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月 作者:火龙
这青龙偃月刀为刀中之圣,刀锋极利,削铁如泥,这两把长剑碰到此等宝刀,真如小巫见大巫,拿着鸡蛋砸石头,顿时断为两截,让人对这把宝刀又增了几分惧意。其余锦衣卫见到双剑被宝刀斩断,均自骇然,都不敢再用宝剑与青龙偃月刀相碰。
这余下的二十五条长剑又自四面八方攻来,让关云飞顾不得东南西北。关云飞见宝刀锋利,于瞬息之际将敌方两把长剑犹如断金裂石般砍断,心中着实高兴,心想:“我若用宝刀将他们的长剑一一砍断,这帮狗贼便无兵器可用,到时必定不敢再攻!”
于是打定主意,专往这长剑上砍,意集于眼,眼观八方,凝神待敌,只听长剑刷刷刷不停响动,剑夹着风声,风声称着剑气,这剑与风纵横交错,化成了一首极美妙的音曲。
关云飞宝刀挥动虽不如长剑轻灵,但刀有刀的沉猛,剑有剑的灵动,各有特色。这二十五把长剑齐齐向关云飞招呼,关云飞的头,颈,胸,手,腰,腿,背,早已被剑光笼罩,全部被这长剑罩住了去路,不得翻身。
但宝刀挥舞,锦衣卫已知这把青龙偃月刀绝非寻常宝刀,对它忽视不得,万一刀锋触及自身,这条小命也就不保了,故而虽然锦衣卫人多势众,但由于这份胆怯,人人未出全力,竟让关云飞战得个不分伯仲。
那锦衣卫首领眼见手下力怯,心想再这样下去,恐怕斗到天黑也未必能将他拿下,故从腰间拔出长剑,亲自攻来,只听得他大喝一声道:“臭小子,倒有两下子,凭着这把青龙偃月刀,竟然能战上三十回合,看我怎么收拾你!兄弟们,加把劲,他就会这两下子,手中招数不多,再撑几时便是我们占了上风!”
众人听他如此说,手中长剑便又加紧挥动,只听得风声呼呼,刀光剑影混为一片,那锦衣卫首领长剑刷刷刷连刺三剑,一剑刺向关云飞的胸口,一剑刺向小腹,一剑刺向天灵穴,三箭齐发,剑速惊人,一气呵成,中间毫无间隙。这三剑虽为三招,实为一剑,一剑中包含着三剑,三剑又聚为一剑,端的是上乘剑法。
关云飞被他突如其来的三剑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万料不到这锦衣卫竟也会这江湖上的成名绝技“乾坤三剑”,这乾坤三剑是昆仑派的绝技,讲究三剑合一,一剑生三剑,三剑攻敌之要害,剑剑逼人要害之处,令人无处闪避。
关云飞虽被这三剑吓到,但终究心神宁定,再加上手中这把家传的青龙偃月刀,心中并未有多大骇意,见他三剑击到,长身纵起,挥刀斩他长剑,气势惊人,那锦衣卫自也明白自己的长剑若被宝刀带到,必将断为两截,急忙收剑后退三步。
心道:“这小子真有两下子,竟然躲开了我的乾坤三剑,功力着实不凡!难道这关家真有绝世的刀法?他的刀法难道便如此惊人?可他父母也不见得刀法如何高强,和魏大人相斗之时,武功平平,并未见到如此高明的刀法。”
他这一想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青龙偃月刀法为关家不传机密,均为上代庄主传于自己亲生子嗣,这刀法只有历代庄主才会,况且这关家的庄主均是默默无闻之人,不屑在江湖中争强好胜,故这刀法见之于江湖甚少,人人皆知关家有绝世刀法,却不知关家所谓的刀法究竟如何厉害!
