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徵宫词
第四十一章 未亡人
转眼月余,太后丧事已近尾声。按照规矩,夏烈王也该请辞返回封地,毕竟没有藩王长住京城的道理。先时夏烈王抗旨进京,皇帝却似乎浑然忘记此事,只是对其优厚待之,弄得群臣都有些琢磨不透。这段日子里,君臣二人更是默契,皇帝不召见,夏烈王也不请旨进宫。不过眼下已经临行,于情于理,少不了还是要再见一面。
明帝听得小太监禀报,丝毫没有不自在,仿佛早已等候此刻多时,面含微笑道:“大冷的天,难为他辛苦跑这一趟,快去请罢。”
夏烈王大步进来,礼毕请道:“臣自进京以来,深沐圣恩,得与家眷子媳享天伦之乐,每日皆是不胜惶恐。思前想后,唯有回去以后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安抚一方百姓黎民,为皇上稍尽臣子绵力。”
明帝耐心的听他说完,立时赐了座,又和颜悦色笑道:“王爷一腔赤诚之心,朕看得很清楚,有什么话坐下说罢。”
夏烈王似在下定某种决心,略作踌躇站起来道:“犬子进京一年有余,深得皇上器重,可惜他生性顽劣、不堪大用,竟然未有丝毫建树,辜负了皇上的一片心意。臣想把他带回去,在家严加调教,等到他日略有资质,再入京为皇上效力。”
明帝微笑问道:“如此,公主岂不牵挂?”
夏烈王不慌不忙,像是早准备好说辞,又道:“若是夫妻分居两地,犬子亦是不舍得,只盼着公主能同回颖川。不过,公主千金之躯,自然要娇贵些,再者又刚刚诞下佛宝,不宜多做奔波。不如在京城里稍作养息,待明年开春,再让犬子过来相接,如此也算是两全。”
宁愿舍弃儿媳、孙子,也要把儿子带回去。明帝在心内冷冷一笑,今时局势已然大变,岂会将这点小让步看在眼里?面上却还是和煦如风,颔首笑道:“果然是两全其美的法子,难为王爷想得周全。”
皇帝如此好说话,反倒让夏烈王面色不安,抬头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带着犬子回颖川?不知几时能启程?”
“哎,急什么?”明帝话里笑意深刻,在龙椅上舒缓了一下姿势,“难得王爷进京一次,正好世子亦在,眼见的就要夫妻分离、父子相别,怎么着也该聚一聚才是。醉心斋已经备好宴席,等会召世子、公主进宫,让他们小夫妻多说说知心话,免得分离后想念牵挂。”
夏烈王无可辩驳,只好躬身道:“是,臣当领命。”
明帝在他疑惑的目光里轻笑,吩咐小太监去公主府请人,又安排夏烈王先到醉心斋偏殿稍歇,只道午膳后就将其送出京城。
待到夏烈王等人悉数退净,杜守谦自内殿而出,近身回道:“皇上,各处都已经安排好,只等皇上最后的旨意。”说着,又递上两本折子,“庆都和涿郡传回来的消息,正如先前安排一样,请皇上御览。”
明帝展开折子看着,眼前浮现出一片金戈铁马、杀声震天的景象,像是享受着暴风雨前的片刻宁静,合上双目片刻,方才撂开折子道:“嗯,去办罢。”
“是。”杜守谦的声音坚定有力,疾速退出。
明帝脸上神情异常轻松,领着宫人去往椒香殿,进殿笑道:“宓儿,昨夜可曾休息好?若是精神不错,朕想和你对弈一局。”
“皇上,今天如此好兴致?”慕毓芫笑着问了句,让双痕去取棋盒,捧着刚沏的热茶递与他,神情有些疑惑,“皇上不是一早就说过,今日要宴请夏烈王么?眼下将近中午,皇上不赶着过去,还有空到臣妾这儿来?”
“不急,朕已经安排妥当。”明帝话有所指,却笑道:“朕平日甚是繁忙,心里惦记着你,得空便想偷个懒。如今人都来了,莫非你还要赶着朕走?”
