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州军少,但斗志上已经输了一大截,又没有什么人有组织的抵抗,不过是一天的工夫,到了晚上,东郡的形势已经稳定下来。
接下来的工作就繁重了,程玉要在对方反扑之前将东郡的粮草军备利用手下有限的兵力转移出去,如果到时候还转移不完,只能忍痛销毁掉了。这个工作忙的程玉都没有时间去再说服郭嘉,其实他的心里知道,说服郭嘉看来又成为一个不可实现的任务,与其把时间消耗在那个上面,不如继续和郭嘉斗智斗勇,先努力的为自己创造比较好的形势,等水到渠成在解决郭嘉的问题。至于郭嘉是不是会想不开,他连考虑都不用考虑,就如同他信任郭嘉的为人一样,郭嘉也一定会信任自己的为人,既然他已经知道自己还会给他机会,想来他不会如此轻生的。
果然没有几天,消息就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此时曹操已经由河北回到自己的老窝,正在陈留附近整顿自己的兵马准备前往兖州前线亲自迎战。一听说东郡失守,郭嘉又生死不明,曹操“哎呀”了一声,差点被过气去。
一边的荀攸忙解劝说:“主公不必为此过于担心,奉孝吉人天象,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曹操却说:“虽然我也如此希望,但奉孝为人忠诚,定不会为自己的安危而屈身程玉,而想让程玉放他也不可能,恐怕他一定会以身殉国,我们马上出兵,无论怎样都要赶快将东郡夺回来并探实奉孝的生死。”他的判断可不错,把郭嘉的性格分析的一清二楚,可惜他猜的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局。
为了协同作战,曹操不但自己由北方带来的兵马全军出发,还令兖州的其他各郡也出兵协同作战。
等在路上,有士兵回来禀报说,郭嘉没有阵亡,被程玉军在东郡城内活捉,曹操连同手下众将都有点惊异,许禇多少有点头脑简单,冒出一句:“不会是奉孝先生投降敌军了吧?”说他头脑简单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在说一个自己判断的叛徒时还能用敬称的人也空前绝后了。
曹操听到这一说法忙反驳:“不会的,奉孝一向对孤正心忠心耿耿,无论如何也不会弃孤而去,一定是东郡发生了其他的事情。”虽然话说的满满的,但他的心里也多少有点嘀咕,他也是真的太重视郭嘉了,生怕这个自己最重要的人会离开自己,但当程玉决定收服郭嘉的时候,似乎这件事情已经不可避免了,何况郭嘉早就应该“离开”他了呢。
曹军就在这样的紧赶慢赶中到达了东郡城,迎接他的没有敌人,只有郭嘉带领少数残兵败将,曹操见到郭嘉,欣喜万分,他知道就算郭嘉投降了敌人也不会回来做自己的卧底,只要能见到他,就说明他还是没有投降敌军,忙问他东郡城最近几天的状况。
听了郭嘉的介绍,曹操的心里对兖州发生的事情渐渐有了一个轮廓。
原来,曹操大军一出动,风声就传到了东郡,程玉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自己这次战役只能取巧于出其不意,如果自己恋战,就会被四面而来的敌军包围,那时侯自己的生死真就不由自己做主了,所以,他加快了撤退的步伐。
在临行之前,程玉又一次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郭嘉请到了自己住的地方,对他说:“奉孝先生,明天我军就要离开东郡城,以后这里的安定就看您的了,但我说的事情希望您可以好好考虑,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在一起的。”
果然第二天,程玉将一些不肯投降的俘虏交到了郭嘉的手里,带领自己的人马离开了东郡,郭嘉也是很不简单,凭借这少许的人马竟然让东郡一点混乱都没有产生,几天以后,曹操的部队就赶到。
不过曹操现在想知道程玉军的进一步动向就很难了,毕竟现在东郡的人马已经全军覆没,能维持治安就很有成绩了,总不能指望他们在派人去侦察徐州军的动向吧?下一步的行动,只能靠这几个智囊的分析了。
经过大家的分析,一致的结论是,程玉连续搞了兵困山阳,奇袭东郡这样的事情出来,恐怕目的是在调动曹军兵力,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东线城市。
