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七步干戈
安大人道:“你妈说了些什么?”
安明儿吐吐舌头道:“我再大的胆子也不敢私看爹爹的信呀!”
安大人凝视爱女一眼,只见她脸上爱娇神气,但眉间却有薄忧,稚气大消,心中也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原来上次安明地偷看妈妈用快马送给爹爹函信,满以为是什么要紧大事,却不料满纸都是相思叮咛之情,安明地想到爹爹姆妈年纪越大,情爱弥坚,心中不由得痴了,正在出神之际,被安大人瞧见了,他并不点破,只装作不知。
安大人忽道:“明儿,你今年几岁了?”
安明儿一怔道:“过了六月初五我便十八岁了,爹爹你问这干吗?”
安大人喃喃道:“十八岁,十八岁,爹爹十四岁出来闯天下,一转眼便是四十多年,明儿.十八岁该是大入了。”
大凡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最忌别人以孩子看得,安明儿闻言喜道:“当然是大人啦,那还用讲?”
安大人道:“明儿,你一生都在顺境,凡事都有爹爹妈妈替你管,自然小了几岁,你妈妈更是爱你有过性命,你生下来未足月份,不但你姆妈九死一生,受了许多痛苦,便是养大你也不知化费了多少心血。”
安明儿睁大眼睛,父亲絮絮谈着家常,这是从来未有之事,她心中好奇接口道:“我现在不是长得好好的吗?爹爹,我小时候很喜欢生病吗?我怎么记不得了呢?”
安大人道:“明地,你五岁以前真是个药罐子,你姆妈经常数夜数目不吃不眼看护你,谁也不会想到尺长不到的小婴儿,能长成今天这么强壮,唉!明儿,你姆妈用爱和心血将你培养大的,难怪出落得这般漂亮可爱了。”
安明儿听父亲赞他漂亮,心中讪讪有些不好意思。安大人又道:“明儿,你既是大人了,要懂事,你心中秘密放在心中好了,一个大人总该有些秘密的,爹爹妈妈也不来管你,记住,明儿,任何事情落在头上,你得勇敢面对它。”
安明儿不解道:“爹爹,你说什么?”
安大人道:“明地记住,当你必须像个大人一般负起重任,你便负起它,明儿你聪明不用说的,就是心肠太好,唉!你姆妈的性地一古脑儿传给了你。”
安大人卖声向爱女说着,脸上尽是爱怜之色,安明儿何等乖觉,心中连转,忽然脸色大变,张开口却说不出一句话儿来。
安大人道:“明儿你别胡思乱想,再过十几天便是你十八岁生日了,我叫百趋好好准备,爹爹在军中庆祝你成年,别有一番意义!哈哈!”
安明儿颤声道:“爹爹!那……那……那……姓……董……董的少年出了……出了什么事,爹爹,求求你告诉我。”
她说到后来竟是哭音。安大人叹了口气忖道:“女生向外,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我说了半天,她却怀疑到姓董的少年身上去了。”
当下微微一笑道:“明儿,你真是不打自招,哈哈!你妈妈问你为什么要跟我来,是不是要找董其心那孩子,你却满不在乎地说‘哼,我管他死活,’现下却又如何?”
安明儿见父亲轻松取笑,心先放了三分,但毕竟关心,也不顾羞涩道:“他到底……到底……怎样……怎样了?”
安大人哈哈笑道:“你有心上人,连姆妈一个人在兰州寂寞也管不上了,明儿明儿!你姆妈其错疼你了。”
他哈哈大笑,但笑容敛处,却闪过一丝凄怆之色,接着道:“咱们东来前,你姑姑来兰州,她说董其心身负什么金沙神功,是你姑姑漠南一门绝传多年之功夫。”
安明儿松了口气,她见父亲含笑看她,心中真是又羞又窘,就像小时候向母亲背书背不上用细笔写在掌中心偷看,被母亲发觉一般,只有低下头的份儿。
安大人道:“你姑姑说这门功夫非同小可,如果真的学全了,江湖上再难碰上对手。”
安明儿忍不住问道:“姑姑不是也会金沙神功,她还传了我哩!”
