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
受了伤的范依林显示出了极度剽悍,他低声嘶吼了一声,似老狼般扑击而上,招招拼命式式同归!
这种打法对于“不字门”逆势分派出身的铃木兼晴来说,实在太熟悉了,原本他就善长这个。
如果铃木兼晴用自己惯常打法,那么无疑结果是两人同归于尽。在扶桑人眼里,一个铃木兼晴换一个范依林肯定划算,相反,柳林范眼里,这就亏老本了。不过,铃木兼晴可不这么认为!首先命是自己的,当然爱惜;其次,范依林已受了伤,实力打了折扣,杀他难度降低;最后,以范依林表现来看,强是强精是精,可毕竟年少气盛有失谋略,犯下致命错误。
人往往就是如此,当面对比自己强大凶猛的对手时,不会吝啬生命与之相搏。而发现对于比自己弱小时,则不仅不肯舍命,且还要将代价降到最低。
双脚一错一点,铃木兼晴快速脱离战围,同时为范依林的追杀准备了三道凶险无比的杀招。
范依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几乎在铃木兼晴后退同时,他弃刀剑摘下背上弓箭。
他疯了!铃木兼晴第一个念头如此,此刻他放弃后退转而攻击,手上仅有弓箭的范依林根本无力抵御,注定败亡。
没有丝毫犹豫,铃木兼晴放弃了绝佳机会。理由一,范依林此时或许没有抵御能力,但未必没有拖他下地狱手段;理由二,范依林如此轻妄鲁莽,机会一定多多;理由三,密林间如此狭窄,弓箭是根本发挥不出威力。
“嗤!”
范依林搭弓射箭的速度快到极点。
由于铃木兼晴存有引诱范依林追杀而反击计划,故他并未全力遁走。范依林第一支箭抢在铃木兼晴找到树木隐身前射出。
心里痛骂一声,铃木兼晴对自己疏忽大意悔恨不止,资料信息上明明确确记着,范依林发箭特点是距离近发箭速度快!
范依林此箭射得绝到极点,他并未瞄准铃木兼晴身体任何部位射,而是射向铃木兼晴即将遁入密林的前方空档。
铃木兼晴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范依林此箭意图在于阻他逃遁,并且成功达到目地。无论是击箭让箭避箭或折向逃遁,铃木兼晴都要花费常人一眨眼功夫应付。可有这时间,范依林就几乎肯定可以将已搭弓上弦的第二支箭发出来。这第二支箭不管瞄对铃木兼晴任何部位,都比第一箭威胁大得多,他应付起来将更吃力。第二支箭后又有第三箭,第四…最后甚至会给范依林靠近搏杀的的机会。
铃木兼晴不认为单凭箭术范依林有机会伤他,只是他若费尽气力应付完范依林连环快射后,将在处于绝对下风境地迎接范依林贴身厮杀。
毕竟,箭术只是四绝公子范依林四绝之一啊!
刚才范依林弃长枪而用弓箭时,那么好的机会,铃木兼晴都放弃了,自然此刻绝不会选择处绝对下风境地和范依林作战。
身形加快,铃木兼晴如同送上去给箭当靶子般。
“扑!”
范依林第一支箭正中铃木兼晴左肩。
就在中箭的同时,铃木兼晴掠入了树木之中。
“哈!哈!”
范依林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得意忘形的狂笑声!
对于铃木兼晴来说,那轻蔑狂妄的笑声如同钢针一样狠狠扎在他心上。
武士者,虽死而不受辱!
实际上铃木兼晴受的箭伤极轻,根本不影响他战力,因为那一箭是他故意受的,故做好了心理身体准备。而范依林受的伤却绝不轻,多少对武功发挥造成影响。
第一回合交手,严格意义上说,铃木兼晴纵使不获胜,亦占尽上风。
只是,铃木兼晴并不如此认为。他见到认为的是范依林以高明的战术将他象猴一般戏耍,轻屑无礼鄙视到极点。
自幼时起被反复灌述的武士道杀身成仁的信念在铃木兼晴大脑里象一团火焰般熊熊燃烧。
耻辱不仅仅来源于范依林态度战术,更来源消极避战畏惧艰难的战斗意志。铃木兼晴内心深处,绝不能容忍任何敌人对他一丁点的轻蔑和污辱。
扶桑武士永远是让敌人震撼惊恐胆怯!
范依林的行为必将用鲜血和生命来洗涮!
