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七步干戈
其心知他恨极自己,非致自己于死地不可,看来对自己冒传命令之事并不知,又怕他赶回凌月国去,那么自己一番心血,和安大人安排一番计策岂不前功尽弃,他想了数下,却是沉吟无计,心中忖道:“事到如此,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先拖拖再想计较。”
凌月国主脸色愈来愈是阴沉,他将其心看作生平劲敌,步步为营,口中轻啸一声,手中连翻,直罩其心面门。
若说机智计谋,其心的确可以和他匹敌,若论武功,其心比他仍差了一段距离,他此刻心中存了必毙其心之念,出招更是凌厉,绝不留情。
其心勉力接了两百多招,内力已然耗尽,凌月国主力道愈来愈沉,其心一个流神,当胸看了一掌,一个踉跄,跌坐地上。
凌月国土哈哈大笑道:“世间以成败论英雄,你虽赢了老夫一场,今日却又如何?”
他得意已被,仿佛将一个生平强敌毁了,笑声未毕,又出手连击数掌,将其心身上数大主脉震断,其心奋全力厮声叫道:“凌月国主,你……你……多行……不义……你回去瞧瞧,凌月国成了什么样子,你……你……报应就要到了。”
凌月国主一凛,他向其心一瞧,只见其心神色怪异之极,似乎埋伏了绝大计谋,其心话一说完,再也支持不住,倒卧地上,气息微微。
凌月国主心中忖道:“我在中原布置已到最后阶段,再过半月便是水到渠成,这小子一除更是无心腹之患,我且再找天禽温万里去,这小子临死还想骗过于我,定是近数日之内,中原武林有所图谋,这小子想骗我回西域去。”
他愈想愈对,对于这少年更觉胆寒,心想昔日诸葛武侯死后犹能退司马懿数十万大军,这小子怕就是想效法先贤,任他聪明机智,到底毙在自己手中。
他想想冷笑两声,上前又震断其心两根主脉,扬长而去。
这时夕阳西沉,天边一片金色。
凌月国主走远了,倒在地上的其心慢慢坐起,如果凌月国主返回,只怕要惊得目张口呆了。
如果说凌月国主一生做错了一件事,那便是他淡有干脆把其心杀了!
在他的想法中,毁了其心的七脉,成了一个生死两难的废人,是一桩得意之作,但是他怎料到其心是个生具异秉打不死的怪人?
昔年常败翁沈百波生具这种异禀,他与当时天下第一高手百步追魂姬文央海滨一战,姬文央把他打得奄奄一息地躺在血中,然而只是几个呼吸之间,沈百波居然爬了起来,发出举世无双的霸拳,毁了姬文央的六阳神功。
凌月国主留了其心一脉未废,他万万料不到已经为自己留下了祸根。
其心微微一运真气,只觉全身裂痛,心知凌月国主故意不杀他,是要他活着多受活罪,八脉已断其七,他苦笑一下,将一息真气存于心胸之间,又支持不住,摔倒地上,只摔得满脸鲜血。
其心胸中存着一息真气护心,他四肢放松,百脉皆舒,也不知经过好久,其心只觉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全身之中,只有心房微微跳动。
到了第四天早晨,其心自觉腹中大感饥饿,他气意一恢,挣扎坐了起来,调总半个时辰,体内真气渐旺,他长吸一口气,知这脉仍未打通,又调息起来,忽然后心之处一股柔和的力道进入体内,其心心中着急,目眺皆裂,他心中狂呼:“不要在此时扰乱于我,此人虽是一番好意助我疗伤,可是怎知我天赋异禀,这当儿乱我意志,完了,完了。”他虽心中急煞,可是口中却喊将不出,一急之下,又复昏倒。
又过了半天,其心再悠悠地醒转过来,那后心柔和力道仍是不停地输入体内,其心一凛道:“我适才一阵昏倒,只怕有数个时辰,此人功力怎的如此深厚,他不断输入其力至体内,岂不累得半死?”
