。程玉虽然没有见过郭嘉犯病时候的样子,但据后人推断,郭嘉应该是死于肺结核,于是就说了一些结核病常见典型的症状。
张仲景听了,略一思索,就说:“这是一种先天不足的虚症,恐怕会是一种恶疾,按着他现在的情况来推算,恐怕没有几年的光景了。我给你留下一个药方,如果你见到他,就请交给他吧,如果他能坚持服用,应该可以保证让他颐养天年。”
程玉这会更是大喜,连忙千恩万谢,搞的张仲景对他也刮目相看,以为他对朋友比对自己还关切,不过如果他要是知道现在程玉心里想的是什么,恐怕会气个半死了。
给程玉开过两个方子之后,张仲景就坚持要离开,连一天也不愿意让程玉接待,在他的心中,什么样的应酬也没有那些等待他的病人重要。
程玉送走医生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下的几个重要武将和智囊请到了自己的新会客厅,让仆人们都退出去以后程玉对他们说:“虽然我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我想曹操不会因此而减少对我的敌意,从他派满宠作为使者来这里,应该就能了解到,——这个满宠是曹操手下的智囊之一,他来这里应该是怀有刺探军情的使命。我短期内还不想和曹操发生冲突,要和他结成联盟,不知道几位对这个想法怎么看?”
手下的几个人听了他的话,在下面商量了几句,也觉得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于是都纷纷表示赞同,不过大家的一致意见都是这个任务难度太大,恐怕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执行。
突然,下首坐着的一人发言到:“主公,我来到这里以后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劳,这次就让我去洛阳为主公说动曹操,与他结盟,以消主公心头之患吧。”
程玉扭头一看,原来是徐庶,按理说他的智谋那么高,做一个说客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于是说:“有元直先生去,自然是马到成功,我也可以安心了。”想了一想又说:“元直先生此去,可将伯母顺路接回来,免的久居异地,彼此挂念。”其实他的意思是怕将来再有人用徐庶母亲要挟徐庶,那就一点也不好玩了。
徐庶那里知道他的想法,只以为是主公关心自己,心下一片暖烘烘的说:“多谢主公关心,徐庶一定不辱使命。”
程玉又想到自己刚才大胆的计策,对徐庶说:“徐先生此去,不知需要带什么礼物?”
徐庶却回答:“只要带舌头去就好了,这样的事情其实对我们两家都有好处,如果能对曹操解说明白,就算没有礼物,他也一定会接受的。”
程玉一听,微微一笑说:“不过礼物还是要有的,我决定给曹操送一份‘特别’的大礼。来人,取纸砚来,再给我准备几个锦盒。”
堂下的人都有点奇怪,送礼还要纸砚干什么,不过他们心目中大多觉得这个主公高深莫测,这么做必然有他的深意,也就静静的看着。
程玉等纸笔拿来,在纸上写了一些什么东西后就折起来,如是写了三张,又拿过旁边军士手上的锦盒,将三张字条分别放在里面,然后命令手下人按着顺序贴上标签和封条。——程玉已经来到汉末三年了,自然写个东西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写的还是不怎么样。
最后,程玉又拿出一张纸,写好一封信后对徐庶说:“徐先生,如果曹操同意了盟约的话,你就把这封信带刚才的三个锦盒一起交给他,说我算出了他今后可能会遇到的三件大事,如果到时候他能遵照上面写的话,一定会给他一个惊喜。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徐州众将和东莱的人马当年都见过程玉神算大发神威的时候,自然对他说的话比较相信,想不到主公竟然会送一份这么大的惊喜给曹操,想必日后他必然会和主公好好相处的。
不过,下面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当然这种活,有要太史慈来干了,只见他满脸的疑惑问道:“三弟,如果是结盟也就罢了,是不是就不要泄露什么天机给他了?如果真的有大用的话,那岂不是便宜了曹操,要是没有用的话,又空给曹操留下话柄。”
程玉神秘一笑说:“这个不止对曹操会有莫大的好处,我们也可以因而获得大利,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做呢?是不是,二哥。”
反正太史慈对程玉就一句话,绝对信任。听程玉这么一说,也不管真的假的,就一脸佩服的回去坐到了自己的地方。
程玉正准备告诉徐庶他可以走了,但心中隐隐约约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沉吟了好久,才突然想起自己派去荆州的使者到底有没有把给卧龙凤雏的信给带到啊?自己被张机给忙活糊涂了,竟然忘记了这件最重要的事情。想通了这一节,忙叫人把那个士兵找来。
这人一进来程玉就问:“我叫你带的另外两封信你有没有带到啊?”
他马上跪倒回答:“禀告大人,两封信虽然都带到了,可是都没有见到本人。”
程玉一听,心里这个气,一个人也没有见到还叫都带到了,不过心中更大的是失望,就让这个士兵把经过详细的讲一遍。
程玉这才知道,此时的诸葛玄已经死去,而诸葛瑾想去江东碰碰运气,已经离开一段日子了,诸葛亮正是少年,不甘坐守家中,也要四处去求学,所以程玉派去的人只见到了还是个孩子的诸葛均。而庞统也是因荆州文士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想去江东看看有适合什么自己发挥好地方,如此一来,让程玉平白高兴一场,最后两个人都没有找到,不过程玉也不是很伤心,一切都看缘分,自己有了徐庶陈宫这样的人就已经很满足了,何必要把天下的名士一网打尽呢,更何况就算自己想他们跟自己,他们是否看好自己还是未知数,当然不必为虚渺的事情发愁。
第二天,满宠就告辞要回去了,他这种人,不需要去观察一些什么细节,只要大略的看一下,对徐州的大体情况已经很了解了,他对徐州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看的出程玉在内政方面下了比较大的本钱,和当初陪同主公一路打过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