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只听张郃远远的喊到:“文长将军不要害怕,我们受先生之令来救你来了。”然后带领自己的兵马拦住了关张的去路,杀在一起。
魏延见援军到来,也回身与敌军搏杀,总算暂时稳住了阵脚,但打了一阵,毕竟人马太少,还是落入了下风。几个人无奈,只得且战且走。
这个时候,听见自己身后喊杀震天,是张辽带领兵马终于赶到。这回的兵马已经不是刚才高览张郃带来的骑兵,而是各种兵种齐全的正规军,人数上也超过了关张的兵马。
终于轮到荆州兵落于下风,关羽见敌军越来越多,想起诸葛军师临走之前给自己的嘱托,喊了一声“三弟”,然后带领兵马撤了下去。
张辽也不追赶,带马到魏延面前,心情复杂的说了一声:“文长贤弟——,你——,唉,和我回营去向郭先生请罪吧。”
魏延心知自己犯了为将者大忌,但既然自己已经做出来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于是老老实实的跟张辽回营请罪。
郭嘉早以升帐,将魏延叫进来,虎着脸没有说话。魏延心中有愧,再没了平时的骄傲,老老实实的给郭嘉行礼说:“罪人魏延给郭先生请安,我心知不听将令私自出战乃是死罪,愿领处罚,任凭先生处置。”
郭嘉冷冷一笑说:“你既然也知道是死罪,为何还如此大胆,你的眼睛里还有没有军令,你又有没有想过能否对的起为你一时卤莽而失去生命的数千兄弟?”
魏延平素与自己手下人的关系都是不错,听郭嘉这样一说,回想起昨晚众人向自己进谏的情景,更是后悔莫及,恐怕自己的手下都是间接死在自己的手中吧?当下羞愧的闭上双眼。
郭嘉见魏延无话可说,轻叹了一口气,然后口中喊到:“左右……”就要按军法处置。
话音未落,却听帐下有人说:“且慢。”却是张辽出言阻止。
只见张辽行了几步,对郭嘉深深一礼然后说:“郭先生,虽然文长犯了不赦之罪,但能否请先生看在他是为报国恩求战心切的份上,今天暂且饶过他一回,让他有戴罪立功的机会。”
郭嘉看了张辽一眼,然后说:“文远虽然心存仁厚,但你须知道如魏延这般擅自行动,分明是不将军法放在心上,又岂是求战心切一句话可以掩盖的?如果不与处罚恐怕三军不服。”
张辽见郭嘉似乎有不允之意,忙抢在郭嘉前说:“郭先生,纵然文长有千般不是,还请先生看在他为夺取整个淮南而立下的功劳,就不与他计较了吧。”
然后扑通跪倒在地,继续说:“也请先生看看我的薄面之上,如果说处罚,张辽也愿领管束不严之罪。”张辽手下的人马,见主帅亲自求情,也呼啦跪倒一片,声援张辽。
魏延见张辽如此为自己求情,心中也大为不安说:“文远,你这又是何苦呢?我今日所犯之罪却是取死之道,与文远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对于郭先生的处罚我毫无怨言,郭先生,我愿意接受自己的惩罚。”
郭嘉见魏延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也在心中喊了一声好汉子,又见张辽苦苦哀求,心中早有放过魏延的意思,但这是在两军阵前,如此姑息魏延,以后自己的军令又如何能行,不得不惩处魏延以立威。
皱了皱眉,终于想出了办法,于是干脆面对全部众将说:“虽然张将军与淮南诸公苦苦求情,但军法森严不容姑息。”魏延听到这里,心下一片坦然,知道自己已经被宣判了,却也没有怪郭嘉的意思。
却听郭嘉话音一转说:“但魏延乃是国之功臣,奉孝不好专断,且命人将其押至主公帐前听候处理。如果主公不饶也是天意如此,大家就死了这条心吧。”
其实他在说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魏延定然是死不了的,以程玉的性格,这样的大将又怎么会舍得杀掉,全当是给张辽一个人情吧。然后又加强了一下语气:“下回无论何人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大家也不用再将人带回来,直接将人头献于帐下就可以了。”
众人心中肃然。
