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庥涛淳⊙氲溃骸澳侥稿每瘴以俟凑夷悖顾狄郧暗氖驴珊茫空饣嵛叶亲佣隽耍孟然厝ァ!?br /> “也好,免得皇后姐姐担心。”宸妃微笑点头,又吩咐宫人拿出精致点心,自己起身相送道:“改日跟你母后说好再来,我让人预备你爱吃的,说多久都没关系,晚了就在这儿用饭。”
四公主伸出手去,笑着勾了勾,“那好,可说定了。”
二人回到凤鸾宫,皇后大约得知消息,正坐在内殿舒云长榻上等候,因问道:“雯儿,是不是淘气去了?有没有对你慕母妃无理?”
“哪有……”四公主拉长声音撒娇,倚在皇后怀里摇晃,仰起小脸笑道:“慕母妃说,有一次母后去她家玩,在后花园遇到一条蛇,母后当时就吓哭了。后来一看,谁知道……”
“谁知道只是条绳子,对吧?”皇后打断四公主的话,摇了摇头,无奈笑道:“芫妹妹也真是,怎么跟小孩子说这些?明天过去问她,非要治她的罪不可。”
四公主乐不可支,连连笑道:“还有,还有……”
“什么事,这么好笑?”
“皇上来了。”皇后放下四公主,整理华锦宫衫迎上去,温柔笑道:“是雯儿,刚跑去芫妹妹那边,听了许多故事,回来乐得什么似的。这下倒好,我这个做母后的,一点颜面都没有了。”
明帝颇有兴趣,朝四公主笑道:“雯儿,跟父皇也说说。”
四公主勉强忍住笑,一五一十说起来。明帝听了也笑,还时不时问皇后几句,皇后淡淡微笑着,看不出有何特别情绪,一如往常的恬静。当时杜玫若年幼,并不懂得后宫女子之事,只是本能的觉得,皇后不应该喜欢宸妃。然而皇后的态度,一直到杜玫若长大以后,也没有弄清楚。
没几年,皇后的亲妹妹进宫。当时朱贵人年幼,时常去泛秀宫与宸妃说话,或者学画习字之类,却甚少陪在皇后身边。皇后不免有些唏嘘,怅然道:“连佩柔,也喜欢去宸妃那儿……”
“皇后娘娘,刚写好的字帖。”杜玫若捧着竹绢纸,静静站在皇后旁边,看着朱贵人远去的背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后来,杜玫若以秀女身份再度入宫时,朱贵人早已荣升为贵妃。二人来往渐多,日常言谈间私心留意,方才明白当初之由。只是那时,皇后已经薨逝十年有余。偶尔想起,却好似弹指之间而已……
静夜无声,月华如水。
一轮如钩明月的悬于当空,淡薄清辉泼天洒下,与瑞兽铜鼎内的缕缕轻烟混合,似梦境般弥漫漂浮开来。杜玫若散开一头青丝,只着一件胭脂色薄绢中衣,衬出吹弹即破的莹白肌肤,浅声笑道:“皇上,还不困么?都已经二更天了。”
明帝唇角微微弯起,却不答话。只是懒洋洋捻起一缕散发,在她肩上绕圈抚弄,良久才意兴阑珊放下手,阖上双目似乎睡去。杜玫若有些失措,刚要说话,却听明帝开口问道:“今儿朕来的时候,等了会,听说你去了贤妃那儿。”
杜玫若看了看皇帝,忙道:“是,姐妹们都去了。”
明帝又问:“怎么,有什么要紧事?”
“也没什么,是预备中秋节宴席。”杜玫若伸手放下帷帐,躺进云锦绫被,枕着明帝的臂膀,“贤妃娘娘说,如今后宫里姐妹们甚多,怕宴席上安顿不周,因此让大家拣自个儿爱吃报上,吩咐御膳房做成食盒。不过,回来的时候”
“怎么?”明帝眉头微蹙,睁眼看了过来。
杜玫若有些踌躇,在明帝犀利的眼光里犹豫,最后还是说道:“在贤妃娘娘那儿说完话,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皇贵妃娘娘……”
“哦?”明帝眸色微动,只做漫不经心问道:“是么,那她说什么没有?”
“没有。”杜玫若摇了摇头,回想下午相遇之时,皇贵妃的确半个字也没说,就连自己请安,也是双痕代为免礼。
“罢了,不必说她。”明帝似是无限倦怠,翻身睡去。
杜玫若带着疑惑睡下,辗转到半夜,因觉得喉头干渴的紧,又不想唤人,遂自己披上衣裳下去取茶。皇帝被轻微响动弄醒,眉眼朦胧惺松,含混说道:“宓儿,快进来渥着,当心着凉……”
“宓儿?”杜玫若心内一惊,差点失手砸了茶盅,却不愿让皇帝看出情绪来,强自平静走回去,坐在床榻笑道:“皇上也醒了,喝茶么?”
