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星
董守业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发,钢铁一般的汉子,也禁不起儿子这撕心裂肺般的哭诉,两行老泪,顺着眼角,轻轻地垂了下来。袁小刚,李强,蓝煜星,此时都感觉心中像堵了一大团棉花一般,憋闭的难受。纷纷把视线转移到了一边。这时蓝煜星注意到,董守业把头靠向儿子,似乎是耳语了两句什么话。听了父亲的话,董小方猛地把头抬了起来,用惊讶而又疑惑的眼神盯着自己的父亲,这时,几个人都意识到,刚才似乎发生了一些什么,一齐把目光投向这父子二人。
董守业对众人的注视不理不睬,只是专注地盯着儿子的眼睛,目光中,流露出一种期待,甚至是祈求。良久,董小方冲自己的父亲点了点头。看到儿子的动作,董守业就像什么心事已了一般,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欣慰和满足,然后,拍了拍董小方的肩膀,说了一句:“孩子,去吧,替我照顾好你的妹妹,还有你妈。”
“我会的,爸!”董小刚站了起来,转过身,头却没有转过来,一直望着父亲,无限留恋地离开了父亲目送自己的视线,离开了这个小小的房间。
几个人刚刚走出房间,沉重的防盗门就“砰”地的一声关上了,这一声门响,声音并不是很大,却震得离开房间的几个人都是后颈一缩,似乎这声音不是来自人间,而是地狱。
回到小会议室,几个人又坐了下来。董小方开口了:“袁主任,李大队长,马书记,谢谢你们让我见到了我的父亲,刚才我给几位领导提供的情况,还请领导能够考虑,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回去了。”
这时,李强说话了:“董小方同志,很冒昧地问一下,你父亲最后对你说了什么话,我们可以知道吗?”李强问的,正是众人都很好奇而又都不好意思问的问题。
这句话尽管说得非常委婉,但董小方的神色还是表示出了明显的不快:“对不起,这是我们父子之间的私事,没有必要向您汇报,当然,如果李大队认为我也是犯罪嫌疑人的话,不妨审讯我。”激愤之下,董小方的表达已经有了明显的攻击味道。
“你……”从来没有受过这样气的李强,脸顿时憋得通红,差点就要发作。这时,袁小刚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李大队也就是这么随口一问,别在意,咱们走吧。”见袁小刚这么说了,马勇明也来帮腔。这样,在袁小刚、马勇明的拥簇之下,董小方离开了房间。
很快,袁小刚回来了,进门就冲着李强抱怨:“你呀,也不挑个时候,老子犯了错,儿子又不是犯人,你这么问人家,人家能不来火吗?”
“你说的倒是轻巧,你们纪委的案子算是全破了,连赃款都一分不少的追回来啦,我这呐?人究竟是谁杀的到现在还没搞清楚呢。”李强有些不服气。但他接着又说道:“我也知道问这话不合适,不过,我总感觉,董守业交待的那两句话肯定有重大隐情,很可能就是这个案子的关键之处。”
“那你问董守业不就成了?干嘛在人家孩子的伤口上洒盐啊。”袁小刚反驳了一句。
“你觉得董守业能说吗?要是能说的话就不用那样偷偷摸摸的了。”李强的话说到了蓝煜星的心坎上了,显然,这件案子的确有隐情,搞不好就是一个不解之谜。
“那好,今天晚上继续提审董守业!”袁小刚当机立断。
~第六章 挽歌~
当晚,审讯室里再次灯火通明。袁小刚,李强,蓝煜星三人坐在审讯桌上,对面,是正襟危坐的董守业,两名彪悍的刑警站立在他两旁。新一轮的审讯开始了。
今天的主审是李强:“董守业,到目前为止,你的态度很好,交待的问题也比较彻底,希望你能够继续和我们配合。现在,需要你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在细节上作进一步说明。”
董守业依然是不卑不亢:“可以。请问吧。”
“第一个问题,你拿恒盛房地产开发公司两百万的用途究竟是什么?”