果然他们的预测十分准确,但也没有一点办法来阻止,部队没有行进多远就见到了由鲁国逃散出来的军民。曹操截住一询问,才知道徐州军由东郡撤出来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兵鲁国,这里在曹仁撤走的时候虽然留下了不少的守卫力量,但他们一听说东郡失守,兖州东部数郡都成了孤城,粮草也全数被截,又有谁有心思打仗。所以徐州军到来之后,只是一天的猛攻,鲁国的“都城”就被徐州军攻克。
听到这样的消息,曹操心底冰凉,忙命令部队加快行军的速度。如果鲁国这么快就失守的话,那么附近的任城恐怕也十分危险。又行了一天,任城的难民就来迎接他们了,又询问了一下,果然又不出曹操所料,敌人在拿下鲁国之后连休整都没有,就直接又进发任城发起了攻击。
曹操想再进一步加快行军速度,郭嘉连忙劝谏说:“主公不可操之过急,如此恐怕会中了程玉的圈套。他如此不加休整的对东部数郡连续发起攻击,想来是要使我军疲于应付,如果我没有猜想错的话,此时他应该已经攻克了任城。现在我们赶过去,恐怕刚刚到达就会听到程玉又在进攻下一个郡县的消息,即使他就在任城与我们决战,但他是已经修养过的军马,而我们却是长途行军的疲劳之师,到时候情况会对我们非常的不利。”
郭嘉的话,让曹操猛然警醒,确实跟在敌人身后转来转去的话,即使追上敌军,自己的战斗力也会下降,到时候很容易有被敌人击溃的危险。
曹操一直对郭嘉信任有加,又是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主,既然肯让郭嘉随军就是对他没有什么怀疑。于是虚心的请教:“那么奉孝的意思是……”
“我看敌军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山阳,他的军队到达那里可以马上兵力上的优势,如果强攻的话,在我们由任城赶回来之前,有很大的可能击败子孝和子廉,毕竟东郡失守的消息对他们的军心影响也很大,而东平那里,背靠冀州,所受的影响相对就少一点,而且下一步继续进行奇袭的难度也会增大。”
这么一分析,曹操马上就明白了,于是下令自己手下的人马改变方向,全速赶往山阳。
终于,这次他们赶在了徐州军之前,为了体现郭嘉意见的正确性,次日程玉带领的兵马就也赶到了山阳城下。
听说曹操先自己一步赶到,程玉并没有太大的惊讶,自己的计策被对方识破一点也不奇怪,毕竟曹操横扫天下靠的是自己强大的智囊团。不过多少有一点可惜,如果能再牵制敌军一步的话,在攻下山阳后就可以与曹军决战了,到时候自己占据了城防之利,敌军又连续长途跋涉那么久,就算再厉害也要吃点亏。
不过现在既然被敌人识破,情势就完全反过来了,自己在兵力上一点也不占优势,程玉也和曹操一样,从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次的两路进兵计划本来就分散了不少兵力,再除去防守地方,和自己留在任城牵制曹操的兵马,现在在兵数上已经处于劣势。
现在自己又是真正长途行军的一个,恐怕如果进攻山阳的话,搞不好会损兵折将,于是程玉也召开了一下军事会议。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就是说在事情的分析上,往往聪明人回出奇的一致,就如同这次,所有的军师都认为现在已经不适合继续进攻山阳,不如真就把人马回撤到任城,将攻守之势逆转一下,借助城防之利来削弱曹操兵力上的优势,这样才比较势均力敌,更有取胜的把握。
既然大家的意见和自己一致,程玉就没有什么可犹豫的,次日夜里就带领兵马撤离了山阳郡。
这一手,自然也逃不出郭嘉等人的意料,但现在自己的军心刚刚稳定,何况以徐州军的状况,不可能没有什么准备就撤退,如果不小心中了对方的诡计,对自己才鼓舞起来的士气又是一个大打击,为求万全,曹操军还是没有出城追击。
这样的和平持续了月余,除了北面的于禁和张郃还在对峙以外,程曹两家已经没有任何军队在正面对抗了。这段时间最忙的当数防守许昌的荀彧,他在短短的一月功夫就又为大军筹募了不少的粮草,现在正由满宠押送,已经在路上。
粮草问题被解决,曹军的士气终于恢复的比较好了,现在只要等这批物资到达,曹操就可以向程玉发起反击,将自己失去的郡县努力夺回来。