明帝仔细看了看,有些失望,“唔,不喝了。”
那时,如同不懂皇后一样,杜玫若也不懂皇帝。至于后来的皇贵妃,行事奇怪、匪夷所思,那就更让人不明白了。如同幼时第一次见到,总是隔着一层层薄烟淡雾,整个人扑朔迷离其中,好似一团氤氲的水汽影子。
时至今日,杜玫若方才明白。那些过往世事、恩怨情仇,一切的一切,爱也好、恨也罢,竟都与自己无关。好似演了一出热闹的戏,说到底自己只不过是配角,纵使台上风光如何好,最后终将被人遗弃。
原来,从一开始便输了。
皇后篇
三月末的天气,正是春日间风开柳眼、鸟鸣花绽之时,空气里带着些许暖意,那一缕缕清风也柔酥酥的撩人。皇后轻轻推开窗扉,庭院里的景色一片生机盎然,只是自己的双目却盲了似的,看不到一丝一毫春意。那个自出生就不顺利,让自己担惊受怕近一年的孩子,几经病痛折磨,最终还是早早的夭折了。
“娘娘,保重身子啊。”文绣捧着黄玉瓷盅上来,放在榻上小几掀开盖子,还热腾腾的冒着白色水汽,轻声劝道:“五公主虽然去了,可娘娘也要爱惜自己身子,莫说奴婢等人日夜担心,皇上也是整日放心不下,近日也消瘦了一圈呢。”
皇后慢慢转回身来,看清楚文绣眼中的担心和不安,不得不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将涌上来的热泪压住。侧首看见小几上的汤盅,微笑说道:“看你那样子,好似我会想不开一般,只管放心罢。”
“娘娘,奴婢只是不明白。”文绣在犹豫间低下头,似乎不敢看皇后的眼睛,小声说道:“宸妃娘娘三番两次过来,娘娘总是推病不见,若是不喜欢她,当初又何必接她进宫来?多会儿传到皇上那里,难免生出误会来,还以为是娘娘不待见她。”
皇后抬眸看过去,淡声说道:“你太担心,宸妃不是搬弄是非的人。”
“是,她是贞静的人。”文绣应了一句,却叹息道:“从前娘娘去慕府小住,或是宸妃娘娘来咱们家,都是奴婢伺候娘娘,实在是太清楚她的性子了。”
皇后反倒笑了,问道:“嗯,你又知道什么?”
“娘娘,请恕奴婢放肆。”文绣低身福了一福,“奴婢是没什么大见识,可是看个把人,还不至于会偏得太远。宸妃娘娘自幼便就聪慧,虽说比娘娘小着好几岁,可在言行上,却一星半点也不输于娘娘。平日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好似没个脾气,可是她真正的心思,娘娘自问可曾看得明白?”
皇后倒想起儿时景象,闺阁女儿间总是笑语晏晏,描红绣花、吟诗作对,那是何等的让人怀念难忘?再想到今日的格局,心里只觉一阵闷窒的慌,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感慨,轻声叹道:“她原本就很难得,我比不过她。”
“娘娘!”文绣的语气有些着急,“娘娘可别忘了,当初豫国公家耗费人力,请遍天下文人雅士、画工琴师,不就是为了让她将来做皇后么?再说,她又不是没有”到底是忌讳的字眼,顿了下旋即打住,“如今皇上御驾过去,还得看她的意思,凡事总是千依百顺着,只怕不称她的心。这后宫里的妃子,除了她,还有谁敢当面撵皇上走?将来她若是诞下皇子,难道娘娘一点也不担心?娘娘……”
“不怪她,你出去罢。”皇后的语气不容商榷,缓缓转过身去。
自决定迎她进宫之时,就早已明白,她若是有心去争宠夺权,恐怕最后输的人多半将是自己。可是,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自己亲手造成的么?况且,皇帝心思笃定,纵使自己反对又有何用?她年轻色殊、背景深重,不论心思、脾性、手段,每一样均可傲于人前,如此女子怎能教人不倾心?或许唯一能胜过她的,便是那贤惠大度的虚名,却似一条看不见的无形绳索,紧紧捆了自己的一生。
