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营地,太阳一点一点的升高,却不见对面有一点动静。
这边孔融等的已经不耐烦了,看看日影正是指向正北:“算了,做好守城准备吧。”就要转身离去,突然眼睛直丁丁看着对面的营盘。
原来,对面的黄色旗帜缓缓的降了下去,一面白旗升到了旗杆的顶端。一会儿,营门大开,一队队人马由里面出来,不过都没有甲胄兵器,头上象征着身份的黄巾也都没有戴。
在城下排好队型,一匹马由当中缓缓走出,马上坐的正是管亥,双手背在身后,似乎绑着。来到城下对城上喊道:“罪人管亥,今带领手下,向北海相国投降。”
孔融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看来这个管亥也不是那么不识时务的人吗,对他的恶感一下子少了许多,连忙对城下喊:“管将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今日你改邪归正,乃是天子之福,苍生之福啊。”又对守城的兵丁喊,快开城。
正待自己下去接,又一想还是安全重要,于是转头对身边说:“二弟三弟去把管将军接上城来,顺便带兵去把军队也接收了。”
程玉闻言欣然下城,先和太史慈把管亥绑在深厚的手解开,安抚一下,然后派兵丁清点了降卒,共有万把人,先把他们安排在原来的营寨,只是收走了兵器,然后换上大汉的旗号,最后三人一起回城。
到了城内直接进到孔融的府邸,孔融早在厅上等候,见了管亥先彼此客气了一下,然后分宾主坐好。
程玉首先说话了:“大哥,今日清点管亥部曲,共有万余。请大哥编入郡中共保城池。”
一边管亥听了有点不乐,难道是程玉嫌弃自己的兵马是土匪不愿接收吗?自己今天说向孔融投降不过是因为孔融是程玉的上司,给他点面子而已,要是真在他的部下,还能有什么意思呢。
孔融一听还是很满意的,对程玉说:“三弟所说有理,但北海城虽然兵微将寡,不过朝廷体例如此,我也不好改变。不如将管将军的部队和你的民团合并,由三弟统一指挥,既可照应地面,又是民众之兵不违体例。”
旁边的幕僚也是一起附和:“三爷带兵和主公带并都是一样的吗,反正是自家兄弟。”
这样管亥才放下心来,程玉稍微推辞了一下也欣然接受了自己的胜利果实。不过还是要和孔融讨点报酬的:“大哥,虽然如此但这兵马一多,小弟的粮草恐怕接济不上了,加上这些人马都带有家眷,小弟想为他们讨口饭吃,请大哥帮忙。”
孔融那里怎么肯出血,推搪说:“北海近年虽少遭兵火,但也府库空虚,这样吧,我给你白银五千两,一个月的粮草,其他的你就自己去筹措一点吧,另外北海地界荒地不少,城东几十里就是滩涂,虽不十分肥沃,但面积极广,住上几千户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又是无主之地,送给兄弟,你们就自己建个村落居住去吧,也省了置地之钱。”
程玉一听,虽然竹杠没有敲成,不过这个结果也是很满意的,连声称谢。
过后几日,程玉就在帮助士兵建立家园,山上本来有些积蓄,加上孔融赞助的也够支持到收获季节了,然后对军队进行了一下整编,去掉了一些老弱让他们回家耕种,共连自己原来的人马留下七千多人,把每个营扩充到两千人,在百夫长上又设了牙将,统领五百人马,自己的一百亲卫没有增加,但全部挑选最精锐的人马,由原来的副统领石虎管辖,石虎是个粗人,对带兵多少没有什么意见,何况这里的人大多和他对脾气。另外设立一个骁骑营,把其他比较精锐的人编成了骑兵,由现在的副统领管亥直接指挥。
而太史慈除了帮程玉训练一下士兵外,一直呆在城里。
这一天,孔融派人来请程玉,说有要事相商,程玉带上自己的几个头领和心腹来到城里,却原来是徐州的使者来了。
这个使者正是糜竺,太史慈也在一边陪座,等程玉他们到来,刚刚和糜竺寒暄了几句还没有进入正题,突然,外面一个哨探急匆匆的进入府中,连通报都没有就闯了进来,见到众人诧异的望着自己,赶忙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气喘吁吁的说:“报告大人,现在北方有一哨人马杀了过来,约有几千,喊杀震天,马上就要到城边了。”
孔融一听大惊失色,连忙和两个兄弟带着部曲到城边观看。糜竺也跟着大家一起过来。
待到城墙上,只见军士已经严阵以待,不远处黄沙滚滚,显然有大批人马正在杀来。
孔融一见,喃喃道:“这又是哪里的人马,难道又是贼人吗?这次城池还没有做准备,这可怎么办?”
