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br /> 云琅摇摇头,指着书房道:“得赶紧砸开门,里面有人!”
谢淳反应甚快,忙吩咐人找来一根海碗粗通木,云琅忙让到一旁,随着几声粗木撞击的沉闷之声,后院书房门终于破开。屋子里烟熏火燎,一股灰蒙蒙浓烟扑面卷来,呛得人直欲掉泪。明帝不顾阻挡冲进去,只见屋内散落一地黑白棋子,一名黄衫老僧昏躺在地,旁边躺着两个侍女,正是双痕和香陶。
云琅用手一探,扒开眼皮瞧了瞧,“好象都是中了迷魂香,又被浓烟熏的太久,赶紧抬到通风的地方,用清水洗一洗。”众人不敢怠慢,急忙将三人抬了出去。
明帝原本担心慕毓芫被火势所伤,此时连人都不见更是惶急,忙朝云琅问道:“你姐姐呢?怎么不在里面?”
黄衫老僧渐渐醒过来,谢淳上前问道:“玄真方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玄真方丈勉强喘了口气,咳道:“昨日……昨日黄昏,老纳曾与慕公子对弈过棋局……咳咳,慕公子棋艺实在精湛。”抿了一口清水,“故而早饭后就让宜华去请,打算再下一局,谁知饮茶后就头晕……等到老衲醒来,你们已经进来了。”
明帝思量片刻,问道:“谢宜华?就是昭陵郡主?”
谢淳忙道:“正是。”
明帝眼光微微闪动,这昭陵郡主不在王府好好呆着,难道在这山上数日,就是为了跟老和尚下棋?而谢淳又是特意上山寻她,显然是汉安王极度重视才对,绝没有让个郡主四处乱走的道理,只怕里面另藏许多隐情。
云琅在旁边沉思片刻,分析道:“依如今情况看来,后院失火只是为了转移大家视线,不过是调虎离山之计。只是,既然用迷魂药将人带走,暂时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不如先回房商议一下。”
“唔,其他人都各自戒备。”明帝紧了紧双手,大步流星转身就走,待云琅等人跟着进了内室,方才问道:“说罢,你们都怎么看?”
海陵王抢先说道:“那什么昭陵郡主,甚是可疑。”
“不错,的确有些古怪。”云琅蹙眉思量片刻,又道:“不过这次劫人,仿佛是早有预谋,应该是冲着昭陵郡主去的,为何把姐姐也带走?”
海陵王道:“我们刚到此地,皇嫂当时又是男子打扮,按理说,应该没人知道她的身份。况且,纵使知道些什么,为何不冲着皇上来?”
“哼!”云琅冷笑一声,顿剑说道:“先头在湖州的时候,那些莫名的刺客,就是冲着姐姐去的,莫非又是他们?”
她不过是一介弱质女子,又是侯门千金,自然不会牵连到什么是非。那么,到底是何人想置她于死地?明帝心思飞转如电,不免想到那些反对之人,因此冷笑道:“朕倒要看看,一群乱臣贼子能起什么风浪!先不用再说这些,商量如何救人要紧。”
云琅叹道:“唉,不知姐姐现在何处?”
“啪哒!啪哒!”
耳畔有清晰的滴水声,慕毓芫觉得头脑昏昏沉沉,如同灌铅一般沉重混沌,自己究竟到了何处?脑子中闪出迷乱的昨日景象,自己正在与玄真大师对弈,旁边是一袭素衣的谢宜华,浅笑盈盈端着一盏茶来。旧年雪水,喝着特别轻浮爽滑,没多久便开始头晕不省人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慕公子!慕公子你醒一醒,慕公子……”慕毓芫缓缓睁开眼睛,原来是一个破旧废弃的屋子,房梁窗楞上蛛丝错乱,一片残缺狼藉。对面说话的,正是昨日邀棋的谢宜华,疑惑道:“谢姑娘,我们怎么到了这里?”
谢宜华蹙眉朝递了个颜色,原来门口还有六、七个灰衣人,正在肃然看守。慕毓芫暗自好笑,如此大的阵仗,不是杀鸡用牛刀么?抬头看向谢宜华,双眸莹莹仿若一池清水,似正等着带她逃走,不由转为苦笑。
果然,谢宜华悄声问道:“慕公子,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嗯,先到门外去看看。”慕毓芫揉了揉额头,起身往外走,“咣!!”的一声,两柄明晃晃的钢刀,横架在二人面前。
谢宜华淡声道:“我们又逃不走,出来透透气而已。”
领头的大胡子打量了几眼,唇间颇有些不屑,“瞧瞧你们这些斯文人,风吹吹就坏了,还想从我这儿逃走?胆子不小,难道不怕我杀了你们?”