慕毓芫盈盈浅笑,依她的性子,自然不会去揭破皇帝的玩笑,只是问道:“听说云琅前天就回京,怎么这两天也没见人,皇上又派了差事不成?臣妾倒不急着见他,只因过几日是爹爹生辰,云琅若在京中,也好一起祭拜一下。”
明帝有些出神,拈着棋子踌躇了半日,才恍然道:“嗯?那好,朕知道了。云琅是出城去办些小事,很快就回,你不用太担心。”
慕毓芫凝目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嗯,皇上下棋罢。”
…
皇帝的旨意很快传到公主府,车侯玉自是大喜,乐楹公主却是无动于衷,不过纵使千般不情愿,最后一宴也只好忍耐。乐楹公主让奶娘抱来佛宝,自己略作装束,便跟着车侯玉出门。
车侯玉一副不忍分离的样子,依依不舍道:“父王说,等到春暖花开时,就让我过来接你们。公主独自在京中带着佛宝,只当是修养一阵子,切莫太过思念……”
“世子放心,没什么可思念的。”乐楹公主冷声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车侯玉讪讪一笑,又道:“公主,皇上和父王还在宫中等着,咱们还是快些”话未说完,他的笑容便凝固在嘴角,庭院门口站着一员身穿重甲的将官,两队训练有素的羽林军跟着冲进来。
“江大人?!”车侯玉惊呼出声,眼珠不住转动,冷声问道:“公主和我进宫,些微小事,何需江大人亲自护驾?眼下这是”身旁彩裙已然在徐徐后退,墙根里缩着一名宫人,正在朝乐楹公主招手。
江尚隆在对面笑道:“世子,请随本官……”
车侯玉像是领悟到什么,电光火石之间,疾步后退抓住乐楹公主,锃亮的匕首架上她的咽喉,阴冷笑道:“江大人,可是奉了皇上密旨?哼,早知道皇帝不怀好意,焉能轻易放我父子回去?想来父王已经被困,反正要死,那就让皇帝成全一下,让我们一家人做个伴罢!”
“放下公主,休得胡来!”江尚隆大惊失措,万万不料车侯玉面似书生,心思却是如此毒辣死拼。此时公主和小世子被困,才后悔自己太过轻视,如今投鼠忌器,一时间反倒是左右为难起来。
车侯玉虽然说出狠话,却并无即死之意,反而胁迫着面无血色的乐楹公主,一步步往外走,嘴里高声道:“都闪开!谁敢靠近三步以内,就别怪我手下无情!哼,我就不信,你们这些朝廷走狗,胆敢罔顾公主安危?哈哈……”
眼看他一点点移出内院,羽林卫却紧跟着不敢上前。江尚隆又气又急,倒不是担心车侯玉能够逃脱,万一伤到公主,自己如何担待的起?正在满头大汗之间,忽听门口“哎哟”一声,不知哪里跑出来一名少女,正好撞在车侯玉身上。
车侯玉顿时身形一晃,嘴里喝道:“滚开……”最后一个字尚且余音袅袅,只见那少女急速站起来,手上寒光闪动,夺人双目,一柄薄如蝉翼的短刀钻入缝隙。众人正在迷惑,只见那少女反手一挽,纤细手臂用力后拉,竟将车侯玉的手生生切下来。
“啊!!!”车侯玉撕心裂肺高喊,顿时松开乐楹公主,“砰”的一声,被重重撞在门框上,断手残处顿时血流如水。
乐楹公主被他力道所带,踉踉跄跄往后晃了两步,好在反应的快,咬牙让自己先摔倒在地,才没将小世子压在身下,结结巴巴吃痛道:“迦,迦罗……”
“公主莫怕”
迦罗的话尚未说完,车侯玉却咬牙忍住剧痛,一把抓过“哇哇”直哭的小世子,几近疯狂吼道:“你们,你们都不得好死!我死,也要你们陪葬……”
“你疯了!”乐楹公主欲要扑过去,却怕激怒车侯玉让小世子遭到不测,只得放声哭道:“你快住手!佛宝是你儿子,你的儿子啊……”
“我的儿子?”车侯玉浑身血污躺在地上,失心疯般大笑,“哈哈,我的儿子?这个长到一岁,才见过三次面的孩子,会是我的儿子?你们说……”他失血过多,说话间已然颇为费力,却勉强哆嗦着站起来,“让我走,不然……我就扼死他……”
迦罗握着短刀要冲上前,却被乐楹公主一把抱住,“扑通”一声,娇贵的金枝玉叶跪在地上,朝车侯玉痛哭道:“求求你……看在亲生骨肉的份上……放下佛宝,让我跟你走……”
江尚隆眉头一皱,左手朝身后动了动,上前朝车侯玉喝道:“大胆!只要你放下小世子,本官就让你走,万万不可胡来……”
“我不信”车侯玉只喝了半句,一支冷箭自江尚隆身后飞速射来,他本能的抬手一挡,寒光当胸透穿小世子,鲜血透出,稚子哭声渐停渐止……
江尚隆一声令下,无数乱箭朝车侯玉飞去,凌乱交错着,立时变成一只活生生的刺猬。羽林军用的箭乃铁木制造,车侯玉身躯被坚硬的箭杆支撑着,一时不能倒下去,临死睁大了双眼,仰视湛蓝天空里流动的白云。
“啊……”乐楹公主惊得魂飞魄散,不可置信的张大嘴,茫然看着眼前血淋淋的景象,后退间被裙带牵绊住,砰然倒下!