程玉一看孔融这样,心里凉了半截,跟着这样的大哥以后还有的混吗?既没有大才也没有大智大勇,只可以用来吟诗做赋,如果想成乱世英雄的话是没有机会了。
不过现在也只能安慰他说:“大哥不用惊慌,还有我和二哥呢。让我们先去城外看看,如果来着不善,也就是兵来将挡,也不用怕了他。”
“那就全仗两位贤弟了。”
程玉心中默叹一声,拉着一边在生闷气的太史慈下城了。
一会儿的工夫,滚滚尘土就到了眼前,一哨人马杀了过来,为首一个黑大汉,不是特别高的身材,但是一身的腱子肉,连盔带甲都是黑的,就连跨下的马都是黑的,整个一个木炭成精,不过长的到是威风凛凛,豹头环眼,络腮胡子,手中拿着一丈多长的蛇矛。
来人看到程玉和太史慈两个人也不说话,直接就冲了过来,举矛便刺。一边的太史慈也不是什么文静人物,也不问话,抬枪就迎了上去,打了十来个回合,这边太史慈就有点被动了,一边的程玉想插话,可是两个人都是火性子,谁也没空理他,想要提枪上去帮忙,一考虑自己的枪法还是算了,拔出宝剑加入战团。
原来那天智擒管亥,士兵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又把枪给程玉拣了回来,自己想给管亥用,管亥说什么有不收,想给太史慈又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的时候少,偶尔见到又忙着公事没有时间说。
加了程玉手中的宝剑,才勉强把这个人抵挡住,这人越杀越高兴,不由哇呀呀的怪叫起来。程玉正想说话,那边又来了三员武将,一红两白,红脸的汉子想过来帮忙,却被年纪大的白脸将官拉住,然后高喊一声:“翼德,退下。”
程玉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来得正是刘关张三兄弟,旁边多的一个正是赵云,张飞听了大哥叫,只能不情愿的拉马回去,一边走一边还在马上嘀咕:“难得今天杀的过瘾,又让大哥绞了。”
程玉仔细看了一下这几个人,发现刘备长的也不是很夸张,虽然方面大耳,两手很长,但还是达不到及肩过膝的程度的,不过面目看起来还是很诚实可靠的。
另外的关羽,长的比自己还高一块,恐怕要有一米九了吧,肩宽腰细,标准的美男身材,一身绿装,骑着黄马,这些人里就他色彩最丰富。
马的一边挂着那杆驰名天下的冷艳锯——青龙偃月刀,这刀通体都是金属的,刀刃也比一般的大刀要厚很多,刀头也长,看样子如果自己的枪是五十二斤的话,那关羽的刀有八十三斤是一定的了,不过这个重量也不轻了,关羽能用他做武器,自然体质要比别人好太多了。
关羽的脸色是陕北人的红法,还没有达到所说的枣红色,却真的是卧蚕眉单凤眼的美女象,不过颌下的长须让他看起来阳刚气很足。
要说美女,身边的赵云要比他像多了;这个时候的赵云看起来比程玉自己还要小,一身银盔银甲,白色绣花的战裙,骑着一匹白马,手提银枪,用说书人的话说就是一个银娃娃,脸上也生的好看,雪一样白的肌肤,如果不是身上百战的杀气,真的要以为他是男装的女子。
不过赵云长的漂亮却丝毫没有扭捏的神情,与张飞站在一起在威风上也一点不逊色。程玉看到他的脸突然有种感觉,自己是不是长的太丑了?
正在注目之际,对面的刘备提马过来,问道:“请问两位将军是何处的军马,可是这北海城的?”