他心念一动坐起,睁开眼来,只见四周无人,背后原来是一根长杖顶在后心大穴之上,其心更是吃惊不已,要知以物传力,原就困难无比,此人能将真力缓缓不断由杖中传来,内劲收发,已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了。
其心循杖瞧去,那人在左边一丛小树之中,白衣翩翩,只露出一点身形。其心运运其气,只觉强盛无比,比起未受伤之前几乎增加了一倍,心想这人不惜耗费内家真力为自己疗伤,看来并非坏事,他一跃而起,背后一个女音道:“你主脉仍是未通,再过两个时辰,说不定可打通一半唉!可惜武功……武功……”
其心知她意思是说武功不能练了,那女音颇是熟悉,一时之间,却是想不起所识女子中何人有此功力,其心颤然站起身来,他向空中连击七掌,每掌脚下向前进一步,吐了七口鲜血,脸上颜色愈来愈是好看,已然了无伤态。
他初出掌浮弱无力,就如小儿挥掌嬉戏,待发了四掌,已是掌风凌厉,到了第七掌上,更是石破天惊,激起一阵强劲掌风,八脉已然全通。
其心暗道:“下次凌月国主见了我,一定会气得昏过去。”
过了许久那树丛中传来一个声音:“原来你有此本事,我是多替你担心了。”
白衫一闪,走出一个高大少女,脸上蒙着白纱。其心一眼认出,原来是凌月国公主来临,自己被凌月国主打得死去活来,救自己的却是他亲生妹子,世事之奇,算冥中似早有安排。
其心道:“多谢公主大德,在下永不敢忘。”
那公主柔声道:“你……你八脉已断塞七脉,还能够完全恢复,真是异人,是谁将你打伤的?”
其心见她言语诚恳,而且忧心似搞,心中不觉甚是感动,暗忖公主连他哥哥的手法都看不出,看来凌月国主虽是聪明多智,却连他妹子身怀绝技也还不知,倒是自己知道了。
其心道:“我有一种特别体素,任何伤势都可痊愈恢复,只要一息来泯,总可以设法恢复,如不是公主加以援手,小可还得大费周章,一个不好,练功之时,外魔入侵,那便会万劫不复的啦!”
公主又道:“我问你,打伤你的,就是你所说那些误解你的人吗?”
其心点了点头,他虽不见公主面容的表情,可是听她语气却是十分激动气愤,心中不由暗暗好笑,这做妹子的如此关心一个他兄长仇人,凌月国主见了真不知道如何感想。
公主忽问道:“董……董公子,常人如果学了上乘武功,那他会有什么改变,譬如说性子呀、人品呀。”
这个问题其心好生难答,他想了想道:“这就要看各人天性如何了,善变的人,就是不会武功,也是一样多变。”
其心这番话简直是白说,敷衍搪塞,他说到后来自己也感到很不好意思,干笑两声掩饰。
公主认真地道:“那么你会变吗?”
其心心想这公主思想好生怪异,问起这个干吗?当下只有敷衍道:“这个……这个……小可天资虽是愚蠢,是非之间,倒还不敢苟同,我想是不会变的。”
那公主道:“这样便好了,喂!董公子!你愿不愿意尝试?”
其心一震还未答话,公主又道:“你仇人众多,道上危机重重,我……我教你一套武功吧!”
其心见过她暗中显露功夫,知道这娇生公主,功力比起天座三里只在伯仲之间,如能蒙她传一两项绝技,那是助益匪浅。当下心念转动道:“小可天资低劣,不知能否学得公主心法?”
