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绛雪玄霜
方兆甫道:“不要紧,也不知这是一处什么所在,刚才咱们听到的狂啸之声,现在却是一点也听不到了。”
陈玄霜凝目看去,只见两面都是山壁,中间是丈余宽窄的甬道,极似幽深的山谷,只是上面不见天光。
忽然间,狂啸重起,两面山壁,都响起了嗡嗡之声,有如千军万马,遥遥的奔来,声势十分吓人。
方兆南不闻那狂啸声时,心中惘惘若失,但听到这等吓人的声势,不禁又有些惊怯,缓缓向后退去,准备依靠在山壁之上。
身子还未触及山壁,那狂啸之声,已挟着无比的威势吹到,方兆南只觉全身被那一股排山倒海的疾劲之力,吹了起来,不禁心头大为震骇。
这股狂飚力道之猛,足以拔树起鼎,耳际间只听陈玄霜尖厉的惊叫,但立时被狂风怒啸掩去。
方兆南刚叫一声:“霜师妹……”
他身子突然撞在山壁之上,一阵头晕眼花,知觉顿失。
原来这甬道并非直径,方兆南被那疾猛无比的狂风,吹了起来,撞在转变的坚壁上,任他武功再高,也难抗拒这等大自然的惊世威力。
昏迷中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当他神智恢复,茫然睁开眼睛时,耳际听到了一声沉重的叹息,道:“可怜的孩子,你醒过来了?”
方兆南缓缓转动着目光望去,只见一个布衣妪,坐在一张竹椅上,自己却仰卧在榻上。
她脸上泛起着慈爱的光辉,眼睛中满蕴着儒儒泪光,世界上大多数是慈爱善良的人,属于冷酷残忍的究竟不多。
这是一所山草结成的茅屋,但室内却打扫的十分干净,阳光从竹帘掩遮的窗门中透射进来。
他茫然啊了一声,道:“老伯母,这是什么地方,我还活在世上吗?”
那老妪和蔼的笑道:“你伤的很重,已经在这里睡了一天一夜啦,唉!年轻人身体强壮,换了我那老头子伤成这样,只怕早就不行了。”
方兆南想挣扎着起来,却被老妪伸手拦住,说道:“你人刚刚醒来,不要乱动,还是躺着休息,我去替你煮面来吃吧!”
说完,拿起靠在榻边的竹杖,策杖缓步而起。
他缓缓举起手,摸摸自己的脑袋,只觉头上包着很厚的纱布,膝背之处,都有些隐隐作痛……”
他轻轻叹息一声,耳际间恍似缭绕着陈玄霜那惊骇尖叫之声,也不知她现在被那狂急的风势吹落在何处?……
只觉一阵热血沸腾,强忍着伤疼,挺身坐了起来,缓步向室外走去。
茅屋外是一坐植满花树的小巧庭院,翠竹作篱,山风拂面,山居茅芦,给人别有一番清雅而出尘的感受。
那老妪入厨煮面,庭院中悄然无人,方兆南一心想念着陈玄霜的安危,缓步出了篱门。
抬头看山色凝翠,耳际中小溪潺潺,这一处山居人家,似是风雅人士选居之地,景物甚是优美。
方兆南挣扎着向前走了一段,心中忽然一动,暗道:“山道崎岖,我又满身重伤,行动不易,这样辽阔的大山中,如果茫然无绪,那里去扑,该回去问问那位老妪才是。”
正待转身重返茅舍,忽听一阵步履之声,传了过来。
转脸望去,只见一个年约五旬,身披蓝布大褂,留有花白胡须的樵人,急急地奔了过来,说道:“公子受伤未愈,怎能随便乱跑,唉!我那老伴也未免太不经心了。”
方兆南摇摇头说道:“我借老伯母下厨之机,偷溜出来,她怎么能够知道,老伯伯休要错怪人。”
他满口伯伯妈妈,叫的那樵人心花怒放,呵呵连声的笑道:
“你们年轻人,身体当真是强壮,我昨天救你时,你到处伤痕,满身鲜血,唉!当时看去,复生之望甚是渺茫,想不到你今天竟然可以行动了。”
方兆南急道:“老伯伯可否带我到救我之处瞧瞧?”
那樵人沉吟一阵,道:“此去不下数里之遥,而且都是崎岖的山道,你满身重伤,如何能够走得?”
