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七步干戈
一时之间,忽觉灵台之间一片清净,他昔日仗义行侠,舍生拚死,只是心存一个义字,并未想到为什么该如此做,此时豁然贯通,心中激愤之情不禁大消。
其心见他神色转了数次,他上前解了穴道,唐瞎子恭然道:‘’多谢小兄弟指点,老哥哥这就找个地方隐居,如果不能解天下万毒,今生再不出来。”
其心听他说得如此坚决,虽喜地重拯生机,可是日后会面之机却极渺茫,其心呆呆望着他道:“唐大哥,日后小弟事罢,自当前来寻找大哥!”
唐君律哈哈大笑道:“兄弟前途似锦,领袖群伦可指出而得,那时我唐瞎子虽不能目睹,这光景也可想得到。”
他真情流露,其心听得一震,心中忖道:“他双目已瞎,只道是我爹爹所害,如果他知道我是地煞童无公的儿子.他难道会如此?”
唐君棵一拉其心手,只觉豪气千丈,他纵声说道:“小兄弟,你怎么不高兴?咱们相识以来会少别多,岂能像娘儿一般依依不舍?”
其心长笑应遵:“大哥说得是!小弟该罚。”
两人抚掌大笑,其心想到这两日夜间,故人凋零,目下唐瞎子又将走了,忽然一种无法压抑的离情袭了上来,以他深沉,竟是忍耐不住,笑声中唐瞎子只觉手背一凉,他的感觉大是敏于常人,心中忖道:“小兄弟怎么哭了,他平日英风飒飒,此刻难道是以为我无救了,是以流泪。”
唐瞎子大声道:“放心小兄弟,唐瞎子命又臭又长,总要看到小兄弟名扬四海这才能见阎王去!”
其心勉强笑道:“唐大哥,小弟等着你便是!”
唐君律连声叫好,他此时心情大好,心中只是忖道:“我如能破解万毒,这功德不也大得紧吗?武功失去了我更能精钻此学,又打什么紧。”
他扶起竹杖,向其心挥挥手径自走了;其心看着他那巍巍身躯,虽是步履蹒跚,可是仿佛之间背后放出一团光辉,其心心中忖道:“人言佛光普照,成佛之尊顶上有光,唐大哥,其心其行,也真可立地成佛了。”
那竹枝笃笃之声愈来愈远,其心不再逗留,他为了挽救武林浩劫,自己身受穷人百般轻蔑不用说,好友又一个个为他受累,如果不能臻得全功,那是百死莫赎的了。
他飞快穿过林子,翻山越岭只寻捷径,走了数日兰州已是遥遥在望,他又背了一遍强记下的机要,这才昂首挺胸进城。
这日正是新年初一,他东奔西走,这数年之间,哪里还记得过年过节,这时只见大街小巷桃符遍贴,满地都是爆竹纸屑,行人熙攘,好一番新正气象。
其心漫步走去,忽见一个孩儿,穿着大红新棉袄,头上也载了一顶鲜艳皮帽,整个身体只有一双小手和冻红的小脸露在外面,那孩子顶多只有四五岁模样,生得极是清秀可爱,正随着大人打拱作揖,一双小手捧得紧紧,却是脸上笑眯眯的好不可爱。
其心见这孩儿生得可爱,不由多看了两眼,那孩儿胸前小兜中满满装着全是红包,大人们还是不停地送,可见这小儿真是人见人爱了。
那小孩儿忽然转过头来,他当其心盯着看他,心中却是一点也不害怕,黑漆漆的两只大眼溜了一溜,指着其心对他母亲道:“这位大哥好好看啊!比华哥哥还好看得多。”
孩儿的母亲溜了其心一眼,笑叱道:“麟儿莫乱叫,是大叔不是大哥。”
其心见他母子俩又笑又说,真是令人羡慕,那孩儿似乎对其心特别有好感,不住向其心招着小手,口中不停地道:“大叔!大叔,到我家吃饭去啊!”
其心见他天真无邪,心中暗笑忖道:“你这娃儿倒是四海,年纪虽小,大有豪土之风。”
其心向小儿挥挥手,那小孩儿的父亲也向其心看了一眼,只见其心相貌斯文,气质清华,他也是个大有阅历之人,虽见其心穿得陈旧,可是丝毫掩不住高雅风姿,心中不禁暗暗喝彩,忖道:“西北地方,哪里走来如此人物?”
