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但没底是没底,面子上却不能输人,正准备出兵,曹操却已经先到了巨鹿郡。
在曹操出兵之前,夏侯渊还是有一点不解,他曾经私下问曹操:“孟德,经过这次我与程玉的正面相对,我发现这个人十分的不简单,手下也有不少才智之士,我军何必非与他正面交手呢?何不避其锋锐,先转略各地,待其露出破绽,再一举破敌呢?”
曹操略微苦笑了一下,对夏侯渊说:“妙才,只有你我兄弟二人在此,我才会说这样的话,其实,我对战胜程玉一点信心也没有,但与他交战就如同一场赌博,我必须要坚持下去,如果放弃,敌人只会越来越强大,我们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我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能够在决定性的战役中一举击溃对手,不然恐怕这场天下的角逐中,已经没有我曹某人的一席之地了。”
夏侯渊自从曹操当年起兵,就一直陪着他,向来都只见他意气风发霸气十足,还没有见过现在这样没自信的时候。但他也知道孟德的顾虑绝对是有道理的,一想到对方针对自己的阴谋他就有点后背发冷,真想不到竟然有人能想出这么庞大繁杂的计划,不是他不信任曹操,但在他的实际感觉里,如果曹操也遇到同样周密的计策,能够识破并取胜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
不过现在自己还是只有用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好好劝慰自己这个主公大哥:“孟德,你也不用有太多的顾虑,程玉再厉害,徐州兵再厉害,也不过都是肉身凡体,早晚有一天会露出破绽的,当初不是也有人让他吃过败仗吗?只要我们能遇到一个足够大的机会,定然可以一举挽回颓势。”
虽然曹操知道夏侯渊只是纯粹的安慰而已,但也领受了对方的心意,既然自己已经选择了与程玉的徐州军对抗下去,所有的一切就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唯一的机会就是坚持,由此看来,夏侯渊的话正是金玉良言。
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就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只凭借愿望而战胜对手,事实上任何的胜利靠的都是智慧的努力,天才如曹操也不例外。
他比较起程玉来总是还有一些劫材可用的,围棋教导我们,劫材总应当用到最适合的地方 ,所以曹操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可能会给他带来胜利希望的机会。
现在看起来最大的一块劫材就是正困守魏郡的赵云军,曹操自己带领人马与程玉对峙的同时,派李典乐进带领数千人马前去支援夏侯敦。其实夏侯敦本身的实力就已经比赵云要强很多,曹操派他们过去,不过是帮助夏侯敦出出主意,并向自己的兄弟表达对于战胜敌军的迫切愿望。
夏侯敦什么样的人物,一见两人已经明白了曹操的心意,其实他对面前的敌人也是十分想马上解决掉,不过自己尝试着进攻了几次,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赵云本身就是一个做事比较谨慎的将军,而现在又有魏延能够和他商量,自然变的更加不好对付。
夏侯敦的心理多有点后悔,如果自己在敌军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不以培养孩子为重任,加紧进攻敌军的话,恐怕现在已经可以在冀州城内庆功了吧?
说来自己以前虽然与徐州军交过手,但似乎对敌人的认识还是不够,想不到对方竟然这么容易就突破了黄河的守卫,杀到了自己身后,如果不是自己的兵力还比他们高很多,恐怕早已经将敌军打败了罢。完全是依靠敌军的数量与自己的差距来占据优势,让他多少有点不适应。
赵云在城中的感受也不轻松,虽然有魏延带来的生力军缓解了自己的压力,但在兵力上,自己仍然处于绝对的劣势,敌人越来越猛烈的进攻已经让他左支右绌,根据士兵的回报,好象又有一哨人马进入了敌营,怕是敌人的援军到了,再不想个办法,自己的努力就要全都泡汤,只能更加尽心一点。
过后的几天,曹军的进攻又猛烈了一点,本来就已经防守的很艰难了,城池渐渐要支持不住,赵云每天都要巡视四城,正路过城池的西北交,突然发现有一片城墙已经残破不堪,似乎遥遥欲坠,于是问到:“这里是怎么回事?”
手下的军兵忙说:“这里早已年久失修,经过敌人这几天的进攻,又遭到了一点破坏,不过我们连日防御敌军,还抽不出空来修理他。”
“敌军最近进攻过这里多少次了?”