关震南和魏忠贤相斗之时,一来他刀法未精,二来他不愿将自家的绝世刀法显露于外人看,故而在二人相斗之际,关震南将这套刀法拆开来使,让魏忠贤摸不着头脑,也就没有将刀法泄露的担心了。关震南倘若真将关家刀法施展开来,也不一定便是魏忠贤的对手。
魏忠贤武功甚高,旁门左道,暗器毒药,无所不精,无所不会,常抓江湖豪杰之士关于地牢之中,严刑拷问,逼问武功路数,将他的武功尽数学会之后,又将其活活打死。魏忠贤势力庞大,又兼之武功高强,在江湖之中虽少露面,但每次露面,均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让武林生出一场浩劫。
魏忠贤在朝廷之中呼风唤雨,为所欲为,将皇帝耍得团团转,已成为当今天子脚下的大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曾屡次弹劾忠臣,阻止抗清,与袁崇焕背道而驰,魏忠贤又对东林党人大肆追捕,不仅残害本人而且老少皆杀满门皆诛,在江湖上人人咬牙切齿,均想一剑或者一刀杀了他,但终因魏忠贤武功实在太高,有的前去刺杀的英雄豪杰均丧身在他手下。
这锦衣卫头领的武功与魏忠贤相比,真如天壤之别,这青龙偃月刀法,在关云飞使来如同顺手牵羊,他的聪慧与机智,灵敏与技巧,使得这套刀法在他手中使得游刃有余,若是魏忠贤亲自来夺刀,定能将他拿下。
第四十八章 先声夺人曲悠扬(下)
但锦衣卫首领武功不厚,绝难与魏忠贤相提并论。对付这青龙偃月刀,自然不敌,他本想三剑制他于死地,但关云飞刀法高明,自己未能占得上风,不由得暗自气泄。
那两名断了剑的锦衣卫也抛开断了的剑柄,同那二十五人一起攻上,双掌翻动如飞,二十五把长剑齐刷刷地向关云飞招呼,剑影飘忽,剑声夹着掌声,掌声混着风声,声势浩大,长剑咄咄逼人。
锦衣卫头领虽三剑未占上风,但想己方人多,怎还战不过这区区一人?故而同这二十七人一起攻击,他的长剑犹如一条长蛇,蜿蜒曲折,灵动异常,均向关云飞的要害攻去。
关云飞全身要害皆被剑影笼罩,二十六把长剑加上两双手掌,让他缓不过气来,手中宝刀渐感吃力,这刀毕竟沉重非凡,待斗得一百回合,刀虽然在手,但手中刀法非常缓慢,吃力异常。但仗着宝刀的威猛这些锦衣卫也一时攻不得他要害。
待斗得两百多合,关云飞手中宝刀便如同一条刚猛沉重的玄铁挥动宝刀已不似先前那般自如,刀锋虽至敌之要害,但终因力到终途,无法使劲,往往偏得一分两厘,被他们躲过。
锦衣卫首领见关云飞拿刀不稳,已知晓他到了筋疲力尽的时候,便大声唤道:“兄弟们,这小子力已使尽,只消半个时辰,必能拿住他!到时拿了青龙偃月刀回去向魏大人复命,兄弟们个个有赏!”
这一吆喝,那些锦衣卫的气势便又回了上来,手中长剑加紧挥动,关云飞暗叫不好,心道:“如此下去,我必定要丧身在这帮狗贼手里,爹娘临终所托,我一定要保护这把刀,决不能让它落入他人之手!”于是打起精神,挥刀凝神御敌。
但关云飞此时已然体力不支,手劲已不似先前那般稳重,这刀锋未及敌方身体,已然中途戛然而止。不一会儿关云飞脚上,手上,已有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白衣,但还是勉强力斗,他决不能让这把宝刀落入这帮锦衣卫手里,自己绝不能死,怀着这份信念,虽处于极度衰弱之际,但还是猛如狮虎,刀影闪动,刀剑相交,“叮叮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婉转的琴声,琴声婉转,似从深山之中传出,轻柔婉转,让人听之悦耳。众人乍听到如此琴声,均停下了手中的长剑,细细聆听,早忘了是在生死搏斗,二十八名锦衣卫张目四望,均不知这琴声从何而来?