…
皇帝去了近半个时辰,仍然没有消息,夏烈王方才觉得有些不对劲,起身走到门口欲要询问,只见一队内廷禁卫冲进来,迅速将醉心斋围合起来。夏烈王朝为首者看了一眼,更觉来意不善,遂冷笑道:“多总管,不过吃个宴席,用得着这么多人护卫?”
“嘿嘿,王爷还有心情说笑话?”多禄跟在皇帝身边日子渐多,办事越发稳重,此刻的笑容一如往常,“王爷,请随奴才去大理寺一趟。”
夏烈王惊道:“你说什么?!”
多禄并不靠近他,执着拂尘站在庭院门口,不紧不慢道:“王爷先头抗旨进京,皇上宽宏大量,念在王爷多年赤诚的份上,才没有追究。谁知王爷又密谋对皇上不利,如今世子都已招认,王爷怎可假作不知?”
“一派胡言!!”夏烈王勃然大怒,胡须微颤质问道:“本王抗旨进京是不假,不过是想将儿子接回去,何曾密谋过?莫非皇上已经打定主意,要将本王谋算在京城?只怪本王太糊涂,小看了……”咬牙切齿顿了顿,急急问道:“你们……到底把玉儿怎么样了?”
“王爷不必着急,世子千金万贵、细皮嫩肉的,不过用点小刑,便一五一十的都承认了。如今在大理寺内看押,正等着王爷过去,只消彼此对一对口供就好。”多禄慢悠悠说完,伸手笑道:“王爷,请吧。”
夏烈王进宫只带有几名亲卫,情知反抗无益,况且心里惦记着儿子的情形,少不得忍着怒气出去,一路都不住思量情势。然而,等到夏烈王跨进大理寺大门,才知道一步一步,已经完全跳进皇帝的棋局。
延禧七年的冬天,出奇寒冷。
十月二十六,留任颖川的和亲大使高鸿中,当夜暴卒于府邸,经查实乃夏烈王为清除朝廷耳目,而私下授意处死。同日,身处京城的夏烈王父子,以公主要挟今上,并使随行五千亲卫攻击京畿,后被骁骑将军云琅领兵镇压。世子车侯玉畏罪自裁,夏烈王见大势已去,自赴大理寺认罪,对多年来的逆节供认不讳。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几乎本本都是夏烈王的罪行,明帝随手翻了几本,心思显然不在这上头,推开问道:“颖川那边,汉安王还弹压的住么?”
“皇上放心。”杜守谦有些疲惫之态,说话声音飘忽,忙整肃精神回道:“如今颖川混乱,夏烈王又在朝廷手中,情势还算有利。皇上瞧瞧汉安王的这个折子,说是观情势再处置夏烈王,其中内容分析很是有理,臣以为可行。”
明帝一行行看完折子,静默了一会,转而问道:“战事既然已经开始,咱们就该思量一下布局,依你看来,辽王那边会在几时出兵?另外,还有广宁王、闽东王,这两处又该如何把握?”
杜守谦道:“朝廷已经跟藩王撕破脸,情势不比先前,辽王必会公然揭旗,只怕凤翼在丰阳也挡不住。不过,朝廷胜在抢先占据先机、攻其不备,已经处于主动。只是眼下的情势,还得分两面来说。”
“两面?”明帝喃喃自语,若有所思的望向东南,“不错,若是闽东王能一心向着朝廷,那么就可以和锯州屯兵合力,重兵压入辽王藩地。而如此不然,锯州屯兵就不能动,只能留作牵扯闽东王之用。”
“皇上圣明,正是如此。”皇帝既然挑明说,杜守谦也不再顾及,“广宁王那边亦同此理,也是一把因势而变的双面刃。到底是为朝廷所用,还是给朝廷制造麻烦,一切全凭皇上掌握。”
明帝猛然抬头,问道:“你是说,先前的那本密折?”
“皇上,骁骑将军云琅,殿外侯旨求见。”
杜守谦朝外看了一眼,起身道:“皇上,眼下安排将领出京要紧,臣不擅谋此等军机细事,还是先行回避一下。”
明帝被千头万绪纠缠着,略作梳理道:“嗯,你先把郭老将军和贺必元请来,朕领着云琅进去给淑妃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