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星
雅只有一门之隔。想要处理林清雅,而且神不知鬼不觉造成意外死亡,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那个姓田的是什么人,你们就这么忌惮他?”对安永江一向信心十足的孙继尧十分的不解。
“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是,从他身上的很多蛛丝蚂迹,这个人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安永江的话说得很肯定,不由得孙继尧不信。
“说来听听。”孙继尧是指挥常规作战的行家,对特种作战的特点知道一些,但谈不上精通。
“您来看这一段,这是他们下飞机时候的画面。”安永江边说边打开了投影:“您看,下飞机的时候,这个姓田的始终站在林清雅的侧后方,一般来说,保镖都是站在前方的,他需要挡住可能射过来的子弹,但这个田龙却是站在侧后方,这说明,他有足够自信,以他反应的敏捷程度,完全可以在子弹射过来的一刹那掩护林清雅。这种反应速度,绝对是超乎常人的。”
“危言耸听了吧。”孙继尧笑了一笑:“也许他是个菜鸟,或者是粗心大意了也说不定。”
“不可能。”即便是对自己的上司,安永江也是毫不客气地反驳:“您看他的眼神,沉着果断,而且,他的视线你根本不清楚他在注意哪一点,这是一个超级保镖的特质,不向一般人一样,只会关注某一点,而是把视线所及范围内的一切都洞察于心,所以,我们的人根本不敢靠近。而且,和他面对面的对手说话最有说服力,据现场监视的两名战士说,遇到这个人,他们分明可以感觉,好像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他紧盯着一样,从来没有感觉到这么大的压力。”
“是不是这两个人太紧张了?你的手下是不是太菜了点,又没让他们行动,只不过是监视一下而已。”孙继尧还是感觉难以置信。
“应该不会,这两个人都是老手了,而且,他们也是识货的。”安永江对自己的部下十分相信。
“那好,就算是这个,你再说说,还有什么特别的?”孙继尧要做进一步的探究。
“还有他的身材,自然,舒展,细看的话有点稍稍的后倾,你再看看我和我们那部弟兄的身材,能感觉出来有区别吗?”安永江在提醒孙继尧。
“你们的身材乍看起来很直,但好象都有点前倾,而且,两个肩也不平。”孙继尧的眼光也很毒。
“不错,我们这些受特种兵训练的,常常背负几十公斤重的装备越野行军,重量都在后背上,为了保持平衡,时间久了,骨骼都会有点畸形,这也算是职业病吧。还有,两肩不平也是,我们大量使用的是突击步枪和狙击步枪,在换装九五式突击步枪以前,使用的都是苏式装备,后坐力特别大,而特种兵战士几乎个个都是神枪手,这都是子弹喂出来的,哪个特种兵没打过几万发子弹啊,时间久了,这两肩自然就不平了。”
“那这个人为什么就没这些症状呢?”孙继尧不解。
“我们是负责杀人的,而他是负现保护人的,分工不同,训练方式也不同。你看他的身材,身体非但不前倾,反而有点后倾,这是因为他长期穿防弹衣的结果。咱们国家从前的防弹衣科技含量不高,重量很大,象他们这些保镖的防弹衣,因为必须要在作战的时候面对敌人,防弹衣前面的重量远远大于后面,时间久了,这样的结果也就很正常了。”安永江的分析越来越细了。
“那你们不是也穿吗?”孙继尧穷追不舍。
“可我们在穿防弹衣的时候后面的重量都是大于前面的。”安永江解释。
“还有什么,你接着说。”孙继尧感觉自己在这方面了解的情况远远比不上安永江,便放弃了质疑。
“您可以对比一下他的左臂右臂,特别是左手右手。”安永江又给孙继尧打了一个特写。
“好象左手比右手的关节要粗大,嗯,左臂似乎也比右臂要强壮。”孙继尧细看了一会,得出了他的结论。
“不错,这就是他们和我们的不同,他是以用手枪为主的,而且,他的习惯是左手拿枪,我刚才说了,绝大多数的神枪手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子弹喂出来的和实战打出来的,所以,他这只手,肯定也打坏了无数把手枪,握枪的手和臂膀因为长时间受到强烈的震动和克服后坐力,当然要比不用枪的手明显强壮。”安永江通过他细致的观察,得出了一个又一个结论。
“那也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有多凶悍啊,一个训练有素的保镖而已嘛。你们这么多人呢,对付不了一个保镖?”孙继尧不屑。
“现在不是对付,如果硬要是把他给做了,我也不觉得他的实力就能超过我多少,但是,这种人的警觉性太高,想出其不意地制造林清雅意外死亡就可太难了。”安永江有些灰心丧气。
“真的有这么难?”
