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敏珊,过来罢。”慕毓芫将她拉到身边坐下,朝明帝微笑道:“这是敏珊的一片孝心,皇上就依允了她,身边多派几个人跟着也就是了。”
明帝似乎在思量着为难的事,深深的看了乐楹公主一眼,“朕只是不放心你一个人去,不如”他沉吟片刻,决断道:“在京营里拨三千人跟着,正好云琅回京无事,就让他护送着你去关景陵,三个月后再一起回来。”
此话不像是皇帝平日的态度,不仅乐楹公主听得愣住,慕毓芫也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皇帝的神色,心内一惊,莫非他还是念念不忘要把公主下嫁云琅?然而却有什么地方不像,皇帝断不会为云琅踌躇,更不该用心疼的目光看着公主,隐隐觉得心生不安,到底藏着什么却有些不可猜测。
乐楹公主自然没想得太多,大惊后倒有些欣喜,睁大眼睛道:“皇兄,你说的话可不许反悔,皇嫂跟我都听的清楚。”她着急的推了推慕毓芫,“皇嫂,你也听见到的,对不对?你可要给我作证,一会就告诉云琅去。”慕毓芫还在心里琢磨不透,只好微笑着点了点头。
明帝的笑容复杂深邃,颔首道:“嗯,不反悔。”
是夜十六,圆月当空。
帝妃既然和好,更兼龙凤胎儿的祥瑞之喜,泛秀宫少不了要热闹一番。然而慕毓芫却说太妃薨逝期间不宜过度,因此免去嫔妃们一起贺喜之宴,只让乐楹公主、海陵王、云琅三人陪席,算做一席小小的家宴。
皇帝搀扶着慕毓芫行在前头,众人簇拥着尾随其后,当夜的宴席设在椒香殿后院的邀月园,宫人们已经井然有序的布置开来。远远的便闻到一股子清幽香气,却是极浅极淡,没有丝毫踪迹可寻,似是深谷佳人不经意的撩拨着来客的心绪。众人里当数乐楹公主心情最好,快步走到慕毓芫身侧笑道:“皇嫂,你这园子里种着什么宝贝?只是香喷喷的好闻,竟猜不出是什么花。”
“呵,别走在泥草地上。”慕毓芫伸出手去拉她,一串绞金丝的玲珑珠串略微滑下去,微笑着往上扶道:“你看远处的墙角边缘,都是年前移植的荼蘼木香,只是花开的太小,不经意便难看得见。白日里看着仿似只有一团叶子,倒是晚上夜风一过,香风顿时四起,也就显出它的好来了。”
乐楹公主低声一笑,附在慕毓芫的耳畔悄声道:“呵,便好似皇兄对皇嫂一般,平日总是板着个脸,到细微地方便显出好处来。”
慕毓芫不由一笑,“你出去日子不长,倒学会不好好说话了。”
明帝在旁边没听真切,见她二人笑得不可捉摸,遂问道:“说什么笑话?只管两个人偷着乐,也不管我们,说出来让大家听听罢。”
“说出来就不好笑了。”乐楹公主朝慕毓芫眨眨眼,又抬头对明帝笑道:“皇兄你别看我,反正我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回头去问皇嫂罢。”她不等皇帝说话便跑开,远远的嚷道:“快,快,宴席已经摆好了。”
流水般的月光从万丈高空倾泻下来,透过树叶的缝隙,有零星的余光洒在乐楹公主的彩雀金线累织宫装上,娇小的少女面庞因欢喜而愈显俏丽可人。空气里仿佛有轻不可闻的叹息声,慕毓芫感到皇帝的手紧了紧,抬眸望去却没寻到半分可疑的神色,几乎要疑心是自己的错觉。
明帝脸上带着一贯的微笑,温声道:“宓儿,走罢。”
帝妃居于正中落座,海陵王已经拉着云琅说笑起来,倒落下乐楹公主一个人,不过她却似乎没有半点介意,只顾招呼着宫人把自己爱吃的留下。明帝端起面前的莲心云雾茶,拨弄着茶盖笑道:“敏珊,你都是十六、七的人,怎么还是如此小孩子心性?去关景陵守孝可不轻松,那边的环境自然比不得宫里,也不如你的公主府”他停住茶盖顿了顿,朝云琅看了一眼,“云琅,你可要好生照看着敏珊。”