公主富道:“你是不成问题的,只要你肯学便成。”
她虽是女子,为人却极是豪爽,说过便做,当下便把一套震古烁今的掌法,一招招传授其心。
其心武学甚深,学起新功夫,本应收触类旁通之功,可是那套掌法,运气之怪竟是大违正道,至于变化精妙,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心默记其中招式,那公主手比口述,其心愈学愈是心惊,要知地煞董无公武学极是渊博,其心又受熏陶,自是涉猎极广,可是公主所传武学,却愈来愈是怪异,其心简直无法理解。
如果要一个天资绝顶聪明,可是从本学过武功之人,学起这门功夫倒还容易,可是要其心硬生生逆道而行,真是难上加难了。那公主说了半天,其心只是思索其中武学道理,觉千头万绪,一些平日当然的道理,此时变成模棱两可,高手调息内视,坐关精进,原是静中求悟,讲究的是灵台清净一尘不染,可是此刻听公主一说,静固然好,动也未尝不可。
他聪明绝顶之人,苦思之下竟是愈见糊涂,那公主讲着比着,但见其心双目尽赤,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一怕,就住口不说了。
其心只是苦思,大凡聪明之人,心思灵巧,心窍往往都是玲球多孔,唯其如此,要他改变所思所学更是困难,其心就是如此,明知公主所授,是另一门至高功夫,可是自己却是不能接受,愈是强制接受,心中反抗之力也愈增强,他脑中交战不已,此刻如果再有岔想岔,那就非得走火火魔,其心心中暗发警兆,但却不能静止不想。
正不可开交之时,忽然一阵狂风,吹起公主长衫,其心只见白影一闪.著然如焦雷轰顶,杂思尽除,心中只是忖道:“一块白布要架上颜色那是很容易的事,如果一块已染色的布,要想再往上着色,岂非大大困难,目下我就将以前所学当做忘记了,那么自易接受。”
他一语之下,心中空空荡荡,真的如一片空白,他湛然望着公主,公主见他神色渐渐恢复,又慢慢讲述起来。
其心凝神听去,他心中抗力一消,只觉字字珠现,句句都是上乘武学,那公主教了一个时辰,吁口气道:“你好好练习,咱们明天再来学。”
其心恭身应了,此时身前这个异国公主,在他眼中已是高明良师,神色之间自然流露敬仰之色。
其心也吁口气,像是经过一场激烈之争斗,疲倦之极,那公主放下一袋干粮,她见其心出神,从侧面凝视了其心好久,只觉愈看愈是心喜,仿佛只须多瞧上一眼,那便心中舒服不已。
她内心洋溢着千般柔情,愈缠愈紧,心中默默思念:“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脸上一红,便轻步走了。
其心也知道才真是险之又险,其实他天资固然聪明,还有世所罕见坚毅之性格。他瞧着公主身形隐在前程林中,忽然想起凌月国主,受自己之计,此刻只怕并未返回凌月国,那么安大人大事可成,不禁心喜。
他在被凌月国主击倒之时,故意点明凌月国大乱将临,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讨,非有大勇者焉敢如此?他对凌月国主性子摸得极熟,知道此人自负之深,目中从未余干,此是凌月国主唯一可攻之隙,是以其心才在这方面下功夫。
如果同样一件事,其心与凌月国主看法绝无大异只是凌月国主如果一经判断后,总是自信无误,虽然先前心有疑惑,也会弃之不顾,其心却是宁信其有,只要一丝疑念,必定追索不休,两人却是世间少有才智之上,性子却有差别。
其实凌月国生智力决不在其心之下,阅历又大胜过其心,如果两人出手对付一件事,或是对付另一个人,凌月国主手段更高过其心,只是其心专攻他性格之隙,是以两人交手斗智,其心总是占了上风。其心天生聪明那是不用说,最难得是聪明之中还有几分愚人木伯坚毅,也唯如此,才是十全十美无隙可乘的奇才,他适才硬生生压制住心中澎湃,错非木油诚朴之人,焉能如此?
其心想了一阵,又开始练功,直到明月当中,这才沉沉睡去,他新伤初愈,白光下更显得白皙似玉,次晨一起身,那公主已林中相候,她面纱已除,其心见她眼圈发晕,心想这金技玉叶,睡在几层柔软鹉绒毯上,只怕犹嫌不舒服,这夜宿野外,难怪不能熟睡了,但想到公主是为传授自己的武功,不禁大为感激。
其实公主昨夜心中只是惦念其心不下,黑夜里也不知到底绕到他身旁几回,不觉长夜已过。
那公主向其心一笑,又开始传接掌法,其心专心去学,进境甚快,过了两日,其心已然领会到掌法精髓,那公主吃干粮吃厌了,便上山去打了几只小兔,她在国内常常行猎,烤起野味,甚是内行,色香俱佳。
又过了两天其心已然学会,只见那公主愈来愈是不喜,整日沉默无言。这天下午,其心练完掌法,精妙之处,丝毫不误。公主南哺道:“成了,我本为你至少十几天才能学会,想不到你如此聪明。唉!”
其心道:“公主倾囊相授,小可感激不尽。”
那公主微微一笑,笑容隐处,却现出一丝悲凉之色,她心中忖道:“你谢有什么用?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