方兆南道:“不要紧,晚辈习过武功,这点皮肉之伤,还可忍受得住。”
那樵人沉吟不语,但他禁不住方兆南苦苦相求,终于点头说道:“你在此等我片刻,我回去告诉老伴一声,咱们再去。”
说完话,他挑起柴担,赶回茅舍。
片刻之后,拿了一支竹杖而来,笑道:“你伤口都未长合,虽然习过武功,只怕行动起来,也不很方便,用这竹杖借点力吧!”
方兆南称谢一声,接过竹杖,暗中运气,紧随那樵人身后,向前行去。
他内功已有深厚的基础,此刻气脉已畅,皮肉伤疼大减,行动逐渐灵活,翻越两座山岭,到了一处山势异常险恶的所在。
那老樵子伸手指着一道深谷说道:“这道山谷,就是闻名全省的阴风谷了,经常有疾劲无比的阴风,从这谷中吹出,风势之大,飞石拔树,公子看看那谷中情形就可明了。”
方兆南探头向下望去,只见那道百丈深谷之中,果然寸草不生,甚至连一块突出的山石,也难见到,两面崖壁,都是光滑如削。
只听那老樵夫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接道:“阴风谷实是一处充满着神秘的奇怪地方,纵长二三十里中,两壁和谷底都如刀削铲平一般,但这条却只有十丈直径。”
那老樵子继续说道:“除了那强大的风力之外,这谷中吹的风,也和别处不同,有如冰窖地狱吹的寒风一般,冰冷刺骨,鸟兽难支,不说那强猛风力,单是阴寒之气,就叫人难以忍受得了。
偏偏就有诸多山弯,折来转去,强大的风力,被那横生的山壁一挡,威力逐渐减少,待到出口之时,风威已消去很多,纵是如此,那风力也是够强大了……”
他脸上泛出一种见闻广博的自得之色,拂髯一笑,又道:
“那阴寒之气连经小壁抵挡。折转,也随着风力减弱,出谷之后,那阴寒之气,已不足加害乌兽了!”
方兆南轻轻咳了一声,问道:“不知那风力从那里吹入此谷?”
老樵人呵呵大笑了一阵,道:“公子这一问,只怕甚少有人能够回答,据说那阴风是从一处地穴中吹出,不过这只是一种传说,见过的人,却少之又少。”
方兆南问道:“老伯伯相救晚辈,可就在此处吗?”
那老樵人伸手遥指着里许外,一座浅山峰上,说道:“公子就晕迷在那座山峰上面,全身倦伏在一座巨大山石之下。”
方兆南轻轻叹急一声,道:“多谢老怕伯相救了,不知除了晚辈之外,还有其他受伤之人吗?”
那老樵人道:“怎么!公子还有同伴吗”方兆南道:“不错,晚辈有一位小妹同行……”
那老樵人立时摇摇头,坚决的说道:“公子不用费心找她了,以那阴风的威势来说,公子这条命能够保得,已经是上天见怜,你那同行小妹,只怕早已被那阴风吹的尸骨无存了!”
方兆南极目张望了一阵,不自禁落下了两行泪水,黯然一叹,说道:“但愿皇天保佑她,免罹惨祸才好……”
他心中虽是悲苦,但想到陈玄霜武功,要强过自己甚多,自己既能留得性命,她自非绝无生机。
只听那老樵人慈蔼的声音,重又在耳际响起道:“老汉有一事想他不明,公子何以会走入了这道阴风谷中。
方兆南随口答道:“晚辈幼年酷爱山水,又学过几年武功,自恃身体强健过人,常常游玩于大山名川之中,想不到游踪此地之时,误入了那阴风谷中!”
那老樵人道:“公子喜爱山水常常出来游走,也还罢了,但令妹乃一位女流之辈,难道她也极爱山水不成?”
方兆南道:“家父善营陶朱,积席甚丰,舍妹虽是女子,但因常和我在一起习武,故颇有男子汉豪侠之风……”
那老樵人似是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之事,道:“对了,老汉还有一件事忘记相告公子。”
方兆南道:“什么事?”
老樵人道:“这阴风谷有时也会吹出来的伤人体的热风,不过次数不多罢了,据说那热风较这阴寒之风,更为可怕,不论鸟、兽只要被那热风一吹,势非活活烧死不可。”
方兆南口中应着那老人之言,心中却暗暗忖道:“要想查出霜师妹的下落,看来非得冒险入谷一探究竟不可了,但此刻功力未复,只有先回这老人家中,养启两天,待伤势好转一些,再下去查看不迟。”
心念一转,低声说道:“老前辈,咱们回去吧!”
