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路
貂禅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关心起甄宓的事情来,问程玉:“那大人又准备怎么处理甄小姐呢?”
程玉有点不耐烦,但怕再让貂禅多想,只得随口应答:“明天我再将徐庶找来,好好的训他一顿,然后让他帮助甄小姐安排个好的归宿就是了。”
“您又怎么知道徐大人一定能安排个好归宿呢?徐大人将他送来这里难道不是认为您这里才是她最好的归宿吗?何况我没有说假话,甄妹妹也不过就是一个苦命的人,她也是家里作为礼物送给袁熙的,袁熙一家人不过是将她当成工具,要不怎么会有刘氏将她送给您的事情发生呢?我看天下的男人没有几个人能像您一样爱护关心我们。我和她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我看不如……”
说到这里,貂禅看到程玉的脸色又有点冷了,只得先将话咽回肚子里去,不过在她的心中,还是十分想将甄宓留下来,只好再想办法明天让徐军师帮忙说服主公了。
因为发生这样的事情,程玉干脆一赌气,最后谁也没有找,自己在书房忍了一宿。
正文 第二十五章:挥军南征
次日,他一早就派人将徐庶叫来,徐庶当时只是会错了程玉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早将当时的事情忘到了脑后,那里还会想起,如今听到程玉叫自己,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刚进程玉的府门,突然身边有一个士兵撞了过来,险些将徐庶撞倒,徐庶一回头,却又吓的将头转回来,他知道面前的人可是主公的新宠,向来与主公形影不离,如果被主公误会,事情可就一点也不好玩了。
正要行礼赔罪,却听见身边的无瑕先说话:“徐先生,我有件事情想求你办,这里是我和貂禅姐姐写给你的信,你先看过了再去见大人,我们求你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帮我们完成啊。”
徐庶也觉得蹊跷,趁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将无瑕给他的书信展开来看了一遍,在看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马上就将书信交给主公。看完以后,他的心才放下,这样的事情求自己办还不是很难,虽然自己不想接触主公的家务事,但既然是因自己而起,自己就帮他完满了了事吧。
想完这些,他又好好的考虑了一下该如何和主公说,这才又向内走去。
一会儿,徐庶已经出现在程玉的书房,程玉一看到徐庶的脸,心里就是一阵不爽,都是他欠考虑才造成自己的家庭纠纷,不过对于这个自己手下最受信任的功臣,自己却也不好责备些什么,只能佯装不知的问:“徐军师,上回我让你处置的袁熙之妻不知道你是怎么处理的啊?”
徐庶一听——来了,主公叫自己来果然是为了这件事情,反正有身上的书信做底,干脆和主公也斗一把智吧,于是他回答说:“回禀主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为您送到府上来了。”
程玉也是万般诧异,怎么还变成自己的吩咐了,追问道:“我什么时候吩咐过你了?”
“您不是说让我自行处理吗?我觉得如此的美人还是献给主公最合适,所以就将她送来了。难道我自行处理不是主公的吩咐吗?”
程玉被气笑了:“这么个我的吩咐啊?你可把我害了,美女多误国,何况我又间接杀了袁熙,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岂不变成我是为了一个美女而与袁家开战的?况且我也不瞒你,我喜欢的女子不过是貂禅和我身边的无瑕两个,其他的女子,纵使颠倒众生,又和我什么关系呢?你一定要想办法将这个问题解决,如果不行的话,将她赐给别人也好。”
徐庶故意作出一脸惊异的样子:“主公,难道你就不考虑一下甄宓的幸福吗?”
从来没有想过徐庶竟然会说这样的话,程玉愣了一愣:“甄宓的幸福难道和我还有什么关系吗?难道和我她才有幸福?”
“主公的威名远播天下,哪个女子不想嫁入程家呢?甄宓的芳心早以属于主公,您却把她赐给其他人,这不是漠视她的幸福吗?何况如果主公不要她,恐怕留下的名声要更差吧,天下人都会说主公始乱终弃。”
“什么始乱终弃,我又没有和她怎么样,我说了喜欢的人就只有貂禅和无瑕了,天下喜欢我的女子再多,我也不能将她们都收到我的府内吧?”