“不错。”安永江叹了一口气:“如果我没判断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国家领导人的保镖,极有可能是中央警卫局,也就是传说中的中南海保镖。”
“你好像越说越悬乎了吧,她一个小小的市纪委书记,就算是高干子女,国家领导人能把自己的保镖让给她?”对这一点,孙继尧更不信了。
“呵呵,您还是怀疑我的判断。那好,您再看一个画面。”安永江又给了孙继尧一个特写。
“这不是耳朵吗?耳朵也能看出问题?”孙继尧今天更觉得奇怪了。
“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时间久了,都会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一些职业印记。您看这两只耳朵的耳孔,明显一只大一只小,大的这一边,非常的光滑,连耳孔旁边的绒毛都磨干净了,而这边就没有。”安永江的观察,的确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他经常戴耳塞。”
“戴耳塞又能证明什么问题?”
“经常戴耳塞的人很多,比如电视播音主持啊,听力不好的戴助听器啊,这个人应该不在此列,他戴耳塞的原因就是,他要经常参加一些公众场所的保卫工作,而且是一个集体协同作战,戴耳塞有利于接受统一指挥和团队之间的信息传递。而事实上,有他这样的实力,还需要参加协同作战的,我看,也就只有国家领导人了。我刚才指出的那些特殊,可是中南海保镖的共同特征啊。当然,能够当上中南海保镖的,能力并不局限于此,这帮人除了在部队接受的训练以外,一般都有自己的特长,肯定是身怀绝技啊。”
“既然这样,那你的意思是什么?”被说服了的孙继尧连忙征求安永江的意见。
“我的意思,暂时放弃这次行动,一切都等那个姓田的走了再说。正像您刚才说的,国家领导人的保镖,不会长期保护林清雅的,现在他在这儿,咱们就缓一缓,等过了这段风声再说。”
~二十三章 稠缪~
熟悉大海的人都知道,平静的海面下,往往会潜伏着一股波涛汹涌的暗流,而且,这股暗流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在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这,就是当前S市局势的最佳写照。
距离林清雅回到S市,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江北平原已是春回大地,草长莺飞,一派生机盎然。这一个月,林清雅在S市纪委忙得不亦乐乎。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 忙着整治S市的投资环境。
这是新任市委书记耿义波和市长谈新权的共识。S市经济要发展,可以走原来P县的路子,加快经济外向化和民营化的进程,让招商引资和民间创业两翼齐飞。在两个人的推动下,全市学P县已经在S市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
两个人认为,加快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首先要解决好的就是S市本身的内部问题。这个老牌的工业城市,各种各样的机构太多,大学都习惯于吃皇粮保饭碗,习惯于通过收费、摊派、罚款充实单位的小金库,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所以,各种各样的收费、摊派、罚款多如牛毛,企业和广大个体工商户苦不堪言。
林清雅领导的纪委,现在就是在市委的领导下,对“三乱”行为进行彻底整治。短短的一个月之内,被取消的收费和变相收费项目有数百项之多,清查大小单位的小金库上百个,没收资金数亿元,一时间,S市市政府的钱袋快速鼓了起来,很有些当年“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的意味。不过,市委在行动的时候放出了口风,只以整治环境为目的,不以整治人为目的,对没有重大贪污受贿行为的个人,只要诚实向组织坦白的,一律从宽处理,否则,严惩不怠。这样的政策,在经过初期正反两方面的示范之后,居然收到了奇效,在这次行动中,虽然有大大小小数十名党政干部被执行了党政纪处分,却只追究极少数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就是这极少数,还是作为初期顽固不化的典型来对待处理的,是杀来给猴看的鸡。而“三乱”行为也的的确确在短时间内销声匿迹,企业经营者和广大个体工商户对市委市政府的行动莫不拍手称快。
对市委、市政府的行动,机关工作人员也在议论纷纷。其实,这样的事情做起来似乎挺容易,为什么以前没有做或是做不成,而现在的两位主要领导就敢做而且能做成呢?最后,大家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两位领导,自己坐得正,所以才能走得直。
新任市委书记耿义波不用说,他刚刚来S市,还没有和S市的这些官僚们建立什么联系,就算他从前有什么,大家也不知道;年后在人代会上由代市长被选为市长的谈新权却是清名在外,无人不知,他可是S市最大的清官。廉则正,正则威,如果是以前的许市长,拿人家的手软,小辫子被人抓在手里,行起事来岂能如此理直气壮?
