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孔融心里这个不痛快,但自己说的和他去商量,也不好再说什么,看太史慈也是跃跃欲试,只好同意了。
你说程玉为什么想也不想就答应了,他知道这是一场不会败的战斗,几天以后,曹操的大本营就会被吕布袭击了,这样的支援,不但给在座除了孔融的各人留下了好印象,还树立了自己急公好义的名声,自然好处非常。
果然在座的其他人对程玉的目光都变的很亲近,尤其是糜竺,心里对这个年轻的将军产生了大大的好感。
几个人又在一起交流了一下感情,然后各自回到休息的地方,程玉也回到自己的军营整顿兵马,准备兵发徐州。
第二天一早,程玉带领自己的部下来到北海城下与刘备军会合,孔融虽不太高兴,但也在城外设宴为众人饯行。
饯行过后,孔融自是回城,大部队向徐州开拔。
经过大家都昼夜兼程,终于在这一日上到达了徐州,徐州本名彭城,正是汉初西楚霸王的都城,项羽当年会选择这里作为都城,自然会有他的道理,徐州城坚地沃,又处在南北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
在城外几十里,糜竺就脱离大队,先回城报信去了。等到了城下,发现城门大开,陶谦带着手下的文武众将正在城外等待。
陶谦的年纪看起来已经有六十多岁了,做的是文官打扮,头上带着代表州牧身份的纱冠,身穿着官服,脚踏官靴,一部花白的胡须,满脸皱纹全是岁月的痕迹,但并没有因此而显的人有一点丑,反而更象一个忠臣的样子,上手站着一人,正是回城报告的糜竺,在下手也有一个人,年纪比糜竺要略微轻一点,一身儒生打扮,但人透着精明强干。
陶谦看到刘备等人的马来到近前,拱手说:“刘使君,自从洛阳一别,又是几个年头过去了。我是垂垂然老矣,你确实正当之时啊。”
刘备连忙翻身下马,一躬到地:“陶大人,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忘记当年在虎牢关前您的帮助,一听您有驱策,立刻带着两个兄弟来了。”
客气了几句有把话转到身边的其他人身上,此时程玉也早已经下马。陶谦第一个就奔他过来,也是一拱手:“这位应该是程贤侄吧,我听糜竺刚跟我说了你的事,多谢阁下仗义相助啊。唉,我一直以自己为君子而欣欣然,今日听说阁下的事,才知道阁下才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程玉认为陶谦是因为自己等人来支援把他高兴坏了,才尽说恭维话,也回敬了几句:“一直仰慕陶刺使高风亮节,能有机会效劳,怎么敢不尽心呢?”
然后又介绍了其他几个人,原来那个没有见过的人就是陈登,徐州的豪族之一,也是现在陶谦手下的军师。不过一路上他也不说什么话,只是默默的观察着众人,程玉看在眼里也默默记在心上,恐怕这个人不简单。
等到了陶谦的府上,还有更多的徐州名流在场,什么孙乾糜芳陈圭等人也都在座,等大家都认识完毕后,陶谦作为主人理应第一个发言:“刘使君,你家太守田楷也已经到了,现在正在城北五十里下寨,今天邀请他一起过来,他却不肯,有件事情只好和你一个人说了。”
刘备连忙表示愿为陶谦做任何事。
却没有想到陶谦突发奇言:“老朽今日趁各位宾客在座,想请大家做一个见证,我本以老迈无能,在这个世上也没有几天活头了,可是这徐州乃是重地,不可轻易置之不理。老朽的几个儿子又都不成器,只想找一个贤人来接替老夫。正好今日诸位到来,我想把这个烂摊子交给刘使君。糜竺先生,请你把这州牧的印信取来,我要当面交给使君,请使君 以百姓为念不要推辞。”
这时的众人都大惊失色,纷纷劝阻。刘备也一样不知所措,但看到情势大家都不太可能同意,忙说:“陶大人不可啊,朝廷州郡怎可私相授受呢?请大人不要如此。”
这边正乱哄哄,曹操却帮忙解了围,一个士兵跑了进来:“报,城外曹操大军又向城池杀来。”