云琅下午得知消息亦觉得意外,照他的本意并不想长时间逗留京城,只是皇命不能违,而且海陵王也很是高兴,更不用说满心兴奋的乐楹公主了。此刻皇帝的话说的极为自然,不知为何却有着不寻常的郑重,忙点头回道:“皇上放心,微臣定然会好生护全公主的安危。”乐楹公主喜不自禁看过去,含笑低下头。
海陵王看了看她,不满道:“皇兄,真是越来越惯敏珊了。”
宫人已经布上热菜来,明帝顺手指了几样与海陵王,笑道:“你爱吃的,朕也还记得,并没有特别偏心。”乐楹公主在旁边做着鬼脸,海陵王瞪了她一眼,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转而跟云琅对饮起来。
帝妃二人低声说着话,皇帝不时问问云琅关于青州的情况,席面上的人虽少,倒也无拘无束的比较自在,乐融融的颇有几分家宴的气氛。酒过三巡,明帝脸上已经带着些许醉意,揽着慕毓芫笑道:“难得人聚集的齐全,等你将养些日子,敏珊和云琅也从关景陵回来,再加上敏玺,咱们一同到西林那边狩猎去。”
“好好,太好了。”海陵王率先叫嚷起来,起身取过酒壶,上前替明帝斟了满满的一盏,笑道:“从上次说狩猎一直拖延到现在,总算皇兄没忘记这件事,难得云琅也回道京城,这次定要一起玩个痛快。”说着有给自己和云琅满上,饮尽笑道:“我们总是聚少离多,此次定然不会错过了。”
云琅也一口饮了,笑道:“那是,到时候一定要尽兴。”
少年们身上自有一种不知世事的清澈,明帝跟着他们笑了笑,却不胜酒力的摇晃站起来道:“宸妃经不起夜风吹的太长,朕先陪她回去歇息。”云琅等人赶紧起身相送,明帝走了几步回头道:“敏珊早点回府去,敏玺和云琅也别玩闹的太久了。”
“是。”少年们齐声笑回道。
皇帝摇摇晃晃笑着往回走,进到椒香殿寝阁却猛的吐了一地,慌得宫人们上前收拾不及,却被断喝道:“出去,都出去!”慕毓芫赶忙挥手摒退众人,从侧旁端来清水递过去,明帝漱了漱口便在床榻上重重躺下,仰面叹息道:“宓儿,朕好累。”
“旻旸”慕毓芫一语未了,明帝已经头深深埋在她的怀里,声音里微带凝滞,“宓儿,朕要把敏珊送走了。”良久的沉默,心痛难忍的声音继续漫漫说道:“母妃去世的时候,朕立誓要给敏珊一个幸福的将来。”拥抱的力度愈加紧些,仿佛这样才有继续说下的力气,“没想到,最后会是朕亲手毁了她的一切。”
谁能料,世事无常?
慕毓芫恍然想到前几日无心的对话,双痕趁无人的时候笑道:“娘娘,你可算原谅皇上了。”自己只是轻笑,想要说的话并没有出口。
他,毕竟是九五至尊的帝王,不原谅又能如何?即便是民间的寻常夫妻,仰或是身边亲人故友,谁又能够全心全意只以他人为意?谁又没有自己的私心和无奈?垂首看着怀里身形沉痛的人,那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此刻却显出无力的一面,终究是命运强过人意罢了。
第二十二章 飘零
碧空无云,蔚蓝澄澈。
西林猎场的天空如三年前一般清新,极目远眺仍可看见连绵起伏的青山绿翠,而林间穿梭不息的鸟儿亦啼鸣的欢快,正顺着微凉的清风远远传送过来。如此好天气的确适合狩猎,云琅手握良弓骑在高头栗马上,看着那抹还不知情的杨桃色在面前飘飞,耳畔更是被金锣声震得“嗡嗡”作响,一时有些恍惚。
“皇上决意让敏珊下嫁夏烈王,时间定在三月之后。”当这句话自姐姐的口中缓缓说出,自己竟然一时没明白过来,而后便听姐姐嘱咐,在陪公主守孝的三个月尽量迁就她一些,剩下的日子已经是屈指可数。
“发什么呆呢?”乐楹公主笑盈盈策马过来,窄口箭袖的紧致束身马装更显身姿玲珑,脚上的牛皮金线小靴簇新明亮,“听皇嫂说,雪团就是在前面密林里抓到的。”虽然云琅近日对她态度大改,说话间仍是商量恳求的口吻,“我射箭不过是花样子,猎不着东西的,你陪我去找一只好不好?”
