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于是曹昂转身出去,一会儿,手捧锦盒回来,曹操正要接过,一边随侍的典韦瓮声瓮气的说话了:“主公,程玉本是敌对之人,主公打开怕有危险,还是我来代劳吧。”
曹操虽然不相信程玉会谋害自己,毕竟现在自己是他的唯一盟友,也算是他的保护散,但还是对典韦说:“好吧,就让你打开,不过子满也要小心一点。”
典韦应了一声是,走过来将曹昂手上的锦盒接过,距离两个主公远一点,又把盒子的正面偏向没有人的地方,才用手指挑开封条,将盒子打开,见没有什么异状,才把盒子拿到自己的面前,原来里面也是一个字条。
典韦将字条取出,把盒子放下,双手捧给曹操看,一边还说:“主公,不过是一个字条而已,不知程玉为什么还这么宝贵,用盒子主公送来,还不让大家看。”
曹操接过字条,对着烛光一端详,顺口就念了出来:“戟不可失。”
“机不可失,什么机不可失。”一边的混人典韦问。
曹操对自己这员爱将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又气又笑的说:“不是机,是戟,是你拿的那种戟。”
“戟?戟不可失是什么意思啊?主公有什么重要的戟吗?我很少见到主公会用什么戟啊?”
曹操也觉得莫名其妙,想不通里面的意思,但看到典韦抱头苦想的样子,觉得好笑,也就顺口说了一句:“他是说让你不要把戟弄丢了。”典韦信以为真,点点头,带着一种很了解的表情说:“好的,我会记住的。”
曹操也没有在去管他,只是在苦苦思索程玉字条上的意思,他却没有想到正是自己刚才无意的一句话,就救了典韦的命。
几天下来,曹操在宛城呆的无聊,最后还是不小心犯了命中注定的错误,将邹氏请进了自己房中。
接下来的几天,和演义上说的一样,典韦喝了贾诩请的酒,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去睡觉,睡的正香,突然感觉有人在拉自己的手腕,典韦以为是军士和自己开玩笑,咕囔了一声,就要翻个身,没想到身体一动,听到镗锒的一声,这才想起自己手腕上帮着自己的双戟。
原来那天曹操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典韦这个头脑简单的人把他当成了真的,不过他也真怕自己的戟丢了,以后打架的时候就没有顺手的家伙了,于是平日里戟不离身,就连睡觉的时候都用鹿皮绳绑在自己的手腕上。而胡车儿哪里能知道这些呢?于是在偷戟的时候才拉动了鹿皮绳被典韦发现。
既然典韦发现了,反映可就一点也不慢了,一骨碌起来正和胡车儿打个照面,见胡车儿还要拿自己的戟,连忙抬手和他抢了起来,胡车儿见大事不妙,既然已经被发现了,只能转身撞开帐门跑了出去。
典韦听到外面响起了一片“抓刺客”的声音,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戟,嘀咕了一句:“还好我绑在手上了,不然不让你个小兔崽子偷走了,程玉还真神啊。 哎呦不好!”
典韦突然想起自己没有在主公的身边,不知道刺客会不会跑到主公那里去,连忙拎着双戟跑到了曹操的大帐,掀开帐帘跑了进去,却发现曹昂和曹安民已经在里面了,曹操不慌不忙的抬起头来,看到是典韦,问道:“外面什么事情啊,这么喧闹?”