慕毓芫轻轻推开钢刀,轻笑道:“我们好比案板上的鱼,害怕有什么用?再说你们若真是要杀,又何必等到现在?杀与不杀,悉听尊便。”
“嘿嘿,有意思。”大胡子打量了两眼,朝手下喝道:“把刀放下来,尽管让她们随便走,看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此时天色焦黑一片,明月亦被乌云挡去大半,隐隐看出前面有条半宽大路,破房子孤零零立在荒山野岭之中。不远处的古树下,拴着的几匹普通的马儿,树叶中间或有鸟儿“扑啦”飞动之声,水草中亦有蛙声传来。四周除了看守的人,什么也没有,几乎就是个无人之地。
到底该怎么办?以往的思量计谋,根本就不能用在此处。慕毓芫蹙眉跺着脚步,就着现有东西反复思量,突然发现马腹下有箭筒,如此岂不是必定有弓?可是,自己若贸然上去查看,必定会引起怀疑。
见她眉头越来越紧,谢宜华忙道:“慕公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看他们也不会对我们动手,不如先回去歇息一会?”
此话提醒了慕毓芫,忙问,“去庆都的路你可熟悉?若是我们赶到庆都,可有安全容身之处?”深吸了一口气,压低声音,“我们想办法逃走。”
谢宜华神色一动,声音亦细,“我自幼在庆都生长,玉梓县也是常来常往,只要离开此处赶到大路上,一定能回到庆都。”稍微有些迟疑,“只是他们身怀武艺,我们如何才能逃脱呢?”
慕毓芫舒了一口气,靠得更近一些,“看情形,他们也是受人之命,自己并不能处置我们。纵使我们失败,想来也没有性命之虞,所以想冒险试一下。”
二人渐渐走远,大胡子放声吆喝道:“你们透气这么久,难道还没有透够?”
慕毓芫忙交待妥当,含笑朝大胡子迎上去,“够了,够了。”又看了看谢宜华,“她想草丛间方便,不知道能不能……”谢宜华脸上有些泛红,低着头绞着衣襟,只是不说话,像是甚羞。
大胡子有些不耐烦,挥手道:“快去快回,谁稀罕看娘们撒尿?”
谢宜华好似内急利害,提着裙子就急忙往古树那边跑,慕毓芫跟着慢慢往回走,大胡子不屑道:“女人就是费事,下次再也不领这等差事。”言语间,颇为不屑。
“呵,倒是委屈你了。”
“你不担心自己,还来劝我?”大胡子被此话逗乐,笑道:“不光我不乐意,底下弟兄们也觉得窝囊,都在那边抱怨……”
“啊呀!啊……”远处传来谢宜华的惊呼声,慕毓芫明白她已确认有弓,赶忙对大胡子说道:“恐怕草丛中有蛇虫之类,我先过去看看,替她收拾好衣裙,你赶快叫几个过来帮忙。”
大胡子并未起疑,忙道:“好,我马上带人过来。”
慕毓芫心中“扑通”乱跳,一阵狂奔跑过去,谢宜华已悄悄解开缰绳,那匹黑马显然是大胡子的座骑,因此格外精神,比旁边棕马都要彪悍一些。二人相视点头,也来不及说话,便赶紧翻身上马。
“抓紧缰绳,快!”慕毓芫扬弓用力一抽马臀,马儿迅速撒蹄朝前跑开,那边看守的人豁然惊变,赶忙冲过来抢马追赶。
虽然黑马更加神骏,但二人分量自然笨重些,不过跑出数里,那距离便渐渐开始缩小。慕毓芫心知敌不过这群武夫,若是被身后的人追上,只消那个大胡子一个人,便可将二人轻易捉回。
谢宜华急道:“怎么办?要追上来了!”
“你不要回头,只管让马跑得越快越好!”慕毓芫极力镇定心中慌乱,自己双脚紧紧扣住脚踏,俯身拾箭上弦回转身去。“嗖”的一声,一支黑漆精箭飞击过去,正中马腹,接着数箭并发,灰衣人们纷纷坠马落下。
不过,那些射向大胡子的箭,却被他挥刀挡过,竟然生生将箭砍成两截!慕毓芫又连射数箭,皆未命中,箭头偏失方向划破马腿,马儿受痛反竭力往前狂奔。大胡子红着眼睛在后面大喊道:“你们休想逃的出去!”