时光颠倒回转,回到仁启二十八年。端王在京城中郁郁不得志,十分苦闷,遂借着生母凌妃生辰之由,领着人去外省采办贺礼。当时端王已有两位侧妃董氏和郑氏,董氏诞育一子一女,郑氏怀有身孕七月余,端王妃身为正妃,兼之端王不在京中,少不得更要留心关照郑氏一些。半月辛苦下来,加上还要料理王府上下人等,不免有些失神辛苦,府内医官赶来请平安脉,才得知王妃已有身孕两月余。
端王妃又惊又喜,其实早知经期迟了两个月,只因年少脸皮薄,央求着近身女官多忍耐一会,迟一些再让人诊脉。却还是有些担心,轻声问道:“可是当真么?千万莫要弄错了。”
“王妃大喜,大喜!”医官连连点头,躬身贺喜。
消息很快传出去,董氏仗着自己进府的早,又有一儿一女傍身,原本很是骄傲。如今虽然不情愿,但碍于名分,也只得封好贺礼过来道喜。郑氏早已身形臃肿,不过她素日为人很是恭谨,竟不顾侍女阻拦,也是晃晃悠悠赶了过来。董氏身着锦茜色八团起花对襟展衣,甚是华丽,裙上更是遍刺金枝纹样,以绢掩面笑道:“王妃大喜,此次必定是个小王爷。”她又侧首看向郑氏的腹部,“看妹妹的情形,再过两个月就要生了。不过也好,给小王爷添一个姐姐,将来必定多疼他几分。”
眼看郑氏脸色稍变,端王妃连忙圆场道:“如今孩子还在肚子里,是男是女,也得等到生下来才知,此刻怎可断言?难为你们辛苦一趟,等会一起用过晚饭再走。”
董氏原就心存挑衅,如今见端王妃有身孕,自然更是忿忿,端王不在的半个月,王府里总是风波不断。端王妃有心弹压几句,却又担心自生气,难免影响腹中胎儿,每日里也懒得理会,只盼着端王早些赶回来。然而郑氏却是避不过,受了不少闲气,每每独自房中垂泪,端王妃只好常去劝解一番。
文绣气得直跺脚,恨道:“小姐脾气太好些,由她闹得王府鸡飞狗跳的,那样不知礼数的人,还给她留什么脸面?随便找个缘由,先关起来再说。”
端王妃正在梳妆,因端王不在府中,自己又身怀有孕,装束上只是尽力清减,金钗珠环皆省。手上捻着一朵新折的香樟玉兰,对着铜镜比了比,簪在云鬓侧首抿好,方才说道:“董氏再不好,也是寅馨和寅瑞的亲娘,王爷不在府中,我又怎好处置她?平白担个不贤的名声,待王爷回来,只怕也难理论的清,不如再等等。”
“姐姐,在等谁呢?”隔着一挂翡翠珠帘,有透澈如水的女子声音传来,仿佛也沾染了翡翠的绿色,带着几分碧莹莹的脆气。
端王妃闻声转回身去,探目一看,帘外一名十四、五岁的娉婷少女,一袭明蓝色对襟绡纱新衣,底下月白色水纹绫波裥裙。正是自己的姨表妹,豫国公慕家的小女儿慕毓芫,猛然见到更是欣喜,含笑迎上去道:“你怎么来了?事先也不说一声,我好让人去接你,王府的人没为难你罢。”
“他们敢么?”慕毓芫还是未出阁的女儿装扮,顶发拢起,梳成反绾垂云髻,侧鬓挑出两缕细长发丝,轻柔服帖一路垂下。拉着端王妃的手往里走,甚是随意,拣了对放的两把椅子坐下,浅声笑道:“难得王爷不在府上,不然我还不便过来呢。”
端王妃摒退跟前的人,问道:“无缘无故的,姨父怎么肯放你出来?”
“这个么,天机不可泄露。”慕毓芫侧头一笑,耳上一对艾叶形碧玺坠子,随着她的笑声轻微摇晃,映出流盼动人的剔透殊色。
端王妃看着裙上鹅黄色攒珠流苏,伸手拨弄了半日,珠子细密,用力转了转,手上便硌出一痕浅红之色。略微沉思了一会,抬头说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必定是王府上的笑话传了出去,爹爹娘亲不放心我,所以变着方儿让你过来,好陪着我说话散散心。”
“怎么,就不能是我想见你?”慕毓芫只是盈盈一笑,避而不答。
“当真?让我仔细瞧瞧。”端王妃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也不愿意再说下去,故作认真看了半日,笑道:“我可瞧得明白,你哪里是想见我,分明是姨父成日逼的太紧,自己躲出来清闲罢了。”
慕毓芫脆声一笑,“不错,不错,你果然看得仔细。”
二人幼时常住一起,比之亲姐妹更加融洽,自端王妃出嫁后,已经有一年余不曾见面,今日相见自是分外高兴。正好此时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