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都不肯多说一句。原先还想着是病得重了,一时没顾得上自己,今日才知如此绝情绝义,全无半分往昔的温柔情意。
尽管经过一个月的冷落和煎熬,以及亲眼见识到皇帝的冷绝,杜玫若还是勉强安慰自己,只道皇帝正在病中心绪不快。然而三日后,预备行册太子大典的消息,宛如一道晴空霹雳当头劈下,彻底击碎了最后一丝幻想。
“册立九皇子为太子?!”
“是,已经皇榜公贴出来了。”王府长史低头回话,不敢去看齐王此刻的表情,似乎仍能感受到寒意,表情僵硬道:“钦天监择的吉日就在后天,圣旨还说……,一切大典礼仪规矩从简,不必大肆铺张。”
“知道了,你先下去!”齐王觉得一口气上不来,欲要将手中茶盏摔,只因当着章弥的面不好发作,过了半晌才冷笑道:“太子?不过还是个毛孩子,他有什么资格做太子?!”
“王爷息怒。”章弥先劝了一句,小声道:“如王爷所说,九皇子尚且不足成年,既然皇上着急立太子,是不是……”
本朝少有册立未成年太子,一则避免太子自幼骄傲,二则也是爱惜之意,免得从小成为众皇子排挤的对象。而皇帝今时作为,无疑给天下一个明显的讯息,那就是龙体快要不行,故而才提前确定储君人选。更有甚者,很可能皇帝已经神智不清。如今代行旨意的皇贵妃娘娘,乃是九皇子的亲生母妃,在此时局不定之际,矫诏拟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你的意思是”齐王很快明白过来,不由更加惊心,“父皇身子抱恙不起,宫中已经完全被……,被泛秀宫的那位控制住?”
其实,也怨不得齐王如此作想。本来奉旨回京探病,跟乐楹公主前后脚赶到,谁知三日过去,始终没有圣旨宣召入宫。让人进宫询问好几次,都说皇帝最近精神不好,让两位王爷稍歇,过几日再同进宫团聚。寿王虽然也有几分不安,但他性子敦厚老实,加上有安和公主劝着,所以只是按旨在王府等候。
而齐王的则心思不同,况且孙绍带的六万人不得入城,放在外头更觉悬心,稍有不慎就会惹出乱子。再者,皇帝并无旨意让锯州囤兵入京,原本就是违禁之举,只要有朝臣将此事弹劾上去,京城立马就会动乱起来。不过三天时间,齐王却过得好似三年一般漫长,要不是章弥劝解着,恐怕早就领人冲出王府去了。此刻听到册立太子的消息,哪里还能够忍耐的住?
“先生,不能再等了。”
“是,王爷且听在下一言。”章弥淡然微笑,声音仍是不疾不徐,“事到如今,王爷的情势已经是箭在弦上,当然不得不发!可是王爷,咱们不能着急硬闯,那样的话损失太大,还得取个恰巧的时机。”
“时机?”齐王闻言心动,忙问:“此话怎讲?还请先生明言。”
“既然明天要举行册封太子大典,那么宫中肯定会严防戒备,若是这个时候贸然进去,两边必定会硬拼起来。咱们的六万人是有限的,而京营还有驻兵,到时候只要宫中一有动乱,驻兵就会从四面增援过来,对咱们来说可是不划算。所以,此事必须做的一击即中!”
“不错。”齐王一想到此事成功时,自己便可以公然站在启元殿上,接受天下臣民的叩拜,心中热血便忍不住沸腾起来。
章弥似乎并未察觉,往下说道:“而且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此时候册立太子,各地藩王的旧部也会坐不住,近日之内必有动乱!那么,对咱们来说最好的时机,应该就是在大典结束之后……”
齐王皱眉道:“你是说,还要等到册封太子以后?”