“对这一点,我在材料里交待得已很清楚了,给孩子上学。”
听了董守业的话,李强顿时严厉了起来:“你撒谎,今天董小方来的时候已经跟我们说得明明白白,他们兄妹俩已经获得了奖学金,而且还有一份专利,出国的费用和在美的学费、生活费均已解决,根本就不需要这两百万。而且,他已经把两百万的赃款退还给了纪委,这与你在供述中交待的内容明显不符。你还是把实话说出来吧。”
董守业在看到董小方来了以后,已经猜测到了这种局面,对李强的话也并不感到吃惊,坦然地说:“本来我这样交待,也不过是想给自己身后留下一个可以让大家认同的好名声。现在,既然你们已经逼到这一步了,我也就不隐瞒什么了。不错,我这样做,并不纯粹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我现在怎么说也是五十大几岁的人了,也许今年底,也许明年,总之,很快,我就要从权力的神坛上走下来。从部队到地方,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清贫,也很忙碌。可以这么说,我吃过最苦的苦,却没有品尝过最甜的甜。我也是人,我也想领略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也想去见识一下光怪陆离的异国风情,我也想在2006年去德国现场观看一届世界杯,我也想在2008年去北京为奥运健儿喝彩加油。应该说,这些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凭我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如果当初不是选择了从军从政,而是经商办企业,也许吃不了这么多的苦,但是,绝对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我刚才说的那些愿望。说白了,我不平衡,我为国家的付出与国家给我的报酬不对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光阴已经献给了党和国家,临下台之前,在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拿那么一点点,给自己留点后路,退休以后,和我的老太婆安享晚年,这就是我的目的。也许手段不那么光明,但是,不这么做,我就没有机会了。”
董守业的这一番话,让袁小刚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明明是谬论,却被他说得振振有辞。哦,都像他这么干,临下台前拿那么一点点,那国家的干部体制岂不是乱了套?有点权的可以这么干,那没权的人呢,一辈子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人多了去了,他们找谁拿去?
蓝煜星却不禁暗暗吃惊,滴水不漏啊,董守业已经把最后的尊严都抛开了,以他缜密的思维,丰富的反侦破经验,再加上这种不顾后果的解释法,想从他口中再去挖掘什么东西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不过,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审讯方和被审讯方自觉不自觉地达成了一定默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能把事情解释圆满了就行,这样的话,这个案子很快就可以定性了。
果不其然,李强和袁小刚并没有在这一点上作过多的纠缠,很快把问题转向下一个环节:“那我再问你,你说你谋杀恒盛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财务总监苏健、现金出纳周嫒媛,是你独立实施的谋杀行为还是有同案犯。”
“我个人无法定性直接实施谋杀行为的人是不是我的同案犯,严格地说,这应该是属于买凶杀人。我是通过雇佣职业杀手实施的谋杀。”
“说的详细一点!受雇佣的一方是集团还是个人,你是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系的,买凶杀人的资金是多少?”李强穷追不舍。
“是一个商业性的暗杀组织,名字叫无忧,只要给钱,无论是暗杀平民还是高官,他们都可以办到。无忧暗杀组织的总部在金三角,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在东南亚各国包括国内都有分支机构,承接一些暗杀业务。这个组织的成员,多数是来自越南、柬埔寨、缅甸的老兵,也有极少数咱们解放军中的退役士兵。”
“那你是怎么和这个组织取得联系的?”
“自卫还击战的时候,我任侦察连长,连队里有一个战士,是个孤儿,叫吴名,因为出身比较苦,我对他一向比较照顾,战争中,我还救过他的命。后来在一次行动中,吴名被弹片击中胸部,受了重伤,眼见是活不了了,因为当时的战斗过于残酷,我们侦察连又是在敌后作战,在没有办法医治和把他带回来的情况下,就抛弃了他。回国以后,他被追认为烈士。事实上,这个人并没有死,获救以后,几经辗转,最后投靠了无忧暗杀组织,现在已经是一个头目。去年,他潜回国内,具体做什么我不清楚,可能是我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专程来答谢我,给我送来了五十万元的人民币,我没有收。他当时给了我一个手机号码,说今生今世无论如何要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如果我需要什么帮助的话,让我给他打一个电话。”
“于是你就找到了他?”