“回禀将军,已经很多次了,刚刚还有一队敌军从这里攻城没有成功。”
赵云听完,又仔细的看了一下城墙损坏的状况,然后陷入了深思。
夏侯敦白天刚刚亲自带领人马进攻过这里,他的目的也很明确,早以听士兵说这里的城墙似乎已经要不行了,想亲自来确认一下城墙的坚固程度。等自己亲身看过,果然与手下士卒说的一般不二,心中已经有了定意。
回到营中,夏侯敦就开始分兵派将。然后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了进攻。因为连日对魏郡的围攻,夏侯敦早从后方运来了各种攻城器械,用来攻击城门的冲车也在其中。
护城河早已经在前面的进攻中被曹军以沙土填平,如今已经如平地一般,很快就将冲车运到了城下,虽然天色比较黑,但如此一个庞然大物想不被发现简直是天方夜谭。夏侯敦已经拿定主意,在军马的全力掩护下,很快冲车就在这里的城墙上搞出了一个缺口。
夏侯敦一见目的以达,身先士卒冲了进去。
无数的曹军也涌向了这个刚开出来的豁口,只是有一点问题他们忘记考虑,为什么会没有敌军从上面摔下来的惨叫声,曹军冲进城内,四下分散开去,突然夏侯敦隐隐听到惨叫穿来,他有种不良的预感,紧接着,四下的曹军都开始有零星的惨叫传来,可自己却还没有发现敌军。
他还是比较镇静的,普通的曹军士卒刚刚在尘土中冲过城墙,就发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消失,这样也算是一种恐怖的经历。
其实事情很简单,赵云白天检查发现这里的城墙很可能会成为敌人的突破口,于是在这里设下埋伏等敌军到来。为了怕敌人进城以后四下分散,给自己造成压力,他在地上挖掘了不少的陷阱,这些他知道,曹军又怎么会知道,又是尘土飞扬,所以只能看到一个个的战友凭空消失。
敌军的哀号就是战斗哨令,隐藏在暗中的徐州军马突然间出现在城墙、房顶每一个高处。手中拿的自然也不是欢迎的鲜花,而是强弓劲弩,一轮弓箭下来,冲在最前面的曹军士兵已经躺倒一片。
夏侯敦马上知道情况不妙,今晚的行动已经完全被对方识破,再不撤退恐怕就要危险。
正文 第二十四章:好运逼人
赵云虽然算定今晚敌军会来攻城,却没有料到会有夏侯敦这样一条大鱼掉进网里,城上的士兵在黑夜之中也分辨不出来,因此并没有特别的针对他。
就算是这样,夏侯敦也为自己这次冒进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当他随着拥挤的曹兵撤出城墙外的时候,漫天的箭雨已经无处可避,纵然有不畏死的心腹卫士为他阻挡箭支,依然有数箭命中夏侯敦,其中最危险的一支箭贴着甲缝射进了右肩胛,如果在偏一点,或者力道再大一点,他的性命也是难保。
曹军初次进攻就吃了个大亏,纵然能看到缺口就在眼前也不敢再进攻下去,其实就算他们再攻城也占不到一点便宜,城墙之上的程军比往日守卫城门的都要密集,又岂是轻易可以攻的下来的。
身在后军的李典乐进见主帅受伤,士气又十分低落,再攻下去也没有意义,,只能命令部队撤军。
回到营寨,夏侯敦已经昏迷了多时,两人忙命士兵将营内所有的军医都叫来,为夏侯敦看伤。
这边还在紧张的抢救中,李典却将乐进叫到一边说:“文谦,如今元让中伏受伤,两位公子又分在两营,只有你我二人担当起御敌重任,我想敌军可能会在天明前反扑,一会儿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乐进和李典是多年的兄弟,两个人彼此非常信任,何况他自己也认为敌军会乘胜对自己反扑,于是也点了点头说:“曼成所言极是,我们确实不可掉以轻心。”
正在这时,有军医出来对两人说:“两位将军,大将军已经苏醒了,请你们两位进去说话。”
两人忙随军医进入帐内,果然夏侯敦已经苏醒过来,浑身上下缠满了白布,虚弱的半卧在塌上,一见到两个人进来,用低微的声音说:“两位贤弟,是我一时不查中了敌人的诡计,如今身受重伤,我想敌人既然小胜了一阵,应该马上会乘机有所行动,希望两位贤弟多加小心,万不可再让敌人得逞。”
两人本就在商量此事,如今既然夏侯敦提起,更是不敢怠慢,忙弓身说:“末将等定然小心行事。”
两人见夏侯敦的精神十分的差,和他请示一下以后,将夏侯敦移到了后营去休息,他们自己则指挥军兵,做好御敌准备。
却说赵云在城中听说敌军果然夜晚偷袭,与对坐的魏延相视一笑,然后说:“文长将军,你看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呢?”
