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奇
紫禁城劳保用品厂率先接收了一批刚到山城棉纺厂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当年这二十多人是分配到山城棉纺厂的最后一批学生,在棉纺厂参加工作后的这几年时基本是工作半年放假半年,而放假的这半年还不能闲着,要常到厂里去跑跑催催,不然工资都不知道啥年月能领到。这些人几乎是一看到紫禁城的招聘公告后就来了,至于原单位,招呼都不用打,那厂长巴不得少给几个人开工资呢。大伙对新工作岗位的设备和待遇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唯一让他们觉得有些遗憾的就是,上班都一个月了,新衣食父母也就就是这个厂的厂长从来都没露个面,还有那个迷糊的经理,他说经营执照上那个叫洪蓉的厂长其实是挂名的,真正的老板是谁居然连他也不知道。
能一下招收到二十多个熟练工并且是年轻能干的人,对白泓来说也算是捡到了宝贝,她倒是早就想来见见这些手下的生力军了,可这段时间洪蓉不准她到处乱跑,原因很简单,在中考了。
【202】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天中午,志愿表发下来了。教室里闹闹哄哄的,班主任陈老师不得不一再高声强调,让大家记住一定不要弄丢,填好后在周末前交上来。
对于山城的数千名中考生来说,如果想继续读书,除了高中之外,还有中专、职高、技校等地方可以选择。而在山城市区的两千余名考生,如果想考高中的话,可供选择的学校只有三所,名额也就只有不到一千,大约占考生的三分之一。
就连这不到一千的名额,也是扩招后才增加出来的,山城教学实力第一的一高中今天又增加了一个班级,可以多招收七十名左右的学生,紧随其后的J中因为今年要改制成高中校,初中部全部移交给新建的实难中学,届时高中班将由以前的四个增加为六个,这一下子两个学校多出二百余个名额来,使这届考高中的难度降低了许多。
讲台上陈老师在讲解填报志愿表的细节的注意事项时,下面林教主已经麻利地把表格全部填完,折好塞进书包里去了。适合他这种成绩学生的学校有两所,一高中和J中,虽然J中和一高中同是山城的重点高中,可论资历论成绩J中都和一高中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凡成绩好的学生无不在第一志栏里添上一高中,J中对他们来说,只会是在考试发挥失常落榜一中后无奈的选择。
像林紫纹和白泓这种就算在全市学生中都是佼佼者的学生,很少有人会在第一志愿时不填一高中的,不过他们却没选择让山城的千军万马们抢破了头的一高中,偏偏报了J中。原因很简单,一高中之所以每年高考中榜的大学生比J中多出一倍,第一因为他们的生源是最好的,J中的生源是他们挑剩的自然竞争不过;第二是林紫纹和白泓所反感的。一高中几乎全年没有假日,甚至连寒暑假的补课都上晚自习!
就连洪蓉都说,在J中好好学习想考什么大学都不成问题。林从武和王玉梅更是全由儿子自己拿主意。林紫纹就算想托关系报到铁路二中去,他们都不会反对。林紫纹自然优先选择J中这个把自己当大爷一样供了三年的地方,正好白泓对选择什么学校很无所谓,两人就商定一起继续在J中上高中。
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只要家庭条件允许,选定了学校后基本上就等着到日子交学费入校就行了。在陈老师的班上,前十多名只要不发挥失常,考入一高中是一定的了。就连前四十名都有一搏J中的实力。可以说,这个班级是全山城成绩最好的班级。看着讲台下的六十多名学生,陈老师心中感慨,这个班里最优秀的学生秋后就是一高中的人了。也不知道开学后在坐的这些孩子会在自己的新班级里出现几个?
这个班是陈老师带出的第四个毕业班,也将是最后一个初中班。因为秋后再开学的时候,他就是J中的高一班主任了。学校初中部的大部分老师将会转到新建的实验中学任教,陈老师是留在原校的少数老师之一。
“紫纹,你报哪?”前座的张勇和过道对面的女生侃了半天,女生被别人喊去说话了,张勇回过头来找林紫纹聊天。
问完了张勇也觉得自己多此一问,班上前二十名的哪个不是第一志愿一高中,第二志愿J中,以林教主的成绩连第二志愿都不用填,只要他考试时别睡着就行了。
没想到林紫纹用手指指脚下,微笑着说:“还在这接着念。”
“啊?”张勇有些诧异,“你不考一高中?”