章弥看着他笑了笑,“既然王爷要成大事,又何必在乎一个虚名儿?只要王爷的大事一成,江山天下都尽归王爷所有,九皇子是不是太子又有何分别?王爷,大可不必为此事动气。”
“也对。”齐王很快明白其中关窍,看着章弥波澜不惊的模样,方才觉得自己有点沉不住气,不由稍稍羞愧自责。
“到时外省诸地动乱起来,各地囤兵自顾不暇,自然无法派出兵马入京增援,况且锯州还有孙大人阻挡,京城的压力也就小的多了。而册封大礼之后,宫中的防守布置必定减弱,趁着人员调动之际,正是王爷行大事的时机。”章弥将事情分析清楚,拈须微笑道:“到了晚上,还有夜色作掩护……”
“王爷,外面有人送信进来。”
“呈上来!”齐王皱着眉头,除了因打断章弥说话的不悦,更有无限疑惑,在这种时候谁会送信来呢?快速拆开信封,内中只有一张很是奇怪的图纸,并无只言片语,甚至没有抬头称呼和落款。可是图纸上面的内容,分明就是……,齐王用力摒住呼吸,将剧烈的心跳一点点压下去。
“王爷?”
“哦……”齐王回神过来,嘴角渐渐绽开笑容,“先生在府中稍候,本王要出去见一个人。”他并没说出到底要见谁,揣好图纸便大步流星而去。
恰如章弥所言,册立太子的消息传开不到一天,外省陆续开始不平静,事情越闹越大,各地守将皆忙得不可开交。而根据暗探们的回报,京城中也有好几处异动,到了举行大礼当日,街面上已经闹到人人自危。面对如此情景,慕毓芫当然是睡不着,就连早起服侍皇帝更衣时,也是满目忧色。
明帝早知今日局面,见状笑道:“今天是佑綦的大礼之日,你这个做母妃的,也应该跟着高兴才是,怎么还愁眉苦脸的?等会佑綦过来请安,还以为朕欺负你了。”
“皇上,还有心思说笑呢?”慕毓芫忍不住抱怨,正想询问如今京中布防,侧首见九皇子进来请安,身上已经穿得整整齐齐。将及自己肩膀的半大孩子,因为换上明黄色的太子龙袍,加上原本沉稳少言,颇有几分皇储的尊贵骄矜气度。
“儿臣佑綦,给父皇、母妃请安。”连着好几日的礼仪教导,九皇子的礼行得洒脱漂亮,头上的云龙噙珠紫金冠更是抢眼,好似正在阳光下灵活舞动。
“佑綦……”明帝沉吟了那么一瞬,上前拍了拍肩,“太子是国之储君,是大燕朝未来的皇帝,你往后更要谨慎言行、严律自身,凡事都要多想一想,断不可凭一时冲动做出决定。唯有如此,才不会辜负父皇和母妃的期望,以及大燕朝的储君之名,你都记住了吗?”
九皇子欠身答道:“是,儿臣牢记于心。”
明帝拉着九皇子步出内殿,站在门口稍驻。眼前是蔚蓝澄澈的万里晴空,天上流云舒展、变幻不定,一穹无边的蓝白二色清晰相映,使人心胸格外的开阔舒畅。明帝静静站了片刻,朗声挥手道:“只管抬头看天大步走,去罢!”
延禧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因皇帝圣体违和、旧疾缠绵,为求国之安定,故而提前册立储君人选,特此行册太子大典。圣旨天下,今有豫国公之女皇贵妃慕氏,诞育皇九子佑綦,聪慧仁厚、堪承大统,是以嫡子之尊册立为皇太子。加封林道辅为太子太师,使太子知君臣之道,礼遇如师;加封慕毓藻为太子太傅,统管太子身边官属事宜,兼之辅导谨慎其身;加封贺必元为太子太保,领京营精兵万余,以护卫太子日常起居安危。另在朝中选拔官员,设立太子詹事府、崇文馆,统共有官员数十人,皆是各司其职。
如此盛大的喜事,宫中上下难免喜气洋洋。然而在椒香殿内,帝妃二人正对视沉默着,面对纷至而来谍报,彼此都轻松不起来。刚到晌午时分,外省谍报便接二连三的送进宫,各地皆有大小动乱,尤其以闽东一地最为严重。此时云琅不在涿郡,更让藩王旧部势无忌惮,许策等人弹压不住,已有不少乱军往北面京城奔来。
慕毓芫忧心忡忡,蹙眉道:“乱军若想逼近京城,那么就要跨越博曲水天险,自锯州境内穿行而过,到时一场恶战必不可免。”
明帝颔首道:“没错,战事是避不开的。”