告知消息应该就在今天,到时侯该会如何的天翻地覆?云琅略微蹙了蹙眉,并未将情绪停留在脸上,“你呆在青州那么久,不是常到躲在校场楼上偷看的,怎么也不见有丝毫长进?”他尽量用往常说话的语气,嘲弄似的笑道:“早说你是笨手笨脚的,等会好生骑着马,可别丢得太远找不到人。”
乐楹公主并不以为意,眨眼笑道:“那好,你可是答应了。”
二人说笑的样子落在明帝的眼里,眸中神色仿镜封似的不见波澜,手中的茶水却晃出一圈涟漪,低声自语道:“敏珊她,将来一定会恨朕罢。”醇厚凝重的声音略微停顿,带着绵长的怅然若失,“要恨,也只有随得她去了。”
“旻旸”慕毓芫轻轻握住他的手,细心的抚平金线云纹袖口间的褶皱,缓缓说道:“人由父母养育成人,长大后自应为父母舍身守孝,而公主是由天下百姓供奉,亦当为天下百姓保安宁。”她仰面向湛蓝的天空望去,一如既往的柔和微笑,“况且皇上何尝舍得让公主远去?她将来总会明白这些道理的,怎么会恨呢?”
将来,如同自己一样在荆棘中跋涉向前,没有退路亦不能停留。到那时,便会明白保全自身已是难得,少年的梦自然也就醒了。
明帝凝目在她的微笑里,轻叹道:“不错,她总会明白的。”
“皇上准备让谁去送亲?”慕毓芫望着渐渐隐于密林的三个身影,最深处的海陵王显得意气飞扬,不禁微微一笑,“想来再不会有别人,应该是敏玺罢。”
“嗯。”明帝沉声点点头,华盖的帷幕在他脸上投下阴影,脸上已经收敛了方才怅然的神色,“敏玺从小跟着朕长大,虽然少年骄傲些,心性却还是直爽无二的,因此打算让他多去历练一番。再者说,敏珊断然不肯安分的答应婚事,路上不知道会出什么风波,她跟敏玺相熟,跟随在一起应该会好些。”
慕毓芫垂首想了想,问道:“皇上,打算如何告诉敏珊呢?”
“还能如何?”明帝端起茶水饮了一大口,仿佛要把胸间的郁结之气清洗去,站起身朝远处望去,“等狩猎回去就直接告诉敏珊,要哭要闹都预备着,便是捆着也得嫁给夏烈王的世子做王妃,决不能让她由着性子胡来。”
“嗯,得好生哄着敏珊了。”恐怕事情并不会那么顺利,慕毓芫想到乐楹公主那不顾一切的性子,不由蹙了蹙眉。
皇帝之所以着急将公主下嫁,除却夏烈王派来的遣臣请词不断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担心,那就是太后的身体已经是日渐衰微。若太后薨逝就得三年守孝,公主身为皇家子女自然不能破例,而眼下藩王们各怀心思,正需要朝廷给予妥当的安抚和稳定,因此事情才会如此迫急。
“皇上,老臣还有些话要说。”太傅梁宗敏已经将近七十,满脸的皱纹和雪白的发须更显出他三朝重臣的姿态,“此次公主下嫁非比寻常,夏烈王历年在朝廷和他人跟前摇摆不定,该去的人可否安排好?需得找几个稳重妥当之人,不然去的人反被夏烈王收买,让朝廷损兵折将倒是不划算。”
话虽然不错却难听了些,明帝心中不悦,却只笑道:“太傅担心的是,因此派高鸿中和贺必元一起前去,一文一武,也还算是比较妥当。”梁宗敏把高鸿中的名字在嘴里念了一遍,显然不大满意,皇帝不等他说话又道:“不过是去主持一下婚礼,正经事也轮不到他们,太傅不必太担心了。”
杜守谦看了看皇帝的脸色,忙上前回道:“皇上,今晨收到青州密报,霍连王最宠爱的二王子在赛场上不慎堕马,最后不治身亡。”众人的注意力果然都被吸引过来,梁宗敏也不好再过于絮叨,“后来追究起责任来,竟是大王子的人在马鞍上做了手脚,霍连王一怒之下便将其囚禁起来,自己也因此一病不起。”
“此事只怕没那么简单罢。”傅广桢撸着胡须摇了摇头,垂首想了片刻,“不管事情究竟真相如何,霍连国都少不了几年的动乱,对咱们终究是件有利的事。”
“傅大人说得不错。”杜守谦近年时常陪伴皇帝左右,俨然已是私密要臣,因此言谈举止间并不拘束,侃侃而论道:“霍连王已经日渐衰老不堪,经此一事更是加快他的死期,而王储们对王位的争夺亦会加剧。王子们忙着自己的将来,国中派系纷呈而立,自然也就难以顾全其他,正是我朝大举肃清边境之时。”
安国内,肃边境。想到即将到来的波澜壮阔,明帝不禁心潮起伏,只是诸多琐事还得一件件去梳理,眼下的国内更是需要良好的安定。那么,有些东西注定是要割舍的,明帝在瞬间更加坚定决心,起身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