脱离战团才片刻功夫,铃木兼晴迅速调整好心态身体状态,开始搜寻范依林,与他决一死战。
阳光透过疏散的树林散了下来,驱起了黑暗,为即将到来残酷的厮杀送来了些光亮。
范依林退到了密林边缘处,却并未离开。他砍倒了些树木,清理了些尽杂草,布置了一个直径达二丈的圆形空地。
脸上杀机浓浓的铃木兼晴以必死之神情进来空地之时。
范依林脸上浮出一股淡淡自信微笑,仿佛所有的一切早已在他控制之中。
稳稳站住,铃木兼晴不愧身为高手,临战之际,能将情感控制得点滴不外露。
“杀!”
范依林意气飞扬,银枪一挑,主动发起了攻击!
封住范依林攻击,铃木兼晴并非没有迎接他攻击准备,只是心理感觉有些怪怪,不是滋味。
单以枪法论,铃木兼晴以为范依林倒有几分扶桑枪法大师贯注横一的嫡传味道。攻击凶狠毒辣,专注于一点,务求先行击伤对手,削弱对手战力,再行搏杀。防守时,侧重要害,疏视以至放弃部分非致命处,故意给予对手伤害机会,以图达到获取伤害对手机会。
显然,范依林枪法战法,让铃木兼晴极难捕捉到一举击毙他的机会,两人武功本就相差无几,加上范依林专注于要害防御,自然杀之不易。
低吼一声,铃木兼晴长倭刀在范依林腰间划开一道口子,同时范依林枪尖亦在他左膀上开了个洞。
下定不惜同归于尽也要维护扶桑武士尊严的铃木兼晴毫不犹豫采用了,以我之伤,换敌之伤,比拼伤势,看谁先亡的的恐怖战术!
~第四十六章血战(下)~
十几个回合下来,刀刀见血,枪枪不空!
“八格!”
怒吼一声的铃木兼晴错步后退,锋利无比的长倭刀崩了几个缺口,他整个身体都浸泡在血中,不知有多少处伤口。
弃了断成两截的银枪,范依林刀剑分别出现在双手上。他形象与铃木兼晴相仿,全身上下下无处不是血渍血块,看上去让人触目惊心。
双且死死锁住铃木兼晴,动作已见迟缓的范依林脸上平淡似水,似乎他有无尽的鲜血可流,无穷精力可用!
从没想过一向以儒雅的柳林亦会有坚忍狠辣到如此的角色。铃木兼晴必胜的信念有那么一丝丝动摇。
重伤之下的两人虽攻击已失犀利,但防守仍都十分严密,都防止了对方任何致命攻击的可能。
血腥的战斗暂时看不到任何一方胜利的曙光。
从开始到现在,铃木兼晴一直认为自己战据上风。理由在于,范依林伤得更重,且每次几乎都是铃木兼晴先杀伤他,然后他反击击伤铃木兼晴。更重要是范依林已不敢再使出任何两败俱伤玉石俱焚的招式,说明他充分意思到铤而走险对他不利。
问题是,铃木兼晴始终于法将占上风的优势地位转化成胜利的果实,反让范依林将战斗拖延下来。
如此下去,就算撑到范依林重伤不支地步,铃木兼晴自己只怕也完全丧失了战力,只余下任人宰割的份!
相比于全神贯注迎接下回合血战的范依林,铃木兼晴的上风优势竟达到了一面警备范依林随时发动攻击,一面思索解决眼下僵局妙法地步。
暗花道之所看中铃木兼晴,派他而不是派别人来中华潜伏,最看中的就是因为他出身“不字门”逆势一派。
道理非常浅显,再高明的扶桑顶级高手,一潜入中华,一旦被发现,面对英豪辈出的中华武林,首要解决的绝不是战而生之而是如何逃亡。“不字门”逆势一派最善长的就是在逆境险境危境中作战取胜以及逃亡的。
故铃木兼晴虽难取胜,却并不担心范依林对他的生命危胁,他完全有信心在生死一线时遁走和逃脱。
可业已流了难以计数鲜血的铃木兼晴内心对胜利的追求业已达到痴狂地步,他现在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获取胜利果实上。
流了更多的血负了更重的伤,范依林仍然如同一头老狼一般,目中闪烁得不屈不饶战斗的目光,双手亦没有纹丝颤抖,双脚站得稳如泰山。
身处中华大地,又密林外有柳林范人马,铃木兼晴身处上风情况下,必须考虑一些非战斗因素。
因为同样重伤垂危的话,范依林将获得最好的医师武当“龙虎金丹”少林“大还丹”的救护,而铃木兼晴恐怕将面对的是整个江南武林高手群的挖地三尺的追杀搜索。
蠢!