魏延哈哈大笑说:“子龙,何必问我呢?今夜敌军夜袭受挫,正是士气低落之时,想必你是也要趁夜再给他们一点打击吧?”
“知我者,文长也。”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下一步行动却也已经为敌军所猜中。
两人先去城墙边布置手下军卒乘夜修复城墙,毕竟这里还很有可能要长期坚守下去,待这里安排完毕,马上带领手下人马打开城门悄悄出城。
等到了曹军的营寨;却发现里面灯火通明,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在狐疑,曹军这是玩的什么把戏?赵云生性谨慎,对魏延说:“文长将军,敌人满寨灯火不知是什么原因,如果我军依计行事,定然落入敌军的眼中,恐怕不会收到什么太好效果,况且不知敌人如此做的含义,未可轻举妄动。”
魏延满脸不在乎:“子龙将军何必害怕那么多呢?敌军新败,又哪里有什么斗志,想必是刚回到营中,尚在处理伤员,没有就寝,正是最松懈的时候,怎么可以轻易的放弃这次机会呢?如果不放心的话,这样——我带领一哨人马杀进敌营,子龙将军替我阻挡前来救援的敌军,如果有变的话,也可以里应外合有个救应。”
赵云一听,如此似乎可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于是当下两人分兵两路,各领一路人马,魏延则带领人马奔敌营摸去。
魏延带领自己的一半人马,悄悄的摸到了营边,见到几个敌军的哨兵正在毫无精神的走来走去。既然已经离的这么近,再想隐藏身型已经不能,干脆突然一挥手中的大刀,喊了一声:“杀!”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徐州军兵如猛虎出闸一般向敌军杀去,外面巡逻的士兵似乎已经被吓破了胆,抬头一见有敌人杀来,慌忙丢了兵人,逃入营内。
魏延引军在后面追杀,却见几个正在逃跑的曹军三转两转就失去了踪迹,魏延驻马四顾,全然见不到一个人影,心中猛然醒悟,难道你用得计,别人就用不得不成。他正欲喝令军士都退回来,可惜军兵大多盲目,一杀进敌营,已经四下分散。
魏延一看,心道不好,果然他的一声:“不好,快撤!”刚刚喊出口,从每个阴影处都有曹军士兵突然出现,一只只利箭都指向面前的徐州兵,果然是报应不爽。
这些魏延带领的人马不是赵云在魏郡这里招募的袁绍残兵,就是他从河南带过来的地方守卫部队,战斗力和军纪都不如正规的徐州军,如果是胜利之时,哪怕是和敌人正面交战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一旦中伏,心理素质的脆弱马上表现出来,顿时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敌人可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人,他们的目的就是杀伤敌人,随着一阵密集的箭雨落下,左有李典右有乐进,两人各带兵马由隐蔽处杀出,拦腰直击徐州军。
魏延独自迎战两人,虽是毫不畏惧,但手下的军兵却在敌人的冲击之下开始溃散。此时的赵云正跟在后面不远,听见魏延过去以后,曹军营内喊杀镇天,正不知战况如何,却见到魏延的后军开始混乱起来,当即知道大事不妙,带领手下军马就要冲进敌寨救人。
李典虽然料到敌军会夜袭,但没有想到敌军竟然分成两次进攻,因而对后路没有做太多的安排防范,不过现在的曹军因为伏击得手,士气正高,就算与徐州军正面相抗也是略站上风。
赵云单枪匹马在敌军中往来冲突,远远看到魏延被围困的地方,见李典乐进二人正如走马灯般围攻魏延,二话不说,直接纵马杀进了敌阵。
二将围攻魏延已经十分艰难,何况又加上一个出闸猛虎般的赵云,不过是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