林紫纹摇摇头,他一点儿都不觉得一高中比J中好,不过是生源好些的填鸭学校罢了,如果给J中一些同样的鸭子,考出来后八成会比一高中强。
张勇拿眼神往白泓的方向瞄瞄,小声问:“那她跟你一样?”
出于许多原因,最后的这个学期里陈老师隔几天就会让同学们来次大调座,到后期甚至允许学生自由换座。大伙都想挨着成绩好的学生讨论问题,白泓因此成了同学们中间的抢手货,应邀一再调换位置。
同样受欢迎的自然就是咱林大教主了,眼瞅着毕业了,林紫纹的缺勤也比以往少了许多。和白泓只在小范围内活动不同,林紫纹像走马灯一样在教室的各个座位间转悠,成了全班最活跃的人,一些任课老师对此小有微辞,不过陈老师可不去管他,这人随便坐在哪都能带动一下身边学生的成绩,有人不用过期作废,让他发挥余热去吧。
林紫纹眨眨眼,算是回答了张勇的问题。见张勇正拿那张志愿表折纸飞机,皱眉问道:“你呢?你报什么学校?”
“不报了。”张勇拿着折好的飞机向教室后面的垃圾堆比了比:“考完试就跟我刘大爷去学徒。”
张勇说的那个刘大爷是一家私营汽车修配厂的漆工,林紫纹听他说起过一次,有些印象。听张勇说不报学校了,林紫纹有些疑惑,以张勇的成绩虽然考J有些吃力,但要考普通高中十一中学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以前从没听他说过毕业就不读了,怎么突然说要去学徒了?
“真不打算再上学了?”林紫纹看着张勇手里已经比划了数下却一直没飞出去的纸飞机。
“喷漆挺挣钱的,只要熬过学徒这两年,出徒了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张勇的眼里看不到三四百元的憧憬,林紫纹只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奈和沮丧。
因为陈老师是省优秀老师的关系,林紫纹所在的这个班级里的学生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走后门进来的。所以,这个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条件都优越于同龄人,大家都是天之骄子。对于这样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初中毕业就不继续念书了,并且去做喷漆学徒,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林紫纹马上断定,张勇家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联想起半年以来的种种情形,张勇花钱变少了、衣服好久没见添新的了、买零食改成带饭了,种种情况让林紫纹觉得,张勇家应该是出了经济问题。一直在后门班读书的林紫纹还从没想到过因为家庭贫困而缀学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边,并且还在和自己关系比较不错、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张勇身上,一时间有些难于接受。
陈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转了两圈,把学生们的问题一一解答后回到了讲台上,拿起黑板擦敲了敲讲桌。张勇手里的那只纸飞机还是没有飞出去,听到敲讲桌的声音正想回头坐好,林紫纹拍了拍张勇肩膀,低声说:“放学跟我走。”
……
“我爹妈的单位黄了。”张勇踢着地上的啤酒瓶盖,两眼漫无目的的在小饭馆的单间里睃视。
“什么时候?”林紫纹的脑中闪过一个阔别已久的名词:下岗。
张勇语调低沉:“年前就不行了,过完年单位的办公楼就让银行和法院贴上封条了,上面说什么让职工自谋生路。”
张勇的父母在地区冷库工作,十五年前那里许多人抢破头都挤不进去的好单位,奖金高福利好,张勇爸爸就是在那时候走后门从税务局调过去的。
地区冷库一直在做冷藏鱼肉果菜的生意,随着近年来反季节蔬菜、越冬大棚和长途运输日益发达起来,国营冷库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一度靠承租给私人雪糕厂和鱼贩们赚租金过活。林紫纹略一思考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去年山城新开了一家雪糕批发公司,用保温汽车从沈阳进货回山城批发,同时用这种保温车从外地往山城贩鱼的生意人也不少,这些人占据市场后自然挤掉了冷库最后一笔生意,没有与时俱进的地区冷库终于资不抵债,倒闭了。