铃木兼晴暗骂了自己一声,出身“不字门”逆势一派的自己,最善长在逆境险处求生获胜,利用生死关头所暴发出来的无穷潜力和反应伤敌毙敌。可自己现在却干得是占尽上风与范依林拼命拼流血,不是以已之短攻敌之长吗?
关键处一找出来,铃木兼晴立刻有了主意。
在范依林眼里,铃木兼晴不出意料终于走出了那一决生死的一步险棋!
铃木兼晴以极快的速度退走,占据上风的优势让他脱离战斗十分从容,身上惨重的伤势多少阻碍了他的退却。
历史并非简单重复,现在两人所处战斗场地比刚才的要大上一倍有余,恰好能让范依林四绝之一箭术威力尽数发挥,并且让范依林有足够时间空间变换武器。
铃木兼晴有意置已于死地而谋求后生!
范依林不假思索弃刀剑而换了箭。
在铃木兼晴刚挨到战斗场地边缘时,弓弦声响起。
“嗨!”
铃木兼晴闷喝一声,倭刀一翻,打飞了箭。
“嗤”
范依林双箭齐发,发箭时他略显苍白脸上耀过一片血红。
“八格!”
铃木兼晴身体压低,似一头怒豹般掠起疾扑范依林,手上长倭刀超水平发挥,竟分毫不差打飞了两支近距离迅如闪电的箭。
好个“不字门”逆势派弟子!
范依林只犹豫了那么不到眨眼功夫,身体快速飘退,拉开距离,手上弓箭亦倾尽全力三箭齐发。
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能够三箭齐发,四绝公子范依林箭术之绝,果可称雄天下!
品字形掠空扑来的三支利箭立刻将铃木兼晴逼入死地!
短离太近了,铃木兼晴反应的时间和距离都少到极点。
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铃木兼晴身体加速迎向利箭。
“啪!啪!”
长短两把倭刀同时各精确无比劈中一支利箭,剩下那支根本躲不过去的利箭,铃木兼晴没有一点退让,他迎上去!
“扑!”
利箭穿透了铃木兼晴胸膛而过。
狂吼一声的铃木兼晴,利用利箭穿胸的痛苦冲击到了离范依林不过四尺之地。
长倭刀以泰山压顶之势劈空劈下大有一举将范依林劈成二半之态,而短倭刀则以有去无回之势欲将范依林腰斩。
范依林看上去似是一步棋错,没有估计到铃木兼晴竟凶悍到以胸挡箭,求得一击机会,故反应不及,为铃木兼晴所逆势,将自己置于必败将亡的地步。
范依林做出的反应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坚起弓,试图阻铃木兼晴一下。
取刀拿剑出掌踢腿,这任何反应都比坚弓强,出乎铃木兼晴意料理所当然。不过,任何反应又都无法阻止范依林败亡命运,他也只有时间做最简单的反应!
铃木兼晴眼里已闪动胜利的喜悦和嗜血的狂爽。
身边没有动静,村上美和子没有时间为“樱花”小组同伴们的死亡而悲伤,她本身亦到了地狱门口。
已不再感受到身体任何疼痛感觉,村上美和子意识中只留下了触感,牛皮绳还在无止境收缩,越来越深入陷入她肌肤之内。
呼吸已极为困难,村上美和子意识一点点变淡变模糊。思维思想已呈现出完全不受控制的弥散状态。
这种阳光下用湿牛皮绳杀人的办法,最初是倭寇们在天照天神生日里袭击东南沿海村庄后,为祭天照大神而发明的。后来,逐渐被扶桑人广泛用来虐杀中华百姓。奉行“以血洗血,以牙还牙”的八荒傅柳林范很自然将这些办法都转施于历次战斗中被虏获的扶桑人自身上。
当暴虐成性的扶桑武士倭寇一再品尝到以精益求精精神将虐杀手段不断升华的八荒柳林手段时,他们被八荒柳林创造性艺术性多变性的虐杀手段所震撼威服畏惧恐惧。
秘密协商结果是,双方都尽量不用虐杀的手段来对付对方的俘虏。
和野兽打交道,一定要用野兽能明白的办法打交道。
任何敌对双方的默契协定,都是不完全和没有保证的。村上美和子很清楚此点,何况,作为派入中华大地的奸细卧底,根本就不在协定所认可的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