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才担心云琅。”凤翼的目光透过门帘缝隙,瞧了瞧云琅那边,叹道:“其实乐楹公主虽然莽撞了些,到底心眼还不错的,对云琅也是真心实意的好,何况也都这么些年了。”
“是,我看公主也还不错。”傅素心接过他手里茶盏,又亲手满上一盏,含笑递过去道:“慢慢来罢,你也别太过烦恼操心。”
“如今战火纷飞的,还好云琅和公主都全身回来,不然发生什么事,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罢了,多说也是无用。”凤翼连月征战本就疲惫,加上提心吊胆好几日,更是觉得身心俱疲,末了叹道:“说来说去,还是云琅不知珍惜眼前的人。”
“眼前的人?”傅素心轻声重复了一句,微微一笑。
《元徵宫词》薄?慕颜 ˇ第十八章 满城春ˇ
青州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自然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加上将近年下,这种喜庆气氛不免愈发浓烈一些。皇帝颁下赏赐与王公大臣、后宫诸妃,还在上元夜办了一场盛大的赏灯会,京城内处处皆是花团锦簇之象。人们在欢庆氛围中度过新年,节下的余味一直延续到三月间,冬雪悉数融化褪尽,嫩黄新绿一点点绽放在枝头,人间已是一片桃红李白、鸟鸣花开的俏春景色。
自去年皇贵妃身体开始抱恙,加上身怀有孕,更需要安心静养,故而少有出现在内宫宴席上。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贵、贤二妃陪伴在皇帝身侧,贤妃为人贞静,越加衬出朱贵妃的年少春风得意。本月十六,乃是朱贵妃二十二岁生辰。后宫妃子们都是心思明透之人,既知她喜欢被人奉承,岂能不趁此机会赶着讨好?于是纷纷备上厚礼,赶早前往淳宁宫恭喜道贺,少时莺声燕语传开,热闹的东西六宫皆能隐隐听闻。
谢宜华手上一本微黄的棋谱旧书,自个儿摆着棋局,黑白二子稀稀落落散开,一面落子,一面蹙眉道:“新竹,把窗纱都合上罢。”
新竹抿嘴直笑,上前取下挂钩道:“别说娘娘,连奴婢也被聒噪的不行。”
谢宜华将棋谱随手撂下,揉着额头道:“今晚朱贵妃的生辰宴席,皇贵妃娘娘多半都不会去,想着又要听那些肉麻言语,倒是让人作难的很。”
新竹笑道:“要不,娘娘今儿也不去?”
“净瞎说,无端端的有何理由?”谢宜华淡笑斥一句,微微摇头,“皇贵妃娘娘身子不便,即便不去也还有个说法。我若是无故托懒,不单朱贵妃心里会不痛快,别人也一定然会说闲话,倒像跟淳宁宫有什么过节似的。”
“也对,还是去稍坐一会儿。”新竹一脸不情愿,拿眼朝淳宁宫方向瞧了瞧,“如今皇贵妃娘娘难得一见,淳宁宫那位正在风头上,别宫的主子都不敢惹她,指不定正在等着娘娘出错呢。”
“呵,那就让她等着罢。”谢宜华唇角笑意浅淡,似有还无。
十六恰是月圆之夜,朱贵妃特意将宴席办在晚上,是时灯烛荧荧、星清月朗,加上院子内花香四处漫溢,更是令人心情为之舒畅。待到人满开席之时,皇贵妃果然没有亲自前来赴宴,据说是最近胎气动的厉害,只让人送来重重贺礼一份。不过,朱贵妃的心情看起来甚好,似乎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夜色浓华之下,一袭柿子红遍地金五彩海棠花云裳,眉眼妆容精致,云鬓上一支硕大的八翅衔珠金凤尤为华贵,兼之脸上微微酡醉泛红,更是平添几分妩媚之意。
妃子们皆是盛装丽服,人人笑语晏晏,不时有人上来敬酒祝贺,席面之上尽是觥筹交错的欢笑声,气氛格外喧嚣热闹。明帝端着一枚金角高盏在手上摇晃,隔年的罗浮春透出醉人的绛红色,衬得他的眸色散漫虚浮,朝下环视了一圈,目光却并未在谁的身上特意停留。
谢宜华坐在旁边瞧得真切,面上不动声色,只轻声笑问:“皇上,不如让人做一盏醒酒汤,稍坐一会安神,然后再四处散散心?”
明帝抬眸看了一眼,顺着她的话道:“嗯,如今皇贵妃的身子不大好,等会宴席结束,你陪朕一起过去瞧瞧。”
“皇上”朱贵妃仿佛并没听到二人言语,只是唇齿含笑问道:“今夜月色这般的好,姐妹们也来得齐全,不知皇上想观赏何样歌舞?”