“不错。你们找到杨鹰之后,我感觉事情可能会败露,就想到了他,当即与他联系,并向他提供了杨鹰的情况。他们的效率很高,当天晚上,就谋杀了杨鹰。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想杀这么多人,只是想制造一起杨鹰自杀的假象,一方面杀人灭口,同时也制造混乱,也好蒙混过关。不过,后来想一想还是不保险,杨鹰给我的这两百万,不一定只有杨鹰本人知道,恒盛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财务总监苏健和出纳周媛媛都有可能了解内情。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天,我又通知吴名,由吴名安排杀手,杀害了苏、周二人。”
“那你就没想过我们会找到你?”
“当然想到过。本来以为,以我多年侦察和反侦察、审讯与反审讯的经验,对这种死无对证的案子,只要咬紧牙关,肯定能够抗得过去的。但是,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我过高估计了自己。表面上看是因为两个孩子上学的原因导致我招供,但是,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自己能感觉得出来,我的意志已经到了极限,说与不说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我也就不再顽抗了,顺便借孩子留学的事情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没想到,小方在美国居然会赶回来,最后这一点名声也没有保住。唉!”董守业叹了口气。
“那你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什么?”
“我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把钱打入了小方的户头。作战我内行,但对金融知识一窍不通,当时我想得有些简单,钱打到了小方的卡上,小方又在美国,应该不会有问题。不过,当时也是因为情况紧急,感觉你们肯定会来找我,而这笔钱又实在不好安置,放哪都不放心,只有自己的儿子最放心,所以就把钱汇了过去。汇完以后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这才明白,小方的外汇卡是在国内办的,汇款的往来还是有迹可循的。当你们提到我的两个孩子出国留学的事情以后,我就想到,你们既然查到了他们那里,也肯定会查他们的金融账户,事情迟早会败露,再坚持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我也就放弃了抵抗。”
说到这里,在袁小刚和李强二人看来,案情已经真相大白。犯罪嫌疑人本人对罪行供认不讳,至于买凶或者请凶杀人事件,线索还在国际管理的盲区——金三角,根本无法取证,更无法缉拿凶手。如果说还需要取证的,可能需要到部队里调查一下,是不是有吴名这个人,这个人的情况和董守业说的是不是属实,基本就差不多了。
蓝煜星也在思索,如果董守业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是编了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编得真是太周全了,而且,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无法取证。一个不高明的撒谎者,说一句谎言,就需要十句谎言来弥补这一句谎言,越说漏洞越多;而董守业显然不是这样的笨蛋,他的每一句话说出来,再往下都是一个死胡同,根本无法向下追踪;有可能造成漏洞的地方,比如他开始为什么不说真话,比如他为什么要把钱汇给他儿子,他在供述时不留痕迹地就把这些都弥补上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董守业就是在制造一个铁案,制造一个足以把自己置于死地的铁案,从而让这个案子再也无法发展下去,再也追查不到别人。这就是他的目的。
真的就一点漏洞都没有吗?蓝煜星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吴名,还是吴名,首先是这个人究竟存在不存在?应该存在,而且的确是一个烈士,而且,关于吴名所有的细节肯定都是真的,把事情推在一个死人的身上,让你无法查证。无论是走访他的部队,还是他的战友,大家肯定都能证实有这么个人,而且的的确确是在没有挽救可能的情况下,被战友所遗弃的。现在他说这个人没死,就是说出现了一个奇迹,谁都没有见证这个奇迹,但谁也不能否认奇迹的存在。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说谎话的时候,尽可能地把所有真实的细节都利用上,十句假话中夹一句真话,让你真伪难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