当下拱手一揖道:“请教兄台高姓大名,小儿对兄台倾慕已极,就是在下也是如沐春风,喜不自胜。”
其心见他出言不俗,连忙还礼道:“晚辈姓董,令郎王雪可爱,真是人间宠儿,兄长有子如此,真教人好生羡慕。”
那人年方三旬,白面微髯,他向其心微微一笑道:“小儿已代主人留客,兄台如肯赏光,小弟舍间就在前面不远。”
那小儿见父亲和这俊少年只是寒暄,他却是一句话也不懂,心中甚是烦心,忽然发现一桩奇事,嘟嘴道:“爹爹,这位大叔过年怎么不穿新衣服?”
那中年汉子连忙喝叱,向其心作揖道:“小犬年幼,兄台大量,万祈莫怪。”
其心微微一笑道:“令郎天真烂漫,小弟喜之不胜,何怪之有。”
他心中却甚感凄凉,他自幼失母,和齐天心命运却是一般。孩儿一年到头就只盼望过年,有吃有穿,其心却从未享受过,他愈瞧那孩子儿愈是可爱,自己风尘仆仆,难怪这幼儿要奇怪了。
他伸手入怀,取出一只小元宝放那孩儿兜中,向那中年一揖作别,那中年却在沉吟,孩子已叫道:“我要这位大叔别走,爹爹你快留住他!”
其心向他一笑,闪身人丛之中,忽然远远传来一阵击锣之声,一阵声势雄壮的叱喝:“安大人到!安大人到!”
其心定限一瞧,街上百姓都纷纷让道,前面两人抬着两块巨牌:“回避!”“肃静!”
真心忖道:“只怕是甘肃安大人到了,他新春出巡,不知为了什么,人家老百姓一年到头好容易有个休息,上街瞧瞧热闹,又要回避于他。”
他四下瞧去只见众百姓并无不快之色,都是笑嘻嘻地闪在路两边,前面北风吹过,一个绣金大“安”字旗在风中展起,猎猎飞舞,叶不神气。
等到安大人官轿一到,众百姓更是齐声欢呼,呼声震天,忽然轿门一开,一个五旬左右清矍老者缓缓站起身来,一张国字脸,剑眉挺鼻,文雅之中却带着威严,只觉依稀间有三分像安明儿。
自这人一露身,众百姓更是欢喜,纷纷向总督拜年,自古以来,中国官场威仪何等人物,这总督乃是一方大员,位极人臣,像安大人这样随和和百姓见于街市之中,倒是未见的了。
安大人缓缓道:“多谢各位乡亲老伯!”
他出言虽缓,却是字字清晰,其心忖道:“安大人内功也自不弱!”
安大人不住向众人点头招呼,众百姓对他感戴极深,人众愈挤愈多,其心暗想自己适才错怪了他,这安大人原来是万家生佛的大清官,心中不由大喜,也不知是替安明儿喜还是为什么,只觉很是愉快。
安大人正待归轿,忽然眼角一扫欢呼道:“百超,你真是忙中偷闲,好容易几天休息,也不在府中清静养养心,倒出来赶热闹了。”
其心顺安大入眼光看去,只见那人正是适才自己交谈的中年汉子,那中年汉子长揖肃容道:“安大人勤政于民,真是文曲下凡,我甘肃百姓真是多年积德,能属大人治下了!”
安大人一笑道:“百超,你不用跟我口是心非,你心里不知又在转什么鬼主意儿,说不定是说:‘你这官儿连新年也要骚扰百姓,真是大大不该。’好,我这就走!”
众人见总督如此随和可亲,更是心中感激,只见那中年汉子道:“安大人时时心怀百姓,自是上天降福,学生昨夜接获急报,甘西已获甘霖,旱象全消,来容丰收可卜。”
安大人大喜,按不住站了起来道:“百超休得骗我!”
那中年汉子道:“治下无戏言,学生在安大人旗下怎敢打盗,只是学生昨夜接报已迟,不便打扰大人度岁,这才想今日下午禀告大人。”
安大人连道:“好!好!好!既是甘西有雨,那来年黄河之水灌溉是不会有问题的,我也不必去青龙寺了。”
其心忖道:“安大人新年便替百姓求雨,这样的好官儿实在少见。”
安大人向中年汉子道:“百超你真逍遥,晚间来府中如何?”
