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孔融听到这样的回答,他多少也是有点意外的,他和程玉说这番话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也不对程玉抱多大幻想,却没有想到程玉竟然真的答应了这个条件。不过既然程玉都答应,他就更没有办法说什么,只是犹疑了一下说:“好,那么我去和百官商量这件事情。”
正如程玉对孔融的信赖,孔融同样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程玉进行过多的纠缠,既然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存在了,孔融见天色以晚也就告辞离去,他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程玉的态度。
当然,他的三弟同样也在困扰之中,他现在也要好好想想怎么能即不得罪大哥,又可以把这个赵王对自己的阻碍降到最低。
沉思间,突然门一响,程玉生气的抬起了头,自己告诉过这些手下的,平时没有事情就不要打扰自己,有事情也要先敲门或者说一声,怎么会这么随便进到自己的房间。
可一看到进来的人,程玉训斥的话突然又说不出口,原来进来的是不知敌友的刺客,他愣了一下,然后说:“原来是你啊,上次你救我的事情我还没有好好的谢谢你呢!”
“呵呵。”对方掩嘴一笑,举止间妩媚又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来,然后又说:“我这次来又是为了帮你一个大忙,还不知道你以后要怎么感谢我呢?”
听到对方又要帮自己的忙,程玉也有点奇怪,对着美人当一次好奇宝宝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虚心的问道:“不知道姑娘有什么教诲?”
“你是在为还政赵王的事情发愁吧?”
一听这话,程玉的脸色突然有点难看:“你刚才一直在外面偷听吗?”
“呦!我可是记得有什么人说过以后我可以随意的进出府邸的任何地方,人家不过是偶尔经过,值得你那么在意吗?人家每天盯着你,什么都见过了,我们之间还有什么秘密吗?”说着,自己的脸却先红了,也不知道真假。
程玉听这话也有点不自然,毕竟他还是比较闷骚的类型,对这种明目张胆的话,似乎有点不适应,因此连生气都忘记了。
“我听你们的话,也没有什么军情在里面,我也不算刺探军情啊。”她也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那你要说的是什么?”程玉多少恢复了点正常。
“你听过狼人的故事吧?”女刺客的脸色也正经起来。看到程玉抬起头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自己,她又继续说下去:“人如果是被狼养大的,即使有煮熟的东西给他也不会吃,你不妨就喂你的赵王一些好吃的生肉。”
程玉被一句话点醒,自己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迎刃而解,如果赵王以后受到的教育和身边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说自己好,给他灌输对自己有利的理念,那么在他的理念里,自己就是一个好人,恐怕要是做的成功,以后要他逊位给自己,他恐怕也会毫不犹豫吧?
不对,她是变法说自己是狼。等想明白这些道理以后,程玉终于注意到了细节,抬起头无奈的看着对方:“多谢姑娘提点,真是不知怎么感谢……”
“你知道的!”对方冒出这一句让程玉有点摸不着头脑,却看她娇羞的低下了头说:“你不是说要以身相许吗?以后让我做个皇后好拉!”
这句话的震撼性更大,程玉一愣神,突然见对方袖口寒光一闪,一直匕首直奔自己的咽喉刺来,还好老是受到袭击和暗算,让程玉的反应都快了不少,一抬手连想都没有想就向胸前划拉过来,一把凑巧将对方的手腕抓住。
此时的他已经来不及感受美女温润的肌肤,惊声问到:“你!……”
却见对方的另一只手突然向自己伸出的手臂挥了下来,程玉怕对方手里还暗藏着什么东西,只能一把将对方摔开。
“哎呦!你弄疼我了!”刺客的表情变化简直赶的上动画了,现在的声音又变的有点发腻:“你不是说你的人都是我的吗?我不过是来取你命你都不让,赖皮!不和你玩了。”
说完这话,转身跑出了屋子,又一阵清脆的笑声从外面传来:“记得啊,我可是刺杀你来的,还有不要总姑娘姑娘的叫我,我叫无瑕!”
程玉对这种突然的变化一点准备都没有,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也叫无瑕,恰好和自己胡乱起的名字相同,这是不是也叫缘分呢?她刚才说的话又是真是假呢?难道这是上天补偿自己的心愿?