郭嘉言出必行,马上命人将魏延押解到幽州听候程玉的处理,这些年来,大家已经开始摸透了程玉的脾气,知道魏延这条命应该是保住了,也多对郭嘉心存感激,魏延心中更是如此。
当魏延被一路押这北上的时候,程玉正与曹操打的厉害。
原来当郭嘉走后没有几天,程玉就带兵进入并州,他需要在曹操吞下整个并州之前先分上一杯羹。
虽然程玉与曹操一样,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毕竟他在行动上比曹军晚了很多,等他进入并州的时候,曹操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并州,只有雁门郡及周边的地区为程玉军所得,当然九原云中之类的地方也在程玉划得的势力范围之中,只要他去接收即可,但利益上他还是比曹操军少了很多。
听说曹操此时正在并州,反正早晚都要与曹操面对,为免夜长梦多,程玉干脆一狠心带领自己手下的兵马杀到了并州城下,希望可以趁着曹操也立足未稳,先与曹操在并州决战。
曹操也深以程玉为患,能够尽快解决与程玉之间的矛盾对双方来说,都不能说不是好事,因而两面各自调兵谴将在放松其他地方警惕的情况,也逐渐将重心移到了并州,在并州城下,两军展开了对峙。
程曹两军打了多年的交道,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彼此都将多方看成是自己最大的敌手因而都小心翼翼,场面上反而没有淮南那头打的好看。两面都在等一个一击必杀的机会,因为彼此都已经将此战当成了统一天下的模拟战。
两军在并州前线也聚集了各自手下的精英,曹操手下的典韦许禇徐晃于禁李典乐进等名将,连同贾诩荀攸程昱刘晔等谋士构成了曹操历次出兵最豪华的阵容。同样,在徐州军方面,程玉也将赵云太史慈管亥高顺徐盛臧霸等大将,和徐庶庞统陈宫沮授这样的重量级军师都放在了前线,简直成了两军实力的大检阅。
终于两面都开始有点按耐不住这种压抑的心情,于是程玉派高顺领一只人马西渡黄河,希望可以从后面包抄曹军。听到消息,曹操也一点不敢怠慢,忙命手下大将李典带军马前往支援,虽然他素知高顺厉害,但也深信李典之才,守备一地还是绰绰有余的。
可被动防守也非明智之举,曹操深知进攻的重要性于是命驻守冀州的夏侯渊出兵,骚扰程玉后方。
驻守幽州的审配忙向程玉请求援兵,虽然他个人不怕夏侯渊,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再增加一下兵力比较好一点。
程玉一看到消息就知道这是曹操为了牵制自己,削弱自己兵力而想出来得办法,可惜明知是计策也要往里跳,毕竟现在两军都不敢有一点闪失,于是太史慈被派到了幽州,程玉手下总共就这些人,二张又被派到淮南,已经找不到可以独挡一方的人物,只好委屈二哥了。
对于围攻并州的想法,程玉不是没有过,但现在自己手下的人马和曹操差不多,硬拼之下并无什么优势,对方又有城池作为依托,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样做无异自取灭亡。
还是徐庶老谋深算,没有多久就发现了弊病,于是对程玉进言说:“主公,我军与曹操在此对峙并我分毫的好处,还应早日脱身。”
程玉虽然信任他的话,可也需要听听具体的解释,于是徐庶为程玉说明目前的形势:“主公,我军所倨之地南达长江北至草原,虽广而狭,粮草供应多靠青徐之地,冀州又为曹操所占,旷日持久之下,必然难以为继,恐生变化。”
有关粮草的危机,程玉还没有遇到过,自然没有准备,但听徐庶一说,程玉马上醒悟过来。确实自己相较曹操而言,后方离的太远了一些,如果是速战还可以承受,但要是长期的大军对峙,劣势是十分明显的。
于是他向徐庶问计道:“那么以军师之见,又该如何呢?”
“我看与其与曹操争夺并州,不如将全力放在冀州的夏侯渊身上,并州虽大,却无益无我军,徒增守备之地。如果能攻取冀州,不但能尽控河北富庶之地,还将青徐与幽州完整的联结起来,大军行动,再无阻碍。”
“话虽如此,但我军现在正与曹军对峙,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又能兵退幽州而不受曹军干扰呢?”