同时,大家也在议论另一个话题。谈新权以五十六岁高龄,从人大杀回市政府,本以为是个过渡,等耿义波熟悉情况以后他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新年过后省里肯定要变动,没想到这老头枯枝发新芽,居然越干越来劲,和耿义波两人,配合得如鱼得水,看这形势,搞不好今年年底耿义波在S市镀了一层金,就能带着改变S市面貌的政绩提拔到省委了呢,那时候,谈新权原地提拔为市委书记再发挥两年余热也不是不可能。
人一旦引起大家的注目,他的过去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目。悄无声息之中,谈新权在河西村和P县的事迹开始被人交口传颂,一时间,很多刚进机关的年轻人热血沸腾。清官同样有前途,当官当如谈新权,这样的价值观也开始成为了一些年轻人的选择。只有一些机关里的老人对此笑而不语,他们心中有数:像谈新权这样的情况,是万中无一的特例,可遇不可求,学是学不来的。
每日里忙忙碌碌的林清雅心里却是焦急万分。眼看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蓝煜星至今下落不明,不知是死是活。十三室来的一帮人究竟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林清雅心里也不清楚,就连田海龙也在等消息。因为,事先林正祥交待得很清楚,这次行动,保密是第一位的,包括把田海龙安在林清雅身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多只能让对方知道,他是林清雅的保镖,绝不能让对方知道他还是十三室的人,否则,一切的计划就落空了,最起码被对方控制的蓝煜星、李强等三人的性命就保不住了。想到自己万一露出一点马脚,就可能连累蓝煜星死于非命,林清雅自然是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只有无可奈何地等着。
这一天,林清雅接到市委办公室的通知,市委书记耿义波,市长谈新权,将带领一百二十人的党政代表团到临近的L省的三个市参观学习,市四套班子领导,各留一个人在家值班,其余的人都得参加,此外,还有一部分党政职能部门的一把手,下属三县一市四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也在列,明天一早六点出发。林清雅作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纪委书记,自然也要参加。
下午四点,林清雅又接到了市委书记耿义波的一个电话,说晚上市委要接待一位台商,是位姓陈的女士,计划在S市投资一个精密机械制造项目,主要生产数控机床,这是一个典型的科技密集和资金密型项目,项目总投资三亿美元左右,建成投产以后,每年可以为S市出口创汇好几亿美元,贡献财政收入两亿元人民币。市委今天晚上宴请陈女士,请林清雅和市政府的另外一个女副市长陪同。
现在,招商引资是S市的第一件大事,林清雅不敢怠慢,下了班以后,回到宿舍简单打扮了一番,坐了田海龙的车子,直接到本市新建不久的五星级香格里拉大酒店赴宴。
刚上车子,田海龙就开口了:“嫂子,林头儿那边有消息了,让我转告你。”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