安大人道:“你姑姑说她会的只是几招架式,若说真正功力,连一成儿也没学上,董其心这孩子真是神通广大,行事出人意表,难以捉摸。”
安明儿沉吟,回想那日和其心离别情况,只一闪身便连影子也捉不到,心中感到不安。
父女两人谈了半刻,安大人进内帐看书去了,安明儿静静坐在灯下,一条条数着掌中条纹,数来数去,却没有一次相同。
其心在暗处瞧了半天,只觉安大人神色语气大异平常,一时之间也猜不清前因后果,正自沉吟,忽见安明儿站起身来,缓缓走出帐来,竟往其心立身之处走近。
其心屏神凝息,过了一会,只听见一阵簌簌之声,其心输眼瞧去,只见安明儿从怀中取出一个精巧的画夹子来,她小心翼翼将夹子打开,凝目注视出了一会儿神,一转身面对其心而立,月光下,其心只觉她形容大见清瘦,这姑娘天生爱好白色,此时白衣长裙,立在那里,就如洛水神仙一般好看。
其心不敢弄出丝毫声音,安明儿瞧着画夹子,那表情又是悠然又是愁苦,口中轻轻吟道:“长相思在长安。”
念着念着忽然悲从中来,便哽咽了,其心好奇心起,伸头飞快一瞧,只是那小夹中框着一副人像、脸上一派深不可测的神色,不是自己是谁?
其心心中大震,他适才虽听见安明儿关心他,心中十分感动,可是只以为这是少年人好友之情,安明儿的年纪轻轻,对自己好只怕是一时冲动,将来见着比自己更好的少年,便会如烟消云散,忘了自己,却不意安明儿相思如此之深,一时之间,心中真是干头万绪,不知如何是好。
安明儿喃喃道:“我从没有画过一幅比这一幅更生动的,爹爹说得真对,用爱和心血培育的一定会光辉灿烂。”
她抚着那幅小画低声道:“姓董的大哥哥,我天天这样思念你想你,你也有一刻想念着我吗?唉!明儿月儿又该圆了吧!”
她呆呆站了很久,露意渐浓,夜凉似水,她身着单薄的衣服有点抵不住了。其心心中道:“明儿!明儿!你快点进帐去吧!多情总是恨,你这是何苦?”
安明儿看看天色,又听到父亲在帐中收书就寝的声音,知道时间已不早了,轻步也溜进帐内。其心不再逗留,展开轻功跑回自己营帐。
夜里其心肿起伏,就如上次在嵩山少林寺一般,不死和尚清越平和的声音似乎又在耳边响了:“施主一年后再来寻老衲。”
他虽不解此话之意,可是近来隐隐约约之间,仿佛已能看到一点自己日后命运,他反来覆去,只听见帐外有人拨着弦,唱着战歌,一遍又一遍,声音沙哑,就如暮年的英雄,骑着齿长的瘦马,西风中在古道中行走一般凄凉,其心动中更是不能平静。
他从前因为天资超特,事事著人先机,都是应付别人的事,年纪渐渐长大,往往把自己也投入事中,自然诸多感触,所谓事不关心,关心则乱。这是人之天性,聪明若其心者,也自不能免。
好容易鼓敲四击,其心才朦朦睡去,五更不到,又起身担水,他心中盘算已定,决定留在军中,每夜前往保护巡视安大人。
大军停在渭水之畔,一位便是数日,其心每夜替安大人在暗中守卫,也再不见凌月国主踪迹。
到了第四天初更时分,忽然一支人马直往中军元帅帐中奔来,隔得老远便有高声唱道:“圣旨到!圣旨到。”
安大人脸色一变,随即平静,缓缓走出中门,立在帐外,只见自己兵马营火一片,漫漫无际,内心冲突不已,脸上一会地杀气腾腾,一会儿又凄他悲凉,一会儿愤怒目毗,一会儿又平和顽然,一刻之间,连换了数种神色,那队人马已走近了。
当先一人一品朝服,身材矮短,其心一看,正是那朝中权臣徐大学土,这人丧尽天良,勾结凌月国主,上次其心在北京撞见。不知此刻到安大人军中所为者何?
徐大学士骑在马上朗声道:“甘青总督安靖原接旨。”
安大人跪在地上,双目似电扫了徐大学士一眼。徐大学上干咳一声宣读道:“圣旨!着令甘青总督安靖原,率领前锋以上将军,立即启程随钦差大臣徐学上越临渲待命!”
安大人缓缓站起身来,冲着徐大学土道:“下官这就随大人前去!”