他想了很多,在绮思纷乱之中当然也想起了老被自己冷落的貂禅,自己说要好好照顾她的,可还是整天在外面奔波。想到这里,他决定起身去貂禅那里,反正自己思考的问题已经有了结果。
路上他不由的想,今天无瑕会不会再来偷看呢?
次日,程玉又一次将亲信都聚集了起来,向他们宣布这个消息:“昨天孔太傅已经答应拥立赵王监国,而我也答应他还政于朝廷。”
“什么?”一听这话,程玉手下的人都纷纷议论,难道这是真的?这里的人大多是为了攀龙附凤的目的才会在这乱世之中各觅真主,也大多都知道朝廷已经无可挽回。难道自己主公的目的真的只是做一个贤臣而已吗?看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似乎又一点也不象。
在座的人大多智力比较高,都以怀疑的眼光看着程玉等待他下面的话,果然程玉继续说:“我不过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管理一下自己地方上的事情也就够了,至于国事,自然要由朝廷做主。”
这下大家才明白,还于朝廷的不过是国政而已,不过大家对此还是有一点疑虑,这话自然要由分量最重的徐庶问:“主公,虽然您愿意归还国政于朝廷,但恐怕以后行事就要遭到掣肘,而且万一被人利用来和主公您作对,也是后患无穷啊。”
“这个问题我已经想过了,只要有大哥在一天,他自然不会为难我,只要我不损害朝廷利益,他应该是处处都维持我的。至于以后,我有这样一个想法,请众位在身边找一些可信的人来,经常陪陪赵王,教他一些治国为君之道,另外赵王身边的亲随也都尽量选一些忠诚可靠的,这样让奸臣无法接近赵王的身边,自然就不会有人在赵王面前挑唆了。”
听了这话,徐庶马上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随口夸赞道:“主公的思虑果然缜密。”全然忘记了程玉冲动起来,那种让人无可奈何的感觉。
不过他又追加了一句:“如果赵王以后不能亲贤远佞……”
“唉,那就是国之恨事。但我也一定不会学乐毅韩信了。”
这句话已经说的很露骨了,如果赵王以后不好控制的话,那他就只有想办法解决掉这个后患。
会议的最后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至于其他人,程玉也不用去解释什么,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还没有明确呢,如果就让他们知道这种秘密的事情,万一泄露出去对自己的名声可是巨大的损害。
没有多久,在程玉的配合下,孔融已经联合了大部分的人共同上了一份表章,以他们的名义请求赵王监理国政。说起来这次在许昌掠夺出来的人,还真有不少是反对曹操的,他们大多是听说许昌要被攻破才躲起来故意没有被曹操军找到的,其中的正人君子在孔融的劝说之下答应可这个事情,至于那些只是和曹操不和的人,更是乐不得有机会自己拥立一个天子,说起来就算是要赵王称帝,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赞同。
此时的赵王不过还是一个孩子,什么事情不过是一骗就可以达到,因此赵王也准了他们的奏章。
终于在建安六年,春三月,“赵王刘赦传檄天下,尽数曹操罪恶,在文武百官的支持和辅佐下,定都彭城,开始了监国的历程。”任命孔融为丞相,马日磾为太保,聘请闲居在家的郑玄为太傅,至于程玉,也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大司马,其他程玉派系的人和联名拥立的都各有封赏。
不过消息一传出去,外界的反应就各不相同了。曹操以徐州小朝廷为叛逆,借圣旨的名义昭告天下,河北的袁氏兄弟对程玉的印象比对曹操还要恶劣,而荆州的刘表已经和程玉交过几次手又把程玉作为自己最大的敌人,都响应曹操的号召出兵讨伐程玉。
作为最坚定的盟友,江东的孙策上表支持,因而正好空下来的大将军之位被转授给了他,——其实是程玉知道孙策有个“大将军情结”,演义里他就是因为曹操拒绝任命他为大将军才起兵反对曹操的,自己在他要求之前先满足他自然可以给他留一个好印象。
