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鼎情仇缘
剑已到了少年手上。
宫鹏亡魂丧胆之下,还想弹身图逃,突然,身形被一股吸力吸住,半点挣扎不得,少年已经到了他面前,剑尖顶在他喉间突骨下的“锁喉软穴”上,冷冷地道:
“姓宫的老贼,谁说年老会成精呢?你的年纪活在狗身上,竟想突袭暗算小爷,这就是宫北剑的本来面目么?”
全场张目!
少年四扫一眼,喝道:
“你们听着,一律就地跌坐下来,双手按在头上,妄动者死,抗命者死!”
真是形势比人强,这么多的成名高手,平时天不怕地不怕,这时,却先后老实地矮了半截,照办。
少年怒视着宫鹏,道:“宫鹏老贼,欺世盗名,恬不知耳,论你刚才所言所行,已该死三次有余,现在,小爷告诉你。。”
他连弹指,点了宫鹏“左右肩井”,又闭了宫鹏“足三里”与“风市”
二穴,宫鹏立时全身脱力,虚软下来,瘫痪倒在地毯上。
少年收了剑,把宫鹏夹脖子一提,面对他半脆着,一伸手,就拔下宫鹏钢髯,沉声道:“你藉词狡辩,图卸截劫之罪,是无勇也,一该杀!”
又是一伸手,再拔下宫鹏一把钢髯,道:“暴怒气燥,惨杀自己弟子,是不仁也,二该杀!”
又拔了一把钢髯,道:“朋友为你而死,你胆怯词卑,只求幸免一命,此不义也!三该杀!”
他连伸手,把宫鹏仅存的钢髯一根一根的拔下,一而道:“趁隙下手突袭,翼图暗算,不顾身份,是不耻也!更是死有余辜!”
可怜,宫鹏穴道被制,手脚无力,根本没有反抗余地,好比俎上之肉,任人宰割,钢髯连肉,被少年一把一根的连根拔下,奇痛澈骨,一扯一缕血,须根成了一片血污狼藉只有咬牙忍痛的份,钢髯一失,威严也全失,不成人样。
少年狂笑一声:
“宫鹏,你听着,小爷冤有头,债有主,恩怨分明,言出必行,今天把你第一个示众,你应该引为荣幸,小爷决不加罪你的儿女家属身上,给你一个公平的机会,在小爷公告的三个月限期里,你准时到洛阳去报到,自有人接待,届时,小爷会当着天同道面前,给你一个公道,如果你认为你有冤屈,可以申诉,要报复,可以当场声明,或者,你当众认罪,听到没有?”
宫鹏双目几时喷出火来,说不出的恨毒,愤怒。
少年笑道:
“小爷很想挖你一眼示惩。。”
宫鹏一惊,本能地一闭双目。
少年大笑道:“聊以纪念此行吧!”
二指伸处,硬生生的把官鹏的双眉拔掉,又掌一合,一搓,“霹雳剑”
的精钢嵌珠剑柄,立时成了根细细的钢条。
少年再一指敲下,剑身断为两截。
他随手把断剑一抛,仰面笑道:“这就是‘朝天堡’?小爷只要一举手,立成瓦砾,一把火,就成废墟,哈哈,小爷走了。”
他大步转身,扬长而去。
整个“朝天堡”,一片死寂。
整个寿堂里,落针可闻。
直到少年的背影消失在磴道转弯处,没有一个敢于现身阻截。
好半晌,跌坐在寿堂中的人,才先后起身,都是羞愧难当,哭笑不得。
可是,人人一样,谁也不能笑谁。
一阵叹息。一阵咒骂。
大家都在一致惊讶这少年好高的身手,是谁的门下?是谁的儿子?。。
结论是这样的——
他就是曾经北到洛阳,南到江汉,发出揭贴的署名者,符学谦。
他是“四海游龙”符振场与“七巧仙子”云中慧的儿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师门呢?是谁?
尚无确定答案。
“‘四海游龙’符振扬的儿子,竟是这样凶横,残暴,狠毒么?
也许,武林是消息传扬最快的?是非最多的?口舌最利害的?
