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慕毓芫轻轻一哂,嫣然笑道:“呆子!”说着直起身揉了揉腰,将笔递给过去,“臣妾累了,如今就难为皇上一刻,把剩下的都补上去罢。”
明帝笑了笑,眸中的光线带着温柔之意,一本正经接过笔道:“是,淑妃娘娘有吩咐,定当尽心尽力完成。”
慕毓芫才又要笑,却听外殿有人惊呼起来,遂扬声问道:“谁在喧哗?”
香陶急急忙忙出去查看,不多时进来,脸上半是惶恐半是好笑,“娘娘,廊子上养的那缸子金鱼,被撑死了。”
慕毓芫颇为吃惊,奇道:“无缘无故的,怎么回事?”
香陶只是不答,招手让小太监捧着金鱼进来,缠丝花的水晶大缸内,七、八条五彩斑斓的锦鱼都翻着肚皮,还有两条在轻轻挣扎。明帝放下笔上前瞧了瞧,指着水面上浮着的一层灰沫,问道:“这不是香炉灰么?谁如此大胆,往鱼缸里丢?”众人低头垂了手,皆不敢出声。
慕毓芫静静想了想,有所顿悟,吩咐道:“香陶,去把祉儿叫进来。”
七皇子磨磨蹭蹭跟进来,赖在门口不敢往前走,探着小脑袋看了看鱼缸,又瞧了瞧父母的脸色,期期艾艾道:“父皇、母妃,儿臣想出去玩……”
“站住,先别走。”慕毓芫淡声止住他,招手道:“你先过来说说,这一缸子鱼是怎么回事?里头的香炉灰,是谁丢进去的?”
“父皇……”七皇子见躲不过,干脆扑到明帝怀里撒娇。
“算了,算了。”明帝反倒笑起来,将七皇子抱起来,轻声说了几句,又朝慕毓芫笑劝道:“不过是些鱼,朕再让人送好的过来。祉儿还小,一时淘气也难免,你当做一件正事来教导,仔细吓着他。”
慕毓芫只好作罢,叹道:“皇上总是惯着他,越大越不听话。”
“还早呢,等祉儿长大些,自然有好夫子教导他。”明帝不以为意的一笑,将七皇子放在木马边,紧着笔将剩下的补完,嘱咐宫人道:“把木马抱出去,放在院子里让风吹吹,等干透,好好看着七皇子玩。”
宫人打上水来,明帝在铜盆内洗着手,又道:“方才说到韩密,朕倒是想给他做一门亲事。锯州守将孙裴有女一名,才貌双全、正当婚龄,况且距离庆都也近,孙韩二家若是结成姻亲,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锯州位于庆都和涿郡之间,地势险要,境内多有奇峰,历来都是朝廷遏制东南的重关,更是闽东王入京的必经之地。皇帝此意明显是要拉拢孙裴,万一朝廷和闽东王那边有冲突,锯州自然就首当要冲,岂能不在咽喉处加强设防?慕毓芫出身武将世家,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不过却摇了摇头,笑道:“此事恐怕不妥,内中有些琐碎小事,想必皇上还未曾听说过。”
明帝颇有兴致,笑道:“还有朕没听说过的?”
慕毓芫冲他一笑,慢悠悠道:“皇上知道的都是天下大事,臣妾听闻却是上不得台面的,只当笑话来说罢。”
明帝愈加好奇,在对榻上坐下道:“你不比那些没见识的,必定是有要紧话。”
慕毓芫仍旧不急,笑意盈盈拨弄着茶,又慢慢饮了一口,“先时跟龄妃闲话,曾说到韩密。听说他有位表妹,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可惜韩母与小姑素有不和,坚决不做姻亲。那女子后来嫁与别人,没想到还不足一年,丈夫就亡故了。婆家的人多有怨言,指其命中克夫,乃不详之身,于是将儿媳逐出家门。那女子受了这般恶气,加上素有弱疾,回家后便一病不起。”
明帝插口问道:“你的意思?”
慕毓芫漫漫一笑,道:“韩密一直未婚,还用说么?”
明帝有些出神,默了片刻道:“不错,即使施恩也要合宜。”末了一笑,叹道:“还好你知道内里,不然朕白做好人,倒是惹得别人抱怨。那如此看来,倒不如把这位女子赐婚与韩密,成全他们更好些。”
“是,皇上此意甚好。”慕毓芫顺着说了一句,又道:“不过,皇上赐婚可不是件小事,况且又不是京城的贵胄,听起来已是吓人。再者,眼下事情繁多,如此岂不是有些太过惹眼?只怕将来,这位韩将军倒是难做人。”
明帝看着她一笑,道:“你明明有主意,却不肯说出来。”
慕毓芫却不肯应承,低头拨茶笑道:“臣妾一介妇道人家,能有什么主意?不过是说些闲话,与皇上解闷而已。”
明帝摇了摇头,伸手握住她的手,正色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怕说的太多,有人指责妇人干政。”说着冷笑一声,又道:“那些规矩,原本是立给奸邪之人的,你何必太认真?只要说的好,替朕分忧解劳,难道不是一件好事?谁敢读腐了书,私下胡说,朕就切了他们的舌头。”
慕毓芫笑道:“不用,臣妾要那么多舌头做什么?”