那老樵人点点头,转身走去,一面叹息着说道:“这条阴风谷可算是世间第一等奇异的地方,纵长虽只三四十里,但却蕴藏着千奇百怪的变化,瞧的人眼花镣乱……”
方兆南道:“老伯伯可否列举其中一些,以广在下的见闻。”
那老樵人仰脸思索了一阵,道:“大概是三年前吧!那阴风谷中突然传出一种鬼哭神嚎的怪叫之声,其声不但尖锐刺耳,而且悲切无比。
当时天色还在深夜之中,我们带了刀、枪等防身兵刃,赶到了阴风谷,借峰上树木隐身,探头向谷中望去,老夫虽是读书之人,也几乎吓得晕了过去。”
方兆南道:“老伯伯难道当真发现了什么怪物吗?”
那老樵人道:“一只满身发射蓝色光芒的奇大蜈蚣……”
方兆南笑道:“蜈蚣也值得这样可怕吗?”
那老樵人道:“不不,那怪物只是形似蜈蚣而已,长约丈余,全身闪动着蓝色的光芒,移动之时,全身的蓝芒就更显得强烈,老夫回来遍查典籍,找不出是何等怪物!”
方兆南暗暗想道:“不过是条大蜈蚣罢了,以霜妹的武功,遇上它也对付得了。”
他口中却微微说道:“就只有那一条大蜈蚣吗?”
老樵人道:“还有一条似蛇非蛇,似龙非龙的怪物,全身赤鳞如火……”
方兆南吃了一惊,急道:“究竟是蛇是龙?”
老樵人道:“我们到时,那怪物正向谷底一座山洞中爬去,只见它一条尾巴尚露在外面,那时明月在天,景物清晰可见。
那怪物露出部分,在月光映射之下,泛现出耀人眼目的红芒,看去更是清楚,看他闪动的红光,似是两条尾巴,如若说它是条大蛇,世间那有两条尾巴的蛇呢?”
方兆南暗道:“定是他们当时看花了眼,蜈蚣和蛇,都是山中常见之物,有何可畏之处。”
当下笑道:“也许是两条蛇吧!”
那老樵人长长叹息一声,道:“至于那红鳞耀目的双尾怪物,决然非蛇,如果是蛇,也不会发出那鬼哭狼嚎般的难听声音那老樵人眼看方兆南逐渐被自己说服,而且泛现出喜悦之色,道:“幸好那双尾怪物隐入洞中不久,那全身蓝芒闪闪的怪物,也自行爬入洞中,以后就未再出现了。”
两人边走边谈,不觉间已到那茅舍附近。
老樵人看方兆南经过这一段山行之后,不但伤口没有疼苦之感,而且更见灵活。
竹篱旁依着个策杖老抠,她似正在等待着他们回来,一见方兆南立时抱怨说道:“你这孩子,满身重伤,还要出去乱跑,快进去吃饭啦,面都放冷了。”
方兆南微微一笑,长揖拜谢道:“老伯母这等关爱,在下日后,定当报答大恩!”
那老妪凄凉一笑,道:“可惜我那女儿,三岁之时,被山魅带走,下落不明,如她还活在世上,怕不和你一样大了……”
那老樵人摇头叹道:“妇人之见,荒谬之论,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那里会有山魅出现,不知她被什么野兽吃掉了。”
那老抠怒道:“别家孩子为什么不被野兽吃掉,单单吃了我的女儿……”
那老樵人回头望着方兆南,苦笑道:“我这老伴,有点疯疯癫癫,女儿三岁失踪,距今已十八寒暑,她还坚信她女儿未死,有一天会突然归来,唉!这岂不是白日梦呓吗?”
方兆南看那老姬满脸悲苦,赶忙说道:“世间事,常有出入意料,也许令媛真的活在这世上。”
那老妪喜道:“公子说的不错,我那女儿,决没有死,不是被山魅带走,就是被路人抱去……”
她突然叹息一声,脸上的笑容随着敛失个见,凄凉的接道:
“唉!我那女儿,如若现在我身边,定已出落得如花似玉了……”
那老樵人的为人,十分达观,哈哈大笑,道:“我瞧你还是别想你那女儿了,别说她已不在人世,就算她真的还活在世上,事隔二十年也不会认识你了!”
说话之间,已进了大厅。
那老妪已准备好了食用之物,立时端出来招待方兆南,吃完饭后,话题重又转到了女儿的身上。
她告诉了方兆南女儿的特征,右手腕上有一个扣子大小的紫记,要方兆南臼后遇到她时,告诉她回家一行。
方兆南倒是很用心的把字字句句,都记住在心中,准备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