“难道主公真的喜欢她们两个?”徐庶又做出一脸诧异的表情。
程玉有点不高兴:“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
徐庶却还是一惊一乍的说:“那为什么主公却将他们的感受置之不理呢?”
“此话怎讲?”
“貂禅夫人与甄宓已经情如姐妹,十分希望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如今主公却不准许甄宓留在府内,不知道她会有多伤心,而无瑕夫人呢,因为和貂禅夫人已经成为好朋友,也不希望自己的姐妹伤心,定然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郁郁,主公为了自己的想法却让两个心爱的人不高兴,难道这就是表现您心意的方式吗?”
这话对程玉还是有一点影响的,经过一夜他的气早就消了,何况就算有气他也应该是针对徐庶的,听到和貂禅有关系的事情,多少还是让他有点动心。而最最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甄宓确实是个美女。
不过马上他就发现了一点不对的地方,怀疑的问:“你和我一样都是刚刚回来,又怎么会知道这些事情!?”
徐庶见程玉这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干脆将怀中的书信掏出来,双手呈给程玉说:“这是貂禅夫人托无瑕夫人交给我的信,已经将她们的心意表漏无余,主公,您又何必如此执着呢?”
程玉仔细一看,果然是貂禅的笔迹,上面大致的意思也与刚才与徐庶说的相同,不过里面还有一些徐庶没有提到的内容,比如说程玉还没有子女藩茂,希望能有人给他多生养几个子女等等,让程玉看的尴尬不已,不过对貂禅的心意倒是十分感激。
最后徐庶又说:“虽然古人说过未见好德如好色的话,但毕竟男欢女爱本是天性,主公只要不为色费德,也无不可,何必为此让貂禅夫人伤心呢?
就算程玉不知道貂禅说的话是真是假,但既然有台阶下了,如果不利用这个机会——毕竟有点对不起自己,最后也就装做无奈的答应将甄宓留下。
貂禅其实派了家人偷听程玉与徐庶的谈话——当然没有任何歹心的,听到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心里也十分高兴,现在能让程玉快乐已经成为她的人生最大理想。
过后的事情就是,貂禅终于找了一个机会,让程玉留宿在甄宓那里,甄宓也就成为程玉姬妾中的一员,不过对甄宓来说,确实并不讨厌程玉,而且单从一个女人的角度,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归宿了,因而也是对程玉一心一意。
不止家里的风光,在朝堂上程玉也是风光无限,赵王不顾一部分大臣的反对,坚持要封程玉为“齐公”,并要尊称他为“亚父”,前面的内容程玉倒是可以接受,不过后面的被他坚持压了下去,他可不想这么早就有一个国贼的名声。
因为北伐一战平定了除并州外的整个河北,赵王的底气也足了,在征得百官同意后,小赵王将年号改为“神武”,大赦天下,并对除曹操外的各路诸侯都加以封赏,传檄天下。
回过头来却说曹操,瞒天过海离了冀州以后,也退兵回到洛阳,形势从没有这么明朗过,整个东部的战线都是在天险之上,如果没有一方放弃的话,任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也乐的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虽然曹丞相的身体再休息,头脑却是还在忙碌,和程玉这几丈打下来,虽说名义上是平分秋色,但结果自己知道。本来自己在道义,兵力,土地人口等方面都是比较占优势的,现在却都是相差无几,甚至某些方面自己还要比程玉更弱势一些。再这么纠缠下去,恐怕只有灭亡一途,必须先开辟一个新的战场稳定一下形势,积累一些资本才能好好的和程玉斗一下。
再看自己周遭的形势,除了一直纠缠不清的程玉以外,还有三家势力活跃在自己周围。
不过南边的刘表虽然和自己的和睦程度不是很高,但一直与程玉之间的矛盾更大,实力也很大,还要留着他去牵制程玉,应该优先拉拢,现在翻脸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西面的张鲁和自己还一直没有什么矛盾,也找不到什么借口去对付他,况且他的实力很强但地盘却很小,如果强行吞并,恐怕得不偿失。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西凉的马超,他们曾经与程玉勾结,夹攻自己,所盘踞的西凉又盛产好马,最近听说内部也不是很和睦,正好乘空闲的时候吞并掉,补充一下自己受损的实力。