至于马腾、刘璋、张鲁和一些其他小的势力,则保持着缄默,都在观望两面的情况,程玉知道这些势力里面,应该是马腾最容易被说动,因此亲自写了一封信,派遣心腹的人潜伏到西北去,希望可以和马腾结盟,得到他这个实力派军阀的支持。
比较不幸的事情是,这封信并没有送到马腾的手中,却到了曹操的案上。并非是送信人出卖了程玉,而是在经过曹操地盘是,被盘查的曹军发现,力战之下已经殉职,才让曹操得到了这信。
等曹操看完了内容,也是怒发冲冠:“程玉小儿,背信弃义无端攻击我军也就算了,竟然在信上竭尽辱骂之言,难道我就除不了他不成。我们马上准备出兵,和袁尚刘表夹击程玉,非一举除掉他不可。”
贾诩笑了笑对曹操说:“主公也不必为此生气,其实程玉此举倒是提醒了我们。如果现在先和徐州军开战的话,免不了会让凉州的马腾占了便宜,他对主公也是早有异心,我看不如趁着袁刘两家交兵的时候,先一举歼灭凉州军,等解决了后患,他们也应该拼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们在出兵,应该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他这话绝对是一条正确的方向,曹操刚才不过是一时气愤,仔细想了一下,果然还是这样好一点,也就压下了对程玉的仇恨,准备先出兵对付马腾。
曹操这边的兵马刚一出动,马腾就得到了讯息,他也是受了血诏的官员,不响应程玉只是对他拥立赵王监国不齿,认为他这样做也是有野心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想除掉曹操。于是,马腾也会合了韩遂带着凉州兵马和自己手下的子侄出兵迎战。
两军交锋之下,反而是曹军落于下风,虽然凉州军的数量比较少,但地靠边疆,民风彪悍,战斗力也不是一般的强横,几次接触战,曹军都受了不少的损失,只能暂时龟缩在长安城内,希望想办法可以用智谋击败对方。
曹马交兵不过是一个序章,真正的动乱很快就开始。汉中的张鲁因为曹操出兵凉州,也感觉到了危机。他知道一旦曹操打败了马腾,或者马腾打败了曹操,他都成为唯一临近的弱小势力,为了保全自己,只有先把实力扩大了再说。于是,他将目标锁定在了益州的刘璋身上,发动了数万教兵开始进攻西川。
刘璋虽然懦弱,但手下不乏能人异士,初交兵的时候吃了一点亏,但很快就把局势稳定下来,两军互有攻守。
袁尚刘表两军虽然少了曹操的支持,但是他们进攻程玉的主要目的是报仇和抢夺地盘,能在曹操转回身之前占领更多的地区自然是更好,以后就有了和曹操对抗的本钱,于是两面的军队反而进攻的更加猛烈。
程玉在徐州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也坐不住了,将手下的文武全部集合起来,研究应该先去救援哪里。其实这个问题他的心里早有定数,只是希望听一下各位谋事的意见。
果然大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现在济北和淮南虽然都有大将守卫,但淮南地靠江东,孙策是不会任刘表这个仇人的势力坐大的,即使没有程玉的请求一定会出兵干预,而济北却是在敌人环伺之中,恐怕拖久了不但袁军会增兵,恐怕曹军都会插上一脚。
于是最后定下的结论是程玉命令张辽坚守江南,作战方略让其便宜行事,自己则带领兵马北上对付袁军。
此时的河北袁家已经早不如从前,此次出兵,不过能勉强聚集了几万人马,虽然号称二十万,可惜连强徵来的民夫加在一起都不够这个数目。
虽然现在袁尚的实力已经非常不济,但程玉还是不敢太轻视对方,毕竟现在对方手中还有田丰这样的智谋之士在出谋划策。其实他估计是高看河北军了,袁氏兄弟一直都在勾心斗角,即使在一起出兵对付程玉的时候还在不停的斗着心眼,而田丰,因为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派系已经被排除在权利中心之外了。
这种状况只要一看就可以知道,当程玉军到达平原前线的时候发现袁军竟然相隔二十里扎下了两座营盘,而两营寨之间却又格了一条河,看来两军不但不但不是互相救援的局势,反而隐隐有互相防备之心。
程玉也有点暗暗的感到可惜,袁绍的败亡只能是注定的,他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