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黑暗时代 作者:刺嫩芽(起点vip2013-01-06完结,末世空间,女强升级)
“5环,不错呀,第一次就来个5环。”张一凡拍拍手,“我也试试。”
杨阳又摇摇头,走到靶前,拔下匕首:“才5环,差远了。给你,说不定你有‘小李飞刀’的潜质呢。”
张一凡丝毫不在意杨阳的挖苦,跃跃欲试,站到杨阳刚才的位置上,右手掂掂匕首,手腕有点发沉,抬眼瞄瞄靶子,靶子好远,好小,上面一圈圈看起来不甚清晰,张一凡右腿向后退了半步,摆出投掷匕首的样子。
姿势摆了半天,心里却觉得不靠谱,于是往前蹭了一步,再蹭了一步,耳边传来杨阳的笑声:“再往前,你就能摸着靶子了。”
张一凡咬咬牙,白了杨阳一眼:“哪能摸着。”比划了一下:“扎中了。”
杨阳也拍拍手说:“不错,中了。”说着上前拔下小刀说:“也是5环,真不错,就是距离近了点。再来一个?”
“你先自己玩一会,我去告诉爸妈去,也替你通知姐夫。”
丢下杨阳自己练习,张一凡开心地跑上楼去找张一萍,张一萍和董志鹏正在陪父母上网,浏览新闻,看到张一凡过来,大家离开了电脑。
一凡看看电脑,问着:“又有什么新的新闻没?”
一萍笑了:“还老师呢,新闻就是最新的消息,哪有新的新闻这个词。”
一凡不在意地说:“无妨无妨,只要你懂就可以了。”
“那可不行,”一萍认真地说:“刚才我们还在商量,2个孩子不能出去上学,也不能出去玩,成天闷在家里玩游戏可不行,正想让你这个现成的老师在家上课呢,你随便发明新词,会教坏了孩子。”
说起上课,一凡想到了自己上来的目的:“我正想说这件事呢。刚刚我也和杨阳商量了一下,我们俩总担心安全问题。我们不可能总呆在屋里不出来,而外边漆黑一片,谁知道黑暗里会隐藏什么,所以杨阳和我准备让润恒和杨泽锻炼身体,爸妈,姐姐夫,咱们制定个时间表,像上班一样排一下,省的忙时大家都累,闲时又无所事事。”
爸爸张浩然点点头:“一凡想的对,一萍,你和志鹏也不要回沈城了,这里不缺吃的,就在这住吧。”
一萍急忙说:“爸,那怎么行,现在同事们都在加班,我和志鹏今天没有回去,头已经不乐意了,明天再不上班,不行呀。”
妈妈谢玉哲看着一萍说:“我看你爸说得对,你俩的工作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工作,不是我说你们,在现在这种环境,记者是最不重要的,缺你俩,我看也没什么。”
一凡也劝说说:“姐,爸妈说得对,现在外边一片漆黑,什么情况还不知道,说不定一会还要下酸雨,你们俩一回沈城,这路上就让爸妈担心,还是不要回去了。工作再重要,不如一家人平安重要。”
一萍看看董志鹏,董志鹏想了想说:“爸妈说得有道理,我们先住一天,看看情况再说吧。”
“不是一天。姐夫,这沈城你们暂时回不去了。杨阳在103的地下室等你,有话跟你说。”
支走了董志鹏,看到姐姐疑惑的表情,一凡把刚刚和杨阳商量的内容说了一遍。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了笑容,末了,一萍严肃地问:“小妹,你真相信那个梦吗?”
一凡将手搭在电脑椅上:“看好了。”电脑椅消失了,一会又出现在原处。“姐,你还记得你告诉我的毁灭吗?你该不会以为我有了特异功能吧?”