这天地之间,四面八方,似乎均被琴声笼罩,无所空隙,似乎有一股无穷的魔力一般,将这些正在打斗的人吸引住了。关云飞停下手中的青龙偃月刀,细细凝听这一天籁之音。
不多时,突然从琴音之中飘出一个女子的轻柔婉转的歌声,只听得那女子声音诱人,清脆中不乏稚嫩,似乎十七八岁。
那女子婉转地唱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女子唱的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诗中优雅生动,宏达豪迈的春江月色,随着女子轻柔婉约的歌声,栩栩如生,让人留恋于诗中情境不能自拔,唱到后来,似乎在慨叹佳人思君,痴情哀怨之情不绝于耳,最后唱的几句又将游子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年华如同江水一般,川流不息,一去不返,明月悬空,凄清寂寞,海上雾气,隐没落月,隐没归乡之路。
这女子将诗中的情感唱得令人心神不宁,似乎便要催人泪下,也不知这弹琴之人和唱曲之人究竟是同一人,还是一个弹奏一个唱曲?倘若是后者,这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便如同一人独唱独奏,毫无生分,可称得上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了。
这曲《春江花月夜》唱罢,那女子又唱一曲:“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她这曲唱的便是高适的《燕歌行》,在她的曲声之中,将塞外萧瑟肃杀的景色全部展现出来,一种悲壮激越的苍凉之美蕴含其中,似乎在哀叹战争的罪恶,曲中和谐的音韵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让人欲罢不能,情不自禁的入神地听着。
这一曲唱罢,那女子似乎还未尽兴,又唱道:“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蛾眉凝笑,脸薄拂胭脂。绣户曾窥,恨依依。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销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这首词是韩元吉的《六州歌头》,词中蕴含词人对昔日艳遇的无限怀念,这词中所赞女子必定娇艳无限,让人如痴如醉,倾心相伴。这首词唱罢,众人皆如失落的过客,被这曲中所唱的佳人吸引,真不知如何美丽!这唱曲的女子将这首《六州歌头》唱得恰到好处,词中眷恋之情隐隐暗含。
这一曲唱罢,关云飞的鲜血已然凝结,但伤口处还是隐隐作痛,若不是这曲子将这些锦衣卫吸引住,自己真是要丧身在他们的魔爪之下了。关云飞对这位神秘的女子暗生感激之情,不愿打扰她的兴致,静静的听着。
那女子似乎曲意甚高,此曲唱完,又添一曲,只听她用清丽婉转的歌声唱道:“惨结秋阳,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这曲便是赵鼎的《满江红》,此曲中表达了词人去国离家的哀怨和悲愤,当时,天空惨淡,阴云密布,西风萧瑟,细雨绵绵,大雁南飞,云水渺渺,南北莫辨,国破家亡,头白肠断,借酒消愁,亡国之恨,无穷无尽。曲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景象,恍如真实,词人对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不思收复失地颇为不满,忧愤之心,可见一斑。这曲子将这首爱国之词演绎得如同天籁之音,让人不知不觉地想到了当年南宋朝廷的昏聩。
第四十九章 仙风道骨妙龄女(上)
当年南宋朝廷群臣昏庸,以致金人和蒙古国纷纷南侵,使得大宋朝的国土一寸一寸地被敌国侵犯,大宋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好不凄惨。
可宋君昏馈无能,任用奸臣,虽有岳飞、韩世忠等人勇于抗金,收复了不少失地,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但终因奸臣误国,君王无道,英雄之才未能尽展,使得许多忠臣含冤受狱,蒙受曲辱。
当年岳飞便是被秦脍害死,秦脍为了讨好金国,背叛国家,在皇帝面前挑拨离间,最终皇帝发一十二道金字诏牌,将岳飞生生诏回临安,便是如此一个忠臣,最后被以莫须有之罪名,含冤惨死于风波亭,在临死之前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可见他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