明帝不是很有兴致,懒洋洋道:“左右也就那几个花样,今天是你生辰,只用紧着自己喜欢的点就是,朕也随着乐一回。”
朱贵妃不便多言扫兴,只得自己挑了两支曲子,因谢宜华只说随意,于是又让人将红绫册子捧下去。熹妃只顾拣了樱桃一粒粒的吃,惠妃选了一支喜庆曲子,诸如陆嫔、文贵人、周贵人等,都不是爱出风头的人,皆谦辞了一回。因此转了一圈,只有江贵人拣朱贵妃所喜点了一支,杨氏双姝合点一支,统共也就多出三支曲子而已。
夜风中送来蕴含花香的丝竹声,一个个舞姬们皆是婀娜多姿、绰约飘逸,柔软的身形变幻出各样曼妙姿势,好似一群彩色蜂蝶在花间来回穿梭。可惜的是,嫔妃们的心思皆在皇帝身上,而皇帝却不知心在何处,舞姬们虽然跳得好,也不过是给喜庆宴席稍作点缀罢了。
“贵妃娘娘,今夜真是好颜色。”江贵人捧着酒盏上来敬酒,脚下步子轻盈,翩然婀娜尤胜舞姬一筹,声音也是甜糯娇软,“莫说嫔妾等人自愧不如,即便是这夜空中的皎月明星,也被娘娘身上的光辉比了下去。”
朱贵妃眉梢带着得意之色,唇角笑意盈然,“贵人真是会说话,比那梨花春还要多甜几分,本宫还没饮酒便先醉了。”
江贵人忙自责了一回,含笑递上四棱玉雕团花纹酒盏,“娘娘先且莫醉,待嫔妾敬娘娘一盏清酒聊表心意,恭祝娘娘一日胜过一日,福泽绵长!”
谢宜华瞧她二人投契,自己却听得直蹙眉,只得推脱身子发热,遂领着新竹到侧殿透了一会气。少时回转入席来,数十名舞姬们皆已退下去,嫔妃们三三两两聚首,各自说着家常闲话言笑。谢宜华见时机恰好,刚要请示皇帝起驾,朱贵妃却抢在前头道:“皇上,今儿皇贵妃娘娘身子不适,臣妾很是担心,想陪皇上过去看望一下。”
先头说陪皇帝同去,原本是谢宜华的托辞,到了泛秀宫自然也就先行回去,眼下被朱贵妃如此一说,反倒有些哭笑不得。侧首朝右边看过去,正迎上朱贵妃微微含笑的目光,彼此心知肚明,当着皇帝的面都只抿嘴不语。
明帝不便扫她的兴,颔首道:“也好,一起过去坐坐。”
谢宜华颇为无奈,只得跟着皇帝一并起身离席。因为此去泛秀宫甚近,明帝并没有吩咐预备车辇,只是背负双手慢慢行走。去往泛秀宫乃是一条平石大路,两旁皆种有积年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将众人的身形都半掩在影子之中。贵、贤两位妃子保持一步距离,脚步轻缓跟着皇帝,身后宫人也都是垂手低头,一行人赫赫扬扬反倒鸦雀无声。
大约是不料来人如此众多,吴连贵脸上稍显吃惊,连忙跑下来道:“不知皇上和两位娘娘驾临,奴才这就进去知会一声。”
“不用。”明帝淡声打断,人已经步上汉白玉台阶。
椒香殿与别处的宫殿不同,当初重修之时乃以椒泥为墙、檀木拟梁,故而人一踏入殿门,便可闻得一阵阵幽幽的暗香气息。九尺高的通顶房梁之上,数条明紫绡纱帷帘缕缕及地垂下,有风使之盈动,搅动得空中的香气也是柔软拂人。明帝在熟悉的感觉中怔忡,半晌才道:“走罢,都进去坐着说话。”
慕毓芫此时已经七个月身孕,想来不大出门的缘故,满头青丝只是随意一挽,眉心束着一条玉鸦色柔滑缎带,枕着软褥斜倚在流云贵妃长榻之上。因是素面未妆,眉目愈发显得浅淡如画,见到众人进来也是平常,声音淡静道:“有劳皇上和两位妹妹,亲自过来看望。”
朱贵妃拣了与皇帝相近的位置,坐下笑道:“皇贵妃娘娘身子贵重,比不得往常之时,嫔妾今夜在席上一直不安心,才刚请皇上一并过来瞧呢。”言下之意,此次还得多亏她的提醒,皇帝才想起泛秀宫这边。
“宜华”慕毓芫似乎恍若未闻,只侧首看向谢宜华,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拉住她的翡色汉宫长袖,问道:“什么时候做的新衣裳?我瞧着颜色很好,料子也不错。”