明帝也掌不住笑了,道:“你说罢。”
慕毓芫故作深思的模样,蹙眉想了半日,叹道:“臣妾想不出来,可怎么办?”见明帝又气又笑,欲要伸手捏自己的脸,往后闪躲道:“臣妾真的不知,皇上不如问问龄妃,她最是清楚了。”
“龄妃?”明帝似有所悟,往锺翎宫方向看了一眼,慢慢转回头道:“嗯,朕亲自赐婚的确有些不妥,不如交给汉安王来操办。”
慕毓芫微微颔首,补道:“韩密曾经搭救过云琅,臣妾自然该答谢他,既然那女子重病,不如让人送些上好药材。既是宫中赏赐的东西,他们不会不明白,自然感念皇上体恤臣下的恩典,尽臣子忠诚之心。”
明帝故作夸张,长叹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慕毓芫连声笑个不停,低头间掉下一支掐金象牙骨扇钗,忙俯身下去拣,却被明帝抢了先,只好笑道:“那,皇上打算如何答谢?”
“嗯,让朕好生想想。”明帝将金钗别回发髻,拉起她的手贴着自己脸庞,慢慢绕过榻上小几,将其扑倒在流云榻上。慕毓芫吓了一跳,撑着身子要坐起来离开,明帝却大力环抱住她,在耳边轻声坏笑道:“不如,我们再给祉儿生个小弟弟……”
第三十七章 欢情薄
八月二十七,十一公主的百日喜。先时萱嫔为女儿请名,明帝便从她的闺名上延展开,因蔷薇花淡雅幽香,故而定下“馥”字。众嫔妃皆连声称赞,都说十一公主模样似足她母妃,长大后必定是个美人胚子。萱嫔自是很高兴,少不得又给各宫送派喜,自己也是成天“馥儿”二字不离口。
萱嫔生性喜爱时鲜花卉,故而玉粹宫内广植草木,诸如槐花、金桂、丁香等皆为上品,还特拨十二名积年老花匠,专心照料玉簪搔头、金钱夜落等名花异草。因此眼下虽过中秋,玉粹宫内仍是繁花似锦、美景无限,兼之昨夜下过一场小雨,那些被雨水清洗过花花草草,更是透出别样的娇艳来。
纯妃闲极无聊,漫步到双叠六菱花圃前,弯腰掐了几枝玉簪花旋转着玩,走回来笑道:“龄妃姐姐,你也装扮的太清减些,把这玉簪花与你戴上如何?”
谢宜华当然不肯,正笑着要推辞,却听那边有人惊呼道:“啊呀,娘娘的鹤仙碧玉簪!是谁如此多手多脚,没规矩,胆敢胡乱掐花!”众人闻声回头,只见萱嫔抱着十一公主过来,说话的正是贴身侍女兰雅。
纯妃脸上笑容一僵,转身走过去,将玉簪花递到兰雅面前,笑吟吟问道:“是本宫掐的,已经弄坏了,可怎么办呢?”
兰雅吓得半死,眼前这位娘娘虽然年轻,身份却是极尊贵的,皇帝待她也是格外的优厚,连连磕头道:“奴婢冒犯纯妃娘娘,奴婢不该,不该……”想是一时紧张,着急得连话也说不囫囵,只是吓得不敢抬头。
“怎么回事?”明帝自月洞门穿过来,慕毓芫身着绯罗蹙金凤吉服,微笑不语跟在旁边,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迫人威仪,教人不敢直视。
“皇上……”纯妃声音委屈,似乎连眼圈也有些泛红,上前诉道:“臣妾和龄妃姐姐说着话,因见她头上装束清减,所以想掐两支花与她戴上。只是不曾想,这是萱嫔妹妹心爱的宝贝,所以……”似乎不愿意在多生是非,对萱嫔欠身道:“一时不小心,掐了妹妹心爱的花,给你赔罪了。”
明帝的微笑凝在脸上,不悦道:“有什么要紧的,赔什么罪?”说完领着众嫔妃入席,方才对萱嫔道:“几枝花值什么,何必如此认真?今天是佑馥的百日喜,难得大家聚在一起高兴,别再追究了。”
萱嫔不免又气又急,涨红了脸,起身解释道:“皇上,都是兰雅多事,臣妾并没有说什么,臣妾……”她说的固然是实话,不过听起来却似在推卸责任,众嫔妃见她有口难辩,皆不免面有快意。
明帝摆了摆手,道:“大喜的日子,不必说了。”
慕毓芫吩咐小宫女打水上来,拉着纯妃去洗手,在边上摇头笑道:“你素来淘气的很,比如泛秀宫里的东西,有哪样没被你摆弄过?那些花花草草,原是给人玩赏的,若都胡乱掐下来,反倒有些不美。”
谢宜华含笑走过来,轻轻拧了一把纯妃的脸,问道:“你这张嘴呀,做什么把我也编派进去?倒好似我见不得花,特意让你去掐的。”
纯妃捻起彩绢擦着手,轻声笑道:“你也没少根头发,着急什么?”