☆、017 黑暗
按理说,火山爆发后总会下大雨的,可抚源市仅仅下了一个小时左右的雨就停了,天黑漆漆的,白日仿佛黑夜一样,路灯显得格外明亮。
天仿佛低了很多,一个小时的雨就让空气中漂浮的灰尘落到了地面,可空气没好多久,很快又涌来浓浓的硫磺味,大大小小的灰尘颗粒再一次悬浮起来,路灯的灯光也被空气中的灰尘折射着,灯光昏暗而又闪烁起来,室外高层建筑好像直插苍穹,看起来有些诡异。
手机已经彻底的没了信号,看样子空中的云层阻隔了信号的传递,电话里不时传来忙音,跨省长途断了,有线电视里只能收到抚源市地方台的节目。
现在的人们联系总喜欢留手机号,只有很亲密的人才会知道家庭电话号码。手机信号一断,家里立刻安静了许多,外来的消息只能靠电视的新闻了。
新闻里只是说人们尽量安静地呆在家中,解释了云层暂时阻隔了信号,并宣布飞机停飞,火车停运,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好转,政府会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大人们的情绪并没有传染给两个孩子,他们兴高采烈地跟着杨阳练飞刀,嬉笑声不时传来,让沉闷的气氛渐渐放松起来。午餐和晚餐还是那么丰盛,让董志鹏诧异极了,没看到冰箱里有这么多的新鲜蔬菜呀。张一凡笑着解释说地下室有一个储藏室,储存了一些蔬菜,这些蔬菜还能放一阵,不会坏。
消息还在隔绝,大多数人家选择了不关电视,希望电视里能带来希望得到的消息。晚上六时,电视里有了新的内容,全市中小学师生提前放寒假,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放假,正常上班的单位为医院、水厂、电厂、煤气和通讯等有关民生生存的部门,还有就是大型的超市,交通上各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工人由工厂直接调配通勤挨家挨户地接送,各路公交车早六时晚七时每小时定点一趟,部分郊区车辆早晚各一次;市民如无必要,不要出门。
新闻不停地滚动播放,主持人和市专家在电视上就现状分析着,从本省到全国以至于世界,因为信息阻隔,很多是猜测,言语中对抚源市充满信心,并呼吁市民节约能源。
担心了一天的人们忍受着空气中的异味在忐忑不安中休息了,张一凡一家的换气扇则还在工作着,厚厚的活性炭有效地阻隔了室外的异味,为室内输送着新鲜的空气。
这次放假让张一凡回忆起十几年前的“**”放假,社会上并未出现骚乱,政府的职能得到充分体现。那么这次呢,张一凡回忆着梦境,梦境中的骚乱、战乱、人们绝望的目光历历在目,为什么会那样呢?张一凡在沉思中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两个节日——圣诞节和新年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人们每天关心的都是天何时再亮。气温一天天降了下来,在新年那天降到了零下40度,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抚源市的温差本来很大,上下差过18度,可现在的温差不足3度。暖气还在供应,可室内的温度也在持续下降,张一凡家的卧室从一楼转到了地下室,毕竟地下室的外墙不与室外的冷空气直接接触,室内相对暖和。
张一萍和董志鹏从沈城回来的匆匆,没带多少御寒的衣物,张一凡从空间中拿出准备好的衣物,到让众人又开心了一小次。
黑暗还在继续,温度还在下降,空气中的异味还在,得病的人仿佛在一天内增多。
每天都能听到刺耳的警报声,期间杨阳和张一凡、一萍、董志鹏四人出去了一次,穿着外皮里毛的大衣,带着厚厚的棉帽和口罩,张一凡感到自己像个熊一样,笨得走不了路。地面被前几天的酸雨腐蚀了一个个小洞,好在前门就是乐购超市,短短的百米路程,张一凡在没感到冷时就到了超市门口。
超市不比外边暖和多少,大多数货架空空如也,食品更是看不见,货物都集中在入口处,大多是锅碗瓢盆,两个男店员在入口处冷得不断地跺着脚,看到四人身上厚厚的棉衣,都露出羡慕的目光。
张一凡和杨阳匆匆地看了一眼就出去了,超市里的东西还不如自己空间里的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不如。二人没有在室外过多地停留,为了节能,路灯只是从早上七时亮到晚上七时,还是隔一盏路灯一亮,街面好半天不见一个行人,四人心里都有点恐惧,很快就回去了。
消息逐渐闭塞起来,张一萍和董志鹏通过以前的关系,偶尔还能得到些消息,不外乎黑暗不知能持续多久,不要外出,军队已全面戒备,沈城有人聚众闹事,哄抢,军队出动了,都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