“娘娘也喜欢么?”谢宜华将袖口舒展开来,一脸认真问道。
朱贵妃的脸色有些不大好,明帝原本觉得好笑,但瞧她二人言语默契,心下反倒一阵空落落的怅然。明明近在咫尺,为何却像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从前私下相对那种柔情似水,已然冷冻凝结,好似一块不能融化的寒凉冰块。如此恍恍惚惚,后面的话也没听真切,再抬头之时,身边朱贵妃越发不自在。正要开口说两句圆场,只听香陶隔着水晶珠帘禀道:“启禀皇上、皇贵妃娘娘,淳宁宫两位杨才人请见。”
“嗯,宣她们进来。”
“皇上,两位杨才人常来的。”谢宜华解释了一句,转头看向旁边的朱贵妃,含笑说道:“淳宁宫的人既知事又懂礼,每每服侍皇贵妃娘娘都很妥帖,认真说起来,还是贵妃妹妹会调教人呢。”
朱贵妃眸中似有不快,只道:“不敢当,多谢贤妃夸赞。”
明帝不料今夜如此热闹,待杨氏姐妹进来见过礼,随手指了座位赐予二人,“今夜原就闹得晚了,大家都是疲乏,难为你们还惦记过来。”
“服侍皇贵妃娘娘,原是嫔妾等份内之事。”杨氏姐妹齐声自谦,极是恭谨。
少时,香陶捧着一盏白玉瓷盅进来。内里是慕毓芫临睡前安神的汤药,杨氏姐妹忙亲自上前接下,一个搬来梅花脚高几放好,一个在旁边兑着花露蜜水,二人亲自伺候了一回,果然无一处不妥当。
朱贵妃冷眼含笑看了半日,举起手中团扇轻轻掩面,嫣然笑道:“这会子都已经夜深,若真是有心服侍皇贵妃娘娘,白日里过来不是更好?”
杨氏姐妹稍有不安,不知如何作答。
慕毓芫原本一直静默不语,此时突然开口道:“近日每每都睡得甚迟,此时来也并不算晚,有心意总是好的,哪里还分什么白天晚上?”
“嫔妾也是为皇贵妃娘娘着想,怕她们扰了娘娘休息。”
“难为你想的周全。”慕毓芫看着她微笑,反手将松散的发丝掠开,“只是本宫却不怕别人打扰,比方妹妹今日过来看望,心里只是欢喜的很。”
朱贵妃只得一笑,讪讪道:“皇贵妃娘娘高兴便好。”
明帝朝慕毓芫看过去,只见面上恹恹的,似有少许不耐之意,因此说道:“你们的心意已经送到,皇贵妃也该早些安歇,都先各自回去罢。”
“是。”殿内几人心思各不相同,却都极快起身告安。
明帝走近长榻蹲身下去,将手轻轻放在慕毓芫的腹部上,那抹温馨纤细的气息也似凝滞似的,停留了一会才问:“最近小家伙可还好?有没有折腾你?”
“还好,是个安静的孩子。”
“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明帝继续问,顿了一下又道:“方才不是说贤妃的衣衫好看么?既然如此,再让内务府送几匹料子过来,你亲自挑拣一两样。”
“如今的衣裳穿不长久,以后再说罢。”
明帝微微锁眉,不知还需要想出多少问题,才能将这一问一答继续下去,心中也是疲惫不堪。忽而想起一件事来,遂问:“前些日子,偶然听寅雯跟小姐妹闲话,说到什么允琮,着人问过才知是你的内侄。小丫头也大了,有女儿家的心事了。”
“早先允琮进宫请安,碰巧见过寅雯一面。”
“是么?”明帝轻声问了一句,思量片刻道:“听说那孩子还不错,年纪品格都配得上寅雯,不知你是怎么想?”
慕毓芫脸上绽出浅淡轻笑,目光在明帝脸上缓缓流转,“皇上是不是想问,既然中间横亘着那一件事,如今的我应该不喜欢寅雯才对,何故还往自己家里揽?可惜那是他们年轻人的事,却不是我能干涉的。”
“不要胡说,朕为什么那样想?”
“呵,只当是我胡说好了。”慕毓芫并不辩驳,只是问道:“皇后仙去时寅雯刚好七岁,敢问皇上,而后的七年是谁在抚育寅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