“他们早就知道单位要不行了,可也没办法,我们家就我二大爷有本事,他去年一去世,我爹妈调职的事就再也没指望了。”
听张勇这么一说,林紫纹猜到张勇能进陈老师这个班级八成是他二大爷帮忙办的。父母双双失去了收入,对一个还要供半大小子读书的家庭所带来的打击可是相当大的,何况地区冷库那种单位多年来早就属于低收单位了,再加上张勇的父母很惯孩子,吃穿用样样不落人后的供着张勇上学,这个家恐怕难有什么积蓄,如今张勇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显然是无奈之举。
一边和张勇聊着地区冷库倒闭后半年来的事,林紫纹一边在心中飞快地打着算盘。对于一个正面临初中毕业,还做着大学梦的孩子来说,连高中的录取通知书都没摸到就早早参加工作,太残酷了,虽然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林紫纹没能力管,可张勇的遭遇就摆在眼前,他决定帮张勇一把。
【203】同一首歌
虽然情绪不高,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的张勇还是狼吞虎咽的把桌上的荤菜扫了个精光。饭菜吃完后张勇也接受了林紫纹的建议,不管念不念高中都先把中考发好考完。用林紫纹的话就是,初中念了三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天么,张勇想想也对,就算是这个高中不能念了,也要硬气些,先拿到录取通知书再说不念。
和张勇分手后,林紫纹独自回了自己家的老屋,张勇的这件事让他想起了很多前世发生过的事和眼前的问题,他现在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思考思考。
在前世,下岗似乎是由1994年从上海开始的,由于林志文家乡的小镇的经济对国有体制依赖不大,所以下岗潮给小镇带来的影响并不很大,远没有像许多城市那样搞得民心惶惶、怨声载道。不过从读大学开始到参加工作后,林志文对下岗给社会带来的震荡可是深有体会的。今天张勇的父母失业的消息无疑给林紫纹提了个醒,也让他迅速意识到,东北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山城的主体经济更是完全依赖于国有经济体制,如今的山城已是那迟暮的英雄,下岗风暴的暴发恐怕已经为时不远了。
先知先觉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营单位的职工们这时还在盘算着怎样提高提高职称,如何多涨半级工资呢。一想到这些天真的人们马上就将成千上万的失业,就算以林紫纹的乐天程度也不由得忧心忡忡,他很不想看到现在还表面上欣欣向荣的山城一夜之间就变得萎靡萧条,可这一切都是大势所趋,林紫纹自问自己虽然已有不扉身家,可在这种大势面前又能有多大作为呢?
长痛不如短前,一刀切已经从上海划开了道口子,撕着肉连着筋,带起表面光洁的皮肤下的层层腐肉,在全国各地全面开刀,开始给国有企业做起了举世瞩目的外科手术。林紫纹知道,在多年计划经济下已经退化得连竞争都不会了的国有企业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那一场轰轰烈烈的下岗风暴,就要刮起来了。
下岗将要带来的经济大萧条恐怕不亚于一次经济危机,林紫纹思量着在这次动荡中自己要做的准备,他要回避风险,还要在其中寻找商机。不过暴发户虽然爱钱,却不是那种趁机发国难财的人,在他的眼中,趁下岗的商机赚钱其实也是为带动经济回暖献一份力,并且还能帮政府解决一些再就业问题,也算是一举两得。
下岗已经开始了,算来离金融危机到来的时间也没多久了,前提是如果这次金融危机依然会发生的话。林紫纹突然觉得肩头上的担子很重,眼前可谓是内忧外患了,而自己的盈益还主要侧重在国内呢,要强大起来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赚取大量的外汇,林紫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一碧如洗的湛蓝天空,想着怎样才能迅速的把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开拓出来。
时间在挥动着的哑铃和汗水中悄悄走过,第五组屈伸运动做完后林紫纹稍息了片刻,擦净汗水后拿起桌头的电话分机,给爸爸打电话。
放下电话后林紫纹轻嘘一口气,张勇的事这样就算是解决了,估计等中考结束的时候,他的爸妈也差不多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