那中年汉子道:“多谢安大人,学生下午尚须过访友人。”
安大人一眼瞧见那中年汉子可爱的孩儿,招手叫他过来了,想要赏个红包,他伸手入怀,却无分银,一来他居官已久,随处都有人安排招呼,二来他为人勤俭,不好财货,这金钱银两未放在心上,一时之间,竟拿不出来。
他情急之下,向轿夫示意,那轿夫甚是乖巧,偷偷献上一个两重的元宝,安大人接过,放在那孩儿手中,又摸摸那孩儿的头,他抬头一瞧,只见四下百姓忽然肃然,那中年汉子百超眼中闪烁着晶莹泪光。
安大人大奇,中年汉子从孩子手中取过无宝,他激动之下,声音发咽,好半天才道:“麟地你谢安大入思典,安大人您……您……爱民若溺,刻苦自己如此,这教我甘青百姓如何能报此恩?学生谨身受教,永不敢忘大人之身教。”
安大人不解,他见百姓一个个都瞧着他。眼光中流露出千般感恩,真恨不得为他赴死,他心中甚是感动,默默忖道:“真是尧舜之民也,真是尧舜之民,可惜我哪能及古圣先贤之万一?”
他见众百姓都甚沉重,心想这是大年初一,正是万民欢腾之时,自己最好快走,他原是无意之举想不到百姓竟会激动如此,当下一挥手对中年汉子道:“百超,你胡说些什么,我安靖原愧对百姓,只求多谋补救,何功之有?”
接着哈哈一笑道:“百超,我虽有偷闲半天之思,可是朝廷威仪,倒是你落得逍遥自在,任性游荡。”
他说完放下轿门,转向往总督府中抬去,众百姓目送这后官廉吏,人人充满爱戴,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中年汉子区众人都以尊敬惊奇的眼光瞧着他,心中满不是味儿。你知总督何等尊贵,竟和他像朋友一般谈话,众百姓如何不羡慕尊敬?而且众百姓从未见过这中年汉子,自不知他居于何位,如何不惊?
那中年汉子携眷匆匆离去,其心也挤开人群,直往甘育总督安大人府中走去。
他是旧地重游,路径甚是熟悉,走过数条大街,便见总督府高高大门。他才走近总督府,正待向守门卫士致意求见总督,忽然大门开处,几个少女走了出来,其心定眼一瞧,只见其中一人正是总督千金安明儿。
安明儿眼尖,一眼便看见其心,她心中狂喜,忘形之下,直往其心之处跑来;其心又见到安明儿,心中也甚高兴,他见几个少女都好奇地望着他;心中不觉有些不好意思。
其心道:“安小姐,咱们又见面了。”
安明儿笑靥如花,迎着他道:“你是来兰州吗?快到我家住去,空房子多得很!”
其心仔细打量予她,只见她身上着了一袭丝裙,此起布在荆裙又自有一番美丽。其心低声道:“我来兰州,有重要事情禀告令尊,碰到你正好,请替我引见。”
安明儿心中大为失望,她只道其心是专程来看她,此时听到其心原是有事要找父亲,不由心中一沉。
安明儿只见那几个女伴好奇地望着其心,她脸上一红,连忙招手叫她们上前,介绍道:“这就是董师兄,他上次救过我一命。”
其中一个女子口快,脱口道:“表姐,他就是你每天晚上跟我姐妹偷偷谈论的那人吗?”
安明儿面若染脂,红得透了,其心也讪讪的不好意思,幸好其中一个年纪大的女子道:“董公子远道而来,咱们怎么老是站在门口,也不请客人入内。”
安明儿这才请其心入内,她感激地向她表姐望了一眼。其心走进府里,只觉府中白杨冲天,想到春天来之时,定是绿荫遍野,园中虽大,却少种花草,只是巨树林立,显得又是朴素又在严。
安明儿引着其心连转数径,走过一个圆门,这才是内眷居寝之处,安明儿将其心带进东边一排房子,才一走上台阶,迎出九个青衣婢女来。
安明儿道:“你们带董公子去右边寝室去,快,快!”
那些婢女吃了一惊,以惊讶目光看着其心,原来那右边寝室正是安大人款待上宾所在,平日就是总督都是少进,想不到小姐竟会让给这臭小子住。
其心见那婢女们眼神有异,心中暗暗好奇,面上神色却是不变,那婢女在前开了门,他走进屋子,其心向内一望,只见屋中棋琴书画俱全,墙间悬着一副米布草书,笔走龙蛇,端的是绝世之宝。
其心向婢女问道:“这是安大人的书房吗?”
那婢女噘嘴一笑,也不答话,其心见四墙洁白如雪,窗前绿绒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