总算,背负着兖州曹军所有希望的粮草无惊无险的到达了山阳,毕竟曹军对这批粮草的保护十分周全,大家都知道如果这次粮草再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兖州都将落入程玉的手里。
有了粮草,曹操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在大家舒舒服服修养了几天以后,曹操终于统帅兖州兵马对徐州军发起了反击。
目标自然直指程玉现在正在的任城,一路上,曹军行进的很小心,他们都清楚程玉用兵一向不拘一格,又机智百出,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搞出点什么出人意料的花样来,和他对战,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这一次的担心还是多余的,直到任城之下,曹军都一直没有受到任何形势的骚扰。难道程玉真的准备凭借坚城与自己决一死战吗?这似乎不是程玉一向的风格,这样的平静更让人心神不宁。
于是在安营下寨的时候,曹军四面派出了人马巡逻,这样的巡逻还真的有成效,果然有一个徐州的密探被巡逻队抓住。
曹操一听自己抓住了奸细,命令手下的人严加审问,一定要问出现在城内到底有什么样的阴谋。
审问的将官还算不失所望,不过一个时辰就回来向曹操禀报:“禀主公,我已经审问明白了,程玉想在今晚劫营,命令他们监视我军的行动,观察营寨的地形。”
“你是如何问出来的?”曹操忙追问了一句。
“禀主公,奸细开始不肯招,在我们严刑拷打之下才说出了这样的供词。”
曹操听了这样的话,看了一下身边的众谋士,大多陷入了思考之中,于是一挥手,让那人下去。
满宠隔了一会儿进言道:“既然是严刑拷打出来的口供,应该比较可信,为防万一,我看今夜我军宜严加防范。”
荀攸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不过有补充了点:“为防敌人是虚张声势,图劳我心力,或是故意散播这样的消息,我军今晚比较适宜轮流休息,如果敌人偷袭我军也不会太狼狈,如果是敌人的计策,我军也不会太劳累。”
曹操觉得这样的建议已经接近很完美了,但看了一眼郭嘉,却发现他还在苦思之中,也就没有急着发布决定,想听听郭嘉的意见。
过了半晌,才听郭嘉缓缓的说:“主公,程玉用兵一向深喑虚实之道,擅用诡计,今晚的事情,我想不会那么简单,如果面对我军,程玉也会用如此低劣的偷营手段,那岂不是不符他‘鬼狐’的声明?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是多做一些准备为好。……”
这天晚上,曹操军的主力都埋伏在了军营和任城之间的山上,军营里也留下了守卫的人马,并另有大将在军营附近埋伏,不过曹操已经严令他们,只有确定了敌人的行动才可以发动。现在只等程玉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了。
看着夜越来越深,一会儿已经是三更十分,却没有一点敌人的动静,莫非敌军真的只是想消耗曹军的体力?山上的武将大多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只有郭嘉还坚信自己的判断。
果然,三更以过,却突然有了望的士兵说:“主公,各位将军,那里是不是敌军?”众人仔细一看,果然远处有一队人马正在悄悄向军营摸过去,曹仁想请示一下是否现在对对方发起突然袭击,曹操却摆了摆手,意思是等敌人主力来的时候再发动突袭。
可是这一队人马过去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的敌军出现,难道这些人马就可以劫营成功吗?敌人是不是太轻视自己的战斗力了?
一会儿的功夫,军营方向喊杀震天,看来徐州军马是真的发起进攻了,不过以这些人马恐怕以自己留给曹洪的埋伏人马就已经足够。
曹操在这里只等好消息传来,过了一段时间,从曹洪那里过来的士卒报告说曹洪的兵马已经出动并将敌人包围。可是紧跟着的另一个士卒所说的就不同了,“禀主公,敌人不知又从哪里杀出了许多人马,正在冲击我家将军的后队,情况好象有点不好。”
曹操听了这个,心里反倒稍稍放了一点心,如果敌人还有其他埋伏,这才比较符合情理,不过自己的主力人马都在这里,只要曹洪可以坚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