大家得到这么一个机会正好把这个都不想继续的话题打断。陶谦也忘了他现在正在进行的伟大任务,连忙说:“诸位,曹操今天这一阵,来着不善,可有何退兵良策?”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声音回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用何策,在下不才,想抢着头一功。”
大家扭头一看,正是程玉的席上发出的声音,不过不是程玉确是太史慈。
陶谦虽然对这个回答不是特别满意,不过这么仓促也确实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又要给程玉一个面子,也只好表示赞同:“那就有劳太史将军了,我们大家一起上城为太史将军略阵。”
众人一起来到哨探所说的西门上,一声炮响,城门打开太史慈带着一哨人马来到城外。
只见对面的联营约有几里长,却错落有致,应该是暗合某种阵法,在看门前列阵的军兵,各个精壮威武,杀气腾腾,但却一动也不敢动,想必是军纪森严的缘故。
程玉不得不服曹操,绝对是个领兵的天才,又是个政治的天才,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曹操做不了的。
按着面前的军容来看,如果短期内遇到曹操的话自己是必败无疑,还好这次的战斗不用认真,自己也应该没有其他正面和曹操交战的机会。
对面见城内有人应战,门旗一分,一员将官拍马舞刀冲到阵前,年纪约有三十多岁脸色蜡黄,略有些消瘦,眼眶有些下凹,也是细腰宽背,头带青铜狮子盔,身上也是青铜鱼鳞甲,黄膘战马,手里一把沉甸甸平头大铁刀,这回程玉可就猜不出来了,要说他认人也只能是小说里提到时没有其他选择的人物,要是让张飞和李逵不拿兵器出来,他也得当成亲兄弟。
还好对面的武将自己把名字报出来了:“夏侯渊在此,哪个敢来与某争斗。
太史慈已经等了半天了,一听敌人先叫阵了,也纵马向前,人未至,声先到,“呔,敌将休要张狂,东莱太史慈特来借你人头。”
两个人斗在一处,太史慈见敌人的刀法凶狠大刀又重,自然是不敢轻敌,也是全神贯注,但十几个回合下来,太史慈就有点吃亏了。
要说武艺,东吴第一猛将自然不会是比夏侯渊差的,但在兵器上吃亏就大了,他用的就是普通士兵的红缨枪,虽然灵活却不敢和对方硬碰。为什么他这样一员大将却用如此普通的兵器呢,原来他一直以来还没有出仕,平时护身有短戟就够了,守北海的时候一直是和管亥比枪法,所以随便拿一条枪就行了,兵器问题也就一直没有暴露出来。
但今天就不行了,敌人是一员猛将,用的又是大刀,怎么可能没有碰撞呢,果然几个回合以后,一不小心,自己手里的枪竟然让夏侯渊给砍断了。
太史慈一见不好,掉转马头就奔城池跑下来了,夏侯渊这下可就张狂起来了,纵马就追,边追边喊:“太史小贼,不要跑,就是你武艺不精,只要给爷爷磕个头,爷爷就放过你。”
太史慈一听大怒,头脑一热,就要抽出短戟和夏侯渊拼命。突然,一个声音从对面响起,“二哥别冲动,用我的枪再和他打过。”
原来是程玉,他刚才就发现情况不对,已经下了城楼,准备找机会把枪给二哥送去,没过吊桥,就发生了刚才的事情,连忙赶上几步,制止了太史慈。
两马相交,太史慈从程玉手重接过了双钩枪,豪气顿生:“三弟,愚兄今天就让你的枪喝喝那狂人的血。”拨马回头再战。
这回的情况就不同了,程玉的枪虽然不是什么宝贝,但是也是极品,长短粗细重量都是为猛将设计的,给太史慈用恰是适合,几十个回合下来,换夏侯渊顶不住了,渐渐的刀挥的有点不成章法了。
曹军阵上也有人观阵,一看有点坐不住了。为什么?上阵亲兄弟啊,这个人虽不是亲兄弟,却也是夏侯渊的哥哥,正是夏侯敦,他一看兄弟不行了,也就不管自己是今天出阵的主将了,提刀就冲了出来。
程玉一看,怕太史慈遭到夹攻,也准备上去帮忙,身边一人却先冲了出去,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副头领管亥,一舞手中的长矛就迎上了夏侯敦。
这一打战场上的情况有点微妙,管亥打不过夏侯敦,夏侯渊打不过太史慈,但都不是几个回合内能解决的战斗,两面的人都想快点解决自己的对手,去帮助自己人。