谢宜华不敢分心,手上鞭子死命朝下抽去。
幼时学箭骑马,父亲曾经说过,射弈之道,不仅要稳准狠,还要出其不备才能攻其不易。眼下已没有思量的余地,距离已越来越近,不过数步之遥!慕毓芫咬着嘴唇搭起箭,用力撑满弓,做势朝后面马腹瞄去。果然,大胡子舞刀将马腹舞得严不透风,滴水不漏!可惜他却错了,“砰”的一记闷声,两尺长的灰羽箭闪电射出,不偏不倚正中眉心!大胡子瞪着不可思议的目光,轰然坠马倒下,马儿依旧往前狂奔!
以往狩猎只不过是鸟兽而已,今日却是用箭杀人,大胡子临死的眼神,以及眉心淋漓的鲜血触目惊心。慕毓芫猛觉一阵反胃,心中极度恐慌,双手颤得再也举不起弓,软绵绵靠再谢宜华背上,“快走,让马儿快走……”
第二十一章 庆都
次日天亮,明帝等人就离庙下山。谢淳带领着王府亲卫随后,一路十分顺利,加上玉梓县原本离庆都不远,因此两个时辰便已赶到。城门上头早就吩咐好,又有一队王府中人赶来迎接,汉安王简装在队伍里头,见到明帝略行了礼,忙车马护卫前后簇拥着往王府赶去。
庆都一地历来富足,繁华程度仅次于京畿府,各地商贾客豪常年来往不绝,每年在此举办的易珠会更是难得盛事。所谓易珠会,乃是各地商人将绫罗绸缎、珍奇珠宝等运至庆都,然后公开交易叫价,或者再签下来年的后续预约。此时已是七月末,距易珠会不过数十日,因此庆都城中愈加热闹,光是各地提前赶来的商贾小贩,便已经吆喝的满街高声震天。
乐楹公主由双痕陪着同坐一辆大车,车帘偶尔随着晃动掠开,云琅与马夫并头坐在外面车板上,意态甚是漫不经心。乐楹公主捶了捶门板,云琅却只回头看了一眼,于是脚上跺的直响,马夫闻声掀开车帘道:“小姐,有什么事?”
“没事,要你多管!”乐楹公主喝了一声,吓得马夫赶紧放下车帘,犹自还是不解气,顺手将手中的荷包扔出去,“坐在前面门神似的,又不说话……”
“公主,汉安王府到了。”云琅抄手接住荷包,复又撂了回去。
乐楹公主刚要说话,云琅却已大步流星走远,不由怔在当场,双痕忙劝道:“云少爷自小待人冷淡,公主别放在心上,咱们还是赶紧下车去罢。”
“我才懒得理他!”乐楹公主一甩手,自己跳下车。
“敏珊,别磨磨蹭蹭的。”明帝招了招手,急忙赶进内殿,将栖霞寺之事与汉安王略叙,眉头紧锁不展。
汉安王却不甚着急,迎着明帝上坐道:“皇上莫急,臣想请皇上见一个人。”
“什么人?先不着急,找到郡主她们……”明帝正在不耐烦,却听珠帘后一阵轻微响动,慕毓芫浅笑盈盈翩然步出来,不由又惊又喜,“宓儿,你怎会在这里?是谁把你救回来的?朕一定要重赏他。”
汉安王上前笑道:“皇上,救慕公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此次多亏慕公子机智应变,才能从歹人手中逃出,臣还欠着他一个人情呢。”又转头吩咐侍女,“去把郡主叫来,赶紧参拜皇上。”
慕毓芫把昨夜之事说明,又道:“若没有昭陵郡主熟悉地形,只怕路上也不能平安回来,要论其功劳来,也是一人一半才对。”
明帝方才放下心来,松开手道:“不论如何,只要你没事就好。”
汉安王道:“皇上刚到庆都就出事,本王难辞其咎,昨夜安顿好之后,已派出人去查探,相信不刻就有消息回来。”
明帝心中有诸多疑惑,面上却是平静,只淡淡笑道:“汉安王不必自责,就算在京城里,也难保没有一点子事故。只要能将事情查清楚,再妥当处理便好。”
汉安王忙道:“是,谢皇上宽仁。”
正在说话,只见一名十六、七岁的女子进来,眉目清秀淡静,虽不如慕毓芫那般明亮惊心,却有一种出尘的书卷气质。那女子落落大方裣衽一福,声音清丽如水,“臣女谢宜华,拜见皇上。”
“不必多礼,起来罢。”明帝略微颔首,又对慕毓芫一笑,“亏得朕忧心如焚,正派人四处寻你们,想不到竟回来了。”
慕毓芫朝下看过去,微笑道:“郡主机智,非寻常女子可及。”
谢宜华脸上微微一红,略垂低头。
明帝笑着点点头,又道:“虽然你们已经回来,只是也有些鲁莽,那些山野粗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