典韦一见主公这里没有事情,忙行礼说:“回主公,有刺客来盗我的双铁戟——嘿嘿,那个程玉的纸条还真准啊。”
曹操听了心中一惊,如果只是个巧合的话还好,要是真的程玉能掐会算的话,恐怕今晚的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他正在想,就看到一个士兵慌慌张张的跑进大帐来说:“报主公,刚才我们追刺客出去,却发现大营外围满了人马,还有人正在陆续集结,怕是有人要造反啊。”曹操一听大惊,忙站起身说:“子修、安民,快和我出去看看。“
一群人刚出了营帐,四面的喊杀声就响起,曹操再想组织抵抗,却已经晚了,四面的敌人已经冲了进来,曹安民一见士兵已经混乱了,忙对曹操说:“主公,现在的情势怕已经不妙了,还是先跑出去调齐后面的兵马再来平息叛乱,孩儿帮您在这里抵挡一阵。“
曹操一听,虽然有点不舍但也没有办法,只得带着身边人向东面冲去,还没有跑多远,敌兵就越来越多,身边的曹昂和典韦也都纷纷带领人马加入到阻截的队伍之中。
曹操心中愤恨不已,只想快点到自己的地盘上,召集人马把宛城铲平,把自己这几个关心的人救出来,跑了没有多远,迎面正遇见于禁迎面而来,曹操忙喊:“文则快来助我杀敌。”
于禁应了一声:“丞相休惊,末将特来杀敌。”说完,引着带来的人马向大营方向杀去。
这场大战,直杀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于禁才带领人马回来,此时的曹操已经和其他众将汇合在一起,一见到于禁带人回来,忙迎上前去问:“文则,典韦怎么样了?”
于禁一听,一脸羞愧,低下头去,曹操一看,心中冷了半截,一抬头看后面有两个军兵抬着一张抬床,上面正是典韦,曹操扑过去嚎啕大哭:“典韦啊~典韦……”却突然听到有人低声说:“主公,典韦无能,让主公受惊了。”
曹操顿时哽住了,惊异的抬头一看,典韦正挣扎着要爬起来,曹操忙一把按住他:“典韦,不要动。”这时于禁才在身后说话:“主公不要误会,末将无能,让典韦将军受了重伤,但安民和子修主公末将没有能救回来,请主公降罪。”
曹操一听,这才安心,对于禁说:“文则不要自责了,能救回典韦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快,快将典韦送回大营,让医生好好的治疗。”又一看众军士都已经狼狈不堪,再打下去,怕有更大的损失,只有退回了兖州城。
但曹操此时对程玉已经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想不到他竟然真的如此厉害,如果今天不是那一个纸条,说不上连自己都难以活着离开,如果自己不是和暂时不用和程玉作对的话,面对这样一个人要承担多大的危险啊。
就在他怀着这样的恐惧会到许昌的时候,他没有想到,此时的程玉也已经马上就要遇到麻烦。
那天,程玉正在府中和太史慈练枪,突然有一个军兵进来报告说:“禀将军,外面有一个自称是江东乔大人家人的,想要求见将军。”
程玉一听,自己这个干爹自从回到江南以后,和自己一直都没有联系,今天有人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连忙加个请字。
来人一进来,一眼就看到程玉,抖衣服跪倒说:“小人参见大少爷。”
程玉一听这个称呼有点奇怪,继而恍然,自己不是乔玄的干儿子吗,不过还是有点奇怪的问道:“我以前见到过你吗?你怎么会知道的我就是的?”
那人说:“老爷告诉我,年轻英俊而又气质高贵的就是大少爷了,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程玉一听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又问:“父亲大人要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那人一笑说:“少爷,是件大喜的事情啊。”
程玉一听是喜事,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只听到那个家人继续说:“老主人已经将两个小姐许配了人家,一月之后就是大婚的日子了,老爷想请少爷您回去参加她们结婚的大典。”
程玉一听,心中也是十分高兴,想不到自己这两个小妹妹一年不见也都要嫁人了,想起调皮的小乔,不知道谁会倒霉到娶她呢,会被她搞到鸡飞狗跳吧。突然间,程玉已经明白了,自己真是在三国呆的时间太长了,都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三国人了,大乔小乔要嫁人,自然应该是孙策和周瑜了,于是试探着问了一句:“想来是孙伯符和周公瑾吧?”