徐庶对这个问题似乎已经向过很久了,马上就给出了答案:“我有一策,应该可行,我军须对外谎称粮草已经不足,然后退兵到雁门去。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曹军很有可能会尾随我军到达雁门,到时候主公可以留一部人马坚守城池,牵制曹军,主力则悄悄潜回幽州,乘夏侯渊不被之时,发动突然袭击,到时候曹操就算再想支援为时以晚,我们只要扼守壶关,虽千万人亦无用。”
程玉对徐庶的想法一向有信心,不过这样重大的问题,还是征求一下手下其他人的意见比较好。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发现问题并不表示别人说他们会不理解,但陈宫虽然很支持这个意见,却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元直之见确实高人一筹,但曹操一向老谋深算,手下又有不少聪明人,如果被他们识破我们又怎么办呢?到时候不但冀州没有机会能攻占,而并州又失去了,恐怕是得不偿失啊。”
一句话也让程玉头痛不已,他自然知道贾诩是什么档次的军师,他的威胁性绝对不比原来的郭嘉小,何况现在曹操手下的军师参谋又几乎都在帐下,以他们的才智,恐怕很有可能会有人看破自己的计谋,而这一计最重要的就在出其不意,如果被发现的话,那么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的场合,庞统说起来就是贾诩一样的人物,最适合的就是想一些不择手段的计策,这次解决问题的又是他。
只听他在程玉身边说:“主公,不才有一策应该可打消曹军顾虑。”
程玉听到这话高兴了,对他说:“士元快讲。”
庞统尚未说话,先讲了一通大道理:“主公,既然你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志向,千万不可为小义而忘大义。”
程玉经常就逞一下英雄,不过还是对此不明原因,于是庞统继续说自己的建议:“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希望主公可以参考一下,从明日开始,我军可以将正在河西的高顺将军调回来,围攻并州,我军主力也加入到这次围攻中去,我想,敌军必然以为我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进攻几天之后再撤军就变的顺理成章,敌人应该不会觉察到我军的行动意想。不过……”庞统沉吟了一下:“恐怕我军的损失也不会少。”
程玉听到这样的建议,确实迷茫了一下,自己如果有一个比较近的目的在也许就不会注意到兵士的损失,但如今这种情况,加上庞统自己的解说让自己无法不正视需要遭受的损失,即使胜利了,自己又如何能够够面对在这次行动中牺牲的勇士们?
不过在座的谋士大多对此持肯定态度,在他们的心目中,如果可以以比较小的损失成就自己的战略构想,这件事情绝对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大门这样的事情对程玉却是一个考验,他虽然有过以自己兵士换取胜利的经历,但大多是在自己并不清楚后果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一直在欺骗自己,但要自己赤裸裸的以此为条件取得胜利,作为一个非常富有仁爱之心的后世人,程玉还是有一点不能接受。
大家自然能够看出程玉的心思,于是纷纷劝解:“主公,虽然如此的行动损失回比较大,但比较所得还是值得的,为了少数贱民而让所有人都受到损失岂是一个智者的所为?”
他们话语中绝对没有一点讽刺的意思,毕竟大家都将程玉当成了自己阶级的代表,不过程玉对此还是多少有点不太适应的。在人本位的后现代社会这样的观念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但大家的劝告中却不存在一点这样的感觉:“主公,不过是几个贱民的生死而已,又何必放在心上,能够为主公而死乃是所有臣下的荣耀,主公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都觉得庞主簿的建议十分可行。”
虽然程玉对此很不感冒,但也许是大家没有感觉到这种情绪,还是纷纷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过最后还是徐庶说出了众人的心情:“主公,一饮一啄皆为天定,既然您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就不应再有任何世俗的情感,或许如此的方式会让很多人遭受不应得的待遇,但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这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了。”
见程玉还在忧郁,徐庶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主公犹豫不绝,让众多的士兵损失在并州,又于他们何益?”
这句话还是最能打动人的,于是程玉下令依计行事。
曹操这数日也一直都在头痛,长期的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