既然将对付的目标锁定在马超身上,对另外两家就也要拉拢,于是他想到了和程玉相同的一招,以献帝的名义对刘表和张鲁进行册封,希望冀此拉拢两家,免除后顾之忧。
说来也巧,他与徐州的文书竟然同时到达了荆州。
面对这个问题,刘表还是要好好的斟酌一下,毕竟要和两家势力都交好有点不现实,但如果都交恶又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只有靠近其中一家,打击另外一家才是好办法,现在的问题就是拉拢谁打击谁。
刘表虽然很倾向于结交曹操,但也知道这个问题关系重大,不好自己轻易就做出决定,于是也将手下文武聚集在一起商量。
两家都是打着正统的旗号,两家都是强大势力,两家都对荆州怀有野心,刘表手下的人一边在考虑着和谁结盟对荆州比较有利,另一方面也在心中偷偷的盘算将荆州卖给哪一方会得到更多的实利。
半晌的沉默,还是伊籍先说了话,他虽然比较倾向于刘备,对程玉的感观并不是很好,但他还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人,对刘表说:“主公,我看以现在的形势,还是向徐州称臣比较好一点。”
刘表是犹豫寡断,并非什么刚愎自用的人,对伊籍说出的看法与自己大相径庭只是奇怪,却没有生气,追问道:“却不知机伯先生此言可有依据?”
伊籍由坐上站起欠了欠身说:“主公,虽然现在程曹两家的实力相当,但程玉的实力一直在不断的上升中,而曹操虽然能与程玉斗可不分上下,但却接连失去要地,事实上他在这场争斗中已经处于下风,以我看来,如果他们之间的战斗继续下去,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程玉。”
他的话说的刘表有点奇怪:“机伯啊,既然按你的意思来说,那我们不是更应该联合曹操抵制程玉吗?如果任其继续这样发展下去,早晚不是要将我们吞并了吗?”
伊籍的表情有些无奈:“程玉已经不可制了,如果我们倒向曹操的话,程玉定然会联合孙策两家一同进犯我荆州,曹操虽向我军示好,不过是为了借我军的势力拖住程玉,好让他有时间对西面的势力下手,就算我们受到攻击,他也不会对我们有一点援助,以我军的实力,要同时面对这样的两个对手,可以说是凶多吉少,不如干脆先向程玉示好,免得生灵涂炭。”
座中早有人听的不耐烦,不过看刘表还是很耐心,也不好就打断伊籍的话,显得自己没有教养,如今既然伊籍已经说完,蔡瑁马上站了出来:“一派胡言。”
他是刘表的大舅子,这么说话,自然没有人能挑出礼来。只听他说:“徐州军虽然势大,但名不正言不顺,又与我军长年交战早存吞并之心,曹操送来的是天子明诏,又和我军没有多少的利益冲突,正益联合抗敌。荆州这些年兵强马壮,程玉只是侥幸才在我们的手中占了一点便宜,如果看真正的实力,他的疲惫之师又怎么是我们的对手,只要击败了他,中原之地已经尽在掌握,正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又怎么能放过呢?”
两种意见都有些道理,各执一词,最后在厅堂上干脆吵了起来,不过因为这次的事情不涉及派系的利益,所以大家都还是比较克制,没有太多的人身攻击,饶是如此,也听的刘表心神不宁,最后实在不知道听谁的好,干脆不理众人,径自回去休息了。
等众人也吵的差不多了,却发现主公已经不在这里,自觉没趣,也都纷纷的离开。不过有些人就不那么老实,比如蔡瑁,他已经开始找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帮自己吹风。
刘表本来就拿不定主意,他的意见倾向于曹操,又加上枕边风一吹,最后他决定接受曹操的册封,这也就标志着他与程玉完全决裂了,因为曹操赫然给他加封了一个镇东将军的头衔。
刘表拒绝徐州册封,而接受曹操镇东将军大印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徐州,程玉心中虽然忿忿,但短时间之内确实没有什么办法,第一自己的军马连续的南征北战早就疲惫不堪,正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