“可是……”慕毓芫欲言又止,像是有为难的话不便开口,最后忍了忍,却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将涌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明帝当然知道她的担心,孙绍从锯州领来的六万人,此刻就在京城外,而自己一直都没有做处置。一则此时锯州囤兵空虚人少,难以抵挡北上的叛军;二则六万人放在京外,又跟齐王有姻亲关系,任凭是谁也难免多悬一份心。正要安慰她几句,只见九皇子册封礼毕回来,手上还牵着幼弟小澜,兄弟二人一起行了礼。
小皇子自幼与母妃亲近,早扑到了怀里撒娇,指着哥哥道:“母妃,九哥哥的新袍子真好看,金光闪闪的,小澜也想……”
“乖,小澜别闹了。”慕毓芫温柔打断话头,搂在怀里哄道:“因为九哥哥现在是太子,所以才能穿那样的衣衫。小澜想要穿新袍子,改天去跟母妃挑选料子,小澜喜欢什么挑什么,保证比哥哥的袍子还要好看。”
小皇子不懂明黄色的含义,听慕毓芫说得笃定,早不管什么太子不太子的,高兴嚷嚷道:“好,那我们现在就去。”一面说,一面奶声奶气的央求。
“行,好好走路。”慕毓芫被他扭了半日,只得含笑起身。
方才九皇子兴冲冲进来,原是有一腔话要跟父母说,怔怔看着慕毓芫出去,最后只是黯然缓缓低头。明帝看在眼力一笑,问道:“佑綦,是不是觉得母妃偏心了?”
九皇子连忙摇头道:“没有,儿臣不敢。”
明帝拉着他在边上坐下,倚着软枕叹道:“早先,你七哥哥还在的时候,因为从小生得嘴甜、讨人喜欢,父皇和母妃都特别疼爱他。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之所以偏疼于他,那是因为祉儿……,是父皇和母妃的第一个孩子。”
“父皇,儿臣没有嫉妒哥哥。”
“如今你还太小,有些话说了也听不懂。”明帝轻轻摇了摇头,感慨道:“假使你能够记住今天的话,等到将来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了自己心爱的人,也就明白父皇的心了。”
“是。”九皇子不知如何作答,轻声应道。
纵使数年过去,那孩子仍是一道抹不去的伤痕。明帝的心口微微泛疼,吸气缓和胸腔气流,温声微笑道:“佑綦,虽然你七哥哥去了多年,但是对你母妃打击太大,心中的伤痛永远都不会消失。再者,佑棠生来是娇柔的女孩儿,跟你母妃更贴心,而小澜年幼体弱,难免让人多操心一些。所以,不论哪一条你都不沾光呐。”
九皇子沉默半晌,抬头道:“父皇不必担心,儿臣一定铭记父皇和母妃的教诲,照顾弟弟妹妹,决不会有任性妄为的念头。”
明帝欣慰的点点头,郑重道:“可是,佑綦你想过没有?父皇册立你为太子,把天下江山都交你,难道不是最大的疼爱?倘使,今后父皇不在……”
“父皇,不……!!”
“你别着急,听父皇把话说完。”明帝声音平缓如常,“等到今后,佑綦你登基做了皇帝,而那时你还小……”说着抓着九皇子的手,看着他道:“到了那时,你母妃要为你的江山操多少心?又要担多少累?这些,不全都是对你的爱么。”
九皇子忍耐把话听完,着急道:“父皇有上天庇佑着,一定会龙体安康的!”
明帝笑着点头,又道:“你二舅舅时常夸你,说是最像你母妃小的时候,聪慧、独立、刚强、懂事,从来都不让人操心。你是棠儿和小澜的兄长,平日要多照顾他们、教导他们,今后更要好好孝顺你的母妃。”
九皇子哽咽道:“是,儿臣一定会的。”
明帝手上稍松,轻声道:“你母妃的这一生,遇到过太多伤心事,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总是苦多于乐。倘使有朝一日,父皇已经不在你们身边……”想着终有那一日,不觉恐惧悲伤,唯有眷恋不舍和凄凉,努力微笑道:“佑綦你要快点长大,今后就可以保护你的母妃了。”
九皇子毕竟还是孩子,纵使平素如何老成稳重,听闻如此悲声,也忍不住满眼泪花闪动。不知该如何去劝解皇帝,只急得满脸通红,“父皇……,儿臣将父皇的话铭记在心,可是父皇……,父皇也一定会好起来的。”
“佑綦,不要哭了。”明帝太起手来,抹去他眼角欲出的泪水,“你现在是太子,也是大燕朝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