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侠传奇_替换
诵。到了八九岁,他渐渐懂事了,感到这一篇心经,能令他不怕跌倒、摔打。他暗问母亲:“妈妈,这是什么心经?”
解芜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是一位老和尚传给为娘的,叫为娘千万别对人说,更不能暗传给别人。”
“妈妈,他又怎么传给你的?”
“孩子!为娘没有你这么幸福,从小给人拐卖到一个卖艺的班子里,被打骂、磨折是经常的事。——天,我给班主打得浑身是伤,跑了出来,坐在破庙里痛哭,一个老和尚从破庙里出来,问我什么事?我一一哭诉。老和尚凝视了我一阵,说:“小施主!你我相见,也算有缘,待老纳传你一套心经,以后你就不怕给人摔打了!”这样,他便传给我这套心经,要我早晚勤学苦练,并叮嘱我不得说出来,也不能再传别人。果然,我练了几个月之后,就不怕班主的摔打了,反而打过之后,感到气力渐增。孩子!当时为娘才是一个12岁的女孩子,比你现在大两岁。”
“妈!为什么不能说出去的?”
“老和尚说,说出去会招来杀身大祸!所以,孩子,你也千万别说出去,说你会这套心经。更不能传给他人,知道吗?”
“妈!我知道了。”公孙不灭似懂非懂。
解芜似自语:“看来这个心经是一门奇门的内功。孩子,要不是你体弱多病,为娘也不会传给你。”
“妈妈,你放心,孩儿一定不会说出去,更不敢传给他人。”
“孩子,你能这样,为娘就放心了!不然,我们不知会招来什么杀身的大祸。”
不知是解芜一生的心血全花在孩子身上,还是暗传了这一奇门心经给公孙不灭,带来自己的折寿,刚过五年,她便一病不起,百药无效,撒手长辞人间,抛下了15岁的公孙不灭。
公孙不灭仍然是个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味抱着母亲痛哭。母亲的后事由明叔夫妇料理。安排后事,梅林山庄公孙老夫人也派了人来,厚葬解芜,建墓立碑,有意将公孙不灭接回梅林山庄抚养。公孙不灭年纪虽小,血液流着的是解芜的一股傲气,更不愿给公孙家添上任何的麻烦,借口为母亲守孝三年,哪里也不愿去。
老夫人和公孙不凡都奇异地看着这孩子,暗暗点头赞许,除了吩咐明叔夫妇看护公孙不灭之外,还打发了一个小厮来与公孙不灭为伴,伺候公孙不灭,成为公孙不灭身边的一个书撞。这位小厮名小丹,比公孙不灭还小五岁,却手脚勤快,与公孙不灭相处不久,便情投意合,很舍得来。小丹为人不及公孙不灭聪慧,甚至有些憨气,但对公孙不灭极其忠心。以后与公孙不灭相处的日子里,名分上虽是主仆,却情同手足,公孙不灭,已视他为自己的亲兄弟了,说话无忌,相处融洽,互相照顾。
公孙不灭守孝三年,幸有小丹为伴,又有明叔夫妇忠心事主,事事不用自己操心,一味埋头读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星相卜封,公孙不灭几乎天书不览,就是不愿学武。反而小丹却跟着明叔夫妇学些拳脚刀剑等武功。
明叔夫妇之所以传小丹武功,主要是为公孙不灭着想,小丹经常伴着公孙不灭,没有武功,又怎样保护少爷今后的安全?何况少爷又不愿学一些防身的武功。的确,江南公孙世家,上至庄主,下至仆奴,不论男女,人人学武,强身自卫,只有公孙不灭例外,不喜练武。
公孙不灭在充山守孝三年后,又是二晃一年过去,更无去梅林山庄之意,他不愿意去梅林山庄受到特别与众不同的待遇,其实这种待遇,就是一种歧视,令他非常的不舒服。这一夜,他打发小丹先行去睡,自己带着丧母的余哀,和一种受到公孙世家歧视的忧郁,来到溪边石上月下弹琴,向寒山秋水,抒发自己心中难以抑制的伤感和悲凉。自己不是公孙世家正式的成员,母亲死后,自己何去何从?要靠梅林山庄养自己一生?永远生活在公孙世家的屋檐之下?正当他对冷月、夜空寄托心思时,不料招来了红、白两位少女的戏弄。令他饱受了一场虚惊……
青年侠士和两位少女听了公孙不灭这般问答,语气中含着淡淡的幽怨,不禁有些愕异,他不是公孙世家的子弟?还是公孙家的子弟,却与梅林山庄有某种恩怨?这时公孙不灭却在向他们动问了:“请问三位贵姓尊名?为何深夜闯来充山?”