在短短的三里天里,“朝天堡”的一幕,不胫而走,传向四面八方。。”
有的人相信。
因为述说的人,绘影绘声,活灵活现,叫人不得相信。
有的人,不相信。
因为,世上决不会有这种不可相像的事。
符振扬的儿子更不会,这样穷凶极恶。
可是,不相信的人,也终于相信了。
那因为,一不见“朝天堡”中人出面辟谣。
二不见宫北剑本人有什么表示。
如此,显然是事实了。
尽管在“朝天堡”祝寿的人,信誓旦旦,保证决不向任何人轻泄,一字半句,因为,说出去,对自己身为在场的一份子,也没什么光采可言。
可是,这个消息,毕竟传出了!
由此,茶楼酒馆,客栈市井,都在谈这件事,加油沫酱,一人掩张,十人喧染,百人烘托越说越离了谱,连那少年的相貌,口气,动作,神态,也都被人说得希奇古怪了!
七十五
这一天,在中州(河南)的“辉县”。
此地位处“开封”与“洛阳”的正北之间,由此地可以直叩三晋(山西)
门户。也即是进入“太行山”的要道。
这个地方、本是藉藉无名,在古代却赫赫有名,东周册封为百卫国,周厉王封为共伯国,秦始皇时,齐国建国于此,名“共”,汉高祖刘邦曾为“共候”,故”辉县”曾为“伯候之邦”,城高峙,城外有古城残迹。
另外,在它附近的“马家桥”,与赣南之“樟树镇”,四川的“锦官城”
(成都)齐铭——共称“三大药市”,凡是药商与名医,无不知道,为精选“道地药材”的荟集之所。
它的东门外,有“苏门山”,山下的“百泉花园”,为雅俗共赏去处。
日正当中,蹄声得得,有人骑着一头骠劲的叫驴,驰出“辉县”东门,直指“百泉”。
那是一个方巾便服,满面病容的中年儒士。
只见他吃力的下了叫驴,随手拴好双目无神地踱着八字方步,一面四顾浏览,一面吟哦着什么。
所谓“百泉”,乃一泓清池,长达五六里,又分为“内池”与“外池”,也等于一个小湖,有界桥,湖亭,水阁凉厅诸胜,盛夏酷署时,有人就地置宜,开设茶馆,供人纳凉品名,奕棋聊天,在春冬季节,则变成酒肆小吃。
中年儒士沿着石坂路,走向池南,这里有人开了一家“小西湖”酒雪高挑,前凭“鹊桥”,后依“苏门”,风景极佳。
中年儒士大约是去小酌三杯吧?却只顾背着手,仔细济览廊壁,壁上,有十二名状元公分题的,扇面石碉,及历代名人诗文镌刻。
“小西湖”分为两层,楼上是“雅座”下面散座。
中年儒士足足在廊壁下停留了半个时辰,才点头哦哦,酸态可掬地进入“小西湖”,一仰面,上了楼。
大约他气派不小,带着铜边老花眼镜,坐在柜台里,翻着一本木刻“洲明诗集”的帐房先生,斜着眼角,瞟了中年儒士的背影一眼,合了诗集,一手托着水烟筒,一千执着“纸媒”欠身走出,也跟着上了楼,一个正要开口的伙计,马上退在一边。
儒士上楼入座,楼下倒有七八个客人,楼上,却只孤另另的坐着一个玉面朱唇的美少年,他正面对外,似在浏览百泉风影,本来这儿位置正好,放眼下望,美景全收眼底。
桌上杯盘狼藉,美少年大约已经在此耽搁很久了,在想什么心事?出神了,连有人上楼,他还没动一下。
帐房先生必恭必敬地向已经入座的中年儒士点点头,又把右手的“纸媒”
向美少年的背影指了指。
中年儒士微微颔首,道:“先来一罐汾酒,汤热些,下酒随意,检最好的来,还有,你说这里既名“小西湖’,可有‘宋嫂鱼’这一味?”
美少年蓦然回首,气起身来,沉声道:“请问阁下,可是江南客,会由武林(杭州)来?”
中年儒士欠身道:“不错!”
少年欣然:
“我久慕苏杭之胜,人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请问何谓‘宋嫂鱼’?”
中年儒士含笑道:
“阁下少年英发,一表不凡,吐属清雅,真是幸会,如不晒浅陋,请移席一谈如何?”