如此紧张的场面,大家都看的目不转睛,竟没有注意从曹营里面又走出几匹马来,当中一人,一身金盔金甲,跨下一匹马,通体雪白,四个黄蹄子,这匹马可是有名的宝马“爪黄飞电”,马上的人脸色略白,留着胡子,粗眉虎目,精光四射。
旁边是一个大汉,一身镔铁披挂,浑身的肌肉就象要爆裂开一样,短胡子茬,手里拿着两个鸡蛋粗的短戟,一双大眼警惕的看着四周。
另一边是一个白面书生,看年纪也不到三十,留有一点胡须,虽然英俊,但却有一种掩不住的憔悴之色,不时用衣袖掩住自己的嘴咳上几声,让旁边的金甲将官不时关切的询问几声。
这几个人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正是曹操和他的一文一武两个最大的高手参军郭嘉虎将典韦。
他们身后不远站着一群人,黑白丑俊都有,赫然曹家的文武群臣都来了。
曹操看今日的情景,想一举拿下徐州已经没有希望,怕再打下去,夏侯兄弟有失,连忙命令鸣金收兵,程玉这才注意到这些人,根据猜测也能大概看出几个。那边的夏侯兄弟听见锣响,都跳出战圈,对太史慈两人说:“今天主公见召不能打个尽兴,来日再来撕杀。”因为互相佩服,一起也和缓了许多。
陶谦见曹军撤走了,也忙让程玉将两个人叫回来,双方第一战就这样结束了。
进了城以后,陶谦对程玉明显比原来亲近多了,在这个年代里,实力就是一切,程玉带来的两个人竟然和曹操军中的夏侯兄弟战成平手,一下子也变成了实力派的人物,这对没有什么强悍武将的徐州势力来说也是要一力拉拢的。
一回到陶谦的府上,陶谦马上命令大排酒宴,酒席之上,陶谦首先举杯说:“今日一战,程家贤侄可是大显威风啊,坐下虎将能与曹操手下著名的夏侯兄弟战个不相上下,大大的挫动的曹操的锐气,看来徐州之围不日可解了。”
程玉连忙起来谦虚了几句,众人也纷纷敬酒贺功,都冷落了一边本来该是主角的刘备兄弟,程玉可没闲着,马上注意到刘备等人的脸色有些不好。
这样下去可不好,别没交到刘备反而把他得罪了,程玉马上想出了主意,对众人说:“虽然今日挫动了曹操的锐气,但毕竟曹操身经百战,两方再这么打下去,自然劳民伤财对谁也没有好处。小可有一计定可退曹兵。”
众人一听,更是对程玉刮目相看,曹操这次打着报仇的旗号来攻打徐州,志在必得,竟然有办法能让曹操不战而退,大家自然是非常感兴趣,纷纷询问。
程玉高深莫测的一笑,说:“其实要曹操退兵不难,只是要劳烦刘使君了。”一边的刘备突然听程玉提到自己,不知程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抬头望向程玉。
却听他说:“刘使君与曹操是旧识,只要刘使君前往曹营以利害说之。加上曹操惧怕刘使君兄弟武勇,定会答允退兵。”众人一听,简直难以置信。为什么程玉敢这么说,反正演义上已经告诉他吕布现在应该袭取兖州了,这个时候谁去和曹操说,他也得退兵,不过为了结交刘备,只好把这个功劳让给他了。
刘备当然也是不信的人之一,他问道:“不会吧,虽然我和曹操早以认识,但交情一直都不是很深,他没有那么容易就听我的吧,虽然关张武勇,不过还比太史将军与管将军略逊一筹,如何能如此轻易让曹操就范?”
程玉也想不出有什么太好的借口来解释,只能混赖:“某少时曾得一异人传授先天演算之法,百试百灵,在来这里的路上我已经演过一卦,卦象上说只要刘使君这样的人物出马,就一定会成功的。”
刘备虽然不信,但禁不住程玉的鼓动,后来连陶谦都想让刘备一试,只得答应星夜去曹营一趟。
酒宴过后各自回营的路上,太史慈突然拉住程玉:“哎呀,三弟,这是你的宝枪,忘记还给你了。唉,真是惭愧,虽然我今天说了大话却没有让这枪饮到一滴鲜血,还是还给三弟吧。”
程玉一听,连忙推辞:“二哥和小弟客气什么,我的东西就是你的东西,今天阵上的事也不要往心里去,要不是曹操知机撤的早,那夏侯渊今天这一枪是吃定了。你是大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