红衣少女说:“我们是水月宫的人!”
公孙不灭愕异:“水月宫!那是什么地方的?”公孙不灭感到水月宫不是和尚、尼姑的寺庙庵堂,就是道士们的道观之名,或者是寺、庵、道观中的一处宫殿。而眼前的一男二女,根本不是出家人的装束,所以愕异了。
白衣少女问:“你不知道水月宫?”
“在下孤陋寡闻,实在不知道。”
“也没听人说过?”
“在下蜗居充山,见人极少。”
青年侠士和少女不由打量公孙不灭起来,青年侠士说:“先生果然不是武林中人。”
“武林中人才知道么?”
红衣少女说:“呆秀才,看来你真要到外面走走了,不然什么都不知道。”公孙不灭点点头:“姑娘说的是,在下的确也想到外面走走,增广见闻才是。”
白衣少女说:“大哥!我们走吧。”
青年侠土点点头,对公孙不灭说:“在下打扰了!”说完,便与少女闪身而去,一下消失在夜色里。
公孙不灭又怔了半晌,心想:他们是什么人?怎么一下就不见了?他们既不是成精的狐狸,总不会是天上的神仙吧?要不,怎么一转眼就消失得干 干净净?而水月宫又是什么地方?是天上的宫殿?还是仙岛上的玉宇琼楼?公孙不灭从出世以来,从采没有见过这等奇人奇事,也给这一连串的疑问扰得再无心弹琴吟诗词了,便抱了琴转回家中。
回到家中,一眼看见书撞小丹直挺挺的躺在书房中的竹床上,衣服也没有脱,竟然和衣睡了,而且睡得十分的甜,嘴角挂着微笑,自己怎么大声行动,也不能将他惊醒过来,这可不是以往应有的现象。以往,只要自己一推门进来,小丹就惊醒了,起身给自己斟茶倒水,问这问那的,哪有今夜里睡得这般的沉?似乎雷打也不会醒过来。
公孙不灭蓦然想起了两位少女所说的话,说将明叔等人全迷倒了,打雷好不会醒过来。心里一下慌了起来,急忙去看看明叔明婶的情景怎样。一看,果然和小丹的情形一样,自己怎么推也推不醒他们。他心里叫起苦来:这两个女子怎么这般的捉弄人?她们是怎么迷倒了明叔他们的?要是他们老是这么昏睡不醒的怎么办?公孙不灭哪里知道武林中的一些上乘高手,会封人的昏睡穴?而水月宫人点穴的手法,更是独特,别具一格。别的高手,封人穴位,一个时辰便会苏醒;水月宫人封人穴位,没有两三个时辰不会自解。这一夜,公孙不灭慌得不敢去睡,一直守在明叔明婶的身旁,有时也去看看小丹,以防意外。直到临近天亮,首先尽明叔醒了过来,跟着是明婶也醒了。公孙不灭透了一口大气:“明叔,你终于醒过来了!我还担心你不会醒来来!”
明叔愕然:“少爷,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你醒过就就好了!我现在看看小丹去,不知他醒过来没有?”公孙不灭走后,明叔夫妇感到莫名其妙,夫妇两人对望了一眼,明婶问:“少爷他怎么啦?怎么天刚刚亮,就坐在我们身边的?难道少爷昨夜里没睡么?”
明叙说:“看来昨夜里一定出了事,要不少爷绝不会无端端的说出那样的话来。老伴,你先四下看看,看看家中有什么异样的?要是没有,就去厨房升火烧水和弄早点吧。”
“老家伙!你去哪里?”