张一凡一家人在经历了几天的不安后,过起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悠闲日子。每天,两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在举重,练飞刀,来来回回跑楼梯,张一凡姐俩和父母一起准备吃吃喝喝。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运动量大了,营养也要跟得上。父母教孩子文化时,张一萍也会和张一凡一起去练飞刀,一家人还会凑一起打打麻将、扑克,输的人洗碗擦地。
一月中旬,煤气和电开始了定点供应,每天早6点半到7点半,午11点半到12点半,晚5点半到6点半,电晚间增加到8点,水到晚上9点就停了,第二天6点再来,暖气还正常,只是温度不大够了,在室内老年人都穿上了棉衣。
市面所有的商店都关了门,钱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了,也没有东西可卖了。抚源市政府在市区设了几十个摊点,派军队跟着,一周派送一次粮食,民众拿户口领粮食。张一凡几人也去了一趟,被人山人海吓了回来。
杨阳在父母的卧室放了一个暖风机,电用的蓄电池,父母一个劲地推脱不要,僵持再三,才说好晚上睡觉时用上。其他人用的是暖水袋,毕竟年轻又在坚持锻炼。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春节,往年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购年货,小年这天,政府按户发放了一副春联和一个福字,一次性免费供应了半个月的米面油盐和土豆、萝卜,每户还可领到一斤猪肉和一颗大白菜,东北的初一是要吃饺子的,大年初六继续恢复每周一次的派送。
每到政府派粮的日子,张一凡和杨阳还有姐姐姐夫都会出去,目的是看看外边的变化,打听点消息。
小年这天,虽然黑暗继续,气温还在零下45度左右,但空气中刺鼻的味道淡了许多。人们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八点开始派粮,可7点半张一凡他们出去的时候,街上的人已经多了,领粮的长队见不到尽头。在外边晃了一个多小时,没看到熟人,看到也认不出来,都穿的厚厚的,蒙得严严实实。
回家后父母正在给叔叔舅舅打电话,叔叔舅舅们还有吃的,也去领了救济,父母一阵感叹,自家是柴米油盐样样不愁,总也不能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全家接来。放下电话,父母还在伤感,张一凡和姐姐好一阵劝说,又给叔叔舅舅们打了电话,留下自己的住址,约定缺衣少食有困难时,一定过来,父母这才心情好转。
张一凡一家的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着,杨阳和姐夫每天都领着两个孩子操练,很快,小哥俩的小飞刀就甩得像模像样,命中率超过了张一萍姐俩。哥俩明显身体壮了,胃口也大了。
大年三十,一家人做了丰盛的年夜饭,按照传统,餐桌上有鱼、有肉,还有海鲜。董志鹏已经对家里从不断顿的蔬菜水果麻木了,此时看到久违的大虾,也不禁有些怀疑,张一凡一句以前冻的,没有多少,也不管能不能打消董志鹏的疑虑。
晚上一家人包了猪肉芹菜馅饺子,因是大年夜,破例没有停水停电,电视台还制作了春节晚会,当然不是直播,张一凡一家人津津有味地看到午夜,迎来了大年初一。
没有往年震耳欲聋的鞭炮,这个年明显有些冷清,拜年时,董志鹏有些难受,自己的父母亲人已经失去联系2个多月了,心里挂念不下。张一萍了解丈夫的心思,借口乏了,拽着丈夫回了屋,张浩然夫妇岁数大了,也熬不得夜睡了,两个孩子趁有电玩起了游戏,张一凡和杨阳二人也回了屋。
☆、018 初一
张一凡是被急促的电话铃吵醒的。
张一凡在搬家前就安了两部电话,一部在102,分机接在101,另一部在103,分机接在104,是为了方便,102的电话给父母用,103的是杨阳和张一凡对外的号,此时响个不停地是103客厅的电话。
张一凡摸黑下了地,一按灯,电停了,张一凡摇摇头,摸着来到电话旁,电话旁的夜光表显示时间是3点20,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大哥家的。这时杨阳也起来了,张一凡已接起了电话:“大哥吗?”
电话里传来杨智紧张的声音:“一凡呀,你和杨阳、杨泽都好吧。”
一凡有些奇怪,大哥的声音明显压低了,好像怕被别人听见。嘴里下意识地回答:“好啊,大哥过年好。”
杨阳伸手接过电话:“大哥,我是杨阳。”
电话里的声音压得很低,张一凡听不太清,张一凡将电话旁的蜡烛点上,昏暗的烛光一闪一闪,映出杨阳越来越严肃的面庞。
张一凡只听到杨阳不住地“嗯嗯”,最后说:“大哥,你和二哥看看,尽快到我这来吧,我这什么都不缺,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地方住。…嗯,你们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