徐大学士沉声道:“皇上看命贵总督率领诸将见驾!”
安大人吃了一惊道:“见驾?皇上出京了?”
徐大学士冷冷一笑,也不言语。安大人道:“请将奉下官严命戒备,一时之间尽数调开,只怕队伍难免生乱。”
其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统兵官不在部队自有代理统率之人,安大人自知事态严重,目下之计只有尽量设法保全他座下诸将。安大人目光如炬,直瞪徐大学士,徐大学士心中发虚,回头向一个禁军服色的人瞧了一眼,只见那人也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便道:“好!好!咱们这就动身,见了皇上自有任务交待于你。”
安靖原一言不发,侍卫李过青骆马来,翻身上马,跟着徐大学士人马去了,这时候,安明儿却正在河边散步,缠着李百超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哩!
其心见大事不妙,徐学士这太行为他是亲眼瞧见过的,安大入此去只怕凶多吉少,怪就怪在安大人神色似乎明知此事前因,却为什么也不准备,事到临头,反而束手就擒,难道安大人真有什么短处被徐大学上抓住不成?
其心无暇考虑,当下立刻起身跟踪,临渲离此不过数十里路,马行迅速,不到一个时后便到,其心施展轻功,保持一段距离跟在后面。
忽然前面人马停在一处庄园门前,徐大学士和守门的人说了两句,众人便鱼贯而入,安大人被夹在中心,隐约间已被解押一般。
其心不敢怠慢,选定了立脚之处,飞身如一溜烟般跟进院子,只见那庄院不少,大厅中灯光通明,院中到处都是人影,显然布了不少哨卫。
其心此时武功何等深湛,他不时故意轻轻发出声音,就乘着侍卫查看之际,如一阵轻风般连闪过几关,看好藏身之处,一拨身平贴檐下,五指深深印在木板之中,他身着黑色衣服,黑暗中就如瓦色一般,再也看不出来。
其心伸头向厅中瞧去,只见徐大学士安大人还有两个老者相继走进大厅,其中老者衣着禁军服色,双目精光闪烁,内家功夫极深。一排跪在地上,厅中南向坐着一人,背对着众人理也不理。
徐学士俯身道:“臣徐国钧覆旨。”
那南向坐的汉子转过身来,其心心中狂跳,忖道:“这就是当今我中华天子了!”
他虽见过不少大场面,但皇帝至尊,却是做梦也不想到会见着了。其心不由心中狂跳,手心冷汗直冒,不知安大人命运如何?
那人面色清瘦,放下手中所览书籍,轻轻道:“卿家免礼!”
徐学土道:“谢陛下。”
四人缓缓站起,那天子目光如电,看了众人一遍,最后停在甘青安大人脸上,反复看了良久,转向对徐学上道:“甘军诸将如何?”
徐学土道:“安总督执意诸将不离职守,臣恐迟豫生变,是以先来覆旨。”
天子哼了一声道:“靖原,朕待你不薄,任你在西北称霸一方,从来少问你之政事,你受何人唆使,未受命率全军私入中原是何道理?”
安靖原俯身道:“君要臣死,不敢不死。”
天子一拍桌子道:“安总督,你身为封疆大吏,私带边军戌卒东来,不是想起兵作乱,难道你还有不服?”
天子转脸对另一个朝服老者道:“云尚书,起兵作乱,私谋篡位,罪当如何?”
那老者是刑部云尚书,当下沉声道:“依律,族灭九亲。”
天子又道:“安总督,你抗旨不受,甘军大将不来,罪当如何?”
云尚书又道:“依律,凌迟!”
安大人沉吟半晌,沉痛地道:“鸟尽弓藏,我固当烹,皇上杀我十族都好,万望莫杀甘军一人。”
天子大怒,站起来一推推翻面前桌案道:“安总督,你还有理由?”
安靖原抬起头来,只见皇帝脸色暴怒,额上青筋不时跳动,想起昔日皇上登基,自己受命执京能之卫戍,与皇上真是食则共饮,游则共车,皇帝为人素来厚道,难道此事当真不知?
他想了一会.原来安大人以为皇帝因他功高有意要借口杀他,自己心灰之下,根本不愿多辩,但见皇帝脸色不似作伪、当下一震道:“臣受诏全军星夜赴京以清君侧。”
是上大惊,先向徐大学土瞧了一眼,又瞪着安大人道:“沼书何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