“我去看看少爷和小丹。问问少爷,昨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明叔来到书房,见小丹也醒了。明叔以武林中人应有的警惕,打量书房一眼。似乎一切如常,没有什么凌乱,不像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而小丹正在叽哩呱啦的问少爷怎么昨夜一夜不睡。
明叔说:“少爷!昨夜里发生什么事?你跟老奴说说,别叫老奴心里不安。”公孙不灾只好将昨夜在溪边的事略略说了一下,最后说:“我正担心那两个女子不知用什么迷药迷倒了你们,害怕你们不会醒过来?现在好了!没事了!”至于红、白两位少女怎么恐吓、威胁自己,公孙不灭就没有说出来,因为这是有损女子的名节,何况那两位女子只不过试试自己胆量,开开玩笑而已。小丹一下想起了昨夜的情景:“是了!我正在倾听少爷的琴声,见少爷这么久还没回来,想出门去找少爷的,忽然一阵轻风,‘嗤’地一下,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爬到竹床上去睡的。好听!这两个女子竟敢向我下迷魂药,我找她们去。”
公孙不灭说:“算了!她们已走了,也不知去了哪里,你怎么去找她们?”明叔听了脸色不大好看,他江湖经验丰富,遇事警惕性高。他早巳凝神嗅出,这屋子里根本没有残留下任何迷魂药的余味,听小丹这么一说,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来人根本不是用什么迷魂药迷倒了自己,而是用极为上乘的封穴手法,凌空出指,封了小丹的昏睡穴,也同样封了自己和老伴的昏睡穴,单是来人这份轻功和凌空封人穴位的指劲,已是当今武林一等一的上乘高手了,其武功可想而知。自己和老伴,多多少少,也算是梅林山庄的高手之一,给人封了穴位也不知道,说了出去,不让人耻笑?要是仇家,自己是怎么死的也不知道,这面子丢得太大了!不由动问:“少爷,那一男二女是什么人?姓甚名谁?“我不知道。”
“少爷!你没问他们?”
“问了。他们说是水月宫的人,连姓名也不告诉我就走了!”明叔顿时大惊:“他们是水月宫的人?”
“是呵!”
明叔不禁透了一口气:“怎么水月宫的人闯到这里来了?少爷,他们有没有向你问起少夫人的事?”
明叔之所以这样问,也是公孙世家长久放不下的一件心事。自从解芜带着二岁大的公孙不灭在梅林由庄出现后,公孙一家长一辈的人,都疑心解芜这江湖女子来历不明,用心不良,说不定是受仇家所派,来梅林山庄探听虚实,窃取公孙世家的武功绝学。只有老夫人,和少庄主公孙不见心中明白是什么一回事,虽然这样,也不能不防,所以安排解芜母子两人远离梅林山庄,来到这充山小庭院居住。当然,老夫人和少庄主更不能让解芜母子离开无锡县,在江湖上飘泊,那更有损公孙家的声誉,老夫人派明叔这样精明老练的高手来伺候解芜母子两人,其实也是在暗里监视解芜的行动。明叔夫妇一直在暗中监视了解芜十年,见解芜自从在充山住下后,足不出家门,也没有跟任何人有来往,十年如一日,养子教子,从来不向自己询问、打听公孙世家的事,哪怕梅林山庄日常起居的生活小事。明叔夫妇放心了,变监视化为同情、关心。认为自己夫妇所伺候的少夫人,是人间少有的痴情、贤慧、善良的江湖奇女子,甘愿为老庄主牺牲了爱情,更为儿子牺牲了十多年的青春年华,令明叔夫妇感动异常,转而诚心诚意的一片忠心伺候解芜,可以为解芜生,为解芜去死,不容许任何人去侵犯、伤害少夫人和小少爷。幸而十多年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的事。
解芜生前又何曾不知道明叔夫妇在暗中监视着自己?她问心无愧,对得起天地,她之所以回来,只不过是想自己的儿子知道生父是谁而已,更没打算在梅林山庄住下去,只是老夫人说了那一番话,情深意切,才留在这小庭院。所以她对明叔夫妇的监视,不值一笑,视而不见,这也是解芜忧郁不欢早死的原因之一。这一阴影,或多或少,也传给了公孙不灭。解芜之所以给儿子取名为“芜”,固然以自己的名和公孙宏的姓结合在一起,这是她和公孙宏结合后的一块骨肉,而“芜”与“无”同音,也暗示公孙世家没有自己儿子的一份,不是公孙家族的正式成员。“不灭”,希望自己的儿子今后坚强起来做人,不会灭绝。可是解芜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便心血耗尽,早离人间,含怨逝去……
现在明叔突然来了水月宫三位武功奇高的人,不由敏感到是不是与已故的少夫人有什么关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