太史慈见程玉呆呆的望着对面的人,怕他失礼,用手拉了一下程玉然后对刘备说:“正是,我们是北海相麾下的人马,你们是……”
刘备一听,连忙拱手道歉:“莽撞莽撞,我是平原刘备,这两个是我的兄弟关羽张飞,这员白袍小将军是北平公孙瓒麾下的赵子龙将军,我们受田大人之命去徐州支援,路上听说有山贼在攻打州郡,就兼程赶了过来。愚弟卤莽,还没有问清就动手和两位打了起来,请两位原谅,不过看现在的样子,想是黄巾贼兵已经退去了,在下就不叨扰了。”
说完一拱手就要走,程玉一看,连忙挽留,这些可都是三国名将啊,和他们好好攀攀交情自是对以后大有好处。
刘备听说徐州也有使者在北海,也想问问前线军情,就带着兄弟随他们进到北海城内。
这孔融和刘备本是素识,一见刘备来了,忙抢上几步,躬身一揖:“使君驾到,下官未曾远迎,万忘恕罪。”
刘备见到孔融对自己行礼可是吓了一跳,按官职上来说虽然自己也是平原相,但孔融可是还有安东侯等爵位在身,论身份,自己自是拍马都赶不上,只要孔融记得见过自己这个人,就已经让他受宠若惊了,竟然孔融会抢先向自己行礼,怎不让他手足无措。
孔融一见刘备的表现连忙说:“使君不要疑虑,您就算没有官职,也是帝室之胄,也是君;我们即使位居极品,也不过是庶民,是臣。臣向君行礼,乃是天经地义,请不要不安。”
孔融就在那里躬身不起,刘备没有办法,只好双手把他扶了起来,也算是受了这一礼,正要介绍自己身边的关张,孔融已经先说了出来。
“这二位应该就是云长和翼德吧,昔日虎牢关前曾经见过你们的雄姿,一直万分景仰,这位,恕我眼拙,不曾相识。”
刘备连忙把赵云介绍给孔融。
孔融想了一下,似乎有印象:“是不是在界桥枪刺文丑的赵子龙?”
“大人果然博闻强记,正式区区在下。”
“早就听说了将军的大名,一直无缘结识。想必使君已经认识我这两位兄弟了吧?”
“兄弟?”
“对,我们三个人已经……怎么说来着……已经桃园结义了。”
“桃园结义?哈哈,大哥,他们也是桃园结义,我们也是桃园结义……”一边的张飞听了,咧着大嘴笑了起来。
刘备连忙呵斥道:“翼德!”这边张飞马上闭上了嘴。
孔融听了可是大感兴趣:“原来真的有这么一种风俗啊,以后可要好好研究研究,呀,想必你们也是和我三弟……”
程玉一听不好,再说下去就要说漏了,连忙打岔,问刘备:“使君是要去徐州吗?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
一边早已经被遗忘的客人终于说话了:“诸位,且听小可一言。”
原来是糜竺在一边插话,大家又互相介绍一番,才听糜竺说起徐州的经过。
程玉也跟着复习了一下三国知识,原来曹操之父曹嵩本在青州地界居住,现在知道曹操占据了兖州要去投奔他,经过徐州,陶谦怕他在徐州地面出事,特意派兵将保护他,结果没有想到手下人监守自盗,杀了曹嵩,夺了财物跑了。正好给了曹操攻打徐州的借口,立刻带着兵马向徐州杀来。陶谦一看事情不能善了了,就向北青州的田楷求救,等了几天不见有人支援,就又想到了南青州的孔融,这才派糜竺来。没想到,在这里还碰到了北青州来的刘备等人。
听糜竺说了以往经过,刘备也在一边插言道:“我在虎牢关前曾经受到过陶公的帮助,听田太守之命更是不敢怠慢。但手下兵微将寡,特去向公孙太守借了一千兵马和子龙将军,因此来得慢了。也请孔大人看在以前并肩作战的份上相助一臂。”
孔融听了两个人的话,面露为难之色:“下官虽然手上有一些兵马,但是朝廷的,又怎么敢随意调动——要是说粮草吗,我到可接济一二。”
两个人听了,大感失望,孔融也觉得这样似乎太不给两个人面子了,就又接着说:“要不这样吧,你们可以和我三弟谈谈,他的兵马乃是私兵,不由朝廷管辖,只要他同意了就可以。”
程玉一见两个人把希翼的目光投向自己,马上毫不犹豫答应了,但转念一想又加了一句:“但我的武艺太差,还想把二哥借来一用。”
孔融心里这个不痛快,但自己说的和他去商量,也不好再说什么,看太史慈也是跃跃欲试,只好同意了。
你说程玉为什么想也不想就答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