少年爽快地点头道:
“正要请教,自当移樽。。”
向帐房先生一摆手,道:“掌柜的,再来酒上菜。”
俨然是作东口气。
中年儒士忙道:
“该由我作东。”
少年一面入座,一面笑道:“无分彼此,阁下可是作客中原?抑或。。”
中年儒士接口道:
“我祖籍太原,生平嗜游,曾经三下江南,五至塞北,远及六诏,东临大海。。”
少年眉飞目动,接口道:“阁下足迹八荒,见闻必广,真使我十分羡慕。”
中年儒士笑道:
“浪游萍踪,身似转蓬,愧惭磋跋岁月,一事无成,人到中年万事休,可称没出息。。”
“不然!”少年截口道:“阁下太谦,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阁下仁游天下,正好多领教益。。”
目光一转,瞥见帐房先生仍在旁边站着,“噢”了一声:“你有话说么?”
帐房先生哈腰笑道:“小老是想奉告这位老爷,‘宋嫂鱼’这味名菜,咱们大师傅做是会做,只是。。”
“没有鲜鱼是么?”中年儒士哑然道:“这也难怪,我只是顺口戏言。。”
“不是!”帐房先生哈腰陪笑道:“鱼,是下酒菜,到处有,敝处虽是穷乡僻坏,鱼是有的。。”
少年不耐地道:
“既然有鱼,你们厨下司务又会做,还有什么噜嗦不清?”
帐房先生笑道:“公子,鱼虽有,但是。。味不如西湖,小的意思,另换一道咱们掌锅大师傅最拿手的‘醋溜鱼’如何?”
原来,帐房先生所以这样牵扯不清的,是因为西湖的“宋嫂鱼”乃是西湖特产的一种青背湖鱼,与江鱼,海鱼,塘鱼不同,与北地的鱼更不同,做出来,决不及西湖的原味。
他不敢明说,怕引起少年的误会,所以吞吐委婉,这原是做生意的自有一套的手腕,既要拉生意,又不能得罪客人,就只有陪笑脸,转弯抹角了。
中年儒士暗暗好笑,忖道:
“凭这个嫩雏儿,还用着多费手脚么?。。”
心中却不问,咽了一口口水,道:“好!我倒忘了家乡口味了,记住,多加点‘好味道’,火候要注意,有赏。”
帐房先生连声应着,退步下楼,吆喝着吩咐下去。
少年目光一闪而没,漫不在意的道:“阁下,什么叫做‘好味道’?”
中年儒卫忍笑道:“就是‘醋’,我吩咐厨下我加好醋!”
说着又咽了一口口水。
少年讶声道:
“醋,这种酸东西,和味还可以,怎么可以多加?‘好味道’?”
中年儒士笑了,缓声道:“阁下,我是三晋人呀?”
“这和吃醋有关系?”
“大有关系,大约阁下尚不知敝地风俗,我们老山西认为醋乃百味之祖,每餐少不得此味,越是用陈年好醋敬客,越表示隆重,没有醋,那怕山珍海味盈前,也没味口!”
“有这种事?”少年笑道:“真是无奇不有了,醋可当菜吃了?”
“正是!”中年儒士津津有味地道:“敝地人只要有一味好醋,就可以代替珍羞百味,能够一根蒜头,蘸着醋下饭或啃下几个大窝窝(馒头)。”
少年欣然道:“谢教了,我不知道这些。”
中年儒士笑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大有好处。”
原来,山西人都是嗜吃醋,无醋不欢,贫户人家,啃着粗糙的窝头,只要蘸些醋,就可以狼吞虎咽下肚。
中年儒士若有所思地沉吟不语。
“阁下!”少年道:“天下风景,何处最佳?”
中年儒士哦了一声:“这个,很难说,由于各人的看法,加上学识的高下而体会的意境不同,甲认为最佳的,乙认为不佳,何况以天下之大,可称最佳之处太多了,举不胜举。”
少年点头道:“这个,我知道,好比我,因为我到过的地方不多,就认为由这里看去,风景已很好了,在阁下看来,会笑掉大牙,我的意思,是想请阁下先随便根据尊驾到过的地方试举一例,说不定,我神游之余,有机会亲历其地时,能多体会一些。”
中年儒士想了一下,侧着头,以指敲桌,道:“就以我三次下江南来说,论江南风景之佳,无过于西湖!”
少年嗯了一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我已由这二句诗概括西湖的况味了,可是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