那个家人听了一愣,随即脸上带上了钦佩之色:“少爷果然厉害,我还没有说,您就已经猜到了,就是这两位公子。”
程玉一听是他们两个,心中也赞叹不已,原来缘分就是缘分,如果自己不加以干扰,那一切都会按照自己的路线走下去,正要说自己会去参加,突然又有一个士兵跑进来说:“大人,不好了,徐州发生了大事情,几位大人正在大厅等待大人过去商量。”
程玉一听发生了事情,忙对身边的人说:“带我爹爹派来的人去客房休息,我先去大厅看一下,一会儿忙完了我再见他。”
那个家人也是十分乖巧,忙说:“少爷要以公事为重,我先去客房等少爷回来。”然后退了下去,程玉也奔前厅而去。
等到了前厅,程玉发现在徐州的众将都已经来了,且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凝重之色,程玉心中一阵不安,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他把头转向了陈登,在几大谋臣里,负责情报收集的是陈登。
陈登见主公把目光投向自己,上前一步说:“主公,刚有一个坏消息传来,袁术袭击了徐州南部,杀了广陵守将郝萌,占领了广陵,正在向淮安一线移动。另外青州田楷投降了袁绍,袁氏兄弟之间似乎有什么默契,现在也正在青州北部集结兵力。连汝南的刘备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有探报说他的兵马似乎在汝阴附近出现过。”
程玉忙令军士取过地图,虽然地图不是很精确,此时裴秀还没有生出来,没有新的地图理论,但还是可以看出个大概,淮安在洪泽湖东边,已经很靠近徐州了,而汝阴在颖水西侧不远,颖水是淮河南北向的一条支流,是豫州和徐州的分界,如果说这三只部队之间有默契的话,现在的程玉就已经被完全的包围了。
程玉看到这个情况,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三方人马一起进攻的话,徐州恐怕就危急了,他转过头来面向众军师,发现大家的想法和他基本上差不多,脸上的表情已经能够说明一切。
程玉问道:“大家对现在的情势有什么样的看法?”
大家都想了想,然后徐庶作为首席军师先发言了:“主公现在三路人马之中,袁绍的军势最盛,我想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和曹操结盟,应该妥善的使用这一个盟友,我想只要曹操在并州附近作出集结人马的态势,袁绍应该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他的心目中,曹操才是他最大的对手。而淮南袁术一路,我有这样一种想法,江东的孙策现在风头正盛,可他与袁术却有杀父之仇,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和他有交情的人,去豫章见他,挑拨他和袁术关系,由他兴兵攻打汝南,恐怕袁术只有撤退一条路了,我们就可以专心的对付刘备,等击败了刘备之后,我们再好好的向袁术报仇,夺回失地。就是有一个难点,要什么样的人去说动孙策,才能让他出兵呢?”
其实徐庶还不知道程玉和孙策的关系,程玉借兵的事情现在恐怕天下只有程玉他们三兄弟,和孙策手下的人才能知道,而且更让徐庶想不到的是,程玉马上就要做孙策的大舅哥了。
听了他的建议,程玉觉得大有道理,又征询的向身边其他人看了一眼,陈登陈宫也都点了点头。于是他说:“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话,那么孙策那里由我来想办法,许昌曹操那里……”
陈登出来说:“主公,许昌那里就让我去吧,虽然徐先生更适合,可他还要为主公出谋划策,我一定不辱使命,要曹操支援我们。”
程玉听有人请命,也就同意了,大家散会各去准备自己的事宜,程玉也要想想自己怎么能让孙策出兵。
程玉一边想怎么说,一边向自己的书房走去,准备在那里冷静的措一下词,请孙策出兵,正好路过客房,看到里面等待的乔玄家人,突然心中有了一丝灵感,叫身边的士兵请他出来,和自己一起来到了书房。
进了书房,程玉叫那人也坐下,那人对大少爷千恩万谢后,才敢做在外面的客位上,程玉等他坐好了以后对他说:“你叫什么名字。”那人忙回答:“乔安。”
“乔安啊,虽然我对两个妹妹出嫁非常想去道贺,但恐怕我已经去不了了,袁术刚刚派兵攻打徐州,切断了向南行的道路,作为一地的守备,我不能离开这里去江南了。这样,我写一封信给父亲大人,你帮我带回去,然后我派个贺喜的使者带着兵马送你回去。”
说完,拿起一张纸写了封信,交给了乔安然后对他说:“你先下去休息把,我明天派人送你回去。”
等他出去以后,程玉开始考虑去贺喜的人选,当然这个人的使命不仅仅是送贺礼那么简单,程玉的真正目的是让他能够说服乔玄为自己说话,好促使孙策去攻打淮南。想来想去,身边的谋士只有三个,陈登要去说服曹操,剩下的两个人要互相参谋一下意见,免得一个军师在谋划上有什么遗漏,还有什么人是可以使用的呢。
正巧糜竺来向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