三人说说笑笑回席,瓜果糕点已经齐备上。今日妃子们来的齐全,明帝和慕毓芫居上方,萱嫔和十一公主居下首,右边依次是熹妃、惠妃、陆嫔、周贵人、文贵人,左边依次是龄妃、纯妃、江贵人、杨氏双姝,其余采女皆散坐于边上小桌。
既是十一公主的百日喜,席面上少不得以赞她为主,只是三个月的大孩子,夸来夸去也不过就那么几句。熹妃与萱嫔间隙甚深,不过碍于情面才来,冷眼看着众人,侧首对惠妃轻声笑道:“凭她百般妖娆又如何?左右生不出儿子来,可知是个薄命的,还能反天不成?”
惠妃素来不多话,自妹妹去后越发似根木头,闻言吓了一跳,赶忙拿眼往皇帝那边瞅,低声惶恐道:“姐姐有寅馨和寅瑞,福气自然是大的,可还有谁比得上呢?不似我这等福缘浅,入宫这些年,也没有添下一男半女。”
熹妃稍有得意,面上添了几分自矜之色,陆嫔却笑道:“惠妃娘娘何必自谦?现如今,寅祺和佑艴可不都是娘娘的子女?寅祺聪明伶俐、又好学上进,皇上成日里都是赞不绝口,宫里头有谁不羡慕?便是佑艴年纪小些,也生得粉团似的招人疼,娘娘福气大着呢。”
熹妃冷笑一声,不屑道:“有什么用,到底也不是亲生的。”
惠妃却恍若未闻,愁眉不展叹道:“寅祺是极孝顺的,也很听话。只是艴儿自来身子娇弱,三天两头的伤寒不停,昨夜又有些咳嗽起来。”
陆嫔“哟”了一声,问道:“可请太医没有?”
明帝原本没留意这边,隐约听到“太医”二字,不由问道:“你们几个说什么?什么太医?是谁又病了?”
惠妃忙放下手中糕点,欠身道:“是艴儿有些伤寒,不过是寻常小病,皇上不用太过担心,臣妾会照顾好的。”
因徐贵人的缘故,明帝对六公主素来冷淡,此时不免微觉歉疚,颔首道:“你来过就是心意到,既然艴儿不舒服,稍坐坐就先回去罢。”
惠妃站起来谢恩,正要去给萱嫔谦辞几句,却见昭德宫的宫人跌跌撞撞闯进来,语不成声急道:“启禀皇上、淑妃娘娘,六公主病的病不同往常,太医们束手无策,特让奴才过来回禀……”
“什么?!”明帝大吃一惊,放眼朝盛装丽服的嫔妃望去,席面上正是一片热闹喜庆,勉强缓和难堪的脸色,对慕毓芫道:“你照看着这边,朕跟惠妃过去瞧瞧。”众嫔妃都不敢出声,各怀心思看着皇帝离去,一桌子珍馐佳肴也瞬间变得无味。
…
“皇上,皇上……”领头太医连声哀号,抢着上来叩头,浑身上下筛糠似的抖成一团,颤声道:“皇上恕罪,微臣等已经尽力,可是六公主……”惠妃惊得脸白如素,抢在众人前奔进去,只听她撕心裂肺“啊”的一声,内间宫人慌乱喊道:“惠妃娘娘,惠妃娘娘……”
瞬间的安静后,寝阁内传出呼天喊地的哭声,明帝在掀开帘子的一刹那,反倒茫然怔了一下,抓起太医喝道:“你们这群饭桶!艴儿她怎么会……”
太医已经吓得死去一半,脸无人色哆嗦道:“启禀皇上,六公主并非寻常风寒,乃是寒热失调,肺卫不固……致风热乘虚从口鼻而从侵喉核,邪毒乘热内传肺胃,上灼喉核,是为风蛾肺热病……”
“够了!!”明帝一声断喝,将太医扔在地上。
“父皇……”三皇子满脸悲